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教育科学 >
论高等教育的关系属性
时间:2014-10-18 15:04来源:《教育研究》2014年第9期 作者:李枭鹰 点击:
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揭示了教育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决定性,辩证地将决定性和选择性统一到教育规律之中;揭示了教育因果关系的非缌}生和多向度性,抓住了教育规律的本质特征;揭示了教育系统除了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结构之外,还必须与社会各子系统形成功能耦合
    摘 要:高等教育是一个关系集合体,高等教育在关系中孕育、诞生、存在和发展,在关系中才能被定义、刻画、描绘和认知。高等教育规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关系规律,具有统计性、非线性、多向度性和双向互动性,表征为一种弹性而非刚性的必然。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揭示了教育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决定性,辩证地将决定性和选择性统一到教育规律之中;揭示了教育因果关系的非缌}生和多向度性,抓住了教育规律的本质特征;揭示了教育系统除了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结构之外,还必须与社会各子系统形成功能耦合关系;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是一个整体,教育外部规律制约着教育内部规律的作用,教育的外部规律只能通过内部规律来实现。
    关键词:高等教育规律;关系集合体;关系属性;关系规律
 
    高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关系集合体”,其中,高等教育结构是一种内部关系(高等教育的构成元素及其比例关系),高等教育功能是一种外部关系(高等教育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属性)。形象地说,高等教育不是“单子”,也不是社会中的“孤岛”,它本身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同时又身处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立体网络态的高等教育关系,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它似乎并不存在却又无所不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假若看不到或不能洞悉高等教育的关系属性,就无法真正定义、描绘和认识高等教育世界,遑论改造高等教育世界。
    一、高等教育在关系中孕育、诞生、存在和发展
    关系是事物本身的存在方式,也是事物间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前者表征为事物的内部关系,后者表征为事物的外部关系。内外部关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根本点,因而是科学研究关注和讨论的主要对象。牛顿认为,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具有引力,它们的引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这是大家熟知的万有引力定律,所揭示的就是事物之间千万种外部关系中“最自然”的一种,这种关系的存在与人是否介入无关。当然,这种外部关系也存在于社会领域,存在于人与人、人与其他万物间,但它并非科学关注的主要对象。
    关系具有生成性,因为宇宙万物都是生成的,哪怕是万能的上帝也是人创造的。事物的生成既是“以一生万”的,也是“以万生一”的,而这本身昭示着关系的复杂性。事物的生成必定伴随着关系的生成,即事物一旦生成,它就必然存在着内外部关系;否则,它就不能成为事物。不同事物的内外部关系大相径庭,而事物的复杂性主要源自其复杂的内外部关系:从内部关系看,水的复杂性无法与蛋白质比拟;从外部关系看,身处热带森林与戈壁沙漠的同类生物,其关系的复杂性则是天壤之别。
    与自然界相比,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教育关系等)更为复杂,这不仅在于社会关系有人的介入,还在于社会关系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同事物的生成伴生着关系的生成,人类社会的发展伴生着社会关系的发展,社会发展史展现的就是一部社会关系发展的历史。事实上,高等教育与此类似。通过时间的隧道看,高等教育史可谓是一部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不断发展的历史,即一部高等教育结构日益优化的历史,一部高等教育功能逐步释放的历史,一部高等教育生态环境日趋复杂的历史。
    高等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各种社会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中世纪大学的孕生足以佐证这一论断。欧洲社会相对的政治稳定,教会影响的扩大,商业贸易的发展,城市的兴起,行会的产生,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以及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教世界的文化交流,这些都为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及其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中世纪大学是多种力量叠加的结果,是多种社会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社会孕育了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又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反哺人类社会,人则在高等教育与人类社会的相互适应、相互制约以及作用与反作用中不断进化和超越。
    高等教育是变动不居的,高等教育的内部关系在演变,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也在不断变化,而千丝万缕的动态的高等教育关系构成复杂的高等教育场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处在不同的时空位置上,形成多种不同的高等教育关系,产生多种个性化的高等教育场域。高等教育关系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地域性,即不同历史阶段的高等教育关系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不同地域的高等教育关系也往往迥然不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同时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有其独特的诞生、存在和生长土壤,并与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地理、人口等发生作用。
    高等教育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同时又身处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高等教育在关系中孕育,同时又不断孕育新的关系。高等教育在关系中诞生、存续和发展,又在关系中反作用于一切作用于它的事物。这正是潘懋元先生最早洞见到的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二、高等教育在关系中被定义、刻画、描绘和认识
    “实体”、“属性”和“关系”是三个密不可分的概念范畴,其中“实体”与“关系”通常在对立或对位中使用。从逻辑上看,“实体”规定“属性”,“属性”规定“关系”。从认识论上看,三者的关系则要反过来,即“实体”要通过“属性”来认识,而“属性”则要通过“关系”来认识。[1]比如,认识一块铁,可以先考察它的现状、颜色、密度等物理性质,再考察它的结构以及与其他物质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这里所讲的铁块的现状、颜色、密度、结构、置换、化合等都是在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只有把握了这些关系特性,才能真正揭示铁的实体特性。因此说,真理是全面的,是“由现象、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构成的”[2],独立的和单个的真理“只是在它们的总和中以及在它们的关系中才会实现”[3]。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它在关系中存在,因而也只有在关系中才能被定义、描述、刻画和认知。因此,从关系中考察和审视问题,从关联中发现和探寻事物的本质和特性,是相当有益的,更是必不可少的。黑格尔认为,个体必须与整体相联系,因为只有在整体的关系情境中,才能发现单一个体的真正意义。“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4]可以说,从内外部关系考察事物是一种根本的方法,尤其从内部关系考察事物即是立足于事物的本身。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对事物内外部关系的考察可以有所侧重,也往往有所侧重。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比较偏于事物的本身,即从内部关系考察事物;但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仅关注事物内部关系,更要考察事物的外部关系;而软科学研究既重视内部关系的考察,也重视外部关系的分析。迄今而言,无论我们从事何种类型的研究,都不应或不宜把世界“看作彼此隔离、彼此孤立、彼此不依赖的各个对象或现象的偶然堆积,而是把它看作有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其中,各个对象或现象相互有机地联系着,互相依赖着,互相制约着”[5]。尤其是系统的考察和研究,“必须关注要素之间的互动、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层次之间的互动、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互动、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抓住系统内外部的各种复杂关系,既从系统内部的本质联系考察系统,也从系统的外部联系考察系统”[6]。
    高等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单子”,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实体世界”,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构成它的各种元素以及它本身都处在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这意味着,将高等教育的构成元素以及它本身孤立起来考察和认识是不恰当的,唯有把其置于关系或背景中,才能定义、描述和认识它。亦即,高等教育不仅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同时也在关系之中,只有把握高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才能真正认识高等教育世界。譬如,要考察一国的高等教育,既要考察其类型、层次、科类、形式、布局等,还要将其置于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地理、人口等背景之中,惟其如此,才能获得客观的结论和把握其特殊性。历史与现实业已表明,在任何一种制度形态的国家,高等教育都不能独立于“疾病丛生的社会”而超然存在,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国家的社会生态环境尤其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才能彻底改善该国的高等教育。
    事实上,古往今来,思想家或教育家们探讨教育问题,通常是把教育置于社会大系统.中作全方位的综合考察。同时,教育也常成为思想家们观察、分析和评判社会中许多现象的立足点和独特视角,即通过教育洞察社会的现实状况,把握历史的来龙去脉和预见社会变迁的未来去向。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高等教育史为什么与伦理学史、哲学史、人生哲学史等是融为一体的,同时与政治思想史、经济思想史、文化思想史等也密切相关,而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教育文化学、教育人口学、教育地理学等学科的诞生和成熟,更是揭示和诠释了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人口、地理等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实体思维和关系思维为重要的两翼,两者并行不悖。不过,若仅对教育进行实体性考察,就难免失之肤浅。从过往的经验看,实体思维适合于表达和呈现教育的某些状态,但却不适合描绘和揭示教育的复杂关系和演化过程。因为教育是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它的某一特定子系统不仅与相邻子系统交织在一起,而且与其他很多非相邻的子系统交织在一起,甚或还会与其他系统关联交织在一起。如果再加上时间这一穿梭不息的矢量,这种“交织”就更为复杂、更加千头万绪。诸如高等教育这一特定的教育子系统,它的生发与中等教育(2011年国际教育分类标准中的3A级教育和3B级教育)、高中后非高等教育(2011年国际教育分类标准中的4A级教育和4B级教育)相连,也与教育系统内其他子系统息息相关,还与非教育系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可以说,许多高等教育问题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它通常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等诸多因素。进一步还可以说,许多高等教育问题主要方面不能归因为教育的问题,它的主因有可能是政治问题,也有可能是经济问题,还有可能是社会文化等其他问题。正因如此,单纯靠教育本身通常难以解决教育领域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复杂的教育问题,需要我们灵活运用关系思维,从教育系统内外部的复杂关系和交互作用去寻找解决教育问题的策略和方案。
    用关系思维审视高等教育系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既要关注高等教育自身的结构和层次,也要关注高等教育与教育母系统其他要素、系统的联系,还要关注高等教育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首先,高等教育系统是组分和层次多元的“关系集合体”,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首先必须立足于高等教育内部各子系统间的关联性,根基于高等教育的内部关系。其次,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要深刻把握教育与外部环境间的相互依存性和相互适应性。作为一种开放的复杂系统,高等教育嵌套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与不断变动着的环境系统互塑共生,尤其与社会系统同生共存,不可分离。社会系统之于高等教育,一如高等教育之于社会系统,都是兴衰攸关。高等教育与环境间的互动是必然的。从系统的生存与发展看,没有一种生命有机体是可以孤立存在的,它必须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物质、能量和信息;否则,就会因能量耗散枯竭而解体。
    当然,高等教育与环境的互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限度的。作为系统而存在的高等教育必须有自己的疆域和边界,如果失去了疆域和边界,高等教育就会完全消融于环境之中而迷失自我,那时的高等教育就不再是教育,而是其他系统的某一组分。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对于环境既是依赖的,又是自主的。高等教育对环境既不能完全封闭,也不可能完全开放;完全封闭则僵死,完全开放便失去自我。“边界首先起着一种隔离系统与环境的作用。边界之内是系统,边界之外是环境;没有边界,系统无法存在,无法演化发展。”[7]
    高等教育是一个“关系集合体”,高等教育的内部关系相当复杂,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也绝不简单。高等教育研究就是揭示高等教育关系规律,高等教育实践就是按高等教育关系规律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管理就是遵循高等教育关系规律引导、规范和协调高等教育行为。
    三、高等教育规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关系规律
    寻求和探索统一规律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永恒追求,它不仅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而且具有特殊的实践意义,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以最经济的方式处理许多不同的问题”[8]。那么,规律是什么?“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9]这是列宁关于规律的定义,是我国学者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一种关于规律的解释。假如照此简单推理,便可说,“高等教育规律就是高等教育关系”。事实上,我们完全有理由如此推理,因为“高等教育是一个关系集合体”。从本质上看,高等教育规律是一种特殊的关系规律,即特殊的高等教育因果关系规律。这种因果关系是统计性的,是非线性的,是多向度的,是双向互动的,表征为一种弹性而非刚性的必然。
    高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是体系性的,因而高等教育规律也是体系性的,各种不同类型(普通高等教育、职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等)、不同层次(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关系规律构成高等教育的规律体系。作为一种关系规律,高等教育规律既是分类的(普通高等教育规律、职业高等教育规律、成人高等教育规律等),也是分层的(本专科教育规律、研究生教育规律等)。而在诸多教育规律中,潘懋元先生认为有两条规律是最基本的: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简称教育外部规律;一条是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基本规律,简称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教育外部规律可以表述为.“教育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也可以进一步表述为“教育要受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制约,并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起作用”。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是指,在人的培养这一复杂的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必然联系与关系。而在这些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有三个:一个是教育与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以及个性特征的关系,一个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再一个是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影响诸要素的关系。所谓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就是这些关系与作用的总和。教育外部规律制约着教育内部规律的作用,但教育的外部规律也只能通过内部规律来实现。[10]这两条基本规律同时作用于教育,是教育发展必须遵循的内外部逻辑。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提出不是随意的、偶然的。从逻辑上看,人与社会处于教育的两端,教育是人与社会关系的中介,从教育、人、社会三者的互动关系出发,考察教育的功能和规律是没有问题的,且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充满着教育研究的智慧。将“教育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和“教育要与人的发展相适应”凝炼为发展教育必须遵循的内外部关系规律,是恰当的和切合实际的。教育规律是一个多类型、多层次的规律系统,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可以是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可以是教育与政治发展的矛盾,可以是教育与文化发展的矛盾等;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可以是社会要求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矛盾,可以是德、智、体、美间的矛盾,可以是师生关系的矛盾等。[11]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提出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它引领人们走出了仅用“一般”与“特殊”二元思维审视教育规律的困境。
    四、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再认识
    作为一种教育理论,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为教育研究者提供了一种综合的、总体的、宏大的视野。
    教育规律是一个复杂的、深奥的教育理论命题。一方面,它与教育本质、教育原则、教育功能、教育结构等交织在一起。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教育本质、教育原则、教育功能、教育结构等,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教育规律。另一方面,与教育规律自身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逻辑问题也不好回答。诸如,是否存在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什么,教育规律具有哪些特性等,都是一些带有本位性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对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进行“元研究”和“深度挖掘”,不难洞悉其中的某些弦外之音和意外之旨。
    第一,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揭示了教育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决定性,同时也揭示了教育因果关系的统计性和选择性,辩证地将决定性(规律的制约作用)和选择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统一到教育规律之中。这种统一,不仅抓住了教育规律的本质特性,也革新了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还丰富了教育规律研究乃至教育哲学的园地。在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表述中所使用的“制约”、“适应”等词汇,直接揭示了教育因果关系的决定性与选择性。同时,这些词语的恰切使用还揭示了教育规律的统计性,无论是“适应”还是“制约”,它们所揭示的因果关系都是一种弹性的必然,而非刚性的必然或一一对应的必然关系。
    第二,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揭示了教育因果关系的非线性和多向度性,走出了线性、单向度的确定性规律观的思维框架,抓住了教育规律的本质特征。“教育要受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制约,并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起作用”的表述,昭示着教育的运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多值的教育因果关系呈现出多向度性,即教育的发展同时受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制约,但这种制约在同一时空背景下不是等值的,有可能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当中的某种因素起主导作用,而其他的某些因素的作用则相对式微。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领域,存在一种典型的陕西和江西现象,即陕西和江西都不是我国经济发达的省区,但其民办高等教育在全国却是领先的。对此,我们可以从教育复杂的因果关系找到某种答案。另外,在教育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的相互关系上,表述中使用“制约,,而不使用“决定”,深刻地揭示了教育因果关系的非线性特征。也就是说,教育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的发展不一定是同步的,教育可能会超前或滞后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的发展,但从历史的长河看,它们在总体趋势上是正相关的,即教育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是耦合并进的,偶尔可能有偏差,但这种宏观的总体趋势是不会变的。
    第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揭示了教育系统除了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结构,还必须与社会各子系统(政治、经济、文化等)形成功能耦合关系。教育受制于又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内在地表明教育系统惟有与社会各子系统形成功能耦合关系,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和个体功能。事实上,社会各子系统的改革与发展莫不如此,即某社会子系统若不能与其他社会子系统形成功能耦合关系,就难以获得充分的发展,也难以取得完整而彻底的成功。与社会各子系统一样,高等教育惟有获得社会各系统的全面支持,并与社会各系统的发展建立起双向互动和适应的机制,才能逐渐释放出强大的能量。而这正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思想内核,即教育要全面而非片面、主动而非被动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第四,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是一个整体,“教育外部规律制约着教育内部规律的作用,但教育的外部规律也只能通过内部规律来实现”,不能将其“箱格化”。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内在统一的,理想社会与理想人格是相互规定的,教育在联结和建立理想社会与理想人格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教育的个人本位或社会本位都是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背道而驰的。教育要与人的发展相适应,要与人的全面发展而非片面发展相适应。这就警示人们:教育是生存性的,更是生命性的,是动态的最富生命意义或最有生机的焦点,即教育可以为人的未来生活做准备,更要为人的未来人生做准备;教育要维持人的生存,更要不断让人获得新的生命,即不断让人变得更加高尚、更加智慧、更加强健,使人的德、智、体等的发展水平不断跃迁。
 
参考文献:
[1]高剑平.系统科学思想史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06:10.
[2][3]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66,165.
[4]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56.
[5]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25-426.
[6]李枭鹰.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应然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
[7]吴彤.多维融贯:系统分析与哲学思维方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108.
[8]哈肯.协同学讲座[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
[9]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61.
[10]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14.
[11]潘懋元教育口述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3.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