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教育科学 >
教育人类学视阈中的学校教育
时间:2014-09-27 17:51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作者:钟海青 点击:
从教育人类学的观点看,学校管理的高级形态是文化的、精神的、道德的管理。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归根到底是文化的发展,学校、教师、学生是文化价值的整体,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依相存,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目标,学校的发展只能是结果而不
   摘 要:从教育人类学的观点看,学校管理的高级形态是文化的、精神的、道德的管理。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归根到底是文化的发展,学校、教师、学生是文化价值的整体,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依相存,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目标,学校的发展只能是结果而不是目的。学校的发展是一种文化的发展,历史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学校管理;学校发展
 
   教育人类学是基于哲学根基和文化根基的关于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是解决教育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根本思考,其基本的任务包括“分析、组织、再评价、生成涉及教育科学的知识以及从人类学的视角解构教育的概念”。[1]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看学校管理的本质,看学校发展、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学校管理的高级形态是文化的、精神的、道德的管理
   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理念都是关注物的管理或者说资源的管理。管理学对管理的定义认为,管理是一种协调物力、财力和人力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者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最高效地配置组织内部的资源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在这样的认识下,管理者往往更多的是只关注物质资源和人力的资源而忽略人的文化价值的力量。学校组织也是如此,在管理实践中许多学校管理者通常很注重关乎学校发展的诸如经费、生源、名师等资源性的获取和调配而容易忽视校园文化的营造和教师学生精神道德上的能动作用,学校管理理论也更多地侧重于如何协调和配置资源来达成学校的目标。这表现了管理学教育学单个学科理论的局限性。教育人类学关注的焦点是文化,试图把物质世界与人类文化意义联系在一起。从教育人类学观点的视角看学校教育管理,人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是可被调配的资源,而且还是调配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资源的能动资源。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管理。从物质的管理到文化的管理,就是要求管理者走出物质的制度的视野,注重校同文化特别是精神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教职员工作为学校主人的文化自信和自觉,营造一个学校发展的文化价值共同体,运用道德的、精神的力量而不仅仅是制度的物质的力量引领教职工建设学校、发展学校。诚然,作为个体的教职员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都可能是不同的。按照英国哲学家、人类学家霍布斯的观点“个体有强烈的情感……他们渴望地位、财富和其他东西。这是自然状态下人的特征”,但是“个体是基本的现实,社会是一种构建”。[2]个体是社会和其他机制的构成要素。人们所以走到一起来参加这个组织,就必定有共同的目的和共同的需要,这共同目的、共同需要就是文化价值共同体、学校的教职员工作为学校发展的利益主体,尽管各有不同的个人价值追求,但学校的发展始终都是教职员工的谋生和人生价值实现最重要的平台和最基本的保证,共同建设好发展好学校,过程本身也就是实现每个教职员工人生价值、满足利益诉求的过程。这就是学校管理目标中具有文化意义的价值共同体。所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其管理学校的重要任务不仅是要善于争取、组织和运用学校的各种物质的人力的制度资源,更重要的还在于关注教职员工的共同需求,在学校建设发展与教职员工的共同需要上寻找结合点,把学校建设发展的目的和目标转化为广大教职员工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营造学校文化价值共同体,依靠精神的、道德的、态度的、情感的力量而不仅仅是物质的和制度的力量去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朝着学校共同愿景前进。这种管理我们称之为文化的管理,较之传统的物质性制度性的管理,文化管理是高级形态的管理。如果说这是学校管理梦想的乌托邦,那么这个乌托邦在现代学校管理实践中释放出来的正能量是越来越大,受追崇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人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校为了迎接某个关乎学校发展前途和命运的各种教育教学水平评估,会把全体教职员工发动起来,要求大家积极投身于迎接评估的建设之中,为学校获得尽可能好的评估成绩多作贡献。此时的教职员工会自觉地站在学校的立场,为了学校的荣誉,鼓舞斗志,振奋精神,自觉地从学校大局出发,服从、服务于学校需要,讲团结,讲奉献,围绕学校的部署尽职尽责。这种状态往往持续半年,一年,甚至长达几年之久。这就是文化管理的力量.这种力量唤起人们精神上、道德上的动力更巨大,更持久,管理活动更能创造奇迹。[3]
   二、学校、教师、学生是文化价值的整体
   传统的教育学理论从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出发,更多的是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奉献,因而把教师职业形容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在这样的教育观下,教师职业是悲壮的职业,教师的人生是悲壮的人生。人类学强调整体的理解,是一门整体论的学科。在教育人类学上看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实际上是文化的、整体的概念。学校本质上是文化包括多元文化兼容、交流和传播的场所,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作为生命个体通过生动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思想碰撞,文化交流、传承与吸收、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在其中得到持续的提升,从而最终走向辉煌,学生在其中知识、能力持续增长,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正确生成和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职业应该像太阳而不应该是蜡烛。总之,学生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的发展。教师是直接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动因,教师的发展尤其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教师的充分发展才会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教师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密不可分。教师需要学校提供发展的舞台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学校存在和发展的理由是因为有了学生,而实现学生发展的切入点与关键在于教师。没有学生的学校是不存在的。所以,学校发展的追求如果落实不到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上,单纯追求学校的发展是没有意义的。学校的发展则是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的统合体现,学生学业进步身心健康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术提升,培养了人才,发展了科学,传承创新了文化,就是学校发展的全部,学校发展是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最终必然的结果。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依相存,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目标,学校的发展只能是结果而不是目的。
   作为上述命题的推理和延伸,我们可以对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构成学校教育基本要素作这样的文化价值判断:学校不是公司,教师不是雇员,学生不是学校加工的原料。
   不能把学校当做公司来办。公司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追求以最小的成本投入来获取效益最大化。这个效益主要是指经济效益。而学校则不然,学校也要追求效益最大化.学校办学效益的最大化会最大程度促进学校的发展。而学校发展又会使学校在资源竞争中占据优势。这里的效益是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或者说衡量学校的办学效益的指标主要是学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誉,学校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根本途径是使学术声誉和社会声誉的最大化。而获取学术和社会声誉的根本途径则是学校投入教育教学和科研直接成本的最大化。单纯盯住学校内部资源的节省.不会获得好的办学效益,不会实现学校的良性发展。甚至会把学校发展引入歧途。学校只有不断增加教育教学的直接成本,才能保证学生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乃至整个办学效益的提高,而办学效益的提高会促使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从向使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并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和发展的机会。
   不能把教师当做雇员来对待。学校办学需要优质的教师资源,特别是高级别的专家学者。教师是重要的学校资源,但不是学校的雇员。作为雇员,与雇主的基本关系是劳动与报酬的关系。多劳多得,按劳取酬。而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教师对学校建设发展做出的贡献和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付出,学校是无法准确地量化并予以精准的回报的。尽管教师对学校的需求是物质待遇和人生价值实现的双重结合,但教师职业更多的还是强调主人翁的奉献。如果把教师作为雇员来管理,就会误导教师的价值追求,使教师只关注与经济效益直接相关的任务而放弃大量的不能与他的报酬直接挂钩的工作,甚至会导致教师为了追逐名利而丧失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这样学校是不能获得优质的教师资源并能使之发挥最大效能的。从教育人类学的观点出发,当学校考虑对教师的需要的同时,人们应当提出这样一个基本问题:教师需要我们的学校吗?重视教师,就是要把教师视为一个生命体,尊重教师的劳动价值和做人的尊严,把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合理利益诉求结合起来,创造学校与教师共同的愿景,实现教师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促进教师的发展。
   不要把学生视为学校加工的原料。学生来源的质量与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呈正相关。学校的发展需要优秀的学生资源,优质生源是重要的。但是学生不是可加工的原料,学生从来都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如果把学生当成学校加工的原料,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支配下的教育行为是不可能真正取得成功的。作为原料,它与加工的结果之间有着唯一的必然的联系。但作为教育人的教学活动,教学行为与学生变化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只能影响学生,而无法改变学生,学生的改变最终是靠自己来实现的。教师的努力就像一个烹饪大师,把食物原料加工成符合我们的口味、容易消化的食品。教师经过自己的劳动把知识加工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更容易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一个新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正像一个厨师无法替客人吃饭一样,教师也无法替学生学习。所以,“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如何提高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兴趣,并发展探索性学习的方法”。[4]
   三、学校的发展是一种文化的发展,历史的发展
   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信,学校的历史越是悠久,其积淀的文化就越厚重,而文化底蕴越厚,学校的社会声誉就越高。没有足够文化积淀的学校形成不了名校。历史告诉人们,任何一所学校,它的今天是昨天的持续,明天是今天的发展。无论新兴学校还是百年老校,它的发展历程都是不断解决问题,战胜困难,取得进步,积累经验,凝聚特色的历程。这个历程伴随着斗转星移,沧桑风雨,记录着世代师生员工的奋斗足迹,积淀下某种积极进步经久不衰的文化。反过来,这种文化的特质又在影响着后来的一代又一代师生员工。即使是原来的地位并不显赫的学校,也仍然有其独特的史化传承的价值。认识和理解学校发展的历史文化观,就是要增强教职员工的学校历史文化自信和自觉,包括了解、认同学校历史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优势特色并为之骄傲自豪;理解、包容学校文化;正确评价学校各个历史阶段和历史事件的功过得失,校园精神文化长短优劣,形成改进创新学校精神文化的共同愿景和信心。所以。站在教育人类学的立场上看,学校发展本质上是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只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忽视创新就会导致守旧和落后,学校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发展,发展就必须打破原来的体系和形式,超越原来的经验和认知。另一方面,只注重创新而忽略历史文化的传承,创新就失去必要的文化基础,而缺少传统重化基础的文化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创新。学校发展的文化传承不能割断自己的历史,割断了历史学校就没有文化。坚持学校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就要认识“不同空间和时间条件下人类文化的差异性”,[5]既要防止因陈守旧无所作为的思维定势义,又要防止那种全盘否定过去,推倒一切重来的“废墟”文化观。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和民族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使命和新要求,当代学校应当坚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学校发展的新的更高的起点,以更宽的胸怀、更广的眼界、更有作为的姿态继承与创新,构建学校发展新的文化愿景。
 
   参考文献:
   [1][4][5][德]克里斯托夫·武尔夫,著.张志坤,译.教育人类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3,165,185.
   [2][3][美]詹姆斯·皮村克,著.汪丽华,译.人类学透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3,4.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