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校训:“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2014年06月27日 作者:毕玉才 杨明 来源:光明日报
“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在“救国”“强国”中一路走来的东北大学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但第一产钢大国在世界钢铁行业腰杆一直不硬,原因就是“三高两低”:耗能高、污染高、对外依存度高,集中度低、附加值低。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不断冲击世界轧制技术高峰,用一项项自主创新成果,让“钢铁大国”一步步地向“钢铁强国”逼近。2013年,由王国栋教授领衔的“现代轧制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创新平台”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王国栋及其带领的团队向“钢铁强国”冲击的历程,正是东北大学多年来秉承的“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精神的缩影。
百年前的白山黑水,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时任东三省巡阅使、奉天督军兼省长的张作霖,采纳了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和教育厅厅长谢荫昌“欲使东北富强,不受外人侵略,必须兴办教育,培养各方面人才”的意见,于1923年组建了以御侮兴邦为办学初衷的东北大学,在白山黑水之间撑起一面兴学育人、文化救国的大旗。
第一任校长王永江在首届学生开学典礼时,题写了“知行合一”四字校训。“知行合一”语出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所谓“知行合一”,不只是讲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与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之间的关系。本着这种实践的、辩证的“知”“行”统一的办学思想,东北大学在建校初期就力戒纸上谈兵,开始创办东北大学工厂,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巩固所学。从现在的视角看,东北大学特色鲜明的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传统可谓源远流长。
“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中乾卦的象传,其词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928年,身负国仇家恨的张学良成为东北大学第三任校长,他在对学生讲话时说:“我很希望诸君,要坚定了志向,各用自己之所学,全国学者都能如此,则中国自强矣。”对于东北大学这个东北地区的文化旗帜和精神堡垒来说,用自强不息的精神来训导学生,不仅能够激励学生勤奋读书,力求上进,更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自此,“自强不息,知行合一”便成为东大师生薪尽火传的信念与理想。
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大学被迫踏上了长达18年的流亡之路。老东大人形容东北大学是“一列永不停息的文化列车”,它载着东大师生一路且行且停,北平、开封、西安、三台,均留下了东大师生一路抗争、求学的身影。1935年,东大学子手挽手、肩并肩,走在了“一二·九”运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亲历此次运动的东大教师阎述诗被学生们视死如归的凛然气概所感染,他将著名诗人光未然的《五月的鲜花》谱上激昂悠远的旋律。这首最早在东北大学师生中唱响的歌,很快流传到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抗日救亡歌曲。
1950年,几经更名和调整的东北大学(时名东北工学院,1993年复名为东北大学)在沈阳南湖艰难起步。东大师生在这片“风自吹襟,人争掩鼻,汩汩沟流半粪污”的荒野上,建楼开路,植树辟荒,白手起家,重建校园。伴随着冶金学馆、建筑学馆、机电学馆、采矿学馆以及信息学馆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的相继落成并投入使用,获得新生的东北大学也将办学思想从办学救国转化为办学强国。
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不断汲取时代进步的养料,并被赋予更加深刻的内涵。现在看来,“自强不息”,就是要继承并发扬东北大学的爱国主义传统,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努力走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前列,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成为一流高等学府;“知行合一”,则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与行统一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学风、文风,接受、传播科技与人文社科的新知识,既用高科技武装头脑与技能,又以新的人文文化涵化精神与心性,做到既能言又能行,言行一致。“自强不息,知行合一”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东大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永恒精神信仰!(记者 毕玉才 通讯员 杨明)
专题阅读
延伸阅读
从校训看中国大学的价值追求——关于“211工程”高校校训的分析与思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