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2014年07月24日 作者:靳晓燕 祁雪晶 来源:光明日报
北京师范大学版的“毕业前二十件事”之一是在校训碑前拍照。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这广为熟知的校训,由国学大师启功于1997年挥笔写就。 校训简约义达。赵仁珪教授至今仍记得:起初,学校曾邀请校内很多专家学者共提方案,启功自己也拟出不同训词,但最后敲定“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八字,显得平易通畅且深刻含蕴。它不但紧扣“师范”二字,而且包含了学与行,理论与实践,做学问与做人,做一般人和做老师等之间的辩证关系。 此训一出,全校师生莫不首肯心应,并敦请启功赐墨勒碑。启功欣然奉命,指出“校训之撰,当属学校。校训碑正面右首当署‘北京师范大学校训’。落款则书‘启功敬书’。”这一个“敬”字足以说明,在校训面前,他只把自己当成学校的普通一员。之后学校有关部门又多次请他阐释所题校训的意义,启功每次都以“学习校训,理解如此”的口吻来写,从不把校训当成自己的创造而专有。 这正是北师大人文精神的显现:崇德笃行,敦尚气节,首在担当。 1902年,北京师范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重开,管学大臣张百熙强调:“办理学堂,首重师范”。1904年,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又于1908年改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在“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的理念下,他们承载着振兴教育、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1915年,学校提出“诚实、勇敢、勤勉、亲爱”的校训,要求学生勤奋攻读,品行端正,为人表率。此后,学校校训几经改动,有“以身作则”“成德达材,建国基石”等,但以爱国、勤奋、为人师表为内核的办学精神始终如一。 国运衰微的年代,师范教育首重培养国民精神,是国民教育的基础。身为“教育本源”的北京师范大学,强调“治学修身、兼济天下”,从这里走出的国之栋梁,道德与学问并重,理想与实践统一,堪为如晦时代文化知识的传薪播火者。京师大学堂师范科第二届毕业生符定一,辛亥革命后回湘弘文励教,办校兴学,成为毛泽东的导师;国语运动先驱黎锦熙,普及白话,注音汉字,推动民众文化扫盲;教育系毕业生张岱年,立足中哲,融会东西,践行文化综合创新……他们矗立起启民救国的典范,影响了社会进步的方向,为民族精神的绵延发展注入了人文光芒。 站在校训碑前,学子就会想起启功著名的《上课须知》: 一、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要有一个样子。人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可对立。二、万不可有偏爱、偏恶,万不许讥诮学生。三、以鼓励夸奖为主。不好的学生,包括淘气的和成绩不好的,都要尽力找他们一小点好处,加以夸奖。四、不要发脾气。你发一次,即使有效,以后再有更坏的事情发生,又怎样发更大的脾气?万一发了脾气之后无效,又怎样下场?你还年轻但站在讲台上即是师表,要取得学生的佩服。五、教一课书要把这一课的各方面都预备到,设想学生会问什么。自己研究几个月的一项结果,有时并不够一堂时间讲的。六、批改作文,不要多改,多改了不如你替他作一篇。改多了他们也不看。要改重要的关键处。七、要有教课日记。自己和学生有某些优缺点,都记下来,记下以备比较。八、发作文时,要举例讲解。缺点尽力在堂下个别谈;缺点改好了,有所进步的,尽力在堂上表扬。九、要疏通课堂空气,你总在台上坐着,学生总在台下听着,成了套子。学生打哈欠,或者在抄别人的作业,或看小说,你讲的多么用力也是白费。要在学生座位行间走走。讲课时,写了板书之后,也可下台看看。既回头看看自己的板书效果如何,也看看学生会记不会记。有不会写的或写错了的地方,在他们座位上给他们指点,对于被指点的人,会有较深的印象,旁边的人也会感兴趣,不怕来问了。 短短的九条,却可以作为千百万教师操守之根本。 校训碑前的留念,成为学子们最深的记忆:从这里起航,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将担负起育人兴邦的神圣使命,在广阔天地中传递梦想,播撒希望。(记者 靳晓燕 通讯员 祁雪晶) 专题阅读 延伸阅读 从校训看中国大学的价值追求——关于“211工程”高校校训的分析与思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