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校训:“崇尚真知 追求卓越”
www.jyb.cn 2014年07月14日 作者:高平 肖平 来源:光明日报
“崇尚真知 追求卓越”
——内蒙古大学“求真务实”的精神凝结
内蒙古大学校训“求真务实”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个蒙古族院士、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提出并坚持的。他说,每一所大学的诞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精神寄托,是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体现,更是一所大学成长经历的精神凝结。
“求真务实”是知与行哲学理念的通俗表达,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追求真理、贵在实践的高度概括。内蒙古大学“求真务实”校训的明确提出,最初是在1993年。时任校长旭日干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作为行事准则,并经常以此激励广大师生。内蒙古大学于2001年底在全校广泛开展征集校训、校歌的文化建设活动。在征集到的意见中,“真”与“实”两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文化建设工作组的专家学者建议按照收集到的意见将“求真务实”凝练为校训,在党政联席会议上讨论通过,内蒙古大学校训正式以文字形式明确确定。
内蒙古大学创建于195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特殊作用和重要的区域定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亲任首任校长。中科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一级教授生物系主任、耶鲁大学生态学博士李继侗来校执教并任学术副校长。以北京大学为主,一批批高水平师资从全国各地支援内蒙古大学,保证了学校办学的高水准和大学精神的无变异基因植入。
李博,用双脚丈量内蒙古土地的中科院院士。1956年,内蒙古筹建第一批国营牧场,李博随李继侗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李博感叹道:“这是一片处女地,一片天然杰作!”1959年,李博怀着对草原的热爱,放弃了北京大学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同妻子蒋佩华一同支边,来到内蒙古大学生物系任教。为此内蒙古大学的生态学研究成为我国干旱和荒漠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学科引擎。
2013年12月27日,内蒙古大学送走了90岁高龄的世界蒙古语言学一代宗师清格尔泰。清格尔泰教授是著名的教育家,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先驱者。他把大量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工作之中。在清格尔泰之前,中国蒙古语言研究处在语文学阶段,通过清格尔泰教授的研究,中国蒙古语言文字研究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语言学阶段。
内蒙古大学虽然建校时间不长,但建校伊始,就注重良好学风的建设与培养。首任校长乌兰夫在建校典礼上曾强调:讲课应“讲深、讲透、讲足分量,不能偷工减料”。1959年4月29日,时任校党委书记郭以青以“诤言”的笔名在校刊上发表文章《教不严,师之惰》,告诫广大教师热情教学,严格要求,勉励学生要追求真理。
50年积淀,内大逐步形成“立足边疆、面向全国、育人为本、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在包容、开放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特有的“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从校园走出的9万余名学子遍布自治区和祖国大江南北乃至世界各地,彰显着内大的贡献力和影响力。(记者 高平 通讯员 肖平)
专题阅读
延伸阅读
从校训看中国大学的价值追求——关于“211工程”高校校训的分析与思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