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学术动态 > 国内动态 >
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综述
时间:2012-05-22 10:47来源:《学术探索》2011年第2期 作者:王鉴 安富海 点击:
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围绕国家民族教育政策及民族教育的科学理论基础形成的研究热点问题,主要包括:民族教育政策研究、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关系研究、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研究、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等。透析这些民族教育学科
  摘 要: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围绕国家民族教育政策及民族教育的科学理论基础形成的研究热点问题,主要包括:民族教育政策研究、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关系研究、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研究、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等。透析这些民族教育学科前沿的研究领域,对于进一步推动民族教育研究、深化民族教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族教育研究;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加快发展及改革的深化,民族教育研究将围绕国家民族教育政策及民族教育的科学理论基础而形成研究的热点,透视和分析这些热点问题,对于进一步把握民族教育研究的前沿、深化民族教育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将以民族教育研究的主要期刊文献为对象,对民族教育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进行述评。
  一、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民族教育的发展,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制定了大量的、切实可行的民族教育政策。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民族教育政策逐步发展、不断完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民族教育也发生了许多变化,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时期,我们需要怎样的民族教育政策来保障和促进民族教育的持续发展?对此,学者们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新的、有价值的见解。
  (一)优惠政策在我国民族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优惠性政策在西方国家大都称为“补偿政策”,是在充分考虑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特殊的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之基础上,所采取的一种倾斜发展政策或优先发展政策。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都对少数民族采取特殊的优惠的发展政策。这种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公平理论、均衡理论、和谐理论。这种政策如果以学校发展作为参照物的话,它重点在学校之外,即注重学校与社会、自然、宗教经济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政策关注的重心主要集中在三类民族教育发展中的外部制约因素。[1]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民族歧视政策,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民族地区的实际,采取了许多优惠政策。其中影响较大、效果明显的重大政策和措施有:双语教育政策,高考加分及普通高校民族班、预科班政策,在内地开办西藏班(校)、新疆班,对口支援,义务教育过程,“两免一补”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师资队伍建设等[2]。这些政策和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缩小了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
  (二)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应该从“优惠性”向“特殊性”转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的这些优惠政策促进了民族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少数民族人才,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变迁,民族教育的优惠政策也要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型,以适应其存在的外部环境的变化。[3]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会长韦钰在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指出,要加强民族教育的特殊政策研究,进一步探索民族教育特殊政策提出的科学依据,构建我国民族教育发展中的特殊政策体系。[4]采取特殊的民族教育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缩小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举措,是维护政治稳定和国家统一的主要保障。[5]
  特殊性政策是在充分考虑民族教育发展中的特殊因素,特别是语言与文化方面的特殊性的基础上,就民族教育内在的教育目标、价值、内容、方法、评价等问题所采取的特殊政策。如果以学校发展作为参照物的话,它重点在学校之内,即注重学校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特殊性。在西方国家中主要是双语教育政策及多元文化课程政策。优惠性政策和特殊性政策是分别从民族教育的外部特殊性与内部特殊性出发制定的发展政策,各有其针对性。民族教育政策在关注民族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的同时,重心开始向关注特殊政策发展,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政策理念。这也是我国民族教育在重数量问题基本解决的基础上,向重质量转移的一个标志。如果我们在探索民族教育内部的发展模式上先行一步,不仅对民族教育理论研究,而且对于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6]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在不断强化发展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的同时,将民族教育政策的重心开始向特殊政策方面转变。即一方面加大力度解决民族地区的校舍改造、办学条件改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教师队伍数量提升、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等方面遗留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教师队伍培训、双语教学、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开始出台涉及民族语言与文化传承的特殊性政策。并且随着前者的不断解决,后者将逐渐成为我国民族教育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因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不可否认,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性也就毋庸置疑。如果我们不正视这一问题,而是采取回避的态度,既不是明智的选择,也不是科学的方法。明智而科学的选择是调整我们的民族教育政策,在学校教育之外的问题逐渐解决的基础上,及早将政策的重心转向学校内部的问题。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内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双语教学问题与民族文化课程问题。[6]
  另外,当前我国民族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辍学率高;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办学经费短缺;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课程与教材不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双语教学实施困难等问题。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必须实行特殊的教育政策。如采取特殊措施,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发反映少数民族文化和适合民族地区实际的课程与教材;为少数民族学生或民族地区提供免费而实用的职业教育;在高等学校设立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或双语授课的学科专业。[7]不仅应该实行特殊政策促进民族教育发展,而且还应将民族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民族教育优先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把民族教育事业作为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优先发展;二是把民族教育作为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的重点,优先发展。这是由民族教育的特殊使命及其民族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历史所决定的。[8]另外,有学者将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从政策理念、政策内容、政策范畴、政策路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认为二者保护弱者和多元一体格局的原则值得坚持,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有可取之处,但我国必须在优惠政策方面对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进行本土化研究。因为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是基于美国的社会格局和文化特点而制定的,在政策形成的背景与路径、范畴、理念及取向上都与我国的国情有重大差异。[9]
  二、民族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
  民族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问题向来是我国民族教育理论研究所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民族教育应该传承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也理应成为民族教育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面对现代化对民族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学者们从民族教育的使命、民族文化的教育功能、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及途径、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如何反映民族文化等方面对民族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民族教育的使命
  对于社会而言,教育的使命在于促进形成宽容、理解和尊重多元的文化氛围;对于族群而言,教育的使命在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民族文化的个性;对于个体而言,教育的使命在于使民族成员具有文化认同感,能将他们带入新的精神世界。民族文化是族群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民族文化蕴含的知识和智慧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艺术内涵、心理特质、宗教信仰等文化符号体系,这些文化符号内化为各自民族个性与民族气质的基本要素。因此,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成为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另外,民族教育的使命还在于发展民族文化的个性,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必然包含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个性。当然,发展民族文化的个性,并不是强化自身文化而自我封闭或排斥其他文化,而是在与不同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实现民族文化的革新与整合,达到促进自身文化发展的目的。[10]
  (二)民族文化的教育功能
  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生存生活智慧的结晶,是各族人民对生存所依赖的世界万物能动的反映形式。有的对奇妙的自然环境和万物的诞生进行了勾勒,有的亦幻亦真地对人类早期的处境进行了描绘,有的展现了古人对文化荒漠的开拓;有的娓娓叙述了民族的由来及漫长的迁徙过程,有的刻画了捉弄阶级敌人和民间智者和抵抗压迫的民族英雄,有的表现了工艺、医术方面的能工巧匠,有的塑造了智慧超人或纯情惊世的妇女,有的寄寓了生活理想的渴望。它蕴藏和放射着人民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乐观主义、人道主义和献身精神等崇高理想和珍贵美德。[12]苗族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是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载体,作为一种符号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小学生了解苗族的族源史与生存发展史、形成民族认同感和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的无字教科书。[12]民族文化不仅反映了各民族独特的生存生活智慧和生态环境,也反映了他们追求美好生活与自然和敌人顽强抗争的典范人格和崇高品质。这些精神财富,将永远成为本民族乃至各族人民思想、品格修养的不竭源泉。
  (三)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中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球化背景下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文化冲击和文化冲突对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挑战。首先是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危机;其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固定空间被打破。二是民族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与生活世界的分离。主要表现在生活世界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逐渐弱化和科学世界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非生活化。三是学校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忽视民族文化课程的设置、教学和师资培训。[13]有学者以广西那坡县为例,通过对访谈和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探讨了多民族语言文化共生的文化价值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认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媒体通讯手段的发达,一些民族语言正在面临消亡的危险,如何保存和抢救濒危语言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命题。[14]
  (四)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因素
  一个民族的教育与该民族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一般而言,民族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途径,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的内容。[15]少数民族文化是各少数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保证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现状却不容乐观,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缺少民族文化内容,青年人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缺乏必要的了解,很多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已后继无人。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理应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中发挥特殊的作用。影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难以传承民族文化的因素主要有:一是缺少制度保障。在民族地区学校开展民族文化的教育缺少法律法规和制度的保障,在师资、课程、教学设备要求等方面都还没有硬性规定,各个民族地区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随意性较大;有些地方的地方性课程也只是有了教材,但并没有真正进入到课堂。二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经费短缺使很多民族地区学校无力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的严重缺乏直接导致有限的教育资源全部投入到常规的教学工作中,而民族文化传承只能作为学校常规教学之外的次要考虑对象。三是民族师资力量严重匮乏。了解民族文化,能够熟练掌握民族语和汉语的教师大量缺乏,使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深入开展遭遇“瓶颈”。四是主流文化的强烈冲击。我国学校教育较多关注和反映主流文化,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很少,对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涉及较少,这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十分不利。[16]
  (五)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途径及措施
  学校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有利于促进民族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学校保护民族文化的途径有:搜集整理民族文化资源,增加民族语言文字课程和民族文化教育内容,引导学生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聘请文化名人做教师等。[17]在学校教育中积极传承民族文化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国家课程中,为学校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设置专项资金,对少数民族师资的培养、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民族地区的学校建设加大投入并进行政策扶持。二是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中要充分利用和深入发掘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民族地区的课程应逐渐地增加民族文化课程的比例,鼓励民族地区学校开发与当地风土人情、习俗传统等紧密结合的校本课程,努力将民歌、民族乐器、民族舞蹈、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品的制作等多种民族文化融合到课程中。[16]有学者对蒙古族传统体育在当地中小学的传承现状进行了调查认为,从传统途径上看,一方面,蒙古族地区的中小学生对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当地中小学在体育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及那达慕大会、社区、家庭和俱乐部等。蒙古族传统体育应构建一个包括学校、社区和家庭、俱乐部,以那达慕为代表的各级各类传统体育比赛等的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灵活的传承系统。[18]有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民族心理和民族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髓。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地区和外界交流增多,民族文化渐现缺乏民族性。而学校教育的普及一方面使学生少了学习民族文化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为民族文化传承提出了新的方式。有学者以黑龙江乌拉嘎鄂伦春民族小学个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民族地区小学课程设置中民族文化传承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了民族地区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与迷茫,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9]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中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球化背景下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文化冲击和文化冲突对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挑战。首先是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危机;其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固定空间被打破。二是民族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与生活世界的分离。主要表现在生活世界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逐渐弱化和科学世界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非生活化。三是学校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忽视民族文化课程的设置、教学和师资培训。[13]另外还有学者探索了民族中小学教育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认为目前民族中小学教育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民族心理变迁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断裂,(2)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停留在静态保护,(3)民族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方式不利于实现与文化传承场的衔接和统一,(4)民族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评价缺乏民族和文化的差异。其保护策略主要包括:(1)在民族中小学教育中建立民族心理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共生机制,(2)明确民族中小学教育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3)合理选择民族中小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内容,(4)在民族中小学教育中选择合适的文化传承方式,(5)民族中小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选择有差异性的教育评价。[20]
  三、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部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因此,对于民族地区来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终面临着如何处理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对此,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一)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基础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遗憾的是,这些成就在民族教育中是在丢掉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个性的前提下获得的。出现了民族文化传承断裂现象,课程片面体现了主流文化。虽然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也历尽了八次改革,但这种课程改革是在单一文化价值观念的支配下进行的,通过课程学生所了解的只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形态。具体表现为:(1)课程知识结构不合理,各民族文化体现不够平等;(2)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3)课程制度上搞“一刀切”。[21](4)课程资源严重缺乏;(5)民族语言教材内容陈旧、形式单调。[7]
  (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向
  1.确立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并存的课程改革的文化观
  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二者虽然体现和反映的是不同的文化因素,但在促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提高民族文化素质这一特定条件下,两者相互联系,共同处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基础教育体系之中,共同成为构成民族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和作用,共同影响和制约着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2.加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
  在我国民族传统的教育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民族教育是融为一体的。例如,藏族的寺院、回族的经堂既是宗教场所又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化机构;彝族的毕摩既是祭司、彝族原始宗教的主持人又承担着“师”的责任。然而,随着民族地区现代学校的建立,民族文化的传承出现了问题。现行课程设置中,没有任何一门课程专门讲述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学生不可能在学校接触到自己民族的历史、宗教、文学和艺术,甚至接触不到本民族的语言。少数民族教育的课程内容很少反映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产生活方式。目前的少数民族教育中,汉语各科教材基本上都是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学校教育的课程内容基本上照搬全国统一课程。事实上,恰恰是这种略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课程观念使得民族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民族文化教育的学校教育正在使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疏离于自己的传统。民族教育作为文化传递和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应该承担起融合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重任,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8]
  传统的民族地区课程是:国家课程+民族语文课程,即在国家统一的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开设民族语文课,民族语文课的重点在于民族语言与文字的学习。民加汉:开设民族语文课,其他各科均是翻译成民族语言的全国通用教材,同时加授汉语文课。汉加民:开设民族语文课,其他各科均采用全国通用教材。虽然在有语言文字的民族地区学校中开设了民族语文课,但它远远不能将民族文化丰富的内容包容其中。这种学校课程使得民族地区学校出现了入学率难以真正提高,辍学率居高不下,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家长不支持和配合学校教育等。与此同时,传统的民族宗教教育机构却挤满了入学儿童。如果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出发,各少数民族都可以通过本民族的教育传承本民族文化中最优秀的内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便是主要渠道。[22]
  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民族地区的学校而言,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处于不同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社会发展水平之中的民族地区的学校更好地为地方服务,还要帮助民族地区的学生学会利用地方资源,掌握更加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从而避免大面积“文化边缘人”的产生。有学者以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中学为例认为,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应成为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选择的指导思想之一。我国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应该而且必须包括对生计教育、环境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应重视不可见文化在课程资源选择中的作用;应增强局内人在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选择中的自主权。[23]有学者以高中科学课程为例认为,为了实现高中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民族地区教师在实验设备匮乏的条件下,应注重体现从生活到课程、从课程到社会的理念,强调探究式教学,积极开发本地科学实验课程资源。这不仅可以缓解资源缺乏等问题,还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将课程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4]尽管目前民族地区的一些试点学校已经开发了各自的校本课程,但如何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如何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良性发展,对这些问题的合理认识关系到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能否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因此,在今后的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对民族地区的价值做出合理界定;进一步优化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中多元与整合的关系;进一步合理配置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比例。只有这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能真正有利于满足各民族的需要,服务于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25]有学者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三级课程实施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后,认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三级课程的实施存在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价值认知的偏差和三级课程关系理不顺等许多问题。研究认为三级课程的开发者与实践者应该首先明确课程的价值归属,协调课程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使其尽可能地做到有机统一;应该使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具有“本文化”性;应该从学校和地区的实际出发,灵活选择课程形式;提升教师的多元文化意识,培养具有多元文化素养的教师。[26]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中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球化背景下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文化冲击和文化冲突对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挑战。首先是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危机;其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固定空间被打破。二是民族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与生活世界的分离。主要表现在生活世界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逐渐弱化和科学世界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非生活化。三是学校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忽视民族文化课程的设置、教学和师资培训。[13]
  四、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大团结是祖国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历史和现实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教育部、国家民委自1994年以来多次颁发文件指导这方面的工作,并提出了具体方案和意见。2008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颁发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内容等。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最具现实意义的指导性文件。《纲要》分别制订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标准。小学中年级阶段(三、四年级)进行民族知识启蒙教育,小学高年级阶段(五、六年级)进行民族常识教育,初中阶段(七、八年级)进行民族政策常识教育,高中阶段(包括普通高级中学十、十一年级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二年级)进行民族理论常识教育。《纲要》还规定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学时,小学和初中阶段每学年要保证10~12个学时,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每学年保证8~10个学时,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学年保证12~14个学时。学者们根据《纲要》的精神,针对各民族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有学者认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意义重大,势在必行。主要原因包括:(1)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2)“民族团结”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那么怎样开展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有学者认为,(1)认识到位是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关键。(2)组织到位是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保证。(3)措施到位是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根本。[27]有学者认为大力推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就是要让各民族学生从小受到民族团结的思想教育,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对祖国的认同感,自觉抵御分裂势力的侵蚀和渗透。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保证。通过民族团结教育,要引导各族学生加深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增强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责任感,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祖国繁荣昌盛;要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和民族观,深刻理解“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内涵,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要遵循各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重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巩固,注重实效。有效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培训列入计划,加大培训力度,建设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同时,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28]有学者认为,深入开展“四个认同”的教育,是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四个认同”,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29]有学者结合“7·5”事件,认为促进新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发展,首先必须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新疆各族人民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保障国家统一和完整的基础,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30]有学者认为,应该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各项管理制度之中;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1)是教师在备课时挖掘和利用一切民族团结教育的素材,不失时机地进行民族团结教育。(2)是在课程设置上突出民族特色。(3)把民族团结教育渗透到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31]有学者结合思想政治课,强调:(1)要把时事政治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素材和切入点;(2)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3)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4)把对思想政治课知识点的讲解与民族地区的历史和现实相结合[32]
  总之,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实践证明,切实维护民族团结是国家团结统一、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的前提。在新形势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是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不仅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还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中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然而,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政治性强、政策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的教育工作。
  五、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
  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长期并存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目前在边远山区和农牧区的少数民族大多仍以母语为主要交际工具,必须通过母语普及教育、开发智力,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在民族地区实行的双语教育将长期存在, 2011年双语教育问题继续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双语教育问题,常常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一是对民族语文认识偏颇,宣扬民族语文“无用论”,认为民族语文是过渡的拐杖,主张双语教育的目标是精通汉语文;二是惧怕汉语文的学习会使民族语功能减退,甚至消失,认为双语教育应该以民族语为主。这两种倾向都源于他们对双语教育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双语教育是一个包括母语和第二语言教学的整体过程,含有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教学系统,即本民族语和第二语言教学的体系。当前,在双语教育问题上,“语言融合主义”和“语言民族主义”的极端思想依然存在,受语言功利思想及其他因素影响,锡伯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锡伯语文社会功能日益萎缩的局面,锡伯族双语教育肩负着两大任务:一是加强本民族的语文教学,使之较快地建立母语文思维信号系统;二是充分利用第一语言思维信号系统的优势,进行汉语教学,使之逐渐建立汉语文思维信号系统"锡伯族双语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如何加强民族语文教学,这一点与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侧重有所不同。新疆锡伯族学校的基础教育一定要走锡、汉双语教育的道路,不断完善双语教育体制,“以锡促汉、民汉兼通”,使锡伯族学校的双语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目前,锡伯族双语教育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搞好锡伯语文教学。[33]
  有学者对土家族双语教育进行了个案研究后认为,土家族双语教育目前主要问题有:土家语的学习欠缺语言环境,虽然很多人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师资力量的薄弱,使得土家族双语教育在推广的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受实用、功利的语言价值取向影响,民族情感、民族意识被理性的选择所冲淡。[34]有学者通过对新疆大中小学双语教学衔接状况调查发现,新疆大中小学双语教学衔接存在着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脱节;课堂环境和交流环境脱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脱节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对小学—中学—大学三阶段双语教学的跟踪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策略。[35]
  (二)双语教育的模式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主要有四种模式。模式一:理科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其他课程使用民语授课。模式二:民族语文及音体美等课程中,涉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用民语授课,其他课程使用汉语授课。模式三:全部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加授民族语文课程,课程体系设置与汉语系学校相同。民族语文课程从小学一年级或三年级起开设。模式四:“母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的传统双语教育模式。从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现行的四种模式来看,课程设置中都涉及了母语文,教学语言均为汉语和母语两种语言,符合双语教育中“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原则,也符合国家及自治区的语言教育政策。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现有双语教育模式及其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还存在许多有悖于双语教育原则,有悖于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现象。(1)在从传统的双语教育模式向新的双语教育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没有依据少数民族教育的师资条件、学生的汉语能力和所处语言环境的客观事实实行逐渐过渡的战略思想。(2)由于对双语教育政策的片面理解,一些地方的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严禁老师在课堂上使用学生母语。(3)传统的双语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及教育日益发展的需求,但三种新的双语教育模式在实施“部分或全部课程汉语授课”的过程中,没有充分体现出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城乡发展不平衡、南北疆发展不平衡、各民族发展不平衡的客观事实。[36]
  有学者通过调查,新疆的双语教育分为保留性双语教育和过渡性双语教育两种类型。保留性双语教育是指在多族群的社会中,允许少数民族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接受教育。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防止此类语言衰退或消亡。过渡性双语教育是指:允许少数民族学生在入学的前几年或更长的时间内使用他们的族群语言,并且允许少数民族的语言作为教学用语,甚至允许教师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讲授基础知识和技能,直到学生掌握汉语言。过渡性双语教育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步骤地引入汉语言,尽量避免突然地、大量地引入汉语言。在新疆,从农村到城市、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形成了独特的“双语教育体系”。新疆地区的双语教育已经不仅仅只涉及哪一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问题,它还关系到由于双语教育而延伸的高校双线招生、分班分堂授课、不同的考核制度等一系列问题。新疆地区实施的民族教育,担负着为各族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允许各民族实践其文化自主和构建族际整合的任务。双语教育就是要既能保护不同文化上的多样性,又能保持民族共同体的平等关系,将各民族学生培养成具有国家认同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37]
  (三)双语教育的策略
  少数民族教育在教学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双语教学方面,要通过对双语教学研究领域的深化和拓展,解决我国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在实践领域不断丰富和完善民族双语教学模式。[38]有学者针对锡汉双语教育的问题提出了大力培养双语师资队伍;加强教材建设,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双语”教材体系;合理设置锡伯语文课程,提高锡伯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汉语教学的发展;建立双语教育研究机构,加强锡、汉双语教学的科学研究;拓宽渠道,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切实保障双语发展的政策法规落到实处,促进锡、汉双语教育的顺利实施。[33]有学者对新疆地区学前、幼儿的双语教育,小学的双语教育,中学的双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考察认为,新疆双语教育有极强的地域差异性。应该因地制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教师;重视教材建设,根据学生的汉语基础选择教科书;重视母语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39]
  有学者针对新疆双语教育几种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种解决策略:(1)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使用汉语授课是在各民族语言等的基础上,少数民族群众根据实际生活和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与交流的需要,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顺应语言发展趋势的。但在从传统模式向新模式转变的过中,合格的双语师资和双语生源的齐备,还需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2)根据新疆各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及发展的状况,新疆的双语教育就语言目标而言应该有三种对应的式,才能满足各少数民族对双语教育的需求。一是“汉语加强型”,二是“双语平衡型”,三是“母语保护型”。(3)新疆民族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客观现实,双语教育中的“汉语授课”应该正视这种城乡、地区和民族间的不平衡。现行双语教育模式中“汉语授课”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不同的师资条件、教育对象及其汉语能力的实际情况,课堂教学语言由“民汉双语授课”逐步过渡到“汉语授课”,以确保双语教育“汉语学习及学科知识学习”的双项目标真正得以实现。[36]
  (四)双语教育的政策
  党和国家历来把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做是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的问题,在宪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的表述。在少数民族学实施双语教学是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40]有学者认为,双语教育是多民族多元文化国家一项基本教育制度。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关键要突出少数民族的教育权利,在权力观的关照下,丰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内涵,增加双语教育制度政策的执行力,推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41]
 
  参考文献:
  [1]王鉴.试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重心的转移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2009(3).
  [2]张善鑫.民族教育发展:优惠政策、经验与展望[J].民族教育研究,2009(5).
  [3]马雷军.论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的转型[J].民族教育研究,2009(6).
  [4]韦钰.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工作的原则与任务[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
  [5]王嘉毅.实施倾斜政策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快速发展[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9(1).
  [6]王鉴.试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重心的转移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2009(3).
  [7]许洁英.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切实促进教育公平[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9(1).
  [8]王鉴,安富海.论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科学内涵[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9(3).
  [9]滕志研,李东材.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比较分析[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0(2).
  [10]孙杰远.文化断裂与教育使命[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
  [11]吴文定.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德育功能[J].民族教育研究,2009(6).
  [12]刘茜.无字的教科书:苗族服饰文化的课程意义解读[J].民族教育研究,2009(4).
  [13]曹能秀,王凌.试论教育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1).
  [14]孙杰远.多民族语言文化的共生与传承危机--以广西那坡县为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3).
  [15]王鉴.地方性知识与多元文化教育之价值[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4).
  [16]董艳.抓住机遇加大投入实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2009(3).
  [17]朱晟利.震后羌区学校保护羌族文化的意义及途径[J].民族教育研究,2009(2).
  [18]钟志勇.蒙古族传统体育在当地中小学传承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9(1).
  [19]陈云奔,陈霞.黑龙江乌拉嘎鄂伦春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调查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3).
  [20]张学敏,王爱青.中小学教育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探微[J].民族教育研究,2009(6).
  [21]金志远.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2009(6).
  [22]王鉴.西北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教育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
  [23]欧群慧.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2).
  [24]廖伯琴.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例析民族地区科学实验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J].民族教育研究,2009(1).
  [25]温润芳.多元整合教育理论视角下的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5).
  [26]于影丽,孟凡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三级课程实施的进一步思考[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2).
  [27]罗嘉福.认真做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J].中国民族教育,2009(3).
  [28]特约评论员.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常抓不懈[J].中国民族教育,2009(7-8).
  [29]董立人.深入开展“四个认同”教育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J].中国民族教育,2009(12).
  [30]何星亮.认清“三股势力”反动本质维护新疆民族团结[J].中国民族教育,2009(5).
  [31]王玉芬.耕耘在民族团结教育的百花园[J].中国民族教育,2009(7-8).
  [32]陈进林.思想政治课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J].中国民族教育,2009(9).
  [33]李洁.试论锡伯族双语教育发展及其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09(3).
  [34]谭志满.双语教育与土家语言的传承[J].民族教育研究,2009(5).
  [35]杨德明,付东明.当前新疆大中小学双语教学衔接状况的调查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9(5).
  [36]张梅.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及其语言使用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2009(4).
  [37]祖力亚提·司马义.文化多元主义理论视角中的新疆双语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9(4).
  [38]韦钰.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工作的原则与任务[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
  [39]古力加娜提·艾乃吐拉.新疆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民族教育研究,2009(1).
  [40]张强.实施双语教学中若干认识和实践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2009(1).
  [41]何波.权利视野中的双语教育[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6).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