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报告
我国基础教育正逐步走向均衡,越来越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料图片)
表1 各地区生均教育经费差异比较(元)
表2 各地区生均校舍面积差异比较(m2)
表3 各地区生均经费和生均预算内经费城乡比较
表4 2009年中小学生师比情况 ■教育调查网络版仅限人民网、中国教育新闻网首发,与本报无协议转载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翟博 孙百才 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入学机会不断增加,区域性差异逐步缩小,教育公平得到很大改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基础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别、城乡差别、校际差别、受教育者群体差别以及均衡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大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各地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然而,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实现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均衡状况如何?在时序上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本研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项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评价体系及战略研究”课题,借助我国教育发展的宏观数据和微观调研数据,构建教育均衡指数,从区域、城乡、学校和受教育群体等四方面对我国基础教育均衡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一方面,使用宏观数据构建教育均衡指数,运用两种指标体系测度了1995—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程度。另一方面,课题组在东、中、西部分别选取山东、河南、陕西和甘肃等省进行了微观调查,对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作了测度。实证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逐步走向均衡,但区域间、城乡间的生均经费差距较大,不同类别学校间发展还不够均衡,不同群体的入学方式存在差异。 本研究报告基于宏观数据和微观调查数据,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差距整体上出现了逐步缩小的趋势,基础教育发展整体上正在逐步走向均衡—— 1 宏观数据实证分析:1995—2010年基础教育均衡指数测度 测度结果显示,各项子指数和总指数大致的发展趋势都在向趋于均衡的方向发展,这充分说明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正在逐步从不均衡走向均衡。但区域教育均衡指数在很长一个时期波动不前。 教育指标是教育实证分析研究的基础,也是教育决策的重要参考。教育均衡发展包括受教育机会的均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教育过程的均衡和教育结果的均衡。正是从这个基本思想出发,在测度教育均衡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定考察指标:从受教育机会看,用学生入学率、城乡学生入学率差异、城乡男女入学率差异等来测量;从教育资源配置看,用公共教育经费、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校舍面积、教学仪器达标率、教师合格率等测量;从教育均衡的过程和结果看,用学生毕业率、辍学率、巩固率、教育普及率等测量。我们可从四个维度出发构建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一和体系二。 指数(index number)是经济分析的一种特殊的统计方法,它主要是用来反映事物数量的相对变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指数,是通过对一定的教育指标数据进行动态分析,通过建立数据模型,计算出教育发展的一个个数值,再依据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及教育发展的实际,确定不同的发展阶段标准和数值。这样不仅可从不同发展阶段划分和确定教育均衡的标准和要求,同时,政府可以对教育失衡和失误进行及时、准确和有效的测度、监控和调节,规定指数的最低值(下限),并通过法律或行政法规方式将教育均衡指数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以此确保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本文使用国家公布的宏观数据建立基础教育均衡指数,测度1995—2010年的基础教育均衡状况,计算了1995-2010年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总指数和各分项子指数。 体系一:教育机会均衡指数包括学生入学率的差异系数、男女入学率性别差异,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指数包括地区间公用经费差异系数、地区间生均教育经费差异系数、预算内经费城乡差异、生均经费城乡差异、预算内生均经费城乡差异、危房比例、教学仪器达标率、教师获得最后学历合格率,教育质量均衡指数包括毕业生升学率、巩固率,教育成就均衡指数包括教育普及程度、受教育年限的教育基尼系数。 图1-图5都显示:1995-2010年,教育均衡总指数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我国的基础教育均衡状况在逐年改善。教育机会均衡指数、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指数、教育质量均衡指数、教育成就均衡指数也都随着时序变化呈现出均衡的发展态势。其中,教育机会均衡指数在2006年和2007年达到1,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在机会均衡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教育资源配置指数在2001年稍有下降,但整体上升趋势明显。 体系二:区域教育均衡指数包括学生入学率的差异系数、地区间公用经费差异系数、地区间生均教育经费差异系数,城乡教育均衡指数包括预算内经费城乡差异、生均经费城乡差异、预算内生均经费城乡差异,学校教育均衡指数包括危房比例、教学仪器达标率、教师获得最后学历合格率,群体教育均衡指数包括教育普及程度、受教育年限的教育基尼系数、毕业生升学率、巩固率、男女入学率性别差异。 从图5-图10可以看出,1995-2010年,我国基础教育的城乡教育均衡指数、学校教育均衡指数、群体教育均衡指数和总指数依然呈现出均衡的态势。区域教育均衡指数起伏不定,1995-2004年忽高忽低、波动停滞,2004年以来才呈现出逐年线性上升的趋势;城乡教育均衡指数在2002-2006年出现了一个平台期,之后呈现出逐年均衡的趋势。 从综合体系一、体系二的测度结果可以看出,各项子指数和总指数大致的发展趋势一致,都在向趋于均衡的方向发展,这充分说明我国基础教育正在逐步从不均衡走向均衡。但区域教育均衡指数在很长一个时期波动不前,说明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尚需付出更大的努力,这点应该引起决策部门注意。 2 微观调查实证分析:对4省份9966名学生及家庭进行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逐步走向均衡,但各地区生均教育经费的标准差、差异系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城乡之间的生均经费差距较大,不同类别学校之间发展不够均衡,不同群体的入学方式存在差异。 2010年课题组在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省份对47所学校和9966名学生及其家庭进行了抽样调查,以期从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受教育学生群体差异分析基础教育均衡的现状和问题。 微观数据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工具有学校问卷和学生问卷,学校问卷由学校相关部门填写、校长审核,学生问卷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先确定抽样地区(省、自治区),然后确定抽样的县(区),在县(区)内确定抽样学校。抽样地区在东、中、西三个地区选择,东部选择山东省,中部选择河南省,西部选择陕西省和甘肃省。在每个地区抽取1-2个县(县级市、区),然后选择县域内的一类、二类、三类的高中、初中和小学作为样本学校。每所小学6个年级中各选取1个班;每所初中3个年级中各选取1个班;每所高中3个年级各选取1个班。问卷发放后由学生带回家中填写,返校后及时收回。调查共回收47份学校问卷,9966份学生家庭问卷。根据问卷数据,下面从地区、城乡、学校和群体四个方面分析研究基础教育均衡问题。 地区间基础教育均衡分析 从各地区之间的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校舍面积差异来衡量基础教育均衡度的变化。2006—2009年,各地区生均教育经费的标准差和差异系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表1)。从生均校舍面积分析,生均校舍面积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标准差和差异系数表现出波动的趋势,2006—2007年的差异变大,2008年有所缓解,2009年又进一步扩大(表2)。 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度分析 衡量城乡基础教育均衡情况,分析指标主要为城乡生均教育经费差异、城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差异。2006-2009年城乡生均经费的比值整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预算内生均经费在2007年波动较大,有一个上升的高点,2008-2009年则比较平稳,比值接近1,呈逐年均衡态势发展(表3)。从2009年分析,各地区的城乡中小学生均预算内经费比值排序,最低的山东省为1.38,最高的河南省为1.58(图11);城乡中小学生均经费比值排序,最低的山东省为1.39,最高的河南省为1.71(图12)。这说明在各地区内部中小学城乡生均经费和生均预算内经费差异还很大,需要各地加大投入,逐步消除这种不均衡。 学校间教育均衡度分析 调查的样本学校按照教学质量分成3类,一类学校的教学质量最好,三类学校的教学质量最低,学校分类名单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我们将所有地区的3类学校分别合并,分类计算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2006-2009年,中小学预算内教育经费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不管是在小学还是在中学,一类学校与三类学校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差距依然存在,这种差距总体上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具体而言,小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一类和三类学校的比值从2006年的1.91降低到2009年的1.18;中学的比值则呈现出波动的趋势,2006—2009年变化不大,2009年提高到1.78(图13)。 2009年,一类小学的生均经费为2286元、生均预算内经费为2048元,三类小学的生均经费为1900元、生均预算内经费为1735元,一类小学的生均经费、生均预算内经费分别是三类小学的1.20倍、1.18倍;一类中学的生均经费为5143元、生均预算内经费为4539元,三类中学的生均经费为3083元、生均预算内经费为2550元,一类中学的生均经费、生均预算内经费分别是三类中学的1.67倍、1.78倍。这说明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的生均经费较高,学校间教育发展存在着不均衡现象。从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生均公用经费分析,一类学校和三类学校的生均教育事业费差距较大,小学一类学校是三类学校的1.19倍,中学一类学校是三类学校的1.21倍;一类学校和三类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差距不大,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这一比例接近1,比较均衡,这可能是国家推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结果。 从生师比看,一类小学相对于三类小学来说,教师资源比较短缺;而一类中学相对于三类中学来说,教师资源略为丰富,但总体情况而言,一、三类学校教师数量差距不是很大,说明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国家开始注重一、三类学校的协调发展(表4)。 从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分析,2009年,一类小学生均仪器设备金额为706元,三类小学生均仪器设备金额为341元;一类中学生均仪器设备金额为1011元,三类中学生均仪器设备金额为622元。一类中小学的生均仪器设备金额明显高于三类中小学。 群体间教育均衡度分析 我们以学生入学方式差异考察群体间教育均衡度。根据研究目的,确定学生入学方式为:就近入学生、择校生、选拔考试生、特长生、借读生、其他,数据来自于学生家庭问卷。不同群体的择校生(分为两类:以关系择校和以钱择校)比例可以从侧面反映不同群体的入学机会差异。 在9187份(小学4305份、中学4882份)有效问卷中的择校率中学为3.9%(以关系择校1.2%、以钱择校2.7%)、小学为2.8%(以关系择校1.9%、以钱择校0.9%),中学高于小学1.1个百分点。 从城乡分析,城市小学的择校率为4.8%、县城小学为3.3%、农村小学为2.0%,城市高于农村2.8个百分点;城市中学的择校率为9.3%、县城中学为6.3%、农村中学为3.1%,城市高于农村6.2个百分点。 进一步地考虑城乡内部不同性别的入学方式,发现不同性别间存在一定差异。在城市小学择校率男生为5.69%,女生为4.16%,男生高于女生1.53个百分点;县城小学择校率男生为3.20%,女生为3.17%,男生高于女生0.03个百分点;农村小学择校率男生为2.15%,女生为1.92%,男生高于女生0.23个百分点。在城市中学择校率男生为10.77%,女生为7.69%,男生高于女生3.08个百分点;县城中学择校率男生为7.35%,女生为5.11%,男生高于女生2.24个百分点;农村中学择校率男生为3.20%,女生为3.00%,男生高于女生0.20个百分点。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男生的择校率普遍高于女生,男生明显比女生更容易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3 研究结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整体上逐步走向均衡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贯彻落实,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整体上正在向均衡方向发展,并逐步趋向均衡。 从实证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差距整体上出现了逐步缩小的趋势,基础教育发展整体上逐步走向均衡。 使用宏观分析数据,从基础教育均衡指数体系一的角度分析,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机会均衡指数、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指数、教育质量均衡指数、教育成就均衡指数都在随着时序变化呈现均衡的发展态势。教育机会均衡指数在2006年和2007年达到1,说明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在机会均衡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从基础教育均衡指数体系二的角度分析,我国基础教育的学校教育均衡指数、城乡教育均衡指数、群体教育均衡指数以及教育均衡总指数依然呈现趋于均衡的发展态势。区域教育均衡指数呈现起伏不定的变化态势,城乡教育均衡指数在2002—2006年出现了一个平台期,之后呈现出逐年均衡的趋势。从体系一、体系二这两个不同路径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各项子指数和总指数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都在向趋于均衡的方向发展,这充分说明我国基础教育正在从不均衡状态逐步走向均衡。 从河南、山东、陕西和甘肃等全国东、中、西部的微观抽样调研数据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从区域、城乡、学校和群体间的差异分析可以看出:2006—2009年,各地区生均教育经费的标准差和差异系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生均校舍面积的标准差和差异系数却表现出波动的趋势;城乡生均经费的比值整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预算内生均经费在2007年波动较大,有一个上升的高点,2008—2009年则比较平稳,比值为接近1,呈逐年均衡发展态势;从2009年分析,各地区的城乡中小学生均预算内经费比值排序,最低的山东省为1.38,最高的河南省为1.58;城乡中小学生均经费比值排序,最低的山东省为1.39,最高的河南省为1.71。说明我国各地区内部中小学城乡生均经费和生均预算内经费的差异还很大,需要各地加大投入,逐步消除这种不均衡。通过生均经费、生师比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分析了不同学校间的差异。2006—2009年,中小学预算内教育经费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然而不管是在小学还是在中学,一类学校与三类学校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差距依然存在,但这种差距总体上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从生师比看,一类学校和三类学校差距不大。从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分析,一类中小学的生均仪器设备金额明显高于三类中小学。从群体间教育均衡度分析来看,不同群体间接受基础教育不均衡,表现为不同群体的择校的差异,在择校率上,城市高于农村,男生高于女生。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贯彻落实,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整体上正在向均衡方向发展,并逐步趋向均衡。但区域之间教育均衡还呈现出起伏不定的变化态势,不同群体之间接受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还不均衡,依然存在着择校的差异。因此,我国推进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依然需要不懈努力。 (作者:翟博,中国教育报总编辑、编审、博士。孙百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 《中国教育报》2012年7月2日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