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教育时文 >
吴良镛: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
时间:2014-09-19 10:47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吴良镛 点击:
日前,人民大会堂举行一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报告会。台上,93岁的吴良镛院士坚持站着35分钟作完了报告;而台下,不少后排学生趴在桌上昏昏睡去。

  编者按:9月16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北京市政府联合举办的2014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吴良镛、杨乐、杨卫三位院士以自己的经历,为首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00多名研究生新生作了一场关于科学道德和学术人格养成的报告。

  92岁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院士一手拄拐杖,一手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缓缓走上报告台,用35分钟的时间讲完了以《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吴先生究竟讲了些什么?征得吴良镛先生的同意,本报今天摘发吴先生的报告,作为一期特别的“开学第一课”,让我们在吴先生真诚的言语中,真切体会大师的情怀与冀望。

  中国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科学美德。战国时齐于临淄设“稷下学宫”,治官礼、议政事,著书立说,可以说是当时的高等学府与文化中心。其中已经蕴含了学术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风尚。事实上,科学作风一直是在提倡的,例如各个学校制定的校训很多都是这方面的至理名言。

  我今天不讲大道理,我作为一个建筑学人,自1946年执教于清华大学,至今已经68年,只想将一些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所得到的体会与同学们讨论。

  第一,理想与立志。一个人的一生不能没有理想,立志是人一生不断前进的动力。要思考我这一生到底想要做什么?想要有何作为?有何抱负和志趣?想要从事什么专业?这在中学进入大学时必然要有所考虑,从大学进入研究生时代更需要进一步思考。立志往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成长的经历、所见所闻所想而一步步顿悟、提升,当然,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我之所以选择建筑事业作为一生的追求方向是与我青少年时的成长经历有着密切关系的。我1922年出生于古都金陵,当时国家正值内忧外患,中国大地战火连连,苦难深重。1937年南京沦陷,我随家兄流亡重庆,于合川继续中学学业。记得1940年7月27日高考结束的那天下午,合川城遭遇日军空袭,大火一直燃烧至翌日清晨因降雨始息。我敬爱的前苏州中学首席国文教员戴劲沉父子遇难。战乱苦痛的经历激发了我重建家园的热望,最终断然选择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

  第二,选择。一个人的一生不知要走过多少“十字路口”,一个弯转错了就很难回到过去的志愿,因此道路的选择至关重要。人生中有太多太多的机遇、变迁,甚至有无限的偶然性,国家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变迁,乃至家庭中的细小问题都会引人转向,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回顾我的经历,有几次重要的“十字路口”:1948年我经梁思成先生推荐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求学,1950年学成后,应梁先生信中说到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召唤,力辞种种诱惑,毅然从尚为英国盘踞的香港、在军警挟持下取道回国,投身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设和教育事业中。现在想来,如果当时留在美国,便没有此后几十年在中国建设领域中的耕耘和收获;1983年,我年满60,从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的行政岗位上退下,当时张维校长邀请我前往深圳大学创办建筑系,我婉拒了他的盛情,坚持和一名助教,在只有半间屋子、一张书桌、两个坐凳的条件下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如今已经整整30个春秋,30年中我与研究所的同志们共同开展了一系列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与实践,当时若前往深圳,今生后期的工作则又会是另一番光景。类似的情况一个人一生不知要经历多少,回顾过往,我自审之所以没有“转错”大方向,很大程度上还是与早年“立志”相关。

  第三,坚持。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是坚持还是退却?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不论是年少时读书求学,还是年长后的研究与实践,几乎处处都有需要面对的困难,也难免遭遇挫折。年轻人很容易受到挫折的影响而气馁,这里希望与大家以宗白华之语共勉:“不因困难而挫志,不以荣誉而自满”(宗白华《徐悲鸿与中国绘画》),要立志、要选择,在选择的道路上更要有不惧困难的坚持。

  第四,榜样。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会起到重要的影响。我在求学的各个阶段都幸得良师指点。1940年进入中央大学建筑系后,师从我国建筑领域的先驱鲍鼎、杨廷宝、刘敦桢、徐中等诸位先生。1946年自云南抗日战场回到重庆,又幸得梁思成先生赏识,获邀参与协同创办建筑系。1948年经梁先生推荐赴美求学,师从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伊里尔·沙里宁。除了诸位“良师”,还有诸多“益友”作为榜样。植物学家吴征镒是2007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我在20世纪40年代即在清华园中与他结识。当时我们同居住在工字厅,隔院窗口相对。他当时公开身份是民盟成员,在1946年清华大学纪念闻一多被害一周年的纪念会上,他鞭笞时局,我后来参加“教联会”的工作,与他多有往来,才初步辨明时局。吴征镒当时事实上是清华学生运动的领导者,后来去了解放区,解放前夕代表党组织接收清华大学,并参与中国科学院的筹备等。他的一生,参与了革命运动,最终回到自己的学术抱负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在为学、为人、为事中给予我心灵上的感染,令我敬佩不已。

  以上主要讲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关于师生关系,我执教多年,颇有些切身体会。韩愈《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老师最基本的职责。同时,他还有两句话未必引起了太多注意,即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两句话无论对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要,在学生刚入学时,老师可以发挥比较大的作用,进行启蒙、指导与引领,若干年后,学生的学识能力不断发展,便不只是师生关系,而是学术事业上的战友、同道。以我自己的经历为例,有件事值得一提,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我被委任科学委员会主席,负责起草大会文件,这一任务匆匆落在我身上,当时时间紧迫,又有其他任务,助手中只有一名学地理出身的博士研究生可以帮忙。当时的工作情况:我每天清早将晚上写好的稿件交给他,由他在白天整理,晚上他再交给我,我继续在深夜赶稿,如此往复,终于形成《北京宣言》。这一文件获得大会一致通过,并认为超出了“宣言”,被定名为《北京宪章》。这也是国际建协自1948年成立至今通过的唯一宪章。它说明师生共同在重大课题中合作,教学相长,成为共同战线的挚友,推动学术的发展。这名曾协助我工作的博士生现在也已经成为清华大学教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的副所长。

  第五,顿悟。回顾几十年的学术人生,我深切地体会到科学理论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时刻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不断注意现实问题与学术发展的情况,进行知识累积、比较研究、借鉴启发,逐步“发酵”,得到顿悟。我的学术道路上有以下几个顿悟可以与同学们交流。

  顿悟一:建筑学要走向科学。

  顿悟二:从“广义建筑学”起步,从建筑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顿悟三:“人居环境科学”的追求,有序空间与宜居环境。

  顿悟四:人居环境科学涉及诸多学术领域,要走向科学、人文、艺术的融汇。

  对于青年学人,我认为理性上对科学道德、科学伦理等似乎不难理解,关键在于身体力行。现在社会舆论的各个方面对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传屡见不鲜,相关的书籍、文章也很多,但是让人痛心的是,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这些人也许并非对道理不理解,而是没有切实地将其落实到一己的心灵与行动中。因而,我想强调的是,必须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从经典的哲理转化为一己之行动指南、行为通则,唯有此,才能慢慢地内化为属于你自己的精神财富,并且会在逐步“顿悟”中加深体会,并不断加强信念,持续前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吴良镛)

扩展阅读一


92岁吴良镛院士拄拐作报告学生睡倒一片 网友两种观点热议

    核心提示: 16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2014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一手拄着拐杖,一手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一步一步缓缓走上了报告台。他用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但放眼台下,大批后排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

吴良镛院士资料图

吴良镛院士资料图 

台下学生趴着睡大觉

台下学生趴着睡大觉

吴良镛院士站着做报告

吴良镛院士站着做报告

16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2014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一手拄着拐杖,一手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一步一步缓缓走上了报告台。他用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但放眼台下,大批后排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

1

现场尴尬

吴老站了半小时 学生睡倒一片

半个小时之多,他坚持站着做完了报告。工作人员怕出现意外专门搬了个凳子坐在报告台吴老身后。此情此景让不少与会的人动容。但放眼台下,就在吴老做报告的过程中,大批后排的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当天,台下坐着的是首都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

吴老上一次站在这里是在2012年年初,这位任教于清华大学的“人民建筑师”跻身于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行列。那次,他在台上的时间也不过5分钟。

2

网友热议

“应该懂得最起码的尊重”

此事件昨日持续发酵,微博、微信朋友圈内被疯转,网友“信心在”称:“90后的学生们应该懂得最起码的尊重,也许内容枯燥,但以后学生做学术更枯燥,难道都睡去吗?”

一些网友对吴良镛院士表示了崇敬之情,同时对睡觉的学生提出了批评。“别骂这些孩子,我们应该反思现在的教育模式,十几年的愚蠢教育模式能培养出志存高远的学生吗?这群孩子是这个时代的受害者,没有人教他们什么是自尊,什么是信仰,什么是正义……”一名网友称。

“报告内容没有吸引年轻人”

但也有网友表示了理解:“两个猜想:一、学生们是学校统一组织去的,很多学生也许并不愿意。二、吴良镛院士的报告内容,没有吸引年轻人。或者吴良镛院士耄耋之年,口齿不清,学生们根本听不清楚。”

“老人92岁坚持站着给你们做报告,这就是对你们的尊重。而你们呢?坐着有那么累?你们年纪难道比92岁的老人还大?悲哀。”网友这样说。

还有网友说道:“能先把吴院士的报告发个出来看看吗,要是像当官的开会讲报告一样,估计年轻人是得睡倒一片,不睡才不正常。”

3

热点追问

吴老讲了啥,台下学生睡着了?

昨日早上,微信朋友圈内出现了吴良镛院士当日的“讲稿”全文,记者统计后发现,全文讲稿近4000字,吴良镛院士从“理想与立志”、“人生选择”、“人生坚持”、“人生顿悟”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其中提到:“一个人一生不知要走多少十字路口,一个弯转错了就很难回到过去的志愿,因此道路的选择至关重要。人生中有太多太多的机遇、变迁,甚至有无限的偶然性,国家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变迁,乃至家庭中细小的问题都会引人转向,甚至于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针对当下社会存在的学术腐败、学术不端等现象,吴良镛院士还提出了将科学伦理转化为实践的要求,鼓励台下新入学的研究生加强信念、探索广阔的学术新天地。

4

吴老回应

演讲内容是自己定题目列提纲

“题目是我自己定的,稿子是我编写了一个提纲,一个博士生帮我写,后来他们提了一些意见,我再改写。”吴良镛院士这样说道。

当被问及怎么定的主题时,吴良镛院士笑着说,“因为我想为研究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在研究生阶段应该重视哪些问题,所以都是从这个点出发的。”

“2008年时,我在南京的建筑工地视察时,犯了一次脑梗,右边的腿脚和手没什么力气,后来在康复医院治疗了一年半,慢慢加强锻炼,好些了。只是,偶尔有些不方便。”

即使偶尔行动不便,但在演讲的35分钟里,他却依然坚持站着。

吴良镛院士表示,演讲结束后,身体也并没有什么不适。

尽量选让当前学生了解的事

对于学生睡“倒”不少,有人提出是否内容不接地气。

“我还比较注意这个问题,因为我经历的年代和当前不一样,所以比较注意,尽量选择让当前学生能够了解的(内容)。”吴良镛院士告诉记者,因为自己经历的年代和现在的学生有所不同,所以在写演讲稿时,也会特别注意。自1946年执教于清华大学,至今,吴良镛院士在学校依然还有课,也带学生。“(现在)跟我做学生时有很大不同,所以有时要注意,(我讲的)他们了解不了解。”吴良镛院士表示,自己很愿意亲近学生,这周六还会开一个座谈会。“当然,我跟年轻教师不一样。(我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所以,他们要我做这个讲演时,我很乐意,因为向学生讲一些问题,本来就是作为教师的职责。” (综合)

延伸阅读

吴良镛以吴征镒为榜样

除了诸位“良师”,还有诸多“益友”作为榜样。……植物学家吴征镒是2007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我在上世纪40年代即在清华园中与他结识,当时我们同居住在工字厅,隔院窗口相对。他当时公开身份是民盟成员,在1946年清华大学纪念闻一多被害一周年的纪念会上,他鞭挞时局,我后来参加“教联会”的工作,与他多有往来,才初步辨明时局。吴征镒当时事实上是清华学生运动的领导者,后来去了解放区,解放前夕代表党组织接收清华大学,并参加中国科学院的筹备等,如果他将这些工作做下去,可以成为优秀的领导,但是他选择回到昆明,继续从事植物学研究,主编了《中国植物志》等权威著作,他的一生,参加了革命运动,最终还是回到自己的学术抱负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在为学、为人、为事中给予我心灵上的感染,至今我敬佩不已。

人物简介

吴良镛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

1922年生于江苏南京,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1948年9月,入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师从沙里宁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50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获硕士毕业,同年回国,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1978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扩展阅读二

“院士作报告学生睡大觉”谁该脸红

2014年09月19日 作者:顾骏 廖保平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编者按:日前,人民大会堂举行一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报告会,首都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研究生参会。会后,一则与之相关的新闻及配发的现场照片爆红网络。新闻说,台上,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吴良镛院士拄着拐杖,坚持站着35分钟作完了报告。而台下,在吴老作报告的过程中,不少后排学生趴在桌上昏昏睡去。

  院士作报告,研究生睡大觉——不少评论者认为这是对年迈院士的极大不尊重,更有人上升到“道德滑坡”的高度来看待。尽管事后,有媒体将该新闻定性为“策划新闻”,认为其人为制造矛盾,不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生态。然而,现场不少后排研究生睡觉的照片是真实的,公众对该新闻的反应也是真实的。研究生们错了吗,错在哪,这样的错又该如何避免?本期,我们就来逐一评说。

读研动机不纯谈何学术追求

  一边是学术泰斗老当益壮,一边是未来精英青春梦酣,如此反差,激起公众强烈批评在所难免。

  当前,批评主要集中在研究生何以对学术毫无兴趣和对老人不够尊敬。然而,在没有向在场研究生作严谨调查的情况下,随便断言“学术兴趣缺乏”容易犯先入之见的错误。至于说不够敬老,那又有点偏离方向。面对曾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学子自应肃然起敬,何须以年长论?

  诚然,吴老报告不是纯学术的,主要谈的是志向、选择和责任等价值观方面的内容,网上不少人归之为“心灵鸡汤”,并认为研究生在现场睡着是因为厌倦于说教所致。殊不知,信仰和作为其廉价代用品的“心灵鸡汤”,犹如糖和糖精的关系,糖精固然能给人以“甜感”,但只是一种感官欺骗,连“甜”都是假的,遑论维持生命的“大卡”。

  吴老以自身经历,讲述着志向、责任对于学术追求的意义,由身体力行而获得的感悟,岂是某些自己没有任何信仰,也未见善德良行,只是拿着拾人牙慧连自己都不相信的“感人故事”,去迷醉他人,不解决任何现实问题,一味让人在虚幻中迁就不公平的现实,对个人、对社会、对学术研究都不具有任何正面建设性的意见所能相比肩?

  “糖精们”虽然勃兴于一时,虚伪说教在民智已开的当下很快就被生活揭穿,其人其说则很快被公众所抛弃。“心灵鸡汤”如此下场同吴老真诚相信、虔诚践履人生准则,毫无可比性,在指导学术研究方面更不可同日而语。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内,研究生是衔接基础性本科教育和前沿性博士教育的中间阶段。国家重视这一最后冲刺的准备阶段,不但给了为期三年的学习时间和正式的学历称号“研究生”而不是学制只有两年甚至一年的“学士后”,还给了正式的学位称呼“硕士”,而不是“副博士”之类。进入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准备梯队的学子,理应对学术或专业具有明确方向感,其中极为重要的是为持续的学术攻关准备充沛且可持续的内在动力。

  吴老年逾九旬依然走向讲台,依然站立着为新入学研究生讲述,既是对信仰执著,更是希望以支撑自己人生包括学术生涯的“内在驱动源”,为未来中国科研的承担者作一示范。因为任何单纯出于功利,斤斤计较于待遇高低、奖金多寡的“计件工资”追求者,都难以在需要禅精竭虑攀登人类科技高峰的进程中获得成功。人生信仰之重要如同维持生命的氧气,岂是一碗“心灵鸡汤”能代替得了?

  遗憾的是,如今研究生中的许多人,读研无非为了混个名校毕业生身份,争取一份体面工作而已,从事学术研究则是“别人家的故事”。一些单位招聘员工时,要求从本科开始审核,虽有歧视之嫌,但也不无道理,因为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中“混出身”的不在少数,专用名称“三清团”,即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生都出自清华大学应运而生,就不难理解了。因此,本应以学术为取向的研究生只作“稻粱谋”,他们在老院士具有学术研究“基础工程”价值的理想和责任报告中睡着,没有什么不正常。不要说对学术和学术前辈缺乏认同,就是对认真学完各门课程都完全缺乏动力的研究生也不乏见,日后可能在教授一对几的面授中也会无精打采,在吴老的报告中是否睡着还是一个问题吗?

  问题只在于:在重要场合“庄周梦蝶”的研究生到底占了多少比重,如果真如媒体报道的,“一片片睡倒”,那无论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还是未来学术发展,真需要大家都来操心了。(顾骏 作者系上海大学教授)

院士作报告就一定要“气氛热烈”?

  对于很多学子来说,能够有幸聆听一堂吴院士的讲演,是一件终生荣幸的事。在很多学子没有机会听报告的前提下,有机会的少数学子却没有好好珍惜,只能说是一件遗憾的事。

  从尊重师长的角度来说,用睡觉的方式来“回报”一位德高望重的92岁高龄学者,更不妥当。如果自己不愿意听,可以有多种选择方式,比如离开会场。趴在桌上睡觉,是对师长人格和劳动的极大不尊重。更何况,吴院士作报告的时间只有35分钟,不至于这么短短的时间都坚持不住。

  不过,我们在尊重师长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尊重一下学生?尊重总该是双方的吧。我不知道这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有多少是被要求、被摊派来听报告的。如果只是为了完成考勤任务来听报告,那么,在会场睡着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因为违背了学生的真实意愿,结果肯定不理想。

  如果学生对报告特别感兴趣,且是吴老的粉丝,这样的学生来听报告,会趴在桌上睡觉吗?不可能。这样的学生固然不会太多,但有多少来多少,不一定非要形成庞大阵容,但气氛肯定热烈。如果只是为了追求上座率,强按牛头喝水,即使人数达到了要求,但要想达到学生认真听讲、现场气氛热烈就难了。

  再者,作学术研究与作报告是两码事,即便是有最深的学术造诣,获得最高荣誉称号的学者,也未必是作报告的一把好手。陈景润学术造诣深厚,但课讲得不好,更别说面对上千人作报告。我不敢说吴老的报告不精彩,但可能没能让少数在场的学生产生共鸣。看来,即使是正确的、有用的道理,包括人生道理,也需要鲜活的表达方式。

  因此,对于该事件,不光是当场睡觉的学生要反思,主办方乃至日后类似活动的组织者们也应该反思:举办报告是不是一定要“座无虚席”,一定要“气氛热烈”,名气越大、地位越高的报告者一定要获得“热烈掌声”?参加类似的报告、讲座、演讲,需不需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学校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师长。如果学校只是嘴上说学生要尊重师长,而在具体的行为上并不尊重学生,那不是用自己的行为打自己的耳光吗?尊重是相互的。没有什么比身体力行的教育更有价值,更有效果。(廖保平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各方评说】

  精神萎靡甚至坍塌的人是极其危险的,我希望这些趴在桌上睡去的研究生们不是其中的一份子。——钱桂林(江苏省海安县老坝港中学教师)

  在这些酣然入梦的大学骄子们身上,我们看不到最起码的尊重。如果连最基本的尊重他人都丧失了,还谈何其他?——姜伯静(河北省滦南县公务员)

  做学问,应该从做人开始。希望这些睡大觉的研究生们,能够好好反省,在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生涯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精神面貌来对待他人、回馈社会、迎接未来。——谢庆富(江苏省宿迁市职员)

  我们更应该看到——在场还有更多的学生没有打瞌睡,而是在聆听。吴良镛大师的精神、学养和渊博的知识,一定会影响和激励其中不少学生积极向上,今后在科学上有所建树,在学风上崇尚道义。——惠铭生(山东省济南市媒体评论员)

  我为这些睡着了的学生感到悲哀,可以到人民大会堂听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讲课,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他们无意中了遗失了科学与道德深深蕴含的隽永和美好。——王丽美(湖北省武汉市职员)

  无论如何,在高龄院士的讲台下放肆昏睡的天之骄子必须反思。“今天,我们怎样做学生”,也许是个值得讨论的话题。——舒圣祥(湖南常德注册会计师)

  《中国教育报》2014年9月19日第2版

扩展阅读三

吴良镛院士站着演讲台下成片睡觉,大学生要修德

2014年09月17日 作者:郭俊奎   来源:人民网

  16日下午,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吴良镛院士,一手拄着拐杖,在工作人员搀扶下,一步步缓缓走上人民大会堂报告台,坚持站了35分钟,作完了以《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但放眼台下,大批后排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觉。(中国新闻网9月17日)

  92岁高龄的院士站着演讲,本身就是一座道德丰碑,而首都多所高校多名新入学的研究生们,却成片趴在桌子上睡觉,实在让人不敢恭维,这不仅仅是对吴良镛院士的不恭,更是自身道德水准低下的自我暴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胸怀大志、报效祖国是全社会对悻悻学子的热切希望。为什么当今一些学子自我放纵到了这种程度?笔者认为,是我们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出现了问题,只重视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轻视了民族精神、社会文明的教育,从而导致了高学历、低道德问题的发生,导致了积极向上、爱国奉献精神的缺失。

  古人说:“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孔老夫子也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青少年的道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道德比智慧、知识和能力更重要。智慧再高,无德就会使智慧失去光芒;知识再多,无德就会使知识无法发挥作用;能力再强,无德就会使才能害人害己,甚至祸国殃民。因此,我们决不能对“92岁院士站着演讲学生成片睡觉”现象熟视无睹,而应该切实把德育放在学生教育的首位,努力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使他们从点滴做起,养成以德为荣的优良品格。

  当然,作为学生自己,特别是年龄已经不小、学历已经不低的研究生们,应该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作为自己的必修课。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讲得那样: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不要把老院士讲的“大道理”看轻了,那是蹉跎岁月的积累,是丰厚历史的沉淀,是多彩人生的浓缩,是对传统精华的提炼。因此,即使觉得再枯燥无味也应该认真听,认真记,认真学,在学习中培育自己对国家的责任担当,对知识的崇敬精神,对正气的昂扬激情,从而走好人生路,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青春。(郭俊奎)

扩展阅读四

院士站着讲,佩服!研究生趴着睡,可耻!

www.jyb.cn 2014年09月17日 作者:殷建光   来源:新华网

  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主吴良镛院士一手拄着拐杖,一手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一步一步缓缓走上了报告台。他用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但放眼台下,就在吴老做报告的过程中,大批后排的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当天,台下坐着的是首都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9月16日中青在线)

  院士站着讲,这是对事业的忠诚,是岗位道德坚守,是表里如一的体现。吴老用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报告内容且不说,站着讲本身就已经是一座道德丰碑、精神丰碑,就是对《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的最好诠释,让人佩服。

  大批的研究生为何趴着睡?不要说院士讲的内容枯燥,不要说院士讲的内容不能进入到你的心里,笔者认为,最大原因是这些睡觉的研究生没有对院士的崇敬精神,没有对正气的昂扬激情,没有对自己责任的担当,总之,是缺乏一种激昂向上的精神,所以才困顿,所以才无聊,所以才听不进心里,所以才会面对如此动人的场景,竟然趴着睡着了。这是研究生的麻木心态在作怪,我们必须给予批评,甚至可以说,研究生如此行为是可耻的,是对研究生形象的侮辱。

  一面是激情昂扬、站着做报告的92岁高龄拄着拐杖的院士,一面是感情麻木、趴着睡的年轻研究生,如此场景,我感到一种悲哀。年轻人,你们的激情哪里去了,你们的理想哪里去了,你们的上进精神哪里去了?这是“混天年轻人”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对研究生管理机制松懈的恶果,管理松懈必然导致人的懒惰。

  作为教师,我感觉到现在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遇到问题,许多舆论总是在从理解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但有时候,这种理解反而变成了一种纵容。我们还应该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国家的角度考虑问题,从民族精神、社会文明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有多角度考虑问题,才能正确的认识某种现象,才能打造社会正气。

  院士站着讲,佩服!研究生趴着睡,可耻!无论怎样的睡觉理由,我们都应该批评这些研究生,都应该反思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机制。我们应该走进综合多元角度考虑问题的殿堂,这才符合教育规律,才符合社会文明进步的规律。

  院士站着讲,佩服!研究生趴着睡,可耻!这是对院士的侮辱,是对知识的亵渎。趴着睡的研究生应该向站着讲的院士公开道歉。(殷建光)

扩展阅读五

院士讲座有人睡倒谁之过

2014年09月18日 作者:宋广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9月16日下午,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主吴良镛一手拄着拐杖,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一步步缓缓走上人民大会堂报告台,坚持站着35分钟作完了以《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但放眼台下,大批后排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中青在线9月16日)

  在讲座上“睡倒”的学生并非多数,但报道被多家媒体转载,并引发争议。有的微博在转发时评论说,“其实不论是否自愿,即便内容枯燥,传达出来的希冀却是真切的吧?起码要做到对场合的尊重,对知识人才的尊重。年轻一代应该反思:不修身,何以修学业?”

  此情此景,的确让人不是个滋味。何况吴院士已是92岁高龄,德高望重的科学家,新入学的研究生们总该有起码的尊重吧?而且报告的时间只有短短的35分钟。因此,研究生们的这一睡,不但引发了“不修身,何以修学业”的质疑,也让主办方面子上有点挂不住。

  能邀请到吴良镛院士这样学问、学风俱佳的科学家,宣讲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确实非常难得。但根据一些报告会的举办惯例,不管报告内容听众是否感兴趣,确保报告会的上座率,几乎成了报告会首要完成的任务。因此,发票、组织听众、考勤等,就成了报告会的一项重大工作。很多时候,决定一场报告会举办的效果,不是报告会内容本身有多精彩,而是上座率是多少,至于这些被组织来的观众,是否出于自愿,是否对报告内容感兴趣,就不是主办方的关注重点了。

  按说,以吴良镛院士在学界的影响力,他出来作报告,应该会有很多各界人士自发前往听讲的。如果面向社会发布其报告会消息,在高校云集的北京,恐怕会一票难求。笔者所在的城市南京有个已经举办了10年的“市民学堂”,每次邀请专家学者作报告,能容纳1200多人的会场都挤满了前来听讲的市民。遇上名气稍微有点大的专家学者,会场的走廊甚至讲台上,都坐满了市民。如果吴良镛院士能在“市民学堂”上作报告,现场会有多火爆,笔者能够想象出一二来。是“市民学堂”的报告场场精彩?还是主办方组织有方?或者是南京市民比北京的研究生更“修身”?

  南京“市民学堂”和其他的一些报告会之所以受欢迎,是前往听讲的市民对于报告会有选择权,他们前去听讲,固然是冲着专家学者的身份而去,但更多的是冲着自己感兴趣的报告内容而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主动选择听报告的人来说,因兴趣而选择用时间换听报告,尊重自己选择的同时,自然会尊重场合、尊重作报告的专家学者。相反,被动听报告的话,他们的意愿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也就不太可能配合主办方尊重会场、尊重作报告的嘉宾。

  因此,对邀请院士作报告这样的事,主办方切勿仅仅一片好心,不能单纯追求现场观众座无虚席的效果。一场报告会的效果应该体现在报告人和观众双方的心灵交流上,体现在双方的互动和共鸣上。如此,哪怕会场只有寥寥数人,只要能让他们获益,这样的报告会也是善莫大焉。(宋广玉)

扩展阅读六

从程门立雪看“睡倒一片”

2014年09月17日 作者:庞书纬   来源:新华网

  据媒体报道,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92岁高龄的吴良镛院士,坚持站着用30多分钟作了题为《志存高远,身体力行》的演讲,然而台下6000多名新入学的研究生却睡倒一片,让不少网友欷歔不已。

  论年龄,吴良镛院士比一些学生的爷爷还要年长;论成就,吴良镛是我国建筑学领域泰斗、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单凭这两点,部分青年学生就应该好好反思。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虚心求学的典故,例如孔子见到老子,恭恭敬敬地行了弟子礼,自谦道:“我才疏学浅,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向老师请教。”

  又如,宋代学者杨时四十多岁时还向程颐求教,程颐刚好坐在那里打瞌睡,于是杨时等一直站在那里等。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下了一尺厚了。

  如今,92岁的院士站着,讲了30多分钟;20多岁的学生坐着,却睡倒一片。对比古代学者,如今的部分青年学生应该感到汗颜。

  孔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懂得了做人的礼仪,再去学习文化。

  近年来,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然而,一些学生并非有志于学术,而是为了给自己“加冕”,提升就业的“筹码”。因此老院士的演讲,似乎离他们的功利目的很遥远,以至于忘记了尊师的礼仪。 (新华网西宁9月17日电 记者庞书纬)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