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高教新闻 > 国内 >
曲阜师范大学:校园晨读从一种现象到一种文化
时间:2012-12-15 08:58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张兴华 宋德昭 宋广新 点击:
曲阜师范大学在“速食文化”盛行的时代,始终不遗余力地推行“晨读文化”,并以此引领青年学子与文化静心相守。

曲师大的学生在集体晨读(资料图片)

  “每次看到校园里‘晨读’的学生们,就想起30多年前的自己,会不由自主地微笑。”在一切电子化的今天,晨读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变得陌生,只要运用一些电子产品,想要学习的一切都可以反复听见。但在更多学者的记忆中,那些晨读时光无疑是校园里最美好的回忆。曲阜师范大学在“速食文化”盛行的时代,始终不遗余力地推行“晨读文化”,并以此引领青年学子与文化静心相守。

  周末清晨,东方的天际还未泛起霞光,曲阜师范大学西联教室前几棵繁茂的法桐树下早已聚集了几十名学生。他们手握书卷,或立或坐,高声诵读,琅琅书声伴着鸟儿欢快的晨鸣,开启了这所高校崭新的一天。

  在这所地处曲阜古城的高等学府,“晨读”是随处可见的景观,即使是在周末和假期。对求学于此的许多学生们而言,这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陪伴他们四年的大学生活;而对这里的老师们来说,这一习以为常、延续至今的景观,已然是一种令人引以为傲的文化,其中蕴含着这所大学独特的气质与品格。

  氛围的磁场——求知的热情与青春的交响

  军训结束后的第一个周末,文学院新生周杨福起了个大早,在百龙亭旁的花园里占了个石凳。记者见到他时,他抱着一本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已经读了半个小时。周杨福告诉记者,入校第一天就注意到校园里到处都是晨读的同学,那种心无旁骛的学习状态与他想象中大学的松散与悠闲形成了巨大反差,令他感到十分震撼,高中时代是老师盯着大家在教室里学习,在这里却是同学们自发的早起读书。“今天是军训结束后的第一天,我六点就赶过来了,想体验一下。”

  相比新生们对晨读充满的新鲜和好奇,物理工程学院的于忠萧已经从大一“晨读”到了大四。已经决定要继续深造的他,英语和政治是他晨读的主要内容。用“惜时如金”来形容于忠萧并不过分,每天六点半准时晨读,晚上在自习室学到十点半回寝室,同宿舍的六个好友相互监督、相互鼓励,三年多来他们一直坚持这样的作息时间。他笑着对记者说:“若不是被你拍了一下肩膀,我是不会留意到你的。”

  “如果你自以为已经很刻苦了,那是因为没看到别人正在努力,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超越对手,只有付出超出别人更多的勤奋。”历史文化学院大四学生陈威对“晨读”一直有着自己的理解。他所说的“别人”并非局限于本校、本省,而是全国高校的同龄人。陈威说,世界其实很小,谁都无法预料未来会与谁一起竞争,除了勇敢面对你没有其他选择的机会。

  一份面向大二到大四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该校近90%的学生都有“晨读”的经历,“无特殊情况能够坚持下来,并且成为一种学习习惯”的比例超过50%。这部分学生认为,“晨读”的地点并不重要,安静的教室与书声朗朗的林荫池畔,都会让人迅速进入自己的阅读世界。

  教育科学学院大三学生董学敏更喜欢后者的氛围,她和同学自发成立了一个学习社团,成员曾一度达到近两百人。天刚蒙蒙亮时,他们会聚集在与学校同龄的几棵古树下,响亮地宣誓:“我相信自己,我相信未来,我们亲如一家,我们互相帮助,明天的成功就在我们今天的奋斗中。”董学敏说,每次宣誓都会觉得热血沸腾、充满力量,激发起内心潜藏的求知欲望和热情。


 传承的力量——光阴流转中的坚守与积淀

  “每次看到校园里‘晨读’的学生们,就想起30多年前的自己,会不由自主地微笑。”该校教务处副处长阚景忠教授1981年考入曲阜师范大学,他回忆,当时学校只有几座低矮的教学楼,专门用来晨读的场所并不多,随处可见裸露着泥土的路面,校园里几处较大的空地被种上了成片的白杨树,林荫道是同学们“晨读”最喜欢去的地方。阚景忠说,当时学生大多“面树而读”,而现在的学生则落落大方地在小广场上高声朗诵,即使有人从身边经过,也丝毫不会打扰到他们,大有“闹中取静”的心境。“看到我们有这么多勤奋刻苦的学生,我很感动、很自豪,同时对身为老师的自己也是一种激励,更加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分量。”

  阚景忠教授认为,“晨读”对于青年人是一种阅读习惯的养成,久而久之,阅读就会内化为生命中的一部分,正如宋朝诗人黄山谷所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而这种习惯的养成令人受益终生。

  “晨读”给这所学校带来的远不止是浓厚的学习氛围,由此积淀而成的传统和引发的“连锁反应”让学校和学生受益良多。

  该校文学院副院长李钧教授认为,诵读是民族的一种文化传统,尤其是流传至今的历史经典名篇,只有在高声诵读中,才能更深刻的体会作者贯通的气势、慷慨的情绪,发现起承转合中的美妙闪光点,实现电光石火般的顿悟。李钧是该校87级学生,在大学时代,他喜欢在早操后大声诵读四书章句和诗词名篇,一套竖排版《史记》陪伴他度过了四年大学的清晨。

  李钧教授说,诵读对孔子故里的这所学府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大学生诵读经典本身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它既是学校人文品格的直观体现,更是将这一文化特质延续传承的“催化剂”。而这种特质带给学生的内在财富是,修身而为的涵养和每临大事有静气的魄力。

  2001年毕业于该校、现任徐州市作协副主席的刘业伟,凭借长篇小说《富矿》和在诗歌、小说、评论等多领域的建树迅速确立了在文坛的地位。他认为,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大学,必是一所充满健康的学术气、书生气的学府,而母校厚重的人文积淀、严谨的校风学风,恰恰教会了自己如何“沉潜”和“守静”,而这一点在急功近利的现代社会更加弥足珍贵。


 自发与自觉——从精神的涵养到精神的引领

  当某种现象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人文内涵,在历经岁月的洗练后,以某种仪式化的特征固定下来并且具备了传续功能时,这种“现象”就会质变升华成为一种“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的校园“晨读”显然已经具备了这种特质。

  “晨读文化”对于曲阜师范大学来说已经形成了“窗口效应”。国内某知名学者曾到该校访学,当他漫步校园随处可见捧书而读的大学生时,不由地感叹说:“真是一种亲切而久违的场景,所谓大学,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这位学者道出了很多人的感受,透过“晨读”所触摸到的不仅是人人向学的浓厚氛围,更有积淀厚重、健正从容的校园文化和笃学敦行、砥砺奋进的大学精神。

  在这所高校,呵护几代学人涵养积淀的学府气度与大学精神,引导好学生们自发的求职热情,已经内化为每位老师的行动自觉。历史文化学院吕厚轩老师创办了一个读书小组,多年来一直进行着义务辅导。他定期为同学们推荐阅读书目,列出撰写文章的题目,利用周末组织心得交流并进行点评。一个学年下来,同学们能够掌握近一百本书的要义,其中精读的书目达到30多本。吕厚轩老师说:“看到孩子们那股学习劲头,发自内心地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事实上,他们的表现超出我的预料,令我十分欣慰。”在曲阜师大,像吕厚轩一样的老师并不鲜见。

  与老师们的个体努力互为补充的是,学校和各学院在经费上的支持和政策上的因势利导,使精神的引领落地生根,产生了更为深刻的整体效应。学校出台了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倡导研究性阅读学习,每年资助本科生项目一百多个,累计投入资金百万元。各学院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与特长培养结合起来,成立了读书协会、论语研修社、演讲协会、英语角等学习社团,提供经费支持,并选配专业教师进行指导。目前,该校175个学生社团中,学习类社团占到近半数比例。

  大学精神的涵养绝非一日之功,而这种精神一旦确立,就会如同一面旗帜,成为助推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迸发出更为深刻和久远的引领效应。正如该校党委书记荆兆勋所说,曲阜师范大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始终秉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校训,积淀形成了健正敦厚的人文底蕴、优良淳朴的学风、追求卓越的品格,这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这所高校的发展之基、远航之帆。(记者张兴华 通讯员宋德昭 宋广新)

  《中国教育报》2012年12月10日第8版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