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海洋 绘 工科大学生的培养,需要高校和企业共同来完成。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生实习只是高等院校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事情,而非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明确发展定位的时候,要对其所服务的产业链进行认真细致的剖析,看学校在产业链、价值创造过程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和角色,才能给每个学科和专业正确的定位。 专业认证不仅是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基础、高校连接工业界的桥梁,更是推动专业持续改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助力器。 近日,媒体报道工程类人才市场结构性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某些岗位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存在大批毕业生入职后改行的现象。 在日前召开的化工、制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工程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这一问题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 有学者指出,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需要转换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其最主要的瓶颈还是人才供给的质量和结构问题。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在大学中占有最大比重的工科教育,怎样抓住机遇,迎来自身变革,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工程人才,更好地服务产业的转型升级?这成为众多高等院校迫切需要寻找的答案。 一边是很多企业招不到需要的人,一边是工程人才纷纷改行—— 人才供需矛盾触动工程教育神经 “30%干本专业的事,70%从事跟专业不太相关的职业。”这是一位从事化工教育多年的教师给出的本专业毕业生去向数据。 近年来,在人才市场供需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相当比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却招不到需要的人。在工科毕业生就业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北京市人社部门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软件及IT产品研发人员、工程设计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缺口最大,为11.3万人。从净增岗位数量看,“制造业”居首位,用人需求约11.84万人,占全部净增岗位的21.3%,重点是技能型人才。我国工程类人才市场不但存在结构性供不应求的矛盾,还存在严重的改行、流向收入更高的金融等行业的问题。 既然人才缺口这么大,为何还存在严重的改行现象? “前面几年干工程,一直在现场辛辛苦苦地干,写了几十万行代码,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荣誉和地位。”一位从工程类转向金融类岗位的毕业生坦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副院长韩占生说,“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工科学生的数量不见得要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上。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工科在校生人数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约为1/3。而在美国,这一比例已经降到了百分之十几。当然,这个现象我们工程界人士不愿意看到,但是经济发展过程不能以个人或行业的意志为转移。” “我国还是制造业大国,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需要很多人才。工程人才流失,不一定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可能有各种原因,比如说收入差别、职业取向等。”韩占生说,前几天跟几位“985工程”院校的教授聊天,得知他们的工科毕业生直接去企业工作的越来越少,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说收入差别,同样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在政府部门与在企业工作,退休后差别比较大。 在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袁其朋看来,对于工程人才流动不必大惊小怪,其他行业也有类似情况,其背后一个主要问题是行业的认可度较低。“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坐在漂亮大楼办公室里当白领,好过到车间当蓝领工人。而在美国、德国,工程技术人员有一套职业提升渠道,蓝领工人收入可以很高,很受社会尊敬。” 袁其朋说,学校以前有一个实习基地,工厂的环境差一点,学生回来后就说,哎呀,以后绝对不去工厂工作,太艰苦了。“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对工程职业的认识存在偏差,觉得到企业就只有做一线工人一条路。” 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成为工科人才培养的最大软肋—— 工程教育不能缺少“真实体验” 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工科毕业生的质量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导致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工科毕业生,无论是从重点院校还是普通院校毕业的,普遍存在着动手能力差、专业面窄等问题。 天津大学参与的一项针对22个省市高校师生、用人单位的调研显示,近80%的人认为“当前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薄弱之处,主要体现在校外实习环节”。“校外实习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部门,尤其是以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的“老大难”问题。 “学生动手能力差,跟实习弱化有很大关系。”袁其朋说,自己上大学时,大二有认识实习,在工厂待一个星期,了解工厂各方面情况。之后有生产实习,在工厂待一个月,跟工人同吃同住同跑生产流程。而如今,认识实习就半天时间,参观一下了事,生产实习到工厂待5天,实际上掐头去尾也就4天多,时间大大缩减了。 导致学生实习时间缩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实习经费来说,很多高校反映,标准十年来几乎没有变化。比如,十年前,一个学生给200元,现在还是200元。另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是,企业并不欢迎学生去实习。“给学生找实习单位,靠的是教授的‘面子’、‘关系’,跟哪家企业有合作关系,才能说动企业接收实习生。”袁其朋说,从企业生产角度讲,学生去实习,是捣乱的角色,也存在技术泄密、生产安全方面的顾虑。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在一次工程教育大会上说,从大环境来看,大企业为数有限,确实接纳不了这么多实习学生,并且随着技术进步,很多操作都已自动化,学生去了要为他们专门设计实习环境,也需要相当大的投入。至于广大中小企业,大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只能安排一些部件组装等简单操作,也难以让学生进行真正的实践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校让学生自己去找实习单位,学生找不到就随便找个地方开个证明信到学校交差。 工科大学生的培养,需要高校和企业共同来完成。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生实习只是高等院校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事情,而非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天津大学参与的一项调研显示,78.9%的人认为影响用人单位接收大学生实习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缺乏企业接收大学生实习的法律法规”。87.2%的人认为,“缺乏企业接收大学生实习的激励政策”,是影响用人单位接收大学生实习的另一关键因素。 有学者提出,体验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对工科学生培养工程实践能力非常重要。至于怎样提高企业接收大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可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比如制定和完善专门的税收优惠办法,对于接收学生实习的企业给予减税政策。或者,在国家教育财政支出中设立“大学生实习补贴专项”,以分担企业成本。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呼唤高等教育步入新形态—— 工程教育如何在产业链中找准位置 “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目前已经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在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我们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需要转换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上,其瓶颈是什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说,从要素供给的角度来说,最主要还是人才供给的质量和结构问题,这对高等教育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 据了解,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在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排名中,我国总排名是第28位,其中高等教育培训的排名是第65位。这说明,在我国经济竞争力的各种要素中间,高等教育培训拖了后腿。 在陈锋看来,从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出发,可以说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形态,必须尽快调整结构和提高质量,强调需求导向、强调创新人才、强调开放融合发展。而对于培养工程专业人才的行业高水平大学来讲,一方面要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推进产业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创新,为所服务的产业转型升级作出贡献,另一方面要加快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工程专业人才。 据介绍,当前,我国制造业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所占的比例并不高。2010年的数据是9.8%,今年的数据是不到15%。而美国2006年的数据是,大专学历以上的人数占32%。“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必须要有一大批大专或本科学历以上的工科人才。”教育部高教司理工科教育处处长吴爱华说,从国家整体规划来说,到2020年,大专学历以上的人数在整个制造业当中,要达到20%。从9.8%到20%可能是一个台阶,这迫切呼唤高等教育改革工程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机制。 可以说,在过去十几年,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过程中,因为高等教育总量供给不足,很多高等学校发展抓住的是扩招的机遇,而仅用比较少的精力和眼光去关注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因为错失机遇,就意味着没有建立起一个开放融合发展的机制,意味着高等教育没有成为创造经济社会发展新价值的发动机,意味着高等教育没有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承担应有的责任。 “这恰恰是我们今天所要做的事情!”陈锋说,“每个学校,都应该思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是什么?在研究专业设置的时候,地方高校有没有后来居上的机会?有,大胆拥抱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就有后来居上的机会。” 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人才,是工程教育的使命。在深入教育改革中,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根据产业链、创新链去部署人才链。有学者指出,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明确发展定位的时候,要对其所服务的产业链进行认真细致的剖析,看学校在产业链、价值创造过程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和角色,才能给每个学科和专业正确的定位。 需求驱动倒逼工程教育进行改革,走向开放融合创新—— 产教融合能否迎来工程教育蜕变 近年来,我国很多高校积极探索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是相对于产业来说,离国内产业升级、企业技术进步而产生的对于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高要求,中间的差距还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跟上产业需求,通过产教融合实现培养方式的变革,显得越来越重要。 从政府层面来看,从2010年开始,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主要目的是改革工程人才的教育培养机制,建立高校、企业联合培养的新机制。目前,至少有15个省实施了卓越计划。此外,政府正在积极推动组建分行业的卓越联盟,以求把产学研合作做实。到目前为止,参与卓越计划的一共有21个部门、7个行业协会、208个高校,涉及1257个本科专业。 “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变,怎样使需求在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中得到体现,这就要推进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进行人员、师资、培养目标等方面的调整。”吴爱华说,教育部正在积极争取一些行业部门的支持政策。从产业合作来说,很多高校希望从国家立法、税收政策出发,能够一揽子解决问题,但是涉及有关法律的修订,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 从高校层面来看,卓越计划的实施,推动了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比如,首批进入卓越计划的北京化工大学,对实验班的学生,校企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实行双导师制。在实习方面,学校在山东鲁抗建立了实习基地,配有学生公寓,实验班的学生在基地实习的4周,按照实习计划,每天做什么都有明确要求。 “成本的控制、质量的控制,这些概念在学校是学不到的。”袁其朋说,充分的实习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也缩短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 化工实验班学生王景元说,实验班的实习时间比普通班多一倍,的确对化工过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能把理论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我们班90%的学生参加了化工设计大赛,后来还代表学校参加了更高级别的大赛。” 在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看来,工程教育是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是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全过程,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谭天伟介绍说,目前学校正在推行以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改革。2013年和2014年,实施了“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计划”,共建立了13个“学科交叉班”,由两院院士等高水平教授领衔科研团队参与人才培养,以学科交叉计划为示范,推动科研课题融入学生实训环节。学生通过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我国很多高校的工科教师,很多是本校毕业在国外待了几年又回到学校,这是不能适应工程教育改革的。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工程的素质和背景,很难想象他能培养出未来的工程人才。”谈到师资队伍,谭天伟说,学校自2012年起开始逐步选派青年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训,目前已派出100多名教师分赴各地企业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放眼国际,法国、德国、美国等工程教育比较成熟的国家,也越来越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近几年,美国也在反思工程教育,美国国家工程院联合了73所大学和十几所重点企业进行工程教育,提出了2020年工程师培养的核心理念是:将真实世界的体验融入工程师教育,目前正在进行改革。 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副校长兼教务处Eric W. Overstr?m教授说,上世纪70年代之前,学院非常传统,相关课程是内定的。此后,学院进行了一个勇敢的尝试,让学生以团队作为基础来进行互动,把学生定位为贡献与成功,这比传统的以说教为基础的模式来得成功。 “我们进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最基本的原则是人们的成就是由克服的困难来定义的,而克服的困难不仅来自校园,还有生活当中的挑战和困难。”Eric W. Overstr?m教授说,这就相当于让学生了解到为什么你在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是怎么去运用的。在第三学年,教职员工会带着学生去偏远的地方,和一些机构、政府或者非政府组织共同合作,这个过程使得学生能真正挖掘学习的内容,然后应用到社会中。 建立国际实质等效专业认证体系,有利于工程教育国际化—— 中国工程教育如何与世界接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也越来越清晰。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工程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已成为教育界、工程界的广泛共识。 从2006年开始,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国际认证制度具有实质等效性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并积极申请加入有关国际互认协议。2013年6月,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我国正式成为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当前正在积极准备接受全面考察。可以说,这是我国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迈出的重要一步。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副院长韩占生表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对学生的好处是,所学专业通过国际实质等效的认证后,将来毕业就业,在全世界工程界都有便利。而对国内企业来说,工程师培养有认证,能得到国际认可,是走向海外的一个重要助力。 专业认证到底能给工程教育带来什么变化?从国际和国内的认证实践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明显的变化。 “经过10年这种侧重于学习效果的教学改革,整个美国的教育系统有了很大的提升。”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常务主任Joe Sussman博士说,ABET建立的评估系统,更多的是关注学习效果,而不是教师教什么。“我们采访了很多大学教职人员,他们告诉我们,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了。我们到业界收集反馈,结果发现工程专业的学生进入这个行业时,他们的能力要比10年以前更高。” 当前,国内工程教育认证已经成为“五位一体”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并且采用了国际通用的以成果为导向的理念和标准,强调“教育产出”。到目前为止,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已经联合包括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在内的30多家行业组织,在15个专业领域开展了认证工作。 “实践表明,认证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工科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对于构建教育与行业的联系机制,增强人才培养的产业适应性,建立国际质量标准体系,提高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副秘书长周爱军说。 从2006年开始,既参与国内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试点,又积极申请英国化学工程师学会(IChemE)认证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在国内外认证过程中发现,IChemE考核的要素,基本等同于国内专业认证的十点“毕业要求”。 “我们在申请IChemE认证的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比如工程设计内容不足,‘安全’文化不足,试卷中开放性与挑战性内容不足,等等。”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夏淑倩说,为此,学校创建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框架,强化工程基础和人文基础,增加教学深度并拓展教学广度,解决了原化工专业教育内容深度和广度不够、学生设计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偏弱的问题。经过改革,学院最终得到了IChemE认证委员会“完全满足认证标准”的评价。 申请国内外认证的8年历程,给夏淑倩带来的思考是,专业认证不仅是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基础、高校连接工业界的桥梁,更是推动专业持续改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助力器。 工程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在德国汉堡工业大学An-Ping Zeng教授看来,德国优秀工程师的摇篮不在大学,而是在大学之前。德国的孩子,从小就开始敲敲打打,这跟家庭和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工程师在全社会受人尊敬、待遇很好,自然受到家长和孩子的欢迎。”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认为,当前,全社会从上到下,从政府、学校、家长到学生本人,都应转变观念,真正形成“人人皆可成才”、“各个行业社会都需要”的认知,同时要打破已经形成的各种既得利益链。从工程教育的角度看,在中小学教学内容中,除科学知识外,如何适当增加一些基本的工程知识,也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记者 纪秀君)
《中国教育报》2014年10月23日第5版 工程教育要补上伦理“短板”2014年07月22日 作者:王蕾 邓晖 来源:光明日报“桥脆脆”“楼歪歪”“豆渣路”……听到这些,你一定不会陌生。近年来,随着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地”,工程活动中的安全事故却被屡屡爆出,发生频率和死亡人数也不断被刷新。在不缺技术、不缺资金的今天,为何这众多工程却缺了经得起检验的质量? “中国正逐渐由工程大国转向工程强国,‘强’不仅指质量、水平及创新能力,更包括价值和理念方面的提升。”在近日召开的清华大学工程伦理教育论坛上,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杨斌直言当今工程教育中伦理思考的缺位,“我们做什么事情喜欢用最先进的技术,但最先进的就是最恰当的吗?我们大的工程项目喜欢抢工期,‘抢’,是不是正当的?这些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事工程工作和工程教育工作的人思考。” 我国工程伦理意识严重缺失 时间回溯到1999年1月4日,伴随着一声巨响,建成仅3年的重庆綦江彩虹桥突然坍塌,40人死于非命。从此,“豆腐渣工程”、安全事故似乎总是与国内工程如影随形。 “这些看似是因为利益诱惑、监管薄弱或者技术缺陷所造成的问题,实则折射出工程伦理意识的严重缺失。”论坛上,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刘惠琴的话引起与会者的共鸣。 中国工程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余寿文坚信“工程、社会与自然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三角形”,“这其中存在着许多深刻、重要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如果不加以考虑,便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试想,工程师单纯追求技术,与经济上只追求GDP指标、学术上只看重SCI论文有什么区别?比技术更重要的,是应有的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 可就是这种在人类发展中急需的工程伦理精神,如今却成为最匮乏的所在。 “企业现在变得很‘聪明’,不敢‘直排’,采取夜间、假日、雨天‘偷排’的形式。领导来了,处理废水的机器赶快转起来,领导检查后走了,环保措施也就取消了。”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主任赵劲松直言不讳,“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缺少相应的价值判断,没有把伦理概念,即公众的健康安全福祉放在首位。” 中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HSE总监路志雄也坦言,很多时候重大安全问题是由未遂事件引起的,“如果在未遂事件这一层出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发生严重事件的可能性将会大幅度降低。但通常,害怕承担责任和损失,当事人往往会选择回避问题,也由此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工程教育要补上伦理“短板” “工程师的首要义务是把人类的安全、健康、福祉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刚从新西兰参加国际工程联盟大会回来的余寿文念念不忘这句写在各国工程师协会章程上的话,“反思我们过去的工程教育,更注重器物化、工程化和技术化的教育,人文精神和社会科学关怀的教育却很少。” 论坛上,大家一致认为,工程伦理缺失的根本是工程伦理教育的缺位,而要推动工程伦理的发展,首先就要补上教育这块“短板”。“国际上,工程伦理的重要性很早就为人所知,美国职业发展工程理事会1974年就颁布了伦理章程。美国排名前9位的工程学科名校,早已开设工程伦理课程。但在国内,却只有几所高校作为选修课开设。” 专家还呼吁,工程师应该在实践中塑造、整合自己的价值观。“有的国家开必修课、选修课,有的国家在课程里有伦理内容的教学要求。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环节,在现实中使你所学的经济、法律、环境等相关知识和社会碰撞,进而提升伦理。从这一点来看,企业是最有力量的工程伦理行动者,也是伦理实践的主要参与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强调。 此外,巴斯夫全球高级副总裁关志华认为,促进工程伦理的发展,制度的建设首当其冲,“只有首先从制度上明确界定和厘清责任所在,才能真正规范工程师的行为”。 把伦理教育贯穿课堂内外 令人欣慰的是,专家的呼吁,如今正逐步得到重视。 2014年年初,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明确指出:工程教育不仅要继续重视知识和能力,还要重视价值观、诚信人格的培养,加强工程伦理教育,促进工程人才的全面成长和发展,育人之正本,筑国之根基。 清华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工程伦理教育相关课程的高校之一,早在去年,校长陈吉宁便提出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大学学习模式。“伦理教育是价值塑造的重要载体。”杨斌说,“清华大学是工科强校,也是工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将在国家、社会和行业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据悉,从今年9月起,清华大学新入学研究生要至少修读一个学分的职业伦理课程,各院系将配备师资支持伦理课程的建设。在课堂之外,还通过学科前沿讲座、毕业设计等来实现伦理教育,并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各种伦理要求纳入其中。此外,部分院系还参加了国际相关工程教育认证,其标准之一,就是要毕业生在工程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的职业道德上达到基本要求。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杨斌对工程伦理教育的推动充满希望。(通讯员 王 蕾 记者 邓晖) 工程教育认证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www.jyb.cn 2013年11月27日 作者:晋浩天 来源: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