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高教新闻 > 国内 >
国家重点学科审批取消之后
时间:2014-07-14 09:45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俞水  点击:
国家重点学科评审将资源、资本、权力等内嵌其中,一定程度上成为高校学科建设“指挥棒”,没有了“指挥棒”,如何进行学科规划?如何评价人才?如何评价学科?如何培育第三方机构?

 聚焦取消与下放教育行政审批权系列报道① 

  编者的话: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今年,教育部取消与下放了一系列行政审批权,迈出了调整各级政府间,政府与学校、社会间关系的重要一步。取消国家重点学科审批、取消利用互联网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育网校审批、取消高等学校设置和调整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审批、下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专业审批权——放权将给不同教育主体带来何种机遇与挑战?今天起,本报将连续刊发4篇深度报道,对此进行解读,敬请关注。

大西瓜 绘

国家重点学科审批取消之后

  国家重点学科评审将资源、资本、权力等内嵌其中,一定程度上成为高校学科建设“指挥棒”,推动了高校学科建设的同时,也导致学科发展同质化等现象,评价与资源挂钩的评审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等行为。

  取消国家重点学科审批,既是对政府走出行政评审思维、重新进行角色定位的挑战,也是对高校如何用好自主权的挑战。

  没有了“指挥棒”,如何进行学科规划?如何评价人才?如何评价学科?如何培育第三方机构?一切不是仅为国家重点学科评审画上句号那样简单。

  刘先生的孩子今年高考,孩子分数一出来,全家就踏入了紧张的报考节奏。网上一个“看看每个学校最厉害学科”的帖子,吸引了刘先生的目光。他把帖子的关键信息打印出来,与报考“大黄本”一起组成了报考“宝典”。这个帖子上,排在“985”与“211”高校名单之后的,便是一份各高校重点学科数目排行。

  其实,虽然刘先生对高校重点学科进行了“恶补”,但作为一名家长,他对重点学科在高教界的非凡意义,仍然理解有限。

  重点学科,不仅标志着高校学科的雄厚实力,还因其资源配置等导向作用一度成为牵动高校学科发展的“指挥棒”。不过,今年年初,这个“指挥棒”成为过去——《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发布,取消国家重点学科审批赫然在列。新政靴子落地,搅动了高校的“江湖”。

  虽然,此后并无解释性政策出台,但业界无人否认高校学科建设将因此发生重大变化。新的争论与思考也伴随而生:政府到底应在高校学科建设中扮演什么角色?高校学科应该如何评价?没有了国家重点学科“指挥棒”,高校学科建设如何发展?

  过去时:评价与资源挂钩,重点学科评审弊端渐显

  成为“过去时”之前,国家重点学科可谓昭示高校学科实力的“金字招牌”。

  “每到一所重点高校,校领导介绍起学校,必谈重点学科。”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马陆亭说,“它不仅涉及国家对大学学科建设的投入,也是政府和社会评价一所大学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走上历史舞台。

  当时,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教育资源有限,经验不足。邓小平指出,要集中力量加强重点大学和重点中小学的建设。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政策由此发端。

  1987年,原国家教委正式宣布开展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估工作。此后,国家重点学科评审进行了三次,分别于1988年、2002年、2007年公布评审结果。在距今最近的2007年的评审中,非军事院校里,27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63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通过审批。进行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中央部委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开始进行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逐渐形成了我国完整的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在国家重点学科评选中,2006年公布的相关标准主要包括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学术荣誉等。

  “在财力有限、经验有限的历史条件下,国家重点学科评审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高校间的竞争和重点建设的方式,都对高校的学科发展甚至整体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马陆亭说,“一定要历史地看待这个问题。”

  不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不断丰富,重点学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之初的历史条件不复存在,逐渐制度化的重点学科评审弊端渐显。

  孙文(化名)是9年前归国的年轻学者,回国后,目睹与耳闻的一些现象,让他很不能理解。“随着重点学科数量的增多,一些跳一跳就能够到桃子的高校看到希望,在一些高校学科建设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评审过程中的公关行为就产生了。让我难以接受的是,公关评委竟成了一些学校的集体行为。为了评审国家重点学科,有的高校引进人才只是求一个挂名,数‘杰青’、数论文、数奖项,功利色彩浓厚。”

  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副院长文双春告诉记者,重点学科评审对一所大学,有如高考对一个考生,高考中可能发生的不良现象在重点学科评审中几乎都有。可怕的是,与高考中的一些个人行为不同,一些高校在重点学科评审中的不正当行为是重要“公事”,一旦“成功”,实施这些行为的人甚至可能成为“功臣”,在学校受到英雄般的嘉奖和赞美。久而久之,不正当行为慢慢被接受或理解,形成一种风气甚至文化。

  “究其背后原因,还是评价或评估与政绩或业绩挂钩、与利益或资源关联,容易催生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等行为或现象。”文双春说。

  “与国家重点学科相关的资源表现在方方面面:重点学科不仅能吸引雄厚的资金,更意味着人才的聚集。评上了重点学科,该学科连教授名额的比例都会提高,校长从重点学科中产生的可能性也较大,这背后涉及每个人的利益。”马陆亭说。

  还有研究者认为,因为高校学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按照评估的指标在建设,这导致学科发展的同质化。浙江工业大学周守军教授做了多年的学科建设研究,他在《国家重点学科分布及其象征意义分析》一文中表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生产出一定数量的国家重点学科‘座位’,将资源、资本、权力和权利内嵌在‘座位’上,一些重点大学通过申报的形式获得‘座位’,条件欠缺的重点大学也按照‘座位’的要求来建设学科、训练学者。这样,‘座位’的标准充当起了规训大学和学者的工具。”

  基于1988年、2002年、2007年公布的国家重点学科数据,周守军等人的研究显示,国家重点学科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层级性:“211”大学拥有我国绝大部分的国家重点学科,显示出强大的学科优势。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门类布局同样不平衡:自然科学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间不平衡,自然科学学科内部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内部也不平衡。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科实力分布极不平衡,造成了学科发展的固态。”孙文告诉记者,一些重点学科甚至为花钱而发愁,硬件买齐之后就不知道怎么花经费。学科的壁垒,又使“肥水不流外人田”。

  在马陆亭看来,重点学科评审最大的弊端是导致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忽视。“重学科、轻专业的背后是重科研、轻育人”。记者了解到,国家重点学科评选主要参看的指标中,人才培养位列其中。“但是,能否评上重点学科,主要还是看该学科是否研究实力强、实验室建设好、论文发表多。从理论上讲,学科建设必然会促进人才培养,但人才培养的质量相对难以量化,一些学校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对评选要求的硬指标倾注了过多精力,导致对人才培养的忽视。”马陆亭说。

  “申评重点学科中的不正当行为,尤其是集体行为,对人才培养的消极意义也不容忽视:教育者不能一边宣称培养人才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另一边又在向受教育者示范如何违背道德。”文双春说。


 进行时:告别审批,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取消国家重点学科审批,在高校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说。

  其实,取消国家重点学科审批,是教育部一系列放权政策的延续。2012年10月,教育部“松绑”高等学校设立、撤销、调整研究生院。2013年1月,高校副教授评审的审批权由教育部下放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就在今年年初国务院公布的放权“清单”中,教育部下放或取消的审批权也有多项。不过,国家重点学科审批的取消,得到了舆论更为广泛的关注,被一些媒体评价为看到了教育部门“壮士断腕”的决心。

  “在前几次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中,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并不涉及核心权力,此次取消国家重点学科审批,则让大家看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动真格放权的希望。”21世纪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牛华勇也在第一时间发微博表示“早该取消了”,认为这项放权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落实。

  “学科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职能都是在学科中开展的,所以,学科发展是高校的内部事务,也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如果符合现代学校制度,便应该是政府依法管理学校,社会参与和监督学校。学科发展作为高校的内部事务,应完全由高校自主管理。”文双春说,“如果把一所大学比喻为一支足球队,政府如果参与或干涉球队内部事务,球队很可能指标完成得很漂亮,但比赛就是赢不了。更可怕的是,如果所有球队都这样对照指标踢球的话,足球也就不像足球了。”

  武汉大学教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邱均平研究高校学科评价多年,对于此次的放权之举深表认同:“在美国,政府不干涉大学的学科建设,连招生指标等都由高校根据自身条件自主确定,最终由市场检验。”文双春也表示,美国高校学科建设的质量,是由学术共同体或民间评估机构来评价,社会信誉占相当权重。

  虽然高教界对取消国家重点学科审批权一片赞誉,但也有学者表示,因重点学科“指挥棒”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与条框,在某种程度上使办学变得简单,取消国家重点学科审批、给予高校更多自主权后,高校也面对严峻挑战。

  “国家重点学科是很多大学校长和学科带头人最重要的兴奋点之一,高校的很多规划、方案都围绕其设计。取消国家重点学科这个‘指挥棒’之后,高校将可以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规律来发展学科,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但究竟该怎样做,按照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建设,高校未必完全做好了准备。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对高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陈群说。

  一些后续问题同样引发了讨论。

  有学者指出,已经通过审批的国家重点学科,是继续保留,还是取消?对于这些已有的国家重点学科,是否继续进行资源倾斜?“固化”的评价结果,是否会带来新的不公平?同时,在国家大力建设重点学科的背景下,省级重点学科也在高等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省级重点学科评审是否也应取消?另外,取消国家重点学科审批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学科评估,重要性是不是会更强?国家重点学科评审取消之后,“百篇优博”等其他行政评审是否也应该取消?

  无论以上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在马陆亭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能否走出传统的行政评审思维。

  “政府要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市场能解决的,政府不要管。”马陆亭说,“比如,政府应该扶弱。”

  周守军等人的研究显示,国家重点学科分布存在区域差异,呈现六个波峰区域。东部和东北部分布密集,西部的分布存在断层现象。其中,主波峰区域有三个:第一个波峰区域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之间,最高峰分布在北京;第二个波峰区域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和江西之间,上海是该区域内的波峰;第三个波峰区域分布在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湖南,湖北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布局的又一波峰。

  周守军表示,从国家重点学科分部的整体图势来看,北京是国家重点学科分布的森林地带,拥有学科的“喜马拉雅山”高度,而西藏、青海、宁夏是国家重点学科分部的沙漠地带,拥有学科的绝对低度。

  马陆亭说,比较成熟的学科在获取资源及开拓机会上具备一定能力,根据马太效应原理,资源总是会往最优化的地方去,那些边远、贫困地区的高校较难获得,这往往是市场难以调节的。所以,政府可以在扶弱上做出一定的引导,并鼓励和引导学科差异化建设。

  “归根结底,政府要调整角色定位。这对政府来说也是一种挑战。”马陆亭说。


  将来时:没有了“指挥棒”,高校如何进行学科建设

  一切不是仅为国家重点学科审批画上句号那样简单。

  取消高校重点学科审批,并不意味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性被削弱。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会有一流高校,这是很多高校管理者的共识。

  “学科发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评估。不管有没有重点学科‘指挥棒’,学科发展作为构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都是高校的永恒主题。”文双春说。

  那么,没有了国家重点学科“指挥棒”,高校究竟该如何进行学科建设?

  邱均平建议,学科建设要符合学科发展规律。首先要科学规划学科,其次是人才引进与资源投入。“进行学科规划,既要考虑国家与社会需求,比如要明确急需人才的领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科的需求等,同时要科学衡量学校现有条件,如人才条件、实验条件、学科积淀等。”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进行学科建设切忌求大求全,而是要找准定位。香港科技大学只用了20年时间就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与其精准的学科规划不无关系。该校的学科重点集中在生命科学、商学、会计学等有限几个,并在此定位基础上广纳人才,的确有值得借鉴之处。”邱均平说。

  人才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有学者表示,从前,重点学科评审过程中出现过一些学校引进人才只看头衔、只数论文的情况。在今后的学科发展中,人才引进一定要能切实推动学科发展,人才的评价与管理也应去功利化,这也是取消国家重点学科审批的题中之义。

  “学科建设要突出并保持已有优势。”马陆亭建议,“同时,要鼓励交叉学科的发展。”在马陆亭看来,过去的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使得学科在一定程度上被固化,边界更为清晰。固有的学科分野、学术势力使得学科建设开放性不足,限制了创新。国外一些高校,非常强调跨院系、跨学科的合作,鼓励搭建一些新兴领域的研究中心,这是创新产生的重要源泉。因此,高校在支持新兴学科发展上,有责任为学科交叉搭建平台、提供制度支持。

  文双春表示,学科发展需要全球视野,高校要将学科置于全球同类学科体系中,明确目标和差距,重新找到“指挥棒”。高等教育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高校之间的竞争最终将是全球性竞争,而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学科正如一支球队,只有走向世界舞台才能彰显自己的实力和水平,从而确保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取或创造更多的战略性资源。

  评价也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

  邱均平建议,政府应大力扶持第三方机构。在美国,对大学进行评价的第三方机构有三种类型:一类是具有独立法人身份的中介机构;一类是学术团体;一类是同行评议的专家团队。三方面的评价力量,共同构成了较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价体系。“政府有责任培育第三方机构,一方面,给予他们公平竞争的平台和机会;一方面,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管理,包括进行资质认证、规定业务范围、制定行业标准等。”

  “国际评价的引入也是一个方向。”邱均平说。据记者了解,一些高校已主动引入诸如基本科学指标数据ESI(当今国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作为衡量学科建设的标杆。今年,上海也将建立高校一流学科绩效动态监测机制,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学科建设全过程,在学术成果方面制定观测监控指标,通过与国际顶尖标杆学校的比较和学科自身的绝对动态发展等,对各一流学科建设绩效实时监测。

  还有研究者建议,要重视分类评价,避免千校一面式的评价方式。同时,政府下放权力的过程中,不能把政府权力转移给某个权威机构,即出现“二政府”现象,这同样会滋生出与重点学科评审弊端类似的问题。

  “当务之急是让学科发展回归教育本质。学科发展不能忽视学生发展。”马陆亭说。(记者 俞水)

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历史演进

    1985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为了增强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要改进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

    1987年 原国家教委正式宣布开展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工作。

    1988年 原国家教委公布了416个被审批的国家重点学科。

    2002年 教育部公布名单,非军事院校中,有906个国家重点学科通过审批。

    2007年 国家重点学科被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公布的重点学科名单中,非军事院校里,有27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63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通过审批。

    2014年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发布,国家重点学科审批成为被取消的项目之一。

    《中国教育报》2014年7月14日第5版


 

 

 


取消国家重点学科审批的“后顾之忧”

2014年02月19日 作者:熊丙奇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国务院再次决定取消和下放64项行政审批事项和18个子项。其中,取消国家重点学科审批,引起教育系统广泛关注。舆论普遍认为,这是动真格放权,为接下来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开了一个好头。

  但与此同时,对于取消重点学科审批,也有一些顾虑,比如,取消重点学科评审之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进行的学科评估,重要性是不是会更强?重点学科评审取消,为何其他行政评审项目不取消,比如重点实验室、国家精品课程、各种行政工程、计划等?

  这些顾虑,有关部门必须认真对待加以回应,这不但关系到取消重点学科审批的实效,也关系到教育放权能否切实全面推进。在笔者看来,教育放权不能留“尾巴”,该下放、取消的权力,不能有丝毫保留。

  其一,已经通过审批的国家重点学科,是继续保留,还是取消?如果继续保留,那么,重点学科这一概念将无法从我国高校消除,而已经评上的重点学科则继续获得政府的重点拨款,无疑对其他学科不公平。取消国家重点学科,这不应该仅是形式上的斩除,还应该从观念上消除——有一些教授就担心,教育部门、高校会沿用最后一次重点学科评审的结果,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学科实力的依据,如果这种观念长期存在,将无法走出传统的行政评审思维。

  其二,如何避免一级学科评估替代重点学科审批?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近年来越来越受高校重视,它尽管制订了自愿申请参评的原则,强调专业评价,但由于评估机构的政府背景,评估的权威性由行政授予,实质还是行政评价。在最近一次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后,虽然评估方反复调查,这只是对申请参评的学科进行评估,而且只是学科评估,不是对学校的整体学科实力评估,但不论是参评高校,还是社会舆论,都把某校有多少个学科列全国第一、全国第二,作为学校整体学科实力的指标,这无疑会把高校继续引上“高大全”的发展之路。

  可以预见,取消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之后,如果不淡化学科评估的行政色彩,学科发展、建设的行政化问题,就将继续存在。

  这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改革科研管理制度,不由政府部门主导科研立项、管理。由政府部门主导科研资源的配置,学校发展学科、开展科研,就不可能摆脱行政影响,会采取一系列行政指标管理、考核教授和研究团队,学者之间也不可能有平等的学术竞争;二是行政退出高等教育评价,培育专业评价,发展社会评价。2010年发布的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目前,各级教育行政机构都有已实行事业化改革的教育评估中心或者评估院,这些机构也被认为是专业评价机构,但实事求是地说,它们要真正成为独立的社会中介专业机构,还必须推进去行政化改革。

  其三,如何在取消重点学科审批的同时,清理一系列类似的行政审批、行政计划?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从去年起,开始实行“2011计划”,去年4月公布了首批2012年度的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按照教育部的设想,要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做“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大事,形成若干国家“智库”。虽然这计划改变了扶持的重点,不再是单个的高校,而是强调“协同”,但其行政计划性质是一样的,故而行政审批、行政管理的弊端也一样。

  另外,如果要把高校建设为社会的思想库,关键在于推进高校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智库”是难以通过行政计划出来的。结果会像国家重点学科一样,大家会想办法评上重点学科,获得资源,却忽视了如何进行有价值的研究,培养创新人才。

  去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提到,“职能转变的核心就是放权,教育部门放权有两个,一个是使省级政府有更大的教育统筹权,一个是所有政府要向学校放权,特别是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为此,应该以放权为原则,明晰政府发展教育的权责,把不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全部交给大学,这样才能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让教育回归教育,学术回归学术。(熊丙奇)


 

 

 

2007年批准国家重点学科开设学校名单

2011年05月27日   来源:教育部网站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和《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国家重点学科的一个建设周期为五年。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国家重点学科中包括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7年批准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开设学校名单

学科名称 学校名称
哲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复旦大学
理论经济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复旦大学
厦门大学
武汉大学
应用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南开大学
厦门大学
法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政治学 北京大学
社会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体育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四川大学
新闻传播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复旦大学
历史学 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
数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山东大学
四川大学
物理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 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天文学 南京大学
地理学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大气科学 北京大学
海洋科学 厦门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质学 南京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西北大学
生物学 北京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科学技术史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力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机械工程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燕山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光学工程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理工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天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
东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山东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冶金工程 北京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浙江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重庆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邮电大学
复旦大学
东南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东南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东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建筑学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天津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南大学
土木工程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浙江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水利工程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武汉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化工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吉林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矿业工程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南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大庆石油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东华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南大学
中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长安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兵器科学与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军械工程学院
核科学与技术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农业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
林业工程 东北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江南大学
作物学 中国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园艺学 浙江大学
农业资源利用 中国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
植物保护 中国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
畜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兽医学 中国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林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水产 中国海洋大学
基础医学 复旦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口腔医学 北京大学
四川大学
中医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复旦大学
药学 北京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中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中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工商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厦门大学
中山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武汉大学

2007年批准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开设学校名单
学科名称 学校名称
马克思主义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
中国哲学 武汉大学
逻辑学 中山大学
伦理学 湖南师范大学
宗教学 四川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 山西大学
东北大学
政治经济学 南京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北大学
经济思想史 上海财经大学
西方经济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世界经济 辽宁大学
国民经济学 北京大学
辽宁大学
区域经济学 兰州大学
财政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金融学 辽宁大学
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暨南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产业经济学 北京交通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复旦大学
山东大学
暨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国际贸易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湖南大学
劳动经济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统计学 天津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数量经济学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吉林大学
华侨大学
国防经济 国防大学
军事经济学院
法学理论 吉林大学
法律史 华东政法大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浙江大学
刑法学 吉林大学
民商法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诉讼法学 西南政法大学
经济法学 西南政法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武汉大学
国际法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厦门大学
武汉大学
政治学理论 南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中外政治制度 华中师范大学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山东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
中共党史 中国人民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
国际政治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 复旦大学
社会学 上海大学
南京大学
人类学 中山大学
民俗学 北京师范大学
民族学 中央民族大学
云南大学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南京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政治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教育学原理 东北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 西南大学
教育史 浙江大学
学前教育学 南京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学 厦门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技术学 华南师范大学
基础心理学 北京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天津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应用心理学 浙江大学
文艺学 中国人民大学
山东大学
暨南大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北京语言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 安徽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浙江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 首都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南京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央民族大学
内蒙古大学
新疆大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上海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南京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俄语语言文学 黑龙江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德语语言文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印度语言文学 北京大学
亚非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 延边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新闻学 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学 东南大学
音乐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美术学 中国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戏剧戏曲学 中央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
广播电视艺术学 中国传媒大学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北京师范大学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吉林大学
历史地理学 复旦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献学 四川大学
专门史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厦门大学
四川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中国古代史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人民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世界史 首都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武汉大学
基础数学 首都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计算数学 大连理工大学
湘潭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中南大学
应用数学 新疆大学
理论物理 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山东大学
兰州大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吉林大学
四川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等离子体物理 大连理工大学
凝聚态物理 吉林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郑州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光学 北京工业大学
南开大学
山西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无线电物理 武汉大学
无机化学 中山大学
分析化学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武汉大学
湖南大学
有机化学 四川大学
兰州大学
物理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
山东大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中山大学
天体物理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自然地理学 南京大学
兰州大学
人文地理学 中山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南京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气象学 南京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海洋地质 同济大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 北京大学
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构造地质学 北京大学
植物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浙江大学
四川大学
西北大学
兰州大学
动物学 南开大学
内蒙古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生理学 山西医科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水生生物学 厦门大学
暨南大学
微生物学 中国农业大学
南开大学
山东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云南大学
神经生物学 首都医科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南大学
四川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发育生物学 湖南师范大学
细胞生物学 北京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农业大学
吉林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生物物理学 浙江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生态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浙江大学
云南大学
兰州大学
系统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湘潭大学
固体力学 浙江大学
四川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
流体力学 天津大学
上海大学
工程力学 北京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河海大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大连理工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上海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 北京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
东北大学
同济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精密仪器及机械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重庆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南京大学
南昌大学
材料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燕山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华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郑州大学
钢铁冶金 上海大学
有色金属冶金 中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工程热物理 重庆大学
热能工程 北京科技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东南大学
动力机械及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流体机械及工程 江苏大学
化工过程机械 北京化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电机与电器 河北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天津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海军工程大学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哈尔滨理工大学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中国矿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物理电子学 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路与系统 西北工业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天津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天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解放军理工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山东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天津大学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南京理工大学
导航、制导与控制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计算机系统结构 华中科技大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武汉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大学
四川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城市规划与设计 重庆大学
岩土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
河海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结构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广西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解放军理工大学
桥梁与隧道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同济大学
化学工程 浙江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化学工艺 太原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应用化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矿产普查与勘探 中国矿业大学
西北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中南大学
地质工程 长安大学
采矿工程 东北大学
重庆大学
安全技术及工程 西安科技大学
油气储运工程 后勤工程学院
纺织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
苏州大学
发酵工程 天津科技大学
江南大学
皮革化学与工程 四川大学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大连海事大学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大连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海军工程大学
水声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飞行器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核能科学与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核技术及应用 北京大学
四川大学
农业机械化工程 吉林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
农业水土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江苏大学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京林业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环境工程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大连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浙江大学
湖南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食品科学 南昌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沈阳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扬州大学
作物遗传育种 浙江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果树学 中国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蔬菜学 沈阳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土壤学 沈阳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植物病理学 福建农林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华南农业大学
农药学 南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贵州大学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华中农业大学
广西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草业科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浙江大学
西南大学
基础兽医学 东北农业大学
预防兽医学 吉林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扬州大学
临床兽医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林木遗传育种 南京林业大学
森林培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森林保护学 南京林业大学
水产养殖 上海水产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山东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免疫学 北京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
第三军医大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北京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汕头大学
法医学 四川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放射医学 苏州大学
内科学(肾病, 心血管病, 血液病) 北京大学
内科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
内科学(呼吸系病,心血管病) 首都医科大学
内科学(呼吸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 中国医科大学
内科学(传染病, 肾病, 心血管病) 复旦大学
内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
内科学(血液病) 苏州大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 南京医科大学
内科学(传染病) 浙江大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 山东大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 华中科技大学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 中南大学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