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高端访谈 >
专家访谈:传承文化基因,高校责无旁贷
时间:2014-09-29 11:07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单德启等 点击:
日前,在安徽建筑大学举办的有关古建筑文化保护的论坛上,本刊邀请了专家与学者就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话题展开探讨。

  编者语:“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9月24日,在纪念孔子2565周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谈到了传统文化。

  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许多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正走向式微甚至消亡,如建筑、戏曲,等等。发掘、传承、创新等时代命题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而紧迫。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传播文化的重镇,接续精神命脉,传承文化基因,高校责无旁贷。日前,在安徽建筑大学举办的有关古建筑文化保护的论坛上,本刊邀请了专家与学者就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话题展开探讨。

  主持人:本报记者 李薇薇

  访谈嘉宾:单德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方潜生,安徽建筑大学校长;李忠献 天津城建大学校长;卞利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黄显怀,安徽建筑大学环能学院教授;王小斌,北方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副教授;何伟 中国科技大学工程学院副教授;万国庆,黄山市城乡规划局局长

  困境:传承发展的现实之囧

  记者: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让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任务显得更加紧迫。以传统建筑为例,您认为其生存窘境及面临的发展式微的现实表现是怎样的?

  单德启:传统建筑的生存窘境与发展式微,面临两种看似对立实为相同的表现,即:要么“原封不动”地保护,要么“推倒重来”地更新。把“保护”与“更新发展”绝对对立起来,是当前比较普遍的理念误区和操作误区。

  罗丹有句精辟的话:“传统要求我们不断地询问实际情况”。传统在时空坐标上是个动态的概念,比如传统民居建筑,它具有两重性,一是有文化属性,记载着历史;二是有功能的属性,居住着当代人。它既不是西安的半坡遗址,也不是浙江横店的影视基地。

  方潜生:传统文化扎根于农村乡土,从某种意义上说,城镇化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破坏。然而,能过上城里的现代化生活又是中国老百姓最基本的愿望,所以说中国现在的城镇化是符合老百姓意愿的。这就是保护与开发的悖论,也是包括传统建筑在内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所面临的窘境。

  李忠献: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两件事,目前面临“紧迫”是我们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应该是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保护应该以利用为前提,同时应该推动传承发展研究。

  万国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大量的传统建筑由于年久失修,采光通风不良、遭到风雨雷电侵蚀、设施不齐全等而不受所有者或使用者的青睐,而传统建筑大多散布在广袤的乡村,那里经济条件一般较差,户主投入大量资金去改造使用传统建筑也不现实,投入改造的资金还不如另择地建房划算。

  关怀:保护要做到细致和深处

  记者:高校服务地方传统文化保护与利用中,会遇到很多无奈的现象,您印象中最深刻的事件是什么?

  单德启:最无奈的当然是追求“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的某些领导的干预甚至行政命令。还有就是搭这类“班车”牟利的、只追求利润而不讲社会功德和责任的开发商、投资商。在地方历史文化保护与发掘中,高校的老师、学者不应该去掺和那些打着保护或者利用之名,实为破坏传统的错误行动,至少不去做一些违背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事。

  方潜生:从上世纪80年代起,安徽建筑大学每年会组织学生去徽州进行古建筑测绘。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交通状况的改善和旅游、商业开发的快速发展,无序拆迁、无章改造逐渐多了起来。我曾亲眼看到一栋房子被拆除后,主要木料构件装了一大车,买家付了3000元就拉走了。近年来,虽然徽州古建筑保护与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很多人只关注古建筑“现在越来越值钱了”,但对古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却缺乏认同。

  黄显怀:安徽建筑大学在承担外边溪改造的过程中,遇到古建群中有一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5层居民楼,突兀地立在其中极不协调。由于不愿拆迁,怎样创造性地改造这栋后历史建筑成为我们的难题。说到底,民居古建的保护,是人居环境的改善,要做在细致和深处,体现人文关怀。

  卞利:高校在服务地方传统文化保护与利用方面,经常会陷入十分尴尬的状态,这就是以人文关怀为中心的高校人文学科的学者,对蕴藏深厚文化积淀的古建筑提出保护建议时,往往会遇到地方政府追求GDP指标的阻力,甚至被认为是给地方政府添乱。最深刻的事件是成龙购买的整幢徽派民居却捐赠给了新加坡。

  技术:用创新思维“活化”传统文化

  记者:任何地方传统文化的发掘与利用需要技术,高校在提供技术支持时,应投入怎样的力量?

  单德启:高校在为地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利用提供技术时,更应该在优化思维模式和创新思维的指导下,提供那些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应对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技术,比如新材料、新结构、新的保护和利用管理模式,等等。

  方潜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为传统文化的发掘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我校主持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徽派古建筑聚落保护,利用和传承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依托正在实施的徽州“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以古建筑的布局优化、保护利用和传承为目标,将攻克污水处理、彩绘防风化脱落、采光通风以及防火、防潮、防虫处理等十多项共性的关键技术难题。

  王小斌:高校应鼓励专业学者认真研究自己所在地域的有特色的历史村镇及文化遗产,发掘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同时与当代生活需求及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古为今用。同时,在技术、工艺构造等方面,要和当地的工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积极合作。

  超越: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态度

  记者:随着社会对公共文化遗址的越来越多关注,社会文明要求也随之广阔,复兴与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充满复杂性与艰巨性,如何超越研究的本身以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卫道者和传播者?

  单德启:当今的领导人一再呼吁追寻“中国梦”,就是说要有中国人的理想,即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文化大家林徽因先生70多年前就古建文化保护工作留下一段名言:“中国架构制即与现代方法恰巧同一原则,将来是需要变更建筑材料,主要结构部分均可不用过激变动,而同时因材料的可能,便作新的发展,必有极满意的新建筑产生。”林徽因先生高瞻远瞩地达到了自信、自觉、自强的境界。

  方潜生:要传承优秀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就要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王小斌:首先,端正思想和研究的态度,“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任何历史研究都是“当代史”的研究,要活化研究的内容和结果。其次,学术研究是长期而寂寞的事,不要用文化研究做幌子,来“沽名钓誉”,要以“十年磨一剑”的态度来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研究者。

  万国庆:研究成果要成为普及性读物,在高校、党校、职业学校等各类学习、培训场所及主流媒体、网站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传播的阵地。

  培养:薪火相传才能生生不息

  记者:高校如何为城市历史保护及文化传承培养人才?

  李忠献:高校应该结合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规划,强化城市历史保护及文化传承培养人才。要在人才引进和政策支持方面做些倾斜,可以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或两者结合上找突破。

  王小斌:首先,结合地方村镇与乡村聚落历史文化研究,在高校成立一些有针对性的、有特点的“研究所”或“研究中心”,集中有兴趣的志同道合的学者与学生,做系统的长期的研究。其次,要将研究成果及时发表公布,向相关专业的学生宣传介绍,分享研究成果,吸引更多人来该领域做研究。再其次,要积极地将学术研究理论与方法成果应用在实践中,开花结果。

  何伟:高校应与城市历史保护及文化传承的相关机构保持良好沟通渠道,要让相关机构知道高校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而相关机构也要让高校了解,城市历史保护及文化传承的最新需求是什么。

  方潜生:在城市历史保护及文化传承培养人才方面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提高生态城镇化建设水平。近年来,安徽建筑大学承担的村镇规划员培训;亳州市、池州市、合肥市城乡建设管理与技术专题干部培训班;安徽、湖北、江西三省市政公用工程一级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班以及大别山片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干部专题培训班等,都是为城市历史保护及文化传承培养人才的成功实践。

    《中国教育报》2014年9月29日第12版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