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报到时,李家俊自己背着行李,坐火车来到天津。唐山大地震后,天津也受到波及,所以学校里虽是一派欢迎新生的气氛,但是难免破乱,操场上全是临时建起来的棚子。开学典礼时,环境很简陋,学生自己带着凳子听会,任何的活动也都是这样,凳子走到哪里都是自己带着。
当时的大学里,有一派全新的景象是,大家对于英语学习充满了热情。李家俊描述,校园里所有有空当的地方,一般都有读英语的朗朗书声,甚至在楼道转弯拐角的地方都有人念英语,大家旁若无人。大部分的学生同李家俊一样,再上大学以前根本没接触过英语,所以他一点点从ABC学起,千方百计的找磁带听,那时候班里的学生难得有一部录音机,学校里的公共语音教室也很少。李家俊就课下自己练,对语法钻研的头头是道,他买各式各样的参考书,书是他大学时代唯一的奢侈品,几毛钱的一本书对他都是很大的负担。
李家俊的大学生活中,充斥着满满学习的回忆,因为78届的学生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就是生活的主题。一周7天,6天在上课,周末这一天,上午李家俊会整理内务,打扫宿舍的卫生,洗洗衣服,晒被子。下午午饭过后,同宿舍的几个同学约着一起去校外吴家窑那里洗澡,因为学校里的澡堂通常是要排大队的。当时,从南方来的李家俊对北方的澡堂还不太适应,他说大家把衣服一脱扔进大楼框里,很有意思。洗澡回来晚饭后,李家俊就继续去上晚自习。到了周一,又是一个常态化的开始。在大学李家俊所在的班级是相对活跃的,他担任过班里的团支部书记,做过学校学生会的副主席。
四年大学毕业时,学校做了决定,经过李家俊本人的同意,他留校了,作为那一届学生留校三四个人中的一个。留校后,李家俊在教研室工作,做科研带学生,后来读了硕士,公派留学英国读了4年博士。现在,李家俊是天津大学的校长。
如果没有高考,李家俊可能会在农村呆上一辈子。在追忆恢复高考,参加高考,上大学的过程中,李家俊坦言:“是高考改变了我的一生。”对做出恢复高考的决策人邓小平,李家俊直言,没有邓小平就没有自己的今天,邓小平的决策不仅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还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命运和价值取向,这也是顺应历史的潮流。他让人相信,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凭本事上大学,虽然那时的录取比例很低。
回忆自己的青葱岁月,李家俊感叹现在的孩子幸福多了,80年代的时候入学率不到10%,现在全国平均已经超越了30%。原来15%叫做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超过15%是大众化的教育,中国目前远远超过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所以现在的孩子有很多很多的选择,基本上能够满足自己发展的需求。李家俊自己的孩子,也是是初中、高中、大学一路走下来,已从天津的一所中国民航大学毕业两年,目前在天津市一家企业工作。李家俊的孩子学习的是偏文艺的管理学专业,虽然他和妻子都是工科出身,确实也希望孩子学工科,但是李家俊尊重了孩子自己的选择。
李家俊一家三代的教育,是一个时代人的印记,见证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李家俊的父母上过私塾受过初等教育,但是深知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孩子读书考学;李家俊从一名农村的知青,通过恢复高考,走过独木桥最终进了大学;后来,中国的大学扩招,中国学生上大学的比例比之77、78年大幅度提高,学生们一路小学、中高中、大学念下来,已为非难事,李家俊的孩子就是其中一个。
另附:文字采访实录
大学梦:是中国梦实现的基础
凤凰网教育:现在中国梦这个概念很热,那么对于大学梦您的阐释是什么?
李家俊:习总书记提出来中国梦非常好,全国上下都在讨论,大家来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包括中国教育部组织了一个中国梦,在高校启动,第一站就选择了天津大学。
凤凰网教育:第一站会选择天津大学的原因是什么?
李家俊:因为天津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1895年北洋大学成立。背景是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国战败,光绪皇帝到整个社会都在讨论中国怎么自强?所以光绪皇帝下了一个自强诏,当时天津的一个大的实业家、一名官员盛宣怀,当时他给皇帝上了一个奏折,提出要自强首先要人才,人才从哪来?就得办学,所以完全按照西方现代大学模式办了一个北洋大学,完全采取一个西式教育,教现代科学技术。
到了抗战时期,北洋大学跟其他学校组建了西北联大,颠沛流离的西安到贵州这条线,一路留下了很多大学的种子。抗战胜利后,在校友们的强力呼吁下,北洋大学回到天津,恢复北洋大学的名号。
1951年,改名为天津大学,就在我们所在的这个校区到至今。所以中国高等教育的源头就在天津大学,所以教育部就选择了中国梦的起点在天津大学,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凤凰网教育:中国梦和大学梦的关系是什么?
李家俊:中国梦的实现基础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教育。
全社会重视教育,办好教育,让一代一代的人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这才是中国梦要实现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没有第二个这样的基础。大学梦就应该是中国梦里面的一部分,因为大学在教育里,是一个是培养高端人才的高层。同时大学,还有其他的社会服务功能,包括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由于教育是整个实现中国梦最重要的基础,所以大学在整个教育的链条里面,是非常重要的、高端的,所以我想大学梦就是中国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天大计划:2050年争取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凤凰网教育:谈过大学梦,谈到大学的很多职能,请您介绍一下天津大学未来的发展计划。
李家俊:天津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里面怎么发挥作用?我们有自己的目标,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计划在2020年左右,我们自己讲的叫做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到2050年左右,争取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但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实事求是讲,我们现在差距还很大,所以我们现在争取在国内先办成一个顶级的大学,能够和世界一流大学去竞争,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争取在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里面能够有天津大学,这是我们的梦想,所以我们需要一代一代人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包括昨天我们一直在讨论改革的问题。
为什么要改革?实际是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根本目标就是围绕着我们实现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哪些体制机制不适用,我们就改什么样的体制机制。
凤凰网教育:天津大学目前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具体在哪?
李家俊:第一个差距,也是最大的差距是教师队伍的整理素质和水平。如何提高?要参照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队伍管理模式,也根据中国自身的历史传统,来设计天津大学自己的教师队伍的聘任管理的模式。
第二个,在学校的治理结构方面,和世界一流大学有差距,虽然我们有中国自己的传统、历史、社会环境的因素的影响,但是我们也需要进一步的改革,让大学的发展更加适合其发展本身的规律,也适合社会对大学的要求,这也是国家级的课题,大学管理治理改革的内容。
第三个,是如何能够给我们的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
凤凰网教育:很多一流的大学都有出名的校友,请您分享一个天大的校友。
李家俊:贾庆林主席从根源上来讲是天大的校友。昨天晚上我们见到贾庆林主席,他对母校的感情很深,他到天津视察工作,就请天津大学的书记、校长,还有冯骥才教授吃饭,叙一叙学校的发展,包括谈本人的很多回忆。
贾庆林主席是1958年考到天津大学,电力与自动化系。在天津大学,现在这个校园里面学习了两年,到了1960年的时候,筹建河北工学院,河北工学院,因为历史上1951年天津大学成立的时候,是把北洋大学和河北工学院合并叫做天津大学,后来河北省觉得还要在恢复河北工学院,又从天津大学。
当时天大的教务长叫潘承孝,他带领着自动化系的老师和学生搬出去,筹建河北工学院,所以贾庆林主席是入学在天大,在天大上了两年学,后来老师学生一块去建设河北工学院,他的毕业是河北工学院,他对这一段历史回忆很深,而且他还讲说,1958年的时候,天津大学老师和学生试制了中国第一台汽车,叫红钻牌。
他希望把这段历史好好导一导,找出一些历史资料,就是当时潘承孝教授带领老师和学生一块做出来的,当时是一个轰动,毛主席1958年到天大视察,专门去看了这个红钻牌轿车,我们现在有照片,但是没有实物,实物不知道流失到哪去了,所以贾主席邀请我们在找一找这个利息,当时的实物还有没有,到哪去了,我估计都在文革期间被毁掉了。
凤凰网教育:2012年底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异地高考的政策,对于它的实施前景如何您怎么看?
李家俊:异地高考是中国社会的转型,变化过程里,不得不采取的一个过渡性的措施,它不是长久之计,它是临时想修补目前大家抱怨的不公平现象。
目前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多。对于流动的人口,子女教育是一个大的问题,所以政府确实应该关注并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具体如何解决,异地高考也许是目可能的解决方案之一,但是要做起来还是有很多的问题,所以我并不清楚最后的发展趋势,但总的趋势是要为所有的人提供一个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不管是常住的,还是流动的。孩子们是中国的国民,是社会的一个成员,有义务为他们这样做。
凤凰网教育:除了开放异地高考的政策,还有更好的能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吗?
李家俊:我想长远来说,伴随着我们社会的进步,总会有办法的,从短期上说,异地高考可能就是现在能够起点作用。
就业难的原因:国际经济恶劣国内经济调整期
凤凰网教育:2013年699万本科毕业生遭受着就业困难的困扰,您觉得什么原因造成的就业难?
李家俊:今年就业难跟经济发展遇到暂时的困难有关,这个困难有外部的,是经济发展状况恶略,因为全世界的经济都不景气,失业率都很高,包括最发达的国家都处于这个状态。而且尤其可恨的是,美国佬、欧洲这些国家要转移它们的危机,一方面希望中国扮演更加重要的这个角色,去拯救世界,欧洲发生微机危机了,恨不得中国去拯救欧洲;另一方面转移,他们想把自己的危机转移给中国,他们认为中国体量大,经济发展快、有钱,因此搞了各种各样的花样。但是对中国自身来说,经过30多年的长周期高速发展,确实也到了需要调整的阶段。
第二个,社会能够容纳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也正处于调整时期。
第三个,有学校的原因,学校专业设置,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有些专业的毕业生,仍然是供不应求,但有些专业,社会大量的富裕。高校扩张的过程中,有时候一窝蜂,每个专业当时判断社会有大量需求,就造成成千个大学都在办同一个专业,最终这个专业的人数就会过盛。
凤凰网教育:要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您觉得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
李家俊:最重要的还是社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更多的人才,大学毕业生都是社会的高端人才,高端人才匹配的就应该是高端的岗位。从大学本身来说,确实应该思考我们培养的毕业生,怎么来更好的适应社会?我们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怎么能让学生满足社会的需求。
从学生本人来说,对自己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判断。给绝大部分的毕业生找一个理想的工作,社会现在是能解决的,我基本判断是高等教育,并没有超前发展,并没有社会都容纳不了了的说法。
致高考生:目前为止分数还是最公平的
凤凰网教育:不到两周的时间,又有一批学生要走进高考的考场,对这批学生,您现在何建议,有话想跟他们讲一下?
李家俊:我们的同学承担了太多家庭的梦想,也包括他个人的梦想,我们的教育现在还有缺陷。中国的教育基本上围绕着考试这种趋势,还没有得到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的考生很不容易,从幼儿园开始一路竞争,到了能够参加高考的学生,也不是我们所有的学生都能参加高考,也是过关斩将到了高考。经过这么多年,他们的基础都应该是不错的,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就是放松心情好好的考试,因为考试分数还是非常重要的,到目前为止还是分数来决定你最后的录取。
当然我们现在想很多别的办法,包括自主招生,改善高考,但是分数还是最公平的,分数还是起最重要的决定作用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够考一个好成绩。当然不管考出来的成绩如何,现在的社会给所有人的机会越来越多,我认为所有的年轻人都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发展,这是跟我们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
最后,祝大家顺利,祝大家好运,祝大家实现自己的梦想。
(注:实录在不改变受访者愿意的基础上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