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高教新闻 > 国内 >
高校国学院:风雨十年
时间:2014-07-03 10:17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高毅哲  点击:
从2005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至今,近十年来,各级各类学校的国学教育呈不断发展之势,“国学热”成为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

  前不久,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正式成立,孔子故里终于搭上国学教育的快车。

  从2005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至今,近十年来,各级各类学校的国学教育呈不断发展之势,“国学热”成为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

  然而,与“国学热”相伴的,是多年来舆论褒贬不一的争论。

  焦点集中在传统国学的现实意义和学生出路上。现代社会中,传统国学究竟还有哪些用处,大办国学是否会引发复古、保守思潮,进而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在现代学科体系已在国内全面建立以后,国学专业培养出的学生究竟能干些什么?

  伴随争论,到目前为止,国内顶尖大学中,已有人大、武大、北大、清华等高校设立了国学院,提供本科或硕士、博士的学历教育,一些地方大学也纷纷开设国学班,进行学历教育。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0余所高校建立国学院、国学研究院,包括以高等儒学研究院和书院等命名、以国学教育研究为主体的机构,且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此间,高校国学学历教育经历了哪些变化?制约国学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又有哪些?国学的学科地位为何迟迟未能确立?而就业这一社会关注度最高的指标,高校国学院学生又有怎样的表现?

  蔓延的“国学热”

  尽管已过多年,很多人大毕业的学生依然对2005年10月的一场开学典礼记忆犹新。

  2005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国学院开学典礼暨揭牌仪式。发来贺信或题词的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部委领导、著名国学学者、海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达27人(家)之多,亲自出席开学典礼的各级官员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教育部、重点高校,他们和文史哲领域赫赫有名的大师级学者任继愈、叶嘉莹等一起坐满主席台。

  时任人大校长纪宝成将此形容为“兹事体大、盛况空前”。一名曾参与筹办国学院的人士告诉记者:“当时社会上质疑的声音太强烈,我们都感觉到他憋着一股气,一定要把国学院办出名堂。而把开学典礼的规格定那么高,就是国学院打响名声的第一炮。”

  纪宝成的“憋气”来自于人大国学院筹办期间经受的舆论非议。当年4月,人大正式宣布将筹建国学院,立刻引来反对声。持论者提出种种观点,认为近百年来国学式微,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已难以跟上现代化步伐。中国高校迫切需要的,是完善和发展现代学科,而非重振国学。

  纪宝成为此连续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阐述高校开展国学教育的重要性。这一场争论在当时引发轰动。在开学典礼上,他更是特意宣读了一封四川成都市民的来信。该市民自称只有中等文化,致信的目的是要说明:“下里巴人”也爱“阳春白雪”。

  纪宝成就此感慨:“什么是大势所趋?什么是民心所向?只要你阅读过这些普通人所写的不普通的信,一定会和我有相同的感受。”

  此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武汉大学国学院、山东大学尼山学堂等相继成立。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0余所高校建立国学院、国学研究院,还有很多以高等儒学研究院和书院等命名、以国学教育研究为主体的机构成立,且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国学热”成为社会持续热议的话题,并从高校蔓延到中小学乃至幼儿园。对很多人来说,幼童穿汉服、行拜师礼、诵读经典,已经见怪不怪。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执行院长黄朴民说:“人大国学院当时形成的舆论热潮,本身对‘国学热’就是一个推动。”

  纪宝成同样把这近十年间的变化视为国学教育的一大突破。2013年1月11日,已经从人大校长位置卸任的纪宝成撰文《国学教育是一项有待提升的事业》,总结近年来国学教育的成绩,其中提到,“全国高校的国学教育机构纷纷建立,国学教育方兴未艾;国学教育的意义更加深入人心,各种质疑国学教育的论调日趋减少。”

  国学的回归,和公众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追求有关。在社会转型期,这显得尤为迫切。“转型时期,社会心态与文化失范是正常的现象,在应对这种挑战方面,传统文化应该能够起到作用。人们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精神,借鉴前人的经验与教训,丰富处世智慧,让更多的人变得更为超越,更加睿智。”黄朴民说。

  国学课该怎么上

  尽管对国学的质疑之声渐少,但对身处其中的老师和学生们来说,国学专业的教学体制如何,该上哪些课,课该怎么上,始终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高校的国学教育体系,基本可以分为学历教育、培训班性质、实验班等几类。

  以人大国学院为例,自2005年创办之初,就确立了六年制本硕连读的培养模式。“这主要是从便于学生从事研究考虑。”黄朴民说,“通常在本科的四年时间里,学生既要学习通识课程,又要学习专业课程,还要为找工作而奔波,其实很难对本专业有更加深入的研究。”

  山东大学尼山学堂则采用“1+3+3”本硕贯通培养模式,本科阶段不分专业,本科毕业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哲学、文学、历史学三个专业中任选一个专业毕业,学校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硕士毕业时根据主修方向颁发相应的硕士学位。有的高校的国学院则属于学术研究机构,如清华和北大的国学研究院,它们只招收国学方向的博士生,不进行本科、硕士的学历教育。还有更多学校的国学班,属于单独设置的实验班,或者干脆属于成人继续教育范畴,不颁发学历。

  对于开设学历教育的高校来说,系统的课程自然是重中之重。目前,在人大国学院和山大尼山学堂,它们的课程体系均以经典研读为中心。《论语》、《荀子》、《老子》等国学经典研读,都是学生们的上课内容。人大国学院还要求学生选修书法、背诵古诗词、吟诗作赋等。

  山东大学尼山学堂的开课框架,主干部分基本来自《四库全书总目》。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副院长杜泽逊说,这是学习张之洞的思路。

  “张之洞曾向初学者介绍一位‘良师’,那就是《四库全书总目》,他认为,把《四库全书总目》读一遍,就对国学的学术门径有了大概的了解。”杜泽逊说,“这种说法有它的道理。《四库全书总目》的框架是经、史、子、集四部,这恰恰是中国传统学问的主流。”

  尼山学堂的导读课包括四部中的顶尖典籍,为了让学生打好古典基础,还开设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课程。此外,出于让学生掌握全面情况的考虑,尼山学堂还开设了中国文学简史、中国史学简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学术源流等课程。

  “这样的课程体系搭起来,我们认为中国古典学术的主干就有个大概模样了。”杜泽逊说。

  在人大国学院,除了类似的课程体系外,还引入了“读书班”的概念。黄朴民说:“国学教育要与文史哲融会贯通,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去研读经典。为此,学院鼓励教师在中西结合、古今融汇的基础上,开办经典读书班。”

  目前,人大国学院已开设了5个读书班,涵盖史料编年考证、文字训诂等多个方面。国学院教师陈壁生2007年开办了自己的读书班,是人大国学院最早开办读书班的教师之一。他的读书班重视注疏。“注疏是经学研究的重点,没有注疏就没有经学。《论语》读书班就是以《论语》的四家注本为基础,由不同学生分别负责其中一个注本,在每次读书会上,学生对照注本逐一解读,并相互讨论。”陈壁生说。

  在系统的课程体系以外,导师制、游学等方式也是各高校开展国学教育的主要手段。纪宝成认为,国学教育的内涵变得丰富和具体化,是近些年国学教育发展的成就之一:“各校国学院都根据自身的条件与特点,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国学教学体系,积累了大量经验,包括教学体制的建立、教学方法的创新、国学课程的规划、师资队伍的组建、基本教材的建设、教学评估的推行等。”

  “户口”的尴尬

  尽管国学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很多高校来说,国学始终无法取得学科“户口”,是他们的一大心病。

  目前,在绝大多数高校,学院通常是将某一级学科的一个或几个二级学科集中起来设立,一个学院里毕业的学生,最终拿到的学位基本都是一样的。比如,人大新闻学院的毕业生,所学专业都属于二级学科新闻传播学,而新闻传播学又隶属于一级学科文学,所以尽管他们专业不同,但最终拿到的都会是文学学位。

  不过,对人大国学院的学生来说,尽管他们在一个学院,最终拿到的学位却分为三种:文学、历史学、哲学学位。

  这种和其他学院迥异的现象,凸显出国学目前的尴尬。尽管国学复兴已成大势,尽管高校研发的课程体系日趋丰富,但国学至今没有取得学科“户口”,在国家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并没有“国学”这一学科。目前大学里的国学教育只能颁发博士学位,而本科与硕士学位只能根据学生就读期间的侧重点,分别颁发文学、历史学、哲学学位。

  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刘毓庆说:“如果要搞清这种格局的肇始,那么人们可以追溯到百年前。五四运动以后,当时的一些国学研究机构借鉴西方学科分类体系,把中国的传统学术和文化进行了分类,基本上分成了文、史、哲三大领域。”

  “这其实割裂了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国学。”黄朴民认为,“国学的优势是对各个学科的融汇贯通。虽然近代以来文史哲学科的分类有其意义,但任何一种学科都不能包办天下,国学教育与文、史、哲分科教育互补,在教学上打通传统文、史、哲分科的界限,是对现代教育一种很好的补充。所以人大国学院建立之初,有一个口号就是要搞‘大国学’。”

  “大国学”语出季羡林。季羡林认为,国学不是“汉学、儒学”等狭隘的国学,而是集全中国56个民族文化财富于一身的“大国学”,“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学,东西南北凡吾国域内之学,都可称为‘国学’”。

  这一论断被广泛认为是“国学”定义的一大突破。很多学者呼吁要把国学当成一个学科,要上“户口”,都或多或少基于此说。纪宝成认为:“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还有一门学科叫做美国学。中国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学科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整体的研究?我对这点很不理解。”

  曾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纪宝成,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一度连续三年提出增设国学学科的建议。与此同时,尽管要给国学上户口的声音数次高涨,但同时期,反对的声浪并不小。反对者认为,现代的所谓国学,大致就是一个阅读经典的基本功问题,如果把它作为一种研究对象,一具体化,便落到了文、史、哲三个学科上,不是属于历史的课题,便是属于文学或哲学的课题,这等于说国学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无法具体化。

  纪宝成等人的呼吁始终没有成效,与此关系甚大。一度有传言称,国学设立学科一事放到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征求意见时,有百分之六七十的评委反对。事实上,近年来,围绕该不该给国学上“户口”,正反双方爆发了一次次论战,此事至今悬而未决。

  在多位高校国学院院长看来,这恰恰说明目前国学教育的尴尬。从大国学的角度看,国学还不是一个学科的现状,折射出的是现时代国学大师的匮乏。老一代的国学大师,无不博古通今。然而现在的高校国学院,大多只能进行某一部经典、某一专题的点式教学。某种程度上,这些课程确实没有跳出文、史、哲的分类。

  “目前的国学教师,都是文、史、哲分科教育培养出来的,我们的知识结构和老一辈国学家王国维先生等相比还差距较远,知识构成和学术素养不免狭而不博、专而不通,尚难以很好地满足开展国学教育的特殊需要。”黄朴民说,“因此目前的国学教育不单单是培养学生,也是培养教师的问题。”

  就业逆袭

  尽管国学迟迟无法取得“户口”,但对接受国学学历教育的学生们来说,找工作并不是一件难事。

  2010年至2013年,人大国学院毕业硕士研究生125人,其中就业(含自主就业或创业)87人,继续深造38人。就业于党政机关12人;高校10人;其他事业单位24人;国有企业21人;三资企业4人;其他企业13人;部队1人;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和其他2人。按照北京现行就业率执行标准统计,国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尤其是2013年,全国699万名高校毕业生走出大门,创历史纪录,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而人大国学院的32名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再次飙红,除了8人攻读博士,其余24人均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媒体将其称之为“国学院学生逆袭史上最难就业年”。

  人大国学院副院长梁敬芝认为,人大国学院的学生高考录取分数在全国名列前茅,有一部分是在中学即对国学有特殊兴趣和特长的生源。学院以培养文史哲通才为目标,实行六年本硕连读制和全程导师制,加之多数学生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机遇,外语运用能力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可以说,国学院的人才综合素质十分优质。”梁敬芝说。

  人大国学院首批毕业生侯浩然毕业后奔赴德国慕尼黑大学读博,他认为,国学院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在人大国学院读了四年,在德国还是很受用的”。

  在德国,他发现自己不但不比国外的其他学生差,甚至有不少优势。比如在古汉语文献的利用上,为了能与国际接轨,国学院常年聘请一流专家给学生上课。在这样的环境下,侯浩然曾经在国学院陆续学过藏文、满文、蒙文、梵文、西夏文和回鹘文六种文字,“即便在慕尼黑大学也难得有这么便利的学习条件”。

  黄朴民认为,除了名校因素和毕业生人数少,国学院就业取得这样的成绩,和扎实的教育质量密不可分,“我们借鉴的是古代书院式教育的经验与做法。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一大特征是批量生产,而人文科学的个性化特别突出,手工作坊式的路径,师徒相传的方式,或许仍有存在与坚持的必要”。

  在侯浩然这一届国学院学生毕业流向就业市场之初,他们曾遭遇过“技术性尴尬”。由于没有列入国家专业名录,不少用人单位在用计算机自动检索应聘者简历时,仅能识别“中文”、“历史”、“哲学”等名称,而对“国学”专业则直接排除,这往往导致国学院毕业生与一些就业机会擦肩而过。

  如今,新的毕业生们不用再为那些“技术性尴尬”苦恼。如今,在多个著名招聘网站的招聘职位里,高校、人文研究机构、新闻媒体,都明确将国学人才纳入招聘对象。文博管理、文案策划、编辑出版、汉学交流等工作也有部分职位招聘有国学背景的人才。

  “国学所承载传统文化的精神会对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等有所批判。从长远来看,国学对职场文化建设是可以发挥作用的。”黄朴民说。

  毕业于人大国学院的赵晗,他的品牌餐厅已经在北京开了10家店。2005年,本在历史专业读大二的赵晗考入国学院。2008年,他拿着父母给他买房的30万元开始创业。创业伊始,餐厅连续半年每月亏损达到10万元,赵晗咬牙顶住,终于迎来转机。

  “看似国学与创业没有任何联系,其实不然。”赵晗说,“在国学院的学习,让我通晓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这些都是决定做人做事成功与否最为关键的因素。”

  他最新的一家店开在了北京西单老佛爷商场。华灯初上,餐厅已是人头攒动,客人们不惜排队等待半个小时。赵晗衣着普通,很难让人把餐厅老板和国学院学生的身份统一在他身上。

  “国学,就是无用之用。”赵晗说。

国学研究发展现状

  就国内而言,早在上个世纪初期,章太炎先生就创办了“国学讲习所”,是近代国学研究机构的开端。后来出现了著名的北大国学门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于1925年,到1929年结束历时四年,培养了一大批著名学者。中央大学也有国学研究机构。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科学院曾有相应的研究机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学热兴起。各个大学相继建立了国学研究机构,如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人民大学国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国学传播中心、清华大学国学院、北京大学国学室。

  综观当前全球文化现状,中国传统文化已渐呈蓬勃复兴之势,尤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师大国学传播中心影响最大,其源也远,其积也厚。三家机构均以弘扬国学为宗旨,但又各具特色——北大国学研究院以学术研究著称,人大国学院以培养人才见长,而首师大国学传播中心则以传播和交流为重。国学传播中心,就是以推动国学的普及、研究、传播、交流为手段,以文化产业化、科研市场化为突破口,以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建设和谐社会为主要目标,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除了高校国学传播机构外,以北京老百姓国学会为代表的一批民间国学传播机构也应运而生,这些国学传播机构是以普及国学知识、弘扬国学精萃、建设先进文化为主要职能的常设工作机构,旨在在社会范围内,在民间,积极传播华夏文化、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中国教育报》2014年7月3日第5版



国学学科建设系列访谈:国学院该开什么课?

www.jyb.cn 2010年05月24日  来源:光明日报
  编者按:国学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由多个环节组成。本刊自2009年12月相继发表“六教授访谈:‘国学是一门学科’”、“大学四校长访谈:‘该不该给国学上户口’”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回应大学四校长有关建议国学‘户口’再受关注”等文,从不同角度触及国学学

  科建设问题,并实际形成有着逻辑连贯性的系列。本期就课程体系的编制,结合武汉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国学课程实践,请有关学者,对国学学科建设问题再做进一步讨论。

  南昌大学国学试验班本科阶段课程体系

  (一)通识教育课程

  (二)学科基础课程(必须全部修满)

  (三)专业课程

  哪些东西代表中国的学问

  [新闻背景]在国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科学地编制国学院的课程体系,犹如为电脑编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南昌大学国学院于日前成立,在举行挂牌仪式的同时,还举行了“国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在论坛上,南昌大学国学院的课程方案引起了与会学者的注意。利用论坛午休的间隙,我们邀请了几位学者围绕这张课程表,讨论起来。

  主持人(光明日报国学版梁枢):近几年来不少地方都开办了国学院或国学试验班。该让学生学哪些东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经史子集,茫茫烟海,究竟该从哪个地方下手?

  程水金(南昌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院长):黄侃先生说,中国的学问,就那么二十几部书。把这二十几部书烂熟于心,既是专家之学,也是通人之学。黄侃先生的话给我以很大启发。我想,国学班的课程设置,就应该是黄侃先生所说的那二十几部书,就是经部的《十三经》外加《说文》与《广韵》,史部的“前四史”,子部的《老子》、《庄子》、《荀子》,集部里面的《楚辞》、《昭明文选》、《文心雕龙》,再加上仇兆鳌的《杜诗详注》。

  现在所谓文史哲的分科,实际上不外乎就是一个学术视角的问题。大家面对的材料与对象,其实都是同一个东西。基于这种考虑,国学班的课程设置,就应该把这二十几部国学元典安排进去。

  郭齐勇(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院长):梁启超讲的是二十五种。《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六种,这是经部;史部:《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七种;子部就是《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五种;集部就是《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胡适之也有书目。都是孩子们的基本入门书目。

  程水金:年前,我们到北京去拜访汤一介先生,汇报了南昌大学开办国学研究院的有关情况,同时也谈到,在国学班的课程设置上,打算开设一些西方元典的精读课程。汤一介先生当即肯定了我们的想法。他说,在21世纪搞国学,一定要把中西打通。

  当然,无论是国学元典,还是西学名著,都以精读为主。可以说,我这个课程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元典精读。

  在武汉大学工作时,就和郭齐勇老师有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现行的大学文科教育,长期以来都是“概论+通史”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直奔元典,让他们自己放出眼光,自己得出结论。我们的课程设置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开办国学班之前,武汉大学还办过人文班——

  郭齐勇:人文试验班。

  程水金:对,人文试验班。不过,开办人文试验班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科壁垒问题。

  主持人:让学科交叉起来。

  程水金:对。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发现人文试验班虽然可以体现学科融合与交叉的优势,而学生还是没有更多机会接触元典。

  郭齐勇:人文试验班,教育部也是很支持的。但是文史哲三个系的课程成了一个拼盘。三个系的原理通论,三个系的概论课,三个系的通史课,垒在一起,学生负担很重。

  程水金:垒在一起,仍然没有摆脱“概论+通史”的教学模式。于是在郭老师的倡导下,开办了国试验学班,使学生直奔元典,在这个基础上求通。所以,南昌大学国学院的本科阶段,先把这些元典读下来;到了研究生阶段,开设贯通性课程,就有了基础。如果一开始就是这通史那通史,一上来就是这概论那概论,雨过地皮湿,毫无教学效果。

  国学是一种君子之学。所以,我们的课程体系也好,我们的教学改革也好,归根到底还是要提倡君子之学,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情操,“敬德尊圣”的精神境界。

  国学班培养孩子读经典也要适度

  [新闻背景]围绕国学院课程体系问题,大家各抒己见。在众学者的多重话语中,编制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不断被强调,与此同时,其复杂性与难度也逐渐呈现出来。

  郭齐勇:南昌大学国学试验班的课程体系,我觉得非常好。因为它的确是融贯性的,特别是对于印度学、西方学的一些基础都加入了,这个非常好。

  主持人:武大是程水金兄的“娘家”(众笑),从2001年开始,他就在您的国学班里教课。他的课程方案里,有很多东西都是从武大汲取的。

  郭齐勇:程老师的方案和我们的方案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小学的基础不能孤立地去讲,比如古代汉语语法之类的东西,它是可以通过读原著、读古文献读出来的。当然《说文》是要读的。我觉得小学和古文献的基础是最重要的。刚才说的二十几种书,没有这个基础是不行的。

  我们还有请外国学者来讲学,特别是开设了西方文史哲通论通史课。这样就是一个新国学的架构。但是古文字、古文献这些基础的东西不能丢,学生一定要进入这个状态。

  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吧。过去我下乡的时候,老乡告诉我打草鞋,说“草鞋无样,边打边像。”(众笑)

  我们武大还比较强调两门外文。现在孩子们第一外语英语很不错了,我们设置的第二外语为日语,日语的量很大,要学好几个学期。当然我希望他们还能学德文、法文。所以武大在外语这一块,语言基础的分量要重一点。

  程水金:以前还开过古希腊文。

  郭齐勇:是啊。后来看到太多了,受不了。孩子们只有四年的时间,他要读古文献,古汉语对他们来说不异于一门外语。

  主持人:本硕连读应该是六年啊。郭齐勇:我们还是分段的,还是4+2

  程水金:这就是问题。六年制本硕连读的课程设置,在实际操作的培养方案中却分成本科与研究生两个阶段来做。我本想搞一个六年一贯的方案,但非要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模块来做,还是把它分开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学分的限制。你看前面的这一部分(指着课程表通识课部分),占掉——

  郭齐勇:占掉三分之一。程水金:我总共只有168个学分,前面这部分占了36个学分。

  王长华(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总共168个学分在本科里也不算少。规定本科是155个学分。

  程水金:是155个学分。这超出的13个学分,是我自己胀出来的。

  朱万曙(安徽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院长):这一看,长华就是教学管理的行家。

  程水金:对,他一看就清楚。说实在话,我希望把155个学分都按我的设想安排为经史子集的元典精读课。可那不行啊!没办法,只好胀出一点。还有,经史子集、包括梵佛类、西学类的典籍我都是要一视同仁地开设的,没有什么“主干课”、“必修课”、“选修课”之类的区别,都是主要课程。但无奈的是,你必须要套进他这个课程类型的模块里面去。

  郭齐勇:所以你没办法。

  程水金:不过,课程类型的模块是个形式问题,关键的问题是学分的限制。按我原来的设计,梵佛类也有十部著作,包括姚卫群翻译的《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但由于学分的限制以及师资的问题,就把它砍掉了。

  郭齐勇:我觉得程水金老师刚才讲的一点也非常重要,我们还是要培养君子人格。我们在修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中,不把它仅仅只是作为知识学问,还把它作为终极关怀,强调做人的根本与健全的人格。

  对这个方案,我的具体想法是,作为四年的规划呢,国学班培养孩子,读经典也要适度。我现在发现经典课太多,孩子们拔不出来。所以后来我们的第二方案又适当换了一点,充实了一点“论”的课和“史”的课,加强一点哲学方面的训练、方法上的训练。“通论”、“通史”还是不可少。我们办了一个中西比较哲学班,一个国学试验班,还有一个哲学基地班。这些孩子们一比较起来,国学班的孩子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特别是国学经典比较扎实,但是你要他“论”起来,就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要能“立论”,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哲学训练就不可少。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这几个班,哪个班的学生“论”得比较好?

  郭齐勇:其他两个班的好一些。主持人:为什么呢?

  郭齐勇:训练方法不一样。我的意思是说我们不绝对排斥“通论”“通史”,“通论”“通史”有它的合理性,它归纳的条理性,短话说长这是分析,长话说短这是综合。还有他的问题意识。当然通过原典的阅读,问题意识也会很强,但是担心孩子们会沉溺在这个里面拔不出来,淤进去了。

  另外我们读经典也要用西方的古典学的方法,除了小学基础,义理、辞章、考据三者的结合之外,还是要用一种现代方法来解读,吸取西方汉学家和今天水金先生讲的“融旧开新”,用一种新的东西来把它提升。个人认为这个方案很完备,只是提这样一个小的建议,还是“草鞋无样,边打边像”,慢慢的摸索吧。最近,我请于亭老师来做我们国学院的副院长,他专门抓本科,他也是在哈佛受过训练的。

  郭齐勇:我们就请他来重新修改第三套国学试验班的本科方案,你这个东西我也拿回去做参考。

  程水金:到时候可以互相交流一下。主持人:版权问题就免了。(众笑)

  不能脱离元典去讲概论,那样讲概论没用

  [新闻背景]这场访谈是在“国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会场的一角进行的。不知不觉,一个中午的时间在几位学者的话语间过去了。很快,参加下午论坛的学者们陆陆续续走进会场。看到这边谈得起劲,很多人都围拢过来。

  王长华: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标准的培养方案,应该说想得很周到、很细。但是从一个教学管理者的角度来考虑,我觉得这个方案还是很满,东西很多。从操作的角度来说,要考虑实施起来有没有困难,能不能做到。比如说,小学类里面有《说文段注》,我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就买了一套,老实说那时候我真是看不下去,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要让学生把它作为一个必读的书来读的话,可能一个学期都不一定解决得了。

  在西学类里面,《小逻辑》,名著。我想这是个问题:中国的哲学家,有多少人把它弄明白了?多少人把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弄明白了?

  郭齐勇:能把它读下来很难,很难。

  王长华:刚才郭先生讲概论的东西也不能完全排除。

  郭齐勇:不能没有。

  程水金:我是想通过这种元典精读把概论灌到里面去讲,以这个元典作为依托,不能脱离元典去讲概论,那样讲概论没用。

  王长华:也就是在讲元典的过程中讲概论。

  程水金:对。不然只是读就是了,不需要老师来讲,老师讲什么呢?

  王长华:是的,老师来讲那些东西就是累赘,起不到作用,你不一定叫概论,叫导读。

  王长华:把小学的东西,包括语言学的东西,包括语言学史的东西,也给他贯穿进去。

  程水金:我的考虑是,把这些经典读完了,那概论就不是问题,他自己找本书来看就够了。我的这个课程设置,前4年是打元典基础,后2年是打通。

  朱万曙:第一,我赞成长华老师包括齐勇老师刚才讲的,就是这个方案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可以做一些调整,开的课程稍微适当地压缩一些。这么多元典,本科四年,包括他“高中后”的思维方式,以他已有的知识平台,他能不能接受、消化,确实是个问题。

  第二,实际上现在文史哲专业的学生就业,学非所用,是很正常的事情。从就业的角度讲,现在的国学学科,我倒是觉得有它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因为这些学生并没有专学中文啊,历史啊,哲学啊,他把它们融汇了。他以后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很可能大于某个单一专业学科的适应能力。这是面对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和就业市场来说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将来的中文系、哲学系、历史系很可能会慢慢地在本科阶段真的要走向融合了。它不融合,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不强,因而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就弱,他的能力是单一的。所以从这点来说,国学这个学科是有发展前景的。

  第三,刚才郭老师讲到他们有英文还有日文,程老师你追求的是涵化中西东这样的目标,那么你的课程设置里面外文这一块能够体现得更充分一点,会更好。

  第四,刚才郭老师也讲到了,就是说,我们读了这么多元典,实际上是一个接受,接受了以后必须要转换啊,转换了以后他要能够表达。所以我倒有个建议,我是安徽人,我觉得可以把桐城派姚鼐编的《古文辞类纂》,至少可以作为一个选修课。所有的文体,包括应用文,它里面都有。这样可能对最后学生出炉的时候能力的提升会有好处,而这个古文辞本身也是咱们国学范围之内的内容。

  郭齐勇:钱宾四先生是很重视《古文辞类纂》的。

  朱万曙:有先生讲,文章在清朝,是靠桐城派给撑起来的。甚至到了曾国藩讲经世致用,他是把经济与义理、辞章、考据并列的。这对学生能力的转换,会大有好处,我就说这几点。

  主持人:刚才你说要调整一下课程。你觉得哪些课应该调整?

  朱万曙:我觉得在本科阶段,比如说《史通》,就可以暂时放一放,比如说《荀子》,在诸子里面,也可以暂时放一放。先讲《老子》,《庄子》,因为难度比较大,学派也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主持人:谢谢各位,辛苦了。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