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进高校新闻特别行动
开栏的话
为了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践行“走转改”,中国教育报精心策划、全力推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教育报走进高校新闻特别行动”重大报道,组织记者深入“985”、“211”、地方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等各级各类高校,与高校师生交流互动,宣传报道高校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就、新经验,通过典型报道、问题调查、成就展示等方式,进一步引导高校师生凝聚共识,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今天本报推出“走进高校新闻特别行动”的首篇报道,记者走进中国现代大学的源头、已有118年办学历史的天津大学,报道该校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产学研深度合作共筑“强国梦”——天津大学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采访纪行
天津大学石化中心科技人员在广西广维化工公司生产线上指导。 (资料图片)
穿过繁华喧嚣的卫津路,走过卫津河桥,踏入庄严古朴的天津大学校门,我们开始了中国教育报走进高校新闻特别行动报道的第一站。
举目而望,北洋纪念亭——这座正对校门的白色花岗岩建筑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这里,记载着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的诞生。从北洋大学到天津大学,这所诞生在甲午海战之后的大学,一百多年来一直秉持着最初的“强国梦”,一代又一代天大人,始终在为之不懈努力,不懈追求。
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今天,在举国上下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际,天津大学不忘使命,结合自身优势,探索着一条覆盖“面—线—点—平台”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以主动姿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面——助力地方产业升级
天津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杨明海心里有一张中国地图:“经过实地测算,凡是坐高铁当天能打个来回的地方,都是学校产学研合作的核心区域。”
如何根据学校的学科优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天大人主动出击。仅2012年上半年,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就带队走访了河北、山东、江苏、辽宁四省的二十多个县市。结合天津大学化工、机械、材料、电力、水利等优势学科的特点,学校狠抓区域合作布局,让优势学科与地方支柱产业对接。
山东淄博一直以生产水泥、陶瓷等传统建材为生,急需产业升级。2012年,天津大学在淄博高新区成立了天津大学山东研究院,根据淄博乃至山东省支柱产业定位,与山东重山集团签订了总额2500万元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硼同位素生产工艺及装置的开发和设计”。
硼的同位素是核电站中控制核反应的重要材料,但我国一直依赖于进口,因此它的工业化生产对于地区产业升级、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在淄博市政府的支持下,7000平方米的研究与公共检测平台和3万平方米的技术中试基地已经建立,产业化并不遥远。淄博市一位政府官员形象地说:“将来20亿元的产值可能就是一两车的材料,比现在100辆卡车的建材都值钱!”
在一望无际的黄海上,100多米高的风机犹如一个个巨人,源源不断向江苏启东输送着绿色能源,这正是天津大学同江苏省合作的成果之一的海上风电。
按照国外传统方法,安装一台风机需要一个月,成本高、风险大、施工困难。2008年,通过江苏省政府牵线,天津大学与道达重工集团联合成立道达海上风电研究院,针对海上风电基础安装难题,在全世界首创“一步式安装技术”。
道达重工集团总裁李爱东喜欢将这项技术比喻为在海上“种”风机,他说:“现在安装一台风机仅需要3个小时。更重要的是,这些风机将来拆除后可回收利用,极大地降低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成本,更具规模化开发的条件。”
“这是典型的产学研合作。”李爱东说,“这个20多人的团队,由青年科学家、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练继建领衔,‘道达’副总裁黄宣旭任副院长,其他成员全部为博士。”
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建筑节能、物联网……天津大学与地方开展的每一项合作,都自觉瞄准地方支柱产业和国家战略需求。
对于深度产学研合作中的“深度”二字,天津大学副校长舒歌群说:“目前,天津大学已与全国15个省份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各地每年为天津大学设立的专项基金经费总额已达到3500万元。”
线——瞄准行业共性关键技术
汽车发动机如同汽车的心脏,给汽车装上一颗“中国心”,是国人多年的梦想。在天津大学推动深度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这个梦想成为现实。江淮汽车旗下的瑞风商务车用上了天津大学设计的发动机,并且连续3年被评为“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
这一次,天津大学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担当了“盟主”的角色,把一汽集团、二汽集团、潍柴动力、广西玉柴等多家国内汽车工业的领军企业集合在一起。2010年,天津大学依托“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成立节能环保内燃机产业战略联盟,目标直指行业共性关键技术。
“深度产学研合作不是以单个成果转化为目标,而是以全行业的持续发展为方向,为此集中力量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是必然选择。”曾任内燃机重点实验室主任的舒歌群解释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对于提升行业整体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企业之间往往是竞争关系,无人牵头,因此需要大学挑起这个担子。”
截至目前,天津大学已牵头成立了新一代煤(能源)化工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煤炭开发利用技术联盟、抗生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21个行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在与化学化工行业的合作中,天津大学解决了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等重大项目的关键技术。“高效规整填料精馏塔技术及应用”成果,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覆盖了国内化工行业80%的份额。“粒子过程晶体产品分子组装与形态优化技术”成功应用于10余种产品,已在国内多个企业建成了17条精制生产线,依托该技术生产的医药中间体地塞米松磷酸钠产品战胜了法国罗素等国际竞争对手,占有50%的海外市场和60%的国内市场。
面向电力系统的“电力系统安全预警监控理论及其工程应用”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家电网公司调度中心等部门和京、津、沪等地150个城市800余项工程,甚至走出国门,被美国的电力公司采用。
指着报纸上最近关于“中新天津生态城”居民个人发电并网的消息,杨明海自豪地说:“全国90%以上的智能电网有我们的技术!”这种名为“智能电网—分布式发电微网”的技术,使太阳能、生物能、小型风能、小型水能、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成为现实。
“一个行业的技术往往是一条从头到尾的链条。与行业合作,有助于我们把一个问题做深做透。在解决重大工程问题的过程中提炼重大科学问题,已成为原始创新的重要原动力。”据杨明海介绍,2012年,天津大学共主持国家“973项目”4项,集中实现了“横向工程‘反哺’纵向研究”。
点——校企合作突破技术瓶颈
按照天津大学的说法,面向企业技术需求的合作叫作“点”。舒歌群告诉记者,这些针对具体技术问题的“点”同样不可小觑,因为它们往往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就拿化工产业来说,我国的化工产值世界第一,但是一直以生产粗制原料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比如,纯度为98%的辣椒碱,一吨只卖一两万元,如果纯度提高到99.99%,价值可能就是几万美元。”在化工学院国家工业结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王静康院士正在带领团队,致力于提高化工、医药、食品的精制程度。
在天津大学校园一处不起眼的小楼里,国际上第一个“运输行业”空气环境研究机构——“座舱空气革新性环境研究中心”设在这里。该中心联合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美国波音公司、中国南车集团、荷兰阿波罗过滤公司等4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解决密闭环境空气质量问题。领衔该中心的“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天津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陈清焰说:“通过我们的研究和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久以后,人们乘坐公交、地铁、飞机、高铁,将全程享受到温湿适宜、健康洁净、能有效控制病菌传播的空气环境。”
美国波音公司研究与技术副总裁艾博恩将中心叫作“一条龙式全程研究的联合研究机构”。这正是天津大学匠心独具之处。为了克服传统校企合作“以短期、单项技术服务为主,对提升学校学科水平和企业技术能力作用有限”的问题,天津大学积极探索建立具有长期性的校企联合研究中心。
“校企深度合作不是项目性质的,不是解决单一问题的,而是以解决核心的、战略性问题为目标,学校与企业共建联合研究机构、保持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是当务之急。”杨明海说。
目前,天津大学已与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汉柏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宝硕焦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21家企业联合建立研究中心,由企业投入经费,天津大学提供实验场地、设备和技术支持,探索符合双方发展方向的科研成果,通过成果的共享或转让,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转化。仅“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河南宝硕化工煤化工联合研究中心”完成的年产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工艺包,就帮助企业每年增加经济效益800万元。
平台——形成科技创新高地
沿着渤海153公里的海岸线,坐落着天津滨海新区。运用天津大学“新近吹填造陆区域软基加固成套技术”,这块靠填海造陆而成的新兴区域实现了从无到有。如今,这里又为天津大学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新平台——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
“立足滨海,服务天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的宗旨十分明确。这座占地面积450亩、规划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研究院,被列为天津市自主创新重大项目和滨海新区四个创新支撑之一,将建设成为天津市和国家产学研合作的示范性基地。
在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的滨海新区里,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空客A320总装线、中航直升机总装基地、无人机、大推力火箭、大功率机车、地铁和轻轨机车制造等近400个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初步形成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轻工纺织等八大优势主导产业。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紧盯着八大产业需要,建立先进航天燃料中试研究中心、煤制乙二醇工程中心等八个研究中心,承接新区大企业、大项目的产品研发课题,帮助新区延长产业链。
“从一片海到一片地,从一座临建到拔地而起的高楼,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望着已经落成近8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全程参与建设的舒歌群感慨万分。目前,工研院已引进包括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等多位领军人才,注册科技企业13家,注册总金额6800万元。
“我们是边建设边运行,精馏、煤化工、纳米涂层等技术已经进入中试阶段。”舒歌群说,“中试正是连接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的关键,也是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的必要一环。现在,校内难以满足的中试项目,就可以在工研院这个平台来做了。”
“将触角延伸至产业聚集地”,尝到甜头的天津大学继滨海工业研究院之后,又先后建立了“天津大学山东研究院(淄博)”、“天津大学东北研究院”、“天津大学广天机电研究院”等7个平台机构,在合作中发现研究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服务区域发展。
“高校永远要比企业早走两步。我们既要解决企业眼前的问题,又要研究15年以后的问题。”舒歌群认为,“产学研合作永远是一个动态调节的过程。随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创新主体作用更加突出,到时候大学和企业需要有更加明确的分工,只有这样,产学研合作有机体才有存在的可能。”天津大学通过“面—线—点—平台”相结合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同时,也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工程人才,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使“强国梦”早日成真。(记者高靓 唐景莉)
《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8日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