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到最新最前沿的东西——山东轻工业学院实施本科课程改革纪实 3月17日上午,几名来自省内外的高教专家应邀来到山东轻工业学院,对学院的创新课程建设进行评估论证。 “今后像这样的创新课程建设论证会,每年都要开,目的就是要把真正的创新课程评出来。”学院党委书记徐同文说。徐同文所说的创新课程建设是这所地方高校眼下正在大张旗鼓进行的课改试验的重要内容。 一所地方高校何以要进行课改?其课改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课改给学校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山东轻工业学院。 能提供“面包”和“牛奶”就不要塞给“煎饼”和“窝头”—— 为学生定做有用的“课程套餐” 2010年11月,刚刚上任不久的徐同文调研发现,现在许多高校不少专业课教师一直沿用同一本教材在为学生上课。 这一发现让徐同文感到有些震惊。“这些课程就像‘煎饼’和‘窝头’,陈旧过时,缺乏营养。为什么不给学生吃‘面包’和‘牛奶’?”在徐同文看来,“课程是质量的核心。学生交费上学,是消费者,他们购买的主要产品之一就是课程。要让学生消费新的、先进的课程,而不是陈旧的、落后的课程,这是高等学校要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落脚点”。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山东轻工业学院开始走上创新课程体系改革之路。经过细致的论证和广泛动员后,去年3月,学院创新课程体系改革首批“试点班”开班。学校从54个本科专业中,遴选出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5个专业先行试点,每个专业各选一个班,共200名2010级学生加入首批试点。 学院教务处处长马万勇向记者介绍了“试点班”的创新课程设置:“大一重点强化应用外语和网络信息工具训练,大二开设素质能力必修课及素质拓展课,大三开设专业核心创新课程,大四则主要开设与就业有关的职业能力课程。” 创新课程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从国外合作高校直接引进最先进原版课程;二是通过互联网学习国外顶尖知名高校的网络课程;三是将本校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的专业前沿课题转化为课程;四是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企业工程师来校授课或学生到企业学习。 “由于试点成效显著,2011级试点扩大到48个班2200名学生。”马万勇说,“今年秋季时,全院所有专业将实行新课改。” “一本教材教十年”的情况决不容许存在—— 课程创新带给教师压力和动力 学院创新课程改革推行伊始,便在全院引发了一场“地震”。首先受到震动的是教师。 为什么感到震动?因为按照学院新的课程体系要求,教授必须要创设、开发自己的课程、教材和讲义,每门课程都要建立课程资源库,要做到“三变”,即变课本为主为讲义为主,变一本教材为多种参考书,变课堂作业为主为单元主题论文为主。 “这意味着教师再也不能仅靠一本备课笔记就能吃一辈子教授饭了。”徐同文说,“过去那种‘老师讲废话,学生读旧书,一本教材教十年’的情况决不容许存在。” 胡心平是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一名年轻教师,已经教了五六年材料专业课的他现在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我把课堂教学时间压缩了30%,空出的时间用于课堂讨论,我还利用网络,通过飞信、微博与学生交流。”胡心平说。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綦星光主动到企业调研并寻找课程资源。“调研后我豁然开朗,原来生产实际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綦星光说,“不少单位提出要灯光设计与控制方面的人才,学院已着手论证,将尽快开设相关的课程。” 翻开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下学期的课表,记者发现,上面已排上了德国杜门斯啤酒学院常务董事讲授的“现代啤酒酿造技术”等课程。新鲜的课程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010级化工专业试点班学生王荣美告诉记者,试点班的英语课每周有10个课时,比普通班多6个课时,“口语能力大大提高了”。 2011年6月,因为英语创新课程的目标不再是完成课业学习,而是要在升入二年级前掌握英语,2010级化工专业试点班40名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四级考试,有39人通过,通过率达97.5%。 课程管理权下移到二级学院,设置创新课程奖励津贴—— 创新机制为课改提供制度保障 新课改启动后,学校对教学资源进行重新调整分配,对大量课程进行了减、删、并、借、增。 为此,学校打破了僵化落后的课程设置模式,将课程设置调整的权力交还给院系,各专业50%以上的课程,特别是大学后两年的专业课程,主要以院系为主,自主组织教学和管理。学校教务处则由原来对全校课程“一把抓”,变成主要负责公共课、基础课、通识课程等。 不仅如此,为了支持二级学院进行课程改革,学校在职称评聘上也向下放权。“学校教师现在评职称,找关系的没有了,因为全是硬指标:创新课程+人才培养+学术卓越。”徐同文说。 学校还专门设立创新课程建设经费、创新课程建设奖励津贴和讲授创新课程津贴,鼓励一线教师组建团队研究开发创新课程。对教学效果好、专家评价高的创新课程给予专项资助,并在全校示范推广。 为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学校成立课程设置专家委员会,由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主要任务是调研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及时动态调整课程设计。课程质量则由课程评估中心负责,定期对创新课程进行听课、评估、检查和验收。 “学校的课程创新将常态化,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以不断培养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优秀人才。”徐同文说。(记者 蔡继乐) 《中国教育报》2012年3月31日第1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