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学术动态 > 国内动态 >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在华北电力大学举行
时间:2012-12-17 08:40来源:华北电力大学新闻网 作者:华北电力大学 点击:
12月12日,由华北电力大学承办的“第六届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年会”在北京举行。

12月12日,由华北电力大学承办的“第六届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年会”在北京举行。2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以及通信、电力行业的主要领导汇聚一堂,围绕“行业·大学的相互支撑与共同发展”主题,共同探讨了行业特色型大学如何在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进程中实现内涵式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如何服务和引领行业发展等议题。

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林蕙青,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中兴通讯学院院长曾力,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28所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主要领导,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等媒体,参加论坛。

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林蕙青在讲话中指出,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的支持,行业的需求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而行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大学尤其是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支持。大学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实践证明,行业特色型大学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林蕙青指出,本届论坛的主题契合了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对探讨新形势下的产学研合作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林蕙青就高等院校特别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推进内涵式发展,提出四点意见:一是提高质量。行业特色型大学要充分利用在应用学科人才培养、应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利用优势、加强优势、发扬优势,将比较优势拓展为竞争优势,最终成为质量优势。二是坚持特色。行业特色型大学要善于在自身优势上做文章,将自身优势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之中,从自身实际出发,注重历史的积淀,保持弘扬自己的特色,紧跟时代步伐,富有变革精神和创新思维。三是协同创新。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校企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对于行业特色型大学而言,协同创新,首先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是在科学技术上创新;第三要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上创新。四是积极引领。行业特色型大学要为行业解决战略性、前瞻性、共性关键技术问题,瞄准行业未来发展需求,从战略高度研究行业科技长远发展,准确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占领学科前沿,从支撑行业技术创新逐步过渡到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和进步,实现从支撑行业发展到引领行业和相关学科发展的跨越。

我校党委书记吴志功在致辞中指出,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赋予了更加光荣的历史使命,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既要发扬自身的传统优势,又要更加紧密切合国家的战略需求,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在异军突起中铸就新的辉煌。只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把握发展规律,抓住发展机遇,将学校的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行业企业代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中兴通讯学院院长曾力发表自己观点。他们认为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支持,分析了企业人才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之间差距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缓解这一矛盾提出意见与设想。他们建议校企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和高端创新人才,为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我校校长刘吉臻作题为《依托 服务 引领 超越——对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发展定位的战略思考》的报告,对新形势下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的发展定位,这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命题,进行了阐述。

首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要求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十八大的召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以及两个核心指标、三个台阶的提出,更是首次把未来10年定位于国家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对中国国力的跨越式增强提出了明确的具体指向。在这个背景下,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高等教育,势必推向了引领经济发展、民族振兴的战略中心地位。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以自身的变革与创新,肩负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重大使命。因此,对于各级各类学校来说,需要科学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提升自身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行业特色型大学定位中的“高水平”在于对行业发展的引领。新世纪以来,各个行业领域核心技术的结构、内容、需求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型与变革。对于行业特色型大学而言,“依托行业而产生、服务行业而发展”的基本格局面临着新的挑战,大学自身的发展以及对行业的支撑与服务都必须重新思考定位。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实现对行业的引领与超越则是大学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高水平的体现。从对行业的依托服务到走出行业,实现对于行业的引领与超越,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行业特色型大学必须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培养一大批支撑行业发展的自主型创新人才或领军人物,在科学研究上着力于解决行业发展“源头”的基础性、原创性问题以及与行业产业密切相关的共性技术问题,建设能够站在国际、国内前沿的学科,保持与行业适度的张力与距离,并进一步对行业产业的转型催生新的经济生长点。

最后,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也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定位的选项。科学的大学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办学“特色”也只有在与社会的适应与动态平衡中才能不断推向新的领域和高度。在高等教育新的竞争体制形成的形势下,大学发展的动力源更多地取决于建构在学校历史发展基础上的战略目标、战略谋划、科学发展。由于大学的各异,作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类群的大学,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会发生不同的分化。一部分发展态势良好的学校可能在战略机遇期率先发展变革与转型,走向综合性大学的发展道路,形成高水平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机制。报告对美国MIT、我国华中科技大学这两所由工科大学向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转型发展的成功典型,进行了分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王玲作题为《协同创建创新型高校,合力推进开放型经济》的报告、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作题为《立足行业特色推动协同创新 培养行业领军人物》的报告、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作《历史与现实的必然:大学与行业的相互支撑与共同发展》的报告。

会议还邀请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作了题为《“2011计划”工作进展》的报告。他指出,“2011计划”的实施是国家基于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目的而组织开展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更是在宏观层面为“2011计划”的实施,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氛围和发展空间。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是高等教育在国家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发挥应有作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利契机。希望高等教育系统、特别是行业特色型大学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指导思想,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调整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的方向,积极支持,踊跃参与,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在国家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振兴中,充分发挥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

在大会发言阶段,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徐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蒋庆哲等高校负责人先后发言。

大家对新形势下行业特色型大学如何适应国家、社会、行业对高等教育新的需求,如何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把握好现今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更好地发挥在各自行业的引领作用,进行了探讨。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作大会总结。他指出,本届论坛既是对十八大报告精神的有效贯彻和具体实践,也是将论坛的研讨焦点从基本理论层面向实际操作层面转换,使行业特色型大学借助论坛交流这个平台进一步加快自身发展。应该说,本届论坛年会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的转折点和新起点。

对于行业和大学之间的进一步相互支撑与共同发展,王亚杰提三点意见:一、加强行业与高校的战略研究,落实行业与高校在共性关键技术创新方面的深入协同,促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二、进一步打破行业壁垒,共享学科优势和行业资源,不断提升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办学水平;三、勇于承担培养工程技术拔尖人才的重任,积极争取工程博士的试点和培养工作。

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于2007年由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发起设立。本届论坛上,来自教育部、中电联、中兴通讯等行业协会、企业领导以及特色高校的60余位领导及专家汇聚一堂,以撰写文章和主题发言的形式,围绕“行业·大学相互支撑与共同发展”的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和思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