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弋 绘 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这是不久前知乎网站上的一个提问。在围绕“努力能否上清华北大”的讨论中,“家庭环境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影响”再次引起网友对“寒门难出贵子”现象的关注。有人称这是“贵子”的优越,也有人称这是“寒门式努力”的无奈。不少网友发问:光靠个人努力,“穷孩子”还能挤进名校吗?(1月26日《中国青年报》) 这无疑是一个颇具社会吸引力的教育命题,涉及“努力能否上清华北大”“寒门式努力是否有用”“如何看待家庭背景的作用”等三个不同层次的子命题。今天,我们邀请了几位不同身份的作者从各自角度分享自己的观点。 寒门子弟更要相信个人奋斗 朱四倍 随着学校层级的升高,“寒门贵子”的比例越来越低,从98%到50%,再到5%、1%,在这些数字的变化中,人们能意识到“寒门式努力”的难处。“如果人生是一次长跑,寒门学子在起跑线上就落后太多,起跑后动力不足、补给不足、身体素质差,能够咬牙坚持下来的实在屈指可数”,这一说法得到很多人的共鸣。 “寒门难出贵子”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在社会微妙心理的推动下,不少人把这一现象归结为社会不公,进而把其作为发泄不满情绪的一个出口,甚至作为贬低个体努力的一个借口,这实在是一个误区。尽管我们要承认寒门子女在重点大学的比例下降和在就业中承受较大压力,但是更要看到,不少寒门子女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 我们既要认识到附着在“寒门难出贵子”现象上的社会忧虑和公众不满情绪,也要认识到寒门子弟唯有努力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对任何个体来说,个人努力都是成功的主渠道。如果一味抱怨,甚至在发泄不满中忘记了自己的人生努力方向,或者片面地认为再努力也是白搭,在笔者看来是可悲的,是对陈旧观念的臣服。因为这在无形中遮蔽了责任担当,承认了自己是人生和社会的弱者。 经济状况一般或较差的家庭,由于缺乏丰厚的社会资源,其子女在教育和就业过程难免处于弱势地位。但这种现实不是要让寒门学子放弃努力,而是告诉他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收获成功,消解“寒门难出贵子”现象。生活就是一个问题叠着一个问题,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体来说都是如此。正如新闻中所说,“来了清华之后,只要你有心,什么都可以补上。”大学是一个催化剂,可以让寒门学子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充分证明了努力的真谛和价值所在,也让我们看到了寒门子弟的希望。 2014年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2013年增加11.4%,圆满完成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10%以上的目标。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去年招收了5万名优秀农家娃。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还要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就笔者的理解,这是制度和政府层面对消解“寒门难出贵子”现象做出的努力。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对寒门子弟来说,只要保持努力奋斗向上的激情,保持一种对成功的渴望,同样能够活出精彩人生。(作者系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教师) 应正视家庭背景对人的“合理影响” 曹灿辉 一提起家庭背景,人们往往联想到特权、金钱、地位、关系等。其实,一个人家庭背景远不止这些,还有更多的内容,比如父母的职业和文化水平、家庭的幸福美满度,以及父母是否重视教育,是否有较好的家庭教育方法,等等。 家长如果采取不正当手段让孩子上名校、求发展,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理应遭到唾弃和批判;但家长如果凭借自己较好的职业,较幸福美满、经济无忧的家庭条件,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开阔的视野与出众的人格,使孩子得以上名校乃至成才,这是家庭背景对一个人的“合理影响”,是无可指摘的。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公正,放眼当今世界各个国家,能够进入名校学习成才的大多是家庭背景较好的学生,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笔者曾在一家美国媒体上看到《你的爸爸是谁?》这篇文章,作者认为,孩子家庭背景越好,学习、事业就越容易成功。德国有统计数据显示,一个德国人成功的因素中40%靠家庭。因为好的家庭背景,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和资源,而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但家庭经济条件和文化地位处于弱势的孩子想进入名校学习成才,就要付出更多努力。教育有社会分层功能,能够促进社会流动,家庭背景“合理影响”孩子上名校、成才,其正向激励作用很大。一个家庭中哪怕只有一个人上了一层、进了一步,都会激励整个家庭乃至家族共同奋斗,这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高考恢复几十年来,千千万万人通过个人努力考进了理想大学并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这种人才由底层向上层流动的方式,是社会活力所在,也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标志,应该值得肯定。 家庭背景是一个系统,对孩子教育发挥作用的,不仅有家长的言教、身教,还有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要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及成长环境,提高自身综合素养,采取正确的说话做事方式,用先进的理念和思维教育孩子,利用家庭背景的“合理影响”帮助孩子上名校学习成才。 当然,我们认可家庭背景对孩子上名校学习成才的“合理影响”,也就意味着一些“不合理影响”应该得到清除。比如家长的权和钱介入到招生过程中,幼儿园、小学、初中招生过程中,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占尽先机,以及高考加分乱象,冒名上大学等问题,理当严厉禁止,并应通过完善监管、追责机制,杜绝此类丑恶现象。(作者系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教育局公务员) 言必称清华北大是狭隘成才观 耿银平 当我们将“寒门学子”与“考上清华北大”捆在一起时,已释放出一种暗示:这是巨大的教育成功。这种界定有一定的世俗道理,却是以偏概全。 能考进清华北大的只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人只能是“路边的鼓掌者”。但是,很多人即便没有考入顶尖名校,却通过自食其力,努力拼打,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这就是我们一再倡导的“教育的真谛”:将孩子培养成快乐、向上的自食其力者,即便没有考上名校,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成就;让孩子养成豁达向上的心态,其难度不逊于让孩子成为“学霸”、“分数高手”等。比如,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的母亲将培养出当总统的儿子当成教育成功,也将培养出在家“挖土豆的孩子”当成教育成功。 可是话好说,却不好做。我们一贯的教育评价标准就是“成绩好才是真的好”、“考上名校才是教育成功”,为此,我们拼命强化孩子的智能发展,而将孩子的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多元智慧,以及服务于公共发展的品质都忽略了。当我们过分强调分数和升学率的时候,容易对孩子的远景发展、综合素养形成戕害,比如,不少孩子的生活能力非常弱、心智很不成熟,个别的甚至会走上极端道路。事实上,考试拿高分者与“成功者”从来不能画等号。有报道说,1977年至2008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所有的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学术领域,中国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名单中,也少有出现高考状元的名字。”——这难道还是我们努力追求的“高分的成功者”吗? 所以,当下的教育改革积极推行多元评价的制度,比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等教育评价和改革方向,让“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多一批好学生”,得到更多落实和实践。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算得到了名校的认同,这种认同也有一定局限性、片面性、主观性、暂时性。当下的高考多强化“知识性”,而非“综合性评价”,过多地将考上名校当作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准,而忽视了“人”的立体化、创造性,以及放眼未来的开拓性,人文性,何尝不是一种坐井观天式的狭隘呢?
寒门学子即便没有考上清华北大之类的名校,但如果他们拥有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等优秀品质,凭着这股精气神,也能得到人生发展。看看身边,这种“寒门式的奋斗”,不就是大多数人的发展轨迹吗?(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如果可以,怎样做?
按票数排序按时间排序
808 个回答
进清华以后第一节社会学概论课上,老师让我们每个人填了一张问卷。
上面有两个问题是:“你父母亲的职业?”和“你上大学以前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 问卷收上去以后,老师对我们说:“在座的各位能考上清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你们的父母。” 他接着说:“你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你能接触到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你的学习环境,决定了你上的小学、初中、高中,也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见识。你能来到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更是因为你有了上述这些东西。” 上上周的社会学课上老师公布了开学第一天做的问卷的结果。 老师说:“我每年在清华上课都会让学生做这个问卷,每到一个大学讲课也会让那里的同学做一份。” 结果是什么样的呢?(不知道这个ppt的图能不能放出来不能我就删了…) 这是我们班的统计结果,社会经济地位是根据一套职业评分表来换算的。 有知友表示没看懂这个图,解释一下。 纵坐标是对根据职业做出的社会经济地位的评分,评分越高的职业社会经济地位越高,比如政府官员银行家商人等。最底下的0-19代表无业(有可能是家庭妇女也有可能是下岗,比较特殊可以不纳入考虑范围),30以下基本是农民,30是工人。 横坐标是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左边红色是全国的分布,右边蓝色是清华大学某个班的分布。 简单来说,这张图是清华学生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的构成和全国的构成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清华学生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占比更高,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占比较低。 然后这是和另一所西部211大学的比较(和清华是对口支援关系)(大家忽略掉电视剧电影那个……)重点在于“入学前活动半径”。 有知友说和这所西部大学比较太偏颇了。其实只是因为老师正好去那里讲过课……用这个做比较也能更明显地反映差别。 不过还是补充一个老师也发过问卷的学校,中国政法大学,上大学前出过国的人数占比大概是清华和西部大学的中间值。 还有一些内容没有照下来,就简述一下。 “入学前活动半径”这一项的统计数据非常稳定。 在社科学院,上大学以前到过境外的人13年入学和14年入学的都是40%左右; 而经管学院13年和14年的数据也是40%左右,过去的调查结果也是类似的数据。 和第一张图反映的一样,相对于全国而言,清华大学里家境中等和偏上的学生更多,并且这一现象多年来一直持续。 这个问卷调查的样本比较小,也不是很全面,但是还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感谢学长 @笛在月明楼 的补充:那份调查表并非只有每年社科+经管不足200人的样本量的,老师带的学生团队在2010年前后在校内做过大规模的调研。】 下周上课如果我没有被社会学自传忙成狗的话一定去问一下老师。 上述结果并不是说清华学生都是凭家里关系走后门进来的,而是说明一个人的家庭环境会对ta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决定你来到清华北大的不仅是自己的努力,还有你的家庭环境,包括你父母的教育理念,愿意及能够为教育付出的时间金钱,你的眼界和视野,你能接触到的一些资源和机会…… 这也说明了目前中国社会流动性还不够强。(当然很多西方国家也是类似的情况。) 所以,回答题主的问题:并不是努力就能上清华北大的。短期来看有运气的影响因素,长期来看有家庭环境的影响。 评论里奇怪的内容太多,多说几句废话: 答主的观点并不是“家里有钱就能上清华北大”,我认为在求学的过程中,个人努力和家庭环境是两个互补的因素,父母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越多,你需要付出的努力就会相应减少(当然实际付出的努力因人而异)。反之亦然。 那么就必然存在一种极端情况:因为资源实在太少,即使再怎么努力,也没有机会上清华北大。 当然大多数情况是: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努力,外地孩子和北京孩子一样努力,后者上了但前者没上。 并不是努力【就】可以上清北。 (个人认为智商因素对本科求学的影响不大,不作讨论。清华北大智商高的大神当然有,但大部分学生都是勤奋的普通人罢了。) 无论如何,不要把智商和家庭环境当作不努力的借口。(这句话好土,但是我还是要说) 即使在上了清华的学生里,每个人为了上清华付出的努力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不成功的大道理大家都懂。个人认为,清华的学生大部分都比中国大部分的学生要努力得多,只是多得程度不同罢了。 再加几句题外话好了: 第一节课下课的时候,老师对我们说: “我希望大家知道,你们能坐在这里上课是非常幸运的,中国还有很多人和你们同样努力,却没有办法来到清华。所以如果你们以后学习社会学,我希望你们能用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去思考这个社会,去让它变得更好。” 最后是老师每次上第一节社会学课都会引用的一句话,感觉也挺适合知乎的: 我力求客观,但绝不冷漠。 I have tried to be objective. I do not claim to be detached. ——C. Wright Mills 答主去上下午的社会学课啦~ —————————————————————————————————— 首先感谢大家的点赞和关注,答主只是清华一名普通的大一学生,才疏学浅,没怎么在知乎回答过问题,有说的不全面的地方还望见谅。 统一回答一下评论里的一些问题: 1.关于这个问卷调查的问题我下面已经说过了,这只是我们老师就上他的课的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样本容量只有一百多人。很显然没有考虑到诸多因素,样本太少也不全面。但是也能反映出来一些现象,相信也能够回答题主的问题。如果有知友能给出更科学的调查和数据当然是最好的,所以就不要再纠结这个啦。 2.询问入学前活动半径其实是在调查家庭经济状况,因为直接询问学生家庭收入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调查方式。所以老师选择了这个问题,并不是在说出国出省和上什么大学存在直接联系。所以看到诸如“去过六个省,不是清华”的评论也是让我感到很莫名其妙。是否出国出省和家庭经济状况还是有很大相关的,我觉得这个应该挺好理解吧。 3.关于电视剧和电影的调查确实不太科学,问卷上让我们一人写了最喜欢的三个而不是勾选项。老师是用文化资本的观点分析的,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会对ta的文化品位产生很大的影响,相对来说另一所大学的学生的喜好更倾向于受档期和流行的影响。当然这个样本非常小,不足以说明问题,如果样本更大的话应该会出现更有趣的结果吧。老师没有讲太多,如果有了解这方面的知友还请不吝赐教! 4.关于柱状图,刚刚咨询了助教,最底下的0-19代表无业(有可能是家庭妇女也有可能是下岗),30以下基本是农民,30是工人。 5.有知友希望我介绍一下老师,是一个毕业于隔壁的萌萌哒帅哥!个人非常喜欢他,有学者的高冷却又毫无戾气,开学第一节课跟我们说:“你们对于这个社会的认知,要么是全错,要么错了一大半。”当时大家都很不服气,结果后来上课的过程证明他确实是对的。 6.有好多人私信和评论问社会学问题的。先解释一下清华的专业设置,答主的专业是社会科学实验班,大一是通识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都要学,大二才分专业。现在才大一,所以本身对于社会学也了解不多,没办法回答很多知友的提问,不好意思。 看到大家说对社会学产生了兴趣,想要讲课的ppt和视频。不过按照学校规定ppt不能外传,视频也没有,老师也没有开过公开课。所以只能列一下我们的教材和推荐书目,如果对社会学入门有兴趣的知友可以看看:) 参考教材:吉登斯著,李康译:《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补充阅读: Dalton Conley, 2001, Honky, New York: Vantage Books Garth Massey ed., 2006, Readings for Sociolog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Mills, Wright,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做读书报告的时候老师推荐了五本书: 《发条橙》、《华氏451》、《活着》、《杀死一只知更鸟》、《银河系搭车客指南》 7.大家都对第5点最后那句话很感兴趣啊,举个例子好了。 有一节课上老师问我们:“晋升快的部队和晋升慢的部队,哪个部队的士兵会觉得晋升体系更加公平?”大部分同学都想当然地觉得晋升快的士兵对升迁体系更加满意,但是现实截然相反。 二战期间,Stouffer在美国陆军的社会研究部负责调查影响士气的因素,根据他的调查,晋升慢的宪兵部队士气更高涨,对部队更加满意。宪兵部队中,几乎很少升迁,士兵很难发现不如自己的人得到升迁的例子,于是觉得还算公平。陆航部队中,升迁大量存在,飞行员很容易发现许多不如自己的飞行员得到了升迁,于是觉得不满。 其实就是相对剥夺的原理。 这样的例子发生在几乎每节课的课堂上,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理所当然的东西,社会学的研究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果。 老师的那句话肯定是过于绝对,但是他想传达的意思其实是:你们对这个社会还知之甚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学习社会学、做调查研究的时候一定不能抱着先入为主和理所当然的观念。 (不觉得拽拽的萌萌的吗!) 最后!吐槽快乐大本营的!清华学生也是普通人好嘛!bigger是什么可以吃吗? 那些凭喜好和品位去judge别人,妄图从“看快乐大本营“这点开嘲讽的人,实在太不可爱了。
你可以不是一流人才,但是你可以努力向一流人才、名门望族的的家风看齐,这样你下一代就可能有望了。举个例子,有的家庭,父母教育娃娃要勤奋,结果父母一转身就去打麻将;有的家庭,父母教育娃娃要勤奋,父母在娃娃旁边也在看书自学。
很可惜不是……天道不仅仅酬勤。
和家庭环境的关系可能是最大的。能上好大学必须要接受好教育,要有教育材料能接触,要有科学的时间表,要有好同伴,要有好老师,要不仅仅教知识,还要培养性格和思维方式。 和天赋其实也关系不大,或者至少没有事实证据证明和天赋有关系。遗传能决定一部分东西,但社会化过程对遗传特质的诠释可能是更决定性的。遗传再好的人,扔给狼抚养,也一样不能成才。 智商……唉…… 在NP问题面前,再高的智商也没用;在P问题面前,图灵机的智商也是足够了的。两个机器,一个能解方程,一个不能解,不是因为一个机器是386一个机器是core-i7,而是因为一个没装解方程的程序一个装了。core-i7是能跑得快一点,但可计算能力甚至计算模型都和386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凡是core-i7上能解的方程,在386上也都能解。假如人和人之间真的只是386和core-i7的区别,才是需要去拼努力的时候。 可惜不是。因为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软件的区别,不是硬件速度的区别。 所以,最关键的是有人能把好用的程序装到你的脑袋里,最关键的是教育,而且是早期教育(就像操作系统提供给上层应用的接口要全面而且不能有bug)。 社会的关键问题是好的教育又难又贵。设想一下,如果每个操作系统要安装的时候都要小刀刻硬盘,而且要小心翼翼刻10年,人类社会会说什么? 这个毫无人性的人类社会就会说:好吧好吧,我们就给(那个看起来像)core-i7的装个好操统吧,那个386就随便吧,或者,我们就给有钱人家的386装个好操统吧,没钱人家的就随便吧。而且,更可怕的是,这个社会还会开始自我合理化,编出谎言自己骗自己说:装了好程序机器的都是core-i7,并且有些方程是只有core-i7才能解的,386是永远没希望的。 我只想说,真他妈的放屁! 我真心愿我的有生之年能看到教育能变得好一点,告别小刀刻硬盘,好能让智商论成为一个人类文明史上的笑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