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教育时文 >
李宇明: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时间:2012-12-11 08:51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李宇明 点击: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科学管理。现代大学制度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涉及规范和理顺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改革等方面。

【深化改革内涵发展】笔谈(1)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改革都是以一定的理念更新为基础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要使高等教育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就要求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探索建设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从而为高等教育的更好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科学管理。现代大学制度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涉及规范和理顺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改革等方面。 

  进一步理顺高校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要理顺高校与政府的关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高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体制与机制。这就要完善高校法人制度,保障高校法人地位,进一步科学界定、扩大并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要进一步明确高校的权利和义务,加强高校自主办学与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强高校发展活力。当然,在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高校也应有一种自我约束的机制和必要的监督。 

  要注重提高大学服务社会的能力。高等学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不仅是知识的创新源泉和人才的培养基地,而且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站,要面向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要,全方位为经济社会服务。大学要研究国家发展过程中所有重要问题,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我在北语提出,一流的语言大学不仅要培养有知识、有见识、有胆识、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还要以“中国学”和“国际问题”研究为导向,努力解决中国走向世界过程中的重大语言文化问题,努力解决世界了解中国过程中的重大语言文化问题,努力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语言文化问题。 

  在大学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方面,要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注重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分类发展,对高校进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估,鼓励高校合理定位,各展所长,争创一流。要明确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各自的性质和使命,努力使它们办出特色,在各自的层次与类型内追求卓越,从而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这就要求淡化“985”、“211”等高校标签色彩。当前社会上出现了过于看重“211”、“985”高校类别的不正常现象,已成为影响许多高校招生、就业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属于国家公共教育体系,各类高校应享有公平和平等的权利和待遇。为此,应淡化高校之间的等级差异,革除高校“标签化”评价弊端。这不仅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高校科学发展,而且有利于纠正社会对于高校的片面认识,推动和促进教育公平,推动高校真正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和最紧迫的任务,从而不断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促进高校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更多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树立“书记管心,校长管事”的理念 

  我们要结合实际,在校内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等制度,并赋予这些概念以充实的内涵。高校党委要认真坚持谋大事、管全局的工作方针,坚持把好方向、抓好大事、用好干部、出好思路,为校长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校长在党委决策的基础上,依法独立负责学校行政体系的运转,独立负责地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将学校各项重大决策贯彻落实。 

  要使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做到有机结合,就要明确“书记管心、校长管事”。高校党委书记要支持校长工作,支持行政工作,不要以党代政。高校管理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如果党委跟行政争抢做事,就会出问题。书记管心,校长管事,书记和学校党委要帮校长和学校行政把事情做好。工作中最怕领导们天天纸上见,最好天天人相见,见面沟通多了,很多事情就想到一块儿去了。高校只要党政团结好,学校一定能搞好。我认为学校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一线为中心。在学校最近召开的教职工代表大会上,我提出“谁是学校的主人”的问题,学校的主人是广大教职员工,不是我,也不是校长。在北语,校长已经不做学术委员会主任,把学术权放给教授们,重大事情都要经过职代会、教代会讨论。目前,我们正在制定北语的大学章程,做到依章办事。 

  全面理解国际化的深刻内涵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还必须纳入国际视野。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建立一个既满足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我们要以开放的视野和开阔的胸怀,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创造赢得广泛支持和富有活力的高等教育发展环境。高等教育要在提升国家软实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高等学校特别是一些著名大学要成为国家软实力的品牌,成为传承、传播和创新我国文化和价值观、增强国家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重要载体。要加强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文明对话和思想交流,加强汉语国际教育,大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把中国文化、思想和科研成果推向世界,传播中国经验,扩大中国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主要包括教育理念、课程体系、人员交流、学术科研、办学模式等方面的国际化。要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要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吸引国外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参与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提高师资、课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国际开放度。要增强高校办学的全球化视野、开放性气度、包容性内涵和全方位交流,充分利用教育国际化带来的丰富教育资源,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总之,大学制度建设是今后高校改革的重点和趋势。大学制度建设应弘扬大学精神,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让教育管理回归它本真的意蕴。同时,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反映,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 李宇明) 

  《中国教育报》2012年12月10日第5版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