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设福祉社会是世界各国治国理政的目标。教育作为社会福祉的一部分,既是实现福祉社会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成员共享的一种幸福生活方式。教育福祉化虽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却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福祉日益发达的必然结果。教育福祉化时期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对教育的改革、发展、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关键词:福祉社会;教育福祉化;全民教育 “祉,福也。”(《说文》)福祉即幸福。福祉,“表示接受神德享受幸福的状态”[1]。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产生了对福祉社会的向往,追求福祉成为社会前进的无形动力。教育,既关乎全社会的福祉又关乎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因而是建设福祉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与人类社会活动相伴而生,与人类社会发展相随而进。进入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走向福祉化,这促使我们对教育的使命、内涵不能不做与时俱进的再思考。 一、福祉社会与教育福祉 随着物质生活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日益强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建设福祉社会作为治国理政的目标。在资本主义国家,各政党尽管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但为取得政权在竞选时无不把创造更多的社会福祉列入竞选纲领,并向选民作出承诺,一旦执政就要为建设福祉社会而努力,并将其视为社会民主化的标志之一。中国坚持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人民谋福祉、建设福祉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尤其是中共十七大以来,为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把关注民生提到了重要日程。各国在食、住、行、医等方面为国民创造更多福祉的同时,随着世界“全民教育”呼声的不断高涨,教育也成为社会福祉和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表明,教育正在走向福祉化。 笔者理解的教育福祉具有两层含义:其一,通过对人的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促进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福祉社会的到来提供可能,因而教育是实现福祉社会的重要手段;其二,进入现代社会,不分种族、阶层、年龄、性别,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接受需要和可能的教育关系到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幸福感的一项量化指标,是社会人人共享的一种幸福生活方式,因而教育成为社会福祉的一部分。社会发展、进步,教育是基础。由于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知识爆炸”,人类创造了空前的、划时代的科技成果,从而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并享受到前人无法想象的福祉,这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实现福祉社会的重要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的情况下能够迅猛崛起,有赖于“勒紧裤带振兴教育”;前西德较快地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得益于发展曾被称做“秘密武器”的职业教育;美国能够领跑世界经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收罗知识分子、发展教育、实行人才战略。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接受教育的内容和程度不仅影响到个人的利益和幸福,而且决定了人们的社会存在状态和生活样式。人们对教育福祉的追求也日益自觉和强烈。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创造社会福祉的比拼,归根结底是国民素质和人才的竞争和比拼,其关键在于教育。 正因为如此,尽管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制度各异,但都非常重视发展教育。明显的例证是,自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教育投资迅速增长。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全世界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从3.6%上升到5.7%,其中发达国家上升到6.1%,发展中国家由2.3%上升为4.0%。[2]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的增长幅度分别为40%和4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经济萧条的原因略有降低,90年代以后,包括欠发达国家在内的教育投资又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3]以美国为例,1982—1994年,教育经费由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6.8%上升到7.9%,达到历史最高。[4]这充分说明,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教育事业在飞速发展。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基础地位,实行科教兴国战略。连续多年教育投入的增长幅度超过国民经济增长的幅度,教育事业全面、大踏步前进,顺利走过了改革开放初期“穷国办大教育”的历程。在全国城乡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分流;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各种培训教育遍地开花。毫无疑问,教育大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为创造更多的社会福祉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创造社会福祉的过程中,教育自身也发生了深刻变革,打破了选拔教育、精英教育等传统观念的束缚,转变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满足所有社会成员基本的学习需求,成为建设福祉社会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教育福祉。 教育是传授知识、培养人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其终极目的乃是要增加社会整体的福祉。而一个人能否获得良好的教育又与其幸福息息相关,于是追求教育福祉也成了目的。建设福祉社会与满足人的教育福祉紧密相连,并行不悖。教育福祉是建设福祉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二者密不可分,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二、教育福祉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原始社会,人们无论是互相传习应对环境和生产劳动的知识,还是磨炼性格,都只是通过氏族共同生活的过程来达到目的。到了生产力发展、私有财产出现的阶级社会,宗教、政治、科学、艺术、教育才开始从旨在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化,使社会上的少数人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尽管人们逐渐对教育产生了乐趣,如中国的孔夫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如古雅典人将音乐教育看做精神享受,但根本没有所谓的“教育福祉”。 考察教育走向福祉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教育被排除在社会福利之外和包含在社会福利之内的不同阶段。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财富急剧增加的同时,出现了贫富分化,并由此带来诸多社会问题,不得不对残、老、病、贫等弱势群体提供一些物质救济,于是有了“社会福利”的概念。社会福祉与社会福利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福利是一种物质援助,它的提供者与受益者之间是一种施舍或恩赐的关系,通过社会道德和公共政策得以实现;而社会福祉则是让所有人不仅在物质上受惠,还包含在精神上感受到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是权利分配的关系,通过公共权力和法律制度得以实现。[5]社会福祉包含了社会福利,社会福利伴随着社会福祉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曾导致深刻的政治和社会动荡,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一些国家进一步采取了若干社会福利措施。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各国政府所实施的社会福利,项目不多,范围较狭,并且主要是一些救济性措施,尚未形成一套体系,当然,教育也还未提到社会福利的日程上来,处于社会福利范围之外,更谈不到什么“教育福祉”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基本矛盾突显,公民社会日趋成熟,人们认识到失业、贫困以及贫富两极分化并不能完全归因于个人的无能或懒惰,而与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缺陷有直接关系,国家有义务为国民提供应有的福利,以维护社会公平,社会福利不再是施舍和恩赐,享受社会福利是国民的权利。于是在西方社会流行“福利国家”的思想,社会保障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所实施的社会福利项目日益增多,范围已涉及生老病死、伤残孤寡、失业救济、灾荒救助以及教育等各个方面。教育被纳入社会福利之中,逐渐成为人人共享的一种权利。国家和社会尽可能地为有接受教育意愿的人创造获得相应教育的机会,而且,由于发展教育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社会福利开支中公共教育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教育福祉化,是在教育福利的基础之上,伴随建设“福利国家”转变为建设“福祉社会”的形势逐渐发展而形成的。20世纪末期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飞跃式的发展,世界的现代化程度有了惊人的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人类开始进入“长寿时代”,各国的福利体系不断扩展,福利制度不断完善,向着福祉社会迈进,教育福祉化随之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目标。 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并颁布《世界人权宣言》,明确指出:“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初级教育应属义务性质,技术和职业教育应普遍设立,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而对一切人平等开放。”“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6]虽然当时许多国家还不具备实现宣言要求的条件,但却是世界各国的共识,这可以看做教育福祉化的发端。此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采取各种举措来推动宣言中这一要求的实现。如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11届会议上通过了《取缔教育歧视公约》和《反对教育歧视建议》两个国际规范性文件,提出在尊重各国不同教育制度的同时,各国政府不但有义务禁止任何形式的教育歧视,而且有义务促进人人教育机会平等和待遇平等。[7]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把每年的9月8日定为国际扫盲日,动员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机构同文盲现象作斗争,推动扫除文盲工作的开展,使适龄儿童都能上学、在校学生不过早辍学、成年文盲有受教育机会等。[8]1975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关于世界教育的调查研究报告,提出:一个人享有实现潜力和创造未来的权利,教育不仅是人人都可享受的,而且它的目的和方法也应重新考虑;教育的目的应是“学会生存”;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出完善的人;要建立一个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化的社会。[9]在国际社会的倡导下,随着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振兴、一些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发展中国家经济与社会有了长足进步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纷纷获得民族解放和独立,各国政府都为实现上述目标而奋斗,扩大教育对象,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大力扫除文盲,推行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政企联合兴办职业教育,开展幼儿教育、女子(特别是女童)教育、特殊教育和老年教育,增加教育的免费或补助项目和金额,减轻家庭和个人的教育负担,并制定许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予以保证,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改革及多元化发展。教育走向福祉化经过了漫长的历程。 1990年3月,在泰国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各机构、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共1500多名代表、专家出席了会议。大会最后形成并经会议讨论,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全民教育”是国际社会在全球范围内提出的新概念,大会在“满足全体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学习需要”的思想指导下,全面、具体地规划了创造教育福祉的内容、目标和实施步骤。大会闭幕时又通过了关于后续活动的声明,对会后需要进行的主要活动达成了一致共识,这对实现教育福祉化具有重要意义。[10] 教育福祉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表现为教育的使命不再只是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而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学习需要的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促进人自由、全面地成长,培养完善的人;人民群众要求分享知识成果的学习意识空前觉醒,受教育权利是保障人权的基本内容,是公民社会人人应得的福祉,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国民基本学习需要是衡量社会福祉水平的标准之一。 三、教育福祉化给我们的启示 教育福祉化时期的到来,对教育的改革、发展、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并在发布《纲要》的通知中指出: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纲要》是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推进教育福祉化的行动纲领。只要认真贯彻纲要的指导思想,落实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就一定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的教育福祉。结合学习、领会《纲要》精神来思考我们与世界教育福祉化发展趋势的差距,克服教育福祉化的障碍,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其一,尽快缩小城乡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教育福祉化以保障教育机会均等为前提。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极其复杂,人们对其理解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简明而一致的,即义务教育属于国家公共教育资源分配的范围,是平等共享的教育机会,不同于非公共性或平等竞争性的教育机会。正因为如此,城乡、区域、校际之间义务教育的巨大差距造成“上学难,上好学更难”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一些人花高额择校费往名校里挤,而有些学校则生源流失,备受冷落;“贵族学校”条件十分优越,而有的边远山区学校还存在危房危厕,寄宿的孩子还在打地铺。这些现象与教育福祉化的要求相去甚远,也影响社会和谐。目前,有些地方采取名校与差校对口支援、优秀教师去农村或差校轮岗、名校办分校、远程教育等措施,以放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效应的办法来缩小差距,这固然应予提倡和推广,但作用有限。关键还在于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老少边穷地区和差校倾斜,加大扶贫力度,鼓励和推动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使其能吸引和留住办学人才和优秀教师,增强自我提高的功能,把《纲要》中关于加快缩小差别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缩小城乡、校际之间差距列为地区和教育行政部门政绩的考核指标,对基础教育引入市场机制加以适当限制和规范,建立基础教育的科学考评体系,防止因利益驱动和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使学校行为失范;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中“不能利用公共教育资源集中建设或支持少数窗口学校、示范学校”的要求,[11]逐步限制优质资源学校盲目扩大规模,防止其继续扩大差距,改变家长盲目追求所谓“好学校”的现象,从根本上解决“择校热”这一顽症。 其二,只有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才能使教育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人们往往认为,教育是传授知识、培养人的活动,因而必然为人创造福祉,这是从应然的角度说的,而从或然、实然的角度来看,也可能与教育福祉南辕北辙。 在充分肯定我们的教育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在陈旧的选拔教育观念支配下,近些年来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造成的损害。学前教育小学化,压抑了儿童自由、天真、活泼、爱动、好奇、遐想的天性;到了小学和初中就告别了游戏和运动,少年时代正在形成的个性、爱好和兴趣被抹杀,沉重的课业负担导致生活单调、睡眠不足、近视率日增;进入高中则成了“考试奴”,痛苦而艰难地为高考拼搏,一旦落第,发觉被灌输的知识多无实用价值,为缺乏就业技能而苦恼;成为大学生,尚未养成、完善自强、自立和求真、向善、尚美的独立人格,自主学习能力差,仍习惯于“被灌输”,缺乏研究、创新、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脱离社会实践,多是“啃书本”为文凭而奋斗。于是,基础教育埋怨受“高考指挥棒”的驱使,高校埋怨基础教育提供的生源素质差,形成扭曲的应试教育怪圈。 教育福祉要求教育不仅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更应该是人的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福祉化呼唤教育的人性化,呼唤尊重人的个性、调动人的潜能。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的科林·N.鲍尔说:“我们全球社会所不能浪费的一种资源,就是人类的智力、创造力和想象力。”[12]而一切为了分数的应试教育恰恰与此背道而驰,对受教育者来说,限制了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创造性、兴趣爱好等潜能的发挥,不利于全面、健康的成长,没有欢乐和幸福感;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背负分数、考试、排名次的压力,劳碌于灌输知识,享受不到以才智完整育人的职业生活的快乐;对于国家来说,没有充分发挥教育的效益,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自20世纪末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为改变这种状况作出很大努力,但综合配套改革进展缓慢,并未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关键在于教育观念没有转变过来,改革的紧迫感与合力不足。《纲要》指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这是切中要害的论断,只有把传统的、陈旧的选拔教育观念彻底转变为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观念,才能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其三,教育福祉化要求建立平等、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担负育人的任务,是令人尊敬的职业,尊师是传统美德,提高教师地位、保障教师权益、维护教师尊严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也应重新审视传统的“师道尊严”,不能把教师的权威绝对化。教师让人尊敬的原因是“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是为人师表,而不是与学生处于不平等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陈旧”也表现在师生关系方面。教师往往以“塑造者”自居而把学生看成“被塑造者”,教书,不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举一反三的独立思考能力,而是单纯把知识当做教条来灌输;育人,不注重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和自律精神的培养,而是“我说服你,你服从我”。甚至态度粗暴,出口就是命令,不准提出异议更不准辩驳,训斥讽刺,随意伤害学生自尊心而教师的“面子”碰不得,以为让学生“怕”教师才算有威严。这使学生成了唯师命是从的驯顺羔羊,不敢怀疑,更不敢标新立异,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独立人格的养成。 师生关系问题不独于中国存在,而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向福祉化方向发展,这一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就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报告中指出:“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在我们当代的教育界中,这种陈腐的人际关系,已经遭到了抵抗。”报告不赞成把教师称为“师长”(Masters),认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13]这恰如《纲要》所指出的教师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否则很难谈教育的有效和成功。教育福祉化呼唤建立新型的平等、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四,加强舆论引导,使家长们跳出“望子成龙”的误区。作为家长,无不希望子女成才,过上幸福生活,然而家长为子女设计的通往幸福人生的路径,往往与子女的人生福祉大相径庭。传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不顾子女的天赋、体质、个性、兴趣、志向以及家庭、环境等主客观条件,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揠苗助长,一味按照自己心中的“模式”把孩子打造成理想“模块”。于是,孩子们要上各种“特长班”,却一门心思地盼望停电;家长花高额择校费让孩子挤进重点校,却弄得孩子或是神经衰弱或是成绩落后,失去学习信心。类似现象比比皆是,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基础教育的不公平、重学历轻能力的用人导向助长了这种风气,反过来,这种风气又迫使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给推行素质教育带来阻力。 结果,孩子接受教育不是愉悦的事情,而成为被逼迫的痛苦,产生了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由于家长的主观愿望不符合子女的客观实际,“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努力有可能把孩子“毁”在起跑线上。孩子长大后,“成龙”未果而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甚或失望、气馁、抱怨,以致因人格品德、实用技能方面的缺陷而影响自己一生幸福的事例,并不鲜见。 什么是人才?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作贡献的人,就是人才;什么是成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能力获得预期的结果就是成功。社会有分工,大多数只是“普通人”。科学家是人才是成功者,技术能手也是;身家亿万的企业家是人才是成功者,农民因技艺发家过上小康生活也是,国家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古人云:“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14]幸福是一种个人感受,并不由学历、财富、地位来决定。日本在迈入教育福祉化的进程中,自新世纪以来开展了职业生涯教育,其要义是,在各个教育阶段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观、职业观和了解自己主动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从实际出发树立职业理想,家长和教师帮助参考予以指导。这样,在校时个性自由发展,愉悦学习,步入社会在不同职业、不同岗位创造业绩,从而使人人都有成功感、幸福感。这值得我们借鉴。 还应提及的是舆论宣传的误导。媒体关于成才成功的宣传多是注视名声显赫、出人头地的当“长”、成“家”、称“星”的人物,较少宣传“普通人”的光彩人生,还不惮其烦地炒作重点校、升学率和“高考状元”,为望子成龙的社会风气和分数挂帅的应试教育推波助澜。教育福祉化不只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事,我们要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促使广大家长改变改换门庭、望子成龙的陈旧观念,促使全社会移风易俗,克服陈腐的人才观、成功观、幸福观。 其五,我们的教育投入仍与世界有较大差距。继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之后,1993年在新德里召开了包括中国、印度在内9个人口大国的全民教育首脑会议,这些国家的人口总和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与会各国对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作出郑重承诺,这是发展中国家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差距,推进教育福祉化的又一重大行动。会议一致通过的《德里宣言》表示,要把人的发展置于最优先的地位,确保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同年,中国宣布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00年达到4%,可是,这一指标至今尚未实现。《纲要》提出,到2012年达到4%,比预计延迟了12年,而印度在2005年即实现了5%的投入目标。目前,世界平均教育投入水平约占GDP的7%,其中发达国家约占9%,欠发达国家约占4.1%,而印度已高达7.1%。[15]教育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对人的福祉的效益,人所共知。然而,教育投入至今仍不尽如人意,如《纲要》所指出的:“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 实施全民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学习需要,推进教育福祉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对社会现实满意程度的一个评价尺度,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纲要》,加快教育福祉化的步伐,逐步实现“人人为教育,教育为人人”的美好愿望。 注释: [1]長澤規矩也編『新汉和中辞典』東京:三省堂、1981、765頁。 [2]《美国教育投资体系现状与政策》(2009年9月16日),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090916/1242382.shtml,2011年5月23日。 [3]《中国公共教育经费的供给与需求》,http://www.china.com.cn/news/zhuanti/09jylps/2009-05/06/content_17732373_2.htm,2011年12月11日。 [4]岳昌君、丁小浩:《教育投资比例的国际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5]陈立行、刘中权:《向社会福祉跨越:中国老年福祉研究的新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6-7页。 [6]《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http://baike.baidu.com/view/22902.htm,2011年7月31日。 [7]邓剑光:《关于教育平等权的法律思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8]《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和国际公约》,http://baike.baidu.com/view/1096394.htm,2011年7月31日。 [9]《全民教育宣言》,http://wenku.baidu.com/view/c0f8187301f69e3142329407.html,2011年7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页。 [10]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47-48页。 [11]《教育部叫停义教阶段重点校、重点班》,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6-08/27/content_5013620.htm。 [12]科林·N.鲍尔:《教育的使命》,载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序言第1页。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118页。 [14]申居郧:《西岩赘语》。 [15]臧兴兵、沈红:《公共教育投入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