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家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试点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以来,东北师范大学已经招收了4届国家免费教育师范生。经过4年多的筹备,学校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免费师范生培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实习、就业、继续教育等方案。
一是加强师魂师德教育,坚定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首要条件就是具有高尚的师德师魂。东北师范大学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一贯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特色,一贯坚持塑造学生高尚的师德师魂。第一批免费师范生入学以来,学校结合办学实际,积极开展师魂师德教育,努力为免费师范生塑师魂。东北师大在多年办学历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和杰出校友。如50年代的冯志远,60年代的陆家羲,80年代的郭力华,新世纪的马宪华,围绕“师魂”这一问题,学校开展了历时四年、师生全员参与的“师魂大讨论”系列活动,组织进行了54场报告会,72场座谈会,参与人数近2万人次。在广泛的研讨中形成了“充满爱、能吃苦、肯奉献”的当代教师核心价值取向。学校连续10年组建“理想成才报告团”,加强与朋辈典范的交流互动;连续10年举办“师魂报告会”,共邀请320余名全国知名教师来校做事迹报告;连续10年组织3000余名学生探访了200余名杰出校友。坚持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影响身边人,尤其是近年来不断强化典范教育在促进免费师范生对师魂师德的理解内化方面的引领作用。2009年,学校组织开展了“我眼中的基础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共有3441名学生奔赴全国百市千县万所学校,围绕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现状、教育公平等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形成调研报告1254份,编辑出版了《免费师范生眼中的基础教育》主题书籍。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直观感受了建国六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巨大变化,促使免费师范生坚定教师职业理想,将个人成长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二是设计制定免费师范生课程计划,扎实有效地做好培养工作。学校专门为免费师范生制定了新的课程计划,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职业教育课程三大模块构成。课程体系与内容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同实践教学相结合,同学科最新成果相结合。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的培养思路。学校成立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委员会,由一批多年从事教师教育研究并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专家组成。目前正在开展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等工作。正在建设一批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通识教育精品课程和教材、专业教育精品课程和教材、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教育职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及开发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课程内容和教材。通过三大模块课程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和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三是充分准备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全力培养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了使免费师范生得到更多的教育实习机会和更好的实习效果,学校建立了教育见习、校内模拟教学训练、基地校实地实习和实践反思四环相扣的教育实习教学体系。教学时间为别为两周、八周、八周和两周,共计二十周。学校与东北三省教育厅合作,在23个县建立了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遴选了105所中学为我校的实习基地学校。在基地校实地实习中,学校按“县域集中、混合编队、巡回指导、多元评价”的模式进行。实地实习全部在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所在县域内进行,以县域为单位,实习基地学校相对集中,实习小组按多学科混合的方式编队,学校派出的实习指导教师在县域范围内巡回指导,保证每位实习生都能得到本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实习成绩评定综合学校指导教师、中小学指导教师、实习小组、教育见习、模拟训练等多种评价要素来确定。新的实习模式与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工作模式的有机结合为实地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机制保障和运行环境,有效提高了教育实地实习的质量。 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免费师范生培养提供师资保障。学校为免费师范生集中配备优秀师资,规定师范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主要由教授、副教授来承担。利用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实施教师教育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引进计划,教师教育创新、教学团队培育计划,教师教育师资学术交流提高计划,教师教育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发展计划。积极开展免费师范生教学科研立项工作。整合教师教育研究人员和管理者对免费师范生的教学工作进行立项研究,研究经费数百万元。2009年4月8日,学校下发了《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初步意见》,通过定编、定员、定岗位职责的方式,促进了学科教育教师队伍数量的逐步提高;通过资助项目研究,一批教师转向了教师教育、基础教育课题研究,这为学科教育教师队伍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