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高教新闻 > 国内 >
大学学费迎“涨价潮” 少则涨一成 多则翻番
时间:2014-08-18 08:59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翟思维 点击:
2013年,已有六个省(区、市)完成了高校学费标准的调整工作。这些省(市)的学费标准绝大多数呈上扬态势,少则涨一成,多则翻一番。

  时隔7年,公办普通高校学费标准的新一轮“涨价冲动”再次到来。

  今年9月,在江苏、贵州、宁夏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将是三地学费标准调整后的首批承受者。相比上一年,宁夏是各地当中学费上涨幅度最高的,其文史、理科、医学等各类专业的涨幅均超过50%。

  2013年,已有六个省(区、市)完成了高校学费标准的调整工作。中国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这些省(市)的学费标准绝大多数呈上扬态势,少则涨一成,多则翻一番。

  这或许是一场迟到的学费“涨价潮”。2007年,面对一些高校的学费涨价趋势,国务院发出“限涨令”,要求5年内各类学校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的相关标准。

  也正是2007年,教育部开始着手制定《高等学校生均培养成本核定办法》。所谓“生均培养成本”,即高等学校培养一个标准学生的平均成本,但这个被教育界普遍认为是学费制定标准之一的重要数据,长期以来却是一笔糊涂账。

  如今,“限涨令”到期,但生均培养成本的核定办法至今仍未出台。

  新一轮涨价风波之下,老问题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涨价有多少原因出自成本上升?这些成本当中有多少属于学生培养成本,又有哪些成本不该由学生买单?学生培养成本的计算标准究竟何时可以出台?

  高校学费上涨冲动

  2014年高校学费上涨的这潭水,是江苏省第一个打破的。

  5月,江苏省物价局公布了调整后的高校学费标准。在划分出的文、理、工、农林、医、艺术、体育、公安8种类型中,除了农林、艺术类的学费不变之外,另6类本科专业的平均涨幅为16.61%,其中,医学类涨幅最大,为47.83%。

  即将进入南京医科大学的一名新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她所读的临床专业是七年制,学费上涨到每学年7480元,而去年的学费是每学年4600元,“没注意到学费上涨了那么多,不然可能不会填这个大学。”

  在调整学费标准的省份中,江苏的涨幅并不是最大的。在江苏公布调整后的学费标准之后,6月,宁夏的调整方案出台。这是宁夏14年来第一次上涨大学学费。

  新的方案中,宁夏的文史类学费标准从每人每学年2600元,提高到了4000元;理工农学类从2800元涨至4400元,二者涨幅都超过50%。涨幅最高的是医学类专业,达到了76.67%—调整前为3000元,调整后为5300元。

  7月,浙江也在调整学费的程序上向前走了一步。该省物价局举行了公办高校学费调整听证会,除了不同学科的涨幅不同之外,高校性质也成为收费标准的差别之一。

  浙江省的调整方案中,收费标准分为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两类,本科院校中,又被细分为浙江大学、(其他)大学、学院三类。这当中,浙江大学的平均调整幅度是最大的。

  此外,广西、福建、贵州、山东、天津、湖南、广东、湖北等省(区、市)也出台了高校学费调整方案,且均呈上升态势。

  这不是高等学校学费第一次上涨。从高等教育免费制,到1985年起实行的收费“双轨制”,再到2000年完成的并轨改革,这一趋势一直存在。

  以1999年为例,《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显示,当年普通高校的生均缴纳学费比1998年上涨了40.3%。而到2000年,普通高校生均缴纳学费达3550元。

  此后,全国不少高等学校的收费逐年上升,2001年至2006年,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每年都发出通知,要求当年的学费、住宿费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不得提高。

  上涨势头并未完全遏制。2007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要求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今后5年各类学校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相关标准。

  这一《意见》也被视为限涨令。

  “当时政府下‘限涨令’时我们就担心,学校的资金来源渠道没有变,运行模式没变,一旦取消禁令,就会报复性反弹,显然这个情况出现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他说,2007年教育部出台这个命令,是当时学费不断飙升情况下的一个行政命令,发文之后情况有所好转,但学费上涨的压力对学校而言还是存在的。

  他曾撰文认为,大学学费并非不可增加,但是,学费增加要明明白白,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大学学费涨幅平均达到60%以上,这放在任何地方,都很难让学生接受”。

 模糊的培养成本

  在受访的高校有关负责人看来,“成本”无疑是涨价原因的关键词。

  “这几年,学校的各项开支总体是增加的,学生的学费已经10多年没有变了,占培养成本的比重越来越低。”苏州一所高校的学生工作处处长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次是适当进行了调整。”

  他强调,调整后的学费占“学生培养成本”的比例是低于25%的。

  这意味着没有违反教育部2000年出台的《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第五条规定:在现阶段,高等学校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

  今年2月,宁夏在高校学费上涨的听证会上也公布了生均培养成本。据官方消息,生均教育培养成本从2005年~2007年的1.51万元上涨到2010年~2012年的2.026万元。与此同时,学费收入与高校总收入的比例由2005年的24%下降到2012年7%。

  据披露的数据显示,宁夏2012年生均学费占生均培养成本的15.36%,远低于25%。

  在熊丙奇看来,宁夏在听证会公布的生均成本,并不是对发生在学生培养上的成本进行核算,而是简单按照学校的开支进行“确定”。

  “也就是说,宁夏现在公布的生均教育成本,是经不起推敲的,还要公布每个学校的行政开支,包括‘三公经费’开支,学校的科研经费,以及科研经费的具体使用情况,在把生均成本核算清楚后,再考虑学费问题,更具说服力。”他认为。

  熊丙奇说,学校的经常性经费支出包括日常运作经费、一些公共经费,这些经费并不一定是用在学生身上的,“现在有些学校行政部门二三十个,有必要吗?”

  “这个钱该怎么用,要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这样的话,运营成本可能就下降了,学生承担的费用就下降了,相关机构也愿意捐钱了。”他认为,财政需要更透明,才能明确哪些成本应该支出。

  早在2007年,教育部已开始制定《高等学校生均培养成本核定办法》,但这部办法至今难产。

  记者注意到,关于培养成本的计算方法,在2007年办法着手制定前夕亦有争议。当时的公开报道至少有3种说法:有媒体引述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法称,理工科人均培养费用一年约1.5万元,文科每年约1.2万元~1.3万元;而在另一教育部负责人口中,这一数据却是4万元~5万元;还有媒体援引“权威机构”的数据,称一年培养成本只需7000~8000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目前,学费收取多少与生均成本之间还没有硬性的联系。“这个还是比较粗放的算法,现在没有出台规定,涉及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有些学校在算这个账,但是毕竟太专业了,短期内很难有全国学校都有适用的办法。”

  储朝晖认为,高校不合理的开支而造成的浪费是学费上涨的一个原因。“公办学校,行政开支铺张浪费的现象不罕见。”

  他说,一所拥有合理结构的大学,其经费来源应该包括政府投入、学费收入、社会募捐和经营收入,“但我国的大学要么依赖政府投入,要么靠学费支撑”。

  前述江苏高校的学生工作处处长向记者确认,财政拨款是逐年上涨的。

  这一说法在官方数据中得到印证:2012年,全国地方高校生均拨款平均水平达1.412万元,比2009年的7540元提高87%,到了2013年,中央财政下拨地方高校的生均拨款奖补资金为252.7亿元。

  但是,高校没有逃离“入不敷出”的困境。以浙江为例,据报道,截至2013年年底,浙江全省公办普通高校的债务总规模达94.68亿元,全国1164所公办高校的总负债也超过2600亿元。

  “一方面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另一方面铺张浪费。这种情况下,办学成本提高,也没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向学生伸手要了。”熊丙奇认为。

  中低收入家庭受影响大

  “宁夏很多市的收入没有银川高,一些普通家庭可能一年挣个一两万都是多的,大家都是靠打工赚钱。”一名2013年从宁夏大学毕业的学生李升(化名)告诉记者。

  李升没有赶上学费上涨的时候。每年,他的学费都是2600元,对于成长在农村、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的李升来说,一年要拿出这么多钱还是有些压力。大学四年,除了申请助学贷款,他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赚取生活费。

  “当初自己的学费就占到了家里年收入的40%,如果涨到4000元,可能会影响一部分人。”他说。

  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教育界的一个普遍观点是,高校的学费不应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

  不过,在我国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区,学费的占比超出了20%。以宁夏2005年为例,当年宁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093.6元,以当时高校的学费标准2600元计,这一比重为32.12%。按照同样的算法,江苏省的占比为37.34%。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这个数值更大了,而学费通常较高的医学类、艺术类等专业,幅度就更大。

  但在大多数中国家庭看来,高等教育是改变子女命运的机会,学费也因此成为刚需。受影响较大的多是中低收入家庭。

  “我不会因为学校的学费高就不去报考,而且家长会关注能不能上重点。”一名湖南大学2013届毕业生告诉记者,她家里还有个妹妹,明年也要参加高考,“我们不会因为学费涨了就改变志愿,最重要的还是看自己想去哪儿,能去哪儿。”

  今年考入青岛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张唯(化名)也表示,报考学校时还是考虑到了学费的问题。“我妈生病在家,全家就靠我爸外出打工赚钱,一年的收入9000多元。”

  根据山东省公布的高校学费调整方案,文史类由原来的每人每学年3400元上涨至4000元。600元的改变,对张唯来说并不是小事,“现在暑假一直在送外卖”。

  在另一部分学生看来,学校上涨的学费可以更多投入到校园设施上,改善生活和教学条件,如果涨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尚可接受。

 资助体系应相应调整

  江苏一所高校学工处处长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学费调整以后,学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会相应增加,去年用在学生的奖、助、勤、贷、补、免等方面的资金有2000多万元。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倪道潜也公开表示,省财政在2014年经费预算中安排高校学生资助经费11.84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23%。

  记者注意到,伴随一些地区学费上涨,助学贷款也进行了调整。今年7月,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决定调整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并进一步细化分配比例。

  这意味着,今后在校本科生将享受到每年不超过8000元的贷款金额,较之前提高了2000元。在地区上,也将适应当地助学金的分配比例。

  多名受访学者告诉记者,助学贷款和补助需要更公正和透明。

  熊丙奇认为,学费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宁夏为例,一方面,它调整前的学费在全国范围来说是较低的,但它的办学面向全国,成本并不比其他学校低。如果政府部门没有拨款或拨款比较少,多出的成本就只能转嫁到学生头上了。

  在他看来,一个怪象是“办学质量”、“学费”的“倒个儿”。他说,我国对重点大学的投入更多,学费标准相对较低,而国外质量高的学校肯定是学费最高的,“现在是重点大学拨款很多,学生获得国家更多的资源,反而非重点大学承担的教育投入比例更小。”

  储朝晖也认为,从政府增加投入的角度来说,重点大学应该不成问题,省级的地方院校财政支持可能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能想到的就是增加学费。

  他说,在学费增加的背后,公众实际关心一个问题:经费有没有使用不当,学生为什么要多给你交费,是不是浪费学生的钱?

扩展阅读一

 原标题:全国多省市高校学费上涨 熊丙奇:学校需先晒晒账本

  【导读】多个省市高校学费上涨,个别地方涨价幅度超过50%。

  央广网财经北京8月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再过几周,各地的高校都将陆续开学。对于大一新生的家长来说,一个关心的重点就是学费多少钱。最近一段时间,多个省市区先后发布了普通高校学费上调的信息。这些省份的高校学费上涨幅度少则百分之十几,最高竟然超过了50%。不过,像北京等一些地方,多年以来高校的学费一直都没有涨。

  高校学费该不该涨呢?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确定学费的基础是居民收入水平和“生均培养成本”,也就是每名大学生的培养成本,只有确定了这两项因素,才能合理确定学费。

  熊丙奇:随着办学成本的增加,高校涨学费有一定合理性的,但是涨学费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高校的人均培养成本究竟是多少,再有就是受教育者究竟承担的比例是多少,如果说这两个问题不解决,那么涨学费实际上就是一笔糊涂帐,最后可能会把高校的一些铺张浪费,甚至是挥霍的情况也转嫁到受教育者的身上。

  从国际范围来看,通行的标准是,受教育者承担的资金成本不能够超过20%,同时学费标准不能够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而且两者之间要选最小值。按照现在我国的国民收入情况来看,全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3万,按20%算的话,应该就是6000块钱,而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公办高校学费标准最低已经超过5000,只有少数东西部地区高校的学费标准在3000到4000之间,如果说以6000块钱作为涨学费基础的话,可能只有少数学校的少数专业会涨学费,涨学费的幅度也不会超过20%。现在看来,全国有些地方涨学费的标准实际上远远超过了6000,另外,涨学费的幅度达到了50%,从受教育者所能够承担的比例上来看,明显是不合理的。

  在高校涨学费的时候,教育部门和各地的财政部门应该对学校涨学费提出明确的规定。首先,一定要公布学校的账单,接受公众的监督,要核算出清晰的平均培养成本。同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成本分摊,不能够让受教育者承担的比例过高。这样才能够使学费标准的制定更为合理。

  我们认为,高校的本职工作是培养学生,为了满足教学需求而调整学费是可以理解的,而高校学费的调整必须要遵守相关的法规,并且考虑到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实际情况。媒体和公众之所以对高校学费上涨充满了抵触情绪,是因为大家觉得学费涨得不明不白,而要想让大家心服口服,学校不妨先晒出自己的账本,给大家算一笔明白账。

  关于这个话题,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于长江对此做详细解读。

  于长江:实际上学费这个问题,不完全是涨,而是有增有降的。去年教育部就有一个很重要的政策,实际上我们学术型的硕士已经基本上全免费了。这里边有一个结构性的问题,现在高校在资金的使用上,有时候某一部分专业是靠学费的,这部分可能显得资金不足,但另外一些是靠项目的,或者靠社会上办学等等,这部分的资金可能相对充裕一些。包括不同的高校收费情况也不一样,三本、二本的高校收费反而贵,一些相对好一些的学校、顶尖的学校,收费反而并不太高。

  经济之声:其实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还是这些钱如果涨价了,到底是如何来用的,这中间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熊丙奇表示,高校在核算培养成本时,要剥除不合理的费用。

  熊丙奇:曾经在培养成本这方面,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他们往往把发生在学校的费用全部计算为这个学校的成本,把这些成本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但实际上我们注意到有的学校办学的成本,它的开支并不是合理的,包括庞大的行政人员的开支,学校形象工程,因面子工程花出的大笔开销,都算在学生身上,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学校涨学费就无法得到社会的理解。按理讲,在核算培养成本的时候,应该把这种不合理的费用剥离掉,然后再算出这个学校究竟花在学生身上的钱有多少。

  经济之声:高校涨学费的同时,是不是也得让高校先晒一晒账本?让整个账户大白于天下,缓解大家的疑惑?

  于长江:当然是。如果整个社会都是这么清晰明白的账的话,高校自然也可以把基本的成本、收入等等晒一下。从高校内部来说,大体上这个账目是清楚的,从财务、审计这些方面来说,实际上大部分高校没有太大的问题,当然也不排除个别高校有问题,但是我们公众的认知和实际上学校内部以及教育基层内部的很多要求并不完全一致。比方说我们总强调高校要以科研来带动教学,因为只有充分的科研才能够提高教学水平,但实际上学校里面有一类专业是纯粹靠教学本身来维持的,这些很大部分是靠学费的,而另一部分是以项目,以科研经费为主导的,它对学费的依赖就不那么强。

扩展阅读二

英国大学涨学费过程复杂 需政府部门审批

 人民网北京8月8日电 (记者 郝孟佳)近日,全国多地公布高校学费上涨标准引起了热议。针对高校学费涨价问题,记者了解到英国和美国高校涨学费时,主要是由校董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涨学费和涨多少学费,过程“很复杂”。

  英国:校董会确定学费调整方案 提交政府部门审批

  据英国埃塞克斯大学中国办公室代表唐宇介绍,大学涨学费需要经过政府部门审批,而学费的涨幅会控制在5%-10%之间。唐宇说,在涨学费之前,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财务部门要审核下一年的营收计划,结合国际办公室各部门的意见,与其他学校类似专业课程的学费进行比较。再评估因为学费的调整对招生产生的影响,同时征集各院系对调整学费的意见。最后由学校董事会确定学费调整方案并提交给政府部门审批。唐宇表示,2014年埃塞克斯大学各院系专业费用对欧盟外国际生源包括中国学生没有变化。

  美国:校董会投票决定学费涨幅 州长打电话求别涨太高

  据媒体报道,根据非营利机构美国校董和校友会4月份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52所顶级公立大学在过去的几年里,学费增幅也令人咂舌,有些学校的州外学费甚至追上私立大学。美国境内的近1700所公立院校大多由各州政府建立或维持。

  据一位曾在美国社区大学校董会服务过的华人介绍说,由于经济持续不景气,当地州政府削减大学经费,校董会不得不做出涨学费的决定。在校董开会之前,州长给学校打电话,再三希望学费上涨率限制在个位数。最后,学校管理部门在逐项审核之后,提出了上涨百分之九点四的决定。方案交到校董会之后,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在开会期间必须面对校董提出的各种质询,校董之间也相互有不同的意见。最后在两天内经过两轮激烈的辩论和审议,校董会投票同意将学费上涨百分之八点三,这仅仅是追上了通货膨胀的数字。也就是说,社区大学的学费基本保持在原来的水平。

  2008年美国通过了一项法律,要求各公私立大学以及营利大学都需让付费透明化,让学生及家长们更易掌握进大学的花费成本。

扩展阅读三

  多地高校学费上涨北京仍稳定
来源:京华时报

  最高涨幅超过50% 北京高校仍执行2000年学费标准

  近期,全国多地公布了高校学费上涨标准,部分地区平均涨幅高达50%,这些高校多是地方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学费依然保持稳定。昨天,记者从北京多所高校了解到,北京各高校及教育部直属高校本科学费也未出现变化。专家表示,有必要给学费定价设定基本的标准。大幅度的上涨,高校必须给学生、家长交出一本透明账单。

  □各地多地高校学费将上涨

  6月,宁夏举行价格听证会,随后公布普通高校的学费涨价新标准。按照新标准,文史类学生每人每学年由2600元调整到4000元,理工农类由2800元调整到4400元,医学类由3000元调整到5300元,艺术类由6500元调整到8000元。其中,文史类、理工农类、医学类的学费涨幅均超过50%。

  此外,江苏、贵州、浙江等都公布秋季普通高校学费新的执行标准。去年,福建、广西、山东、湖北、湖南等地陆续发布普通高校学费调整信息。广东高校虽然本科学费暂未调整,但研究生学费却出现大幅上调,专业学位学费上限为每学年28000元。

  据当地媒体称,多位高校负责人称,高校学费十几年不变,但物价水平和办学成本增加,有的学校甚至举债办学,高校感到压力很大。

  □北京学费十余年保持不变

  昨天,记者从北京地区部分高校获悉,包括教育部直属和北京地方院校在内,学费没有调整。

  以北工大为例,普通类专业的学费为每学年5000元,艺术类本科专业学费为每年1万元。软件工程专业在第三年和第四学年学费是1.6万元。首经贸情况类似,多数专业学费都是一学年5000元,理工类专业如工业工程以及环境工程等专业,学费为5500元/年,经贸英语专业为6000元/年。

  多年来没有变化。

  此外,如北大、清华、人大等在京教育部直属高校,学费也基本稳定。

  据悉,目前,北京的高校仍执行2000年由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市教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调整普通高校学费标准的通知》,其中规定,一般专业:一般学校每生每学年不超过4200元;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重点学校不超过5000元。理工科专业:一般学校不超过4600元,重点学校不超过5500元。

  □各方说法

  ◎高校

  北京高校运营并不吃力

  昨天,北京一所二本院校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北京市各高校没有传出涨学费消息。他说,高校是事业单位,如果仅靠学生学费来维持学校运行肯定不行。每个学生国家都有相应的补贴。学校培养一名学生的成本,大约每人每年一万至两万元。所以尽管学生学费没涨,但是基本教学经费在增加。

  同时,学校的基础建设可以申请国家拨款,申报项目,所以北京的各所公办大学经费没有特别紧张。特别是现在很多学校还有来自校友捐赠等大量捐赠,支撑学校运营并不吃力。此外,对于奖学金、助学金则都有单独拨款,不会占用基本教学经费。

  涨钱应给学生交透明账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随着办学成本增加,学费上涨也有其合理性,但大幅度上涨,必须交出一本透明账单。

  熊丙奇说,从2007年起,教育部针对当时高校学费不断攀升所带来的学生负担增加,明确要求高校学费五年内不得上涨。到2012年,各高校学费基本稳定。而一过五年期限,各地就纷纷涨学费,地方政府和高校的理由是办学成本上涨。

  有必要给学费定价设定基本的标准。收学费理论基础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摊理论,确定大学学费标准,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高等教育生均成本是多少,其二,受教育者分摊多少比例。

  ◎专家

  >>链接·北京高校学费变化

  1997年北京市物价局、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教育委员发出通知,调整高校学费。凡1996年学费标准低于每生每学年2000元的专业,可调整到2000元。凡1996年学费标准达到或高于每生每学年2000元的专业,1997年不做调整。

  1998年北京再次发出通知,调整普通高校学费标准。调整后,一般专业本专科:每生每学年不超过3200元。外语、医科类专业本专科:每生每学年不超过4000元。艺术类专业本专科:表演、导演、摄影、指挥、美术等专业每生每学年不超过10000元。

  2000年北京再次调整高校学费。一般专业:一般学校每生每学年不超过4200元;经批准的重点学校不超5000元。理工科专业:一般校不超4600元,重点校不超5500元。外语、医科类专业:一般校不超5000元,重点校不超6000元。该标准执行至今。(记者 郭莹)


延伸阅读

高校学费限涨令到期 被指开始“报复性上涨”

高校涨学费:76.1%受访者反对

高校学费大幅上涨:学生读研3年花费超8万元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