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介绍新一轮“985工程”重点共建签约工作有关情况
散发材料一:新一轮“985工程”重点共建签约工作情况介绍
一、“985工程”重点共建工作的背景 (一)开展“985工程”建设是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中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这是党和国家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提升整体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开展“985工程”重点共建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世纪之交,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深刻变革。按照当时指导高等教育发展工作的“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方针,经过多年努力,很多高校的构成及主管部门发生变化,使得高等教育学科布局日趋合理,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共建”方针的提出与实施,适应了教育体制改革和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有利于扩大“985工程”建设的成效。 (三)开展“985工程”重点共建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创新举措。“985工程”实施之初,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要相对集中国家有限财力,调动多方面积极性,从重点学科建设入手,加大投入力度,对于若干所高等学校和已经接近并有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从我国国情出发,调集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是“985工程”建设的战略选择和鲜明特色。 二、新一轮“985工程”重点共建工作面临的形势 (一)党和国家对“985工程”建设提出新要求。2008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大建校110周年时指出,要“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也对加强“985工程”建设多次作出指示,并要求进一步拓展共建的范围和领域,丰富合作内涵,提升合作水平。2010年,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这为“985工程”共建工作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 (二)转变发展方式对高水平大学寄予新期待。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战略举措不断完善,特别是国家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战略,加快建设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和天津滨海新区,这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广阔舞台、为“985工程”重点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寄予新的期待。 (三)新一轮“985工程”重点共建面临新挑战。通过“985工程”前两期重点建设,地方政府积极支持重点共建高校,加快了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但第二期重点共建也存在签约率及地方配套投入较低的问题。新一轮重点共建工作开始之初,地方政府面临加大义务教育、地方高校投入的压力,这些都对重点共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新一轮“985工程”重点共建工作签约情况 我部32所直属“985工程”高校,分布于16个省市。2008年7月以来,我部与32所直属“985工程”高校所在省市均签署了重点共建协议。新一轮签约工作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首次实现签约全覆盖。新一轮重点共建工作的启动与实施,得到各方高度重视。部党组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新一轮重点共建工作,并会同财政部制定、实施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高等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尤其是“985工程”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综合实力很强,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难以替代。所以,在新一轮重点共建过程中,地方政府也更加积极主动。在各方高度重视下,我部先后与16个省市政府签署了重点共建32所部直属“985工程”高校的协议,首次实现了重点共建签约全覆盖。 (二)共建高校增强服务意识。通过“985工程”重点共建工作的推进,有关高校更加注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一是共建高校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自主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努力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和集聚创新团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产生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不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积蓄力量、发挥作用。二是共建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政府号召,把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作为导向,强化社会服务意识,积极拓展共建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扩大深层次社会合作,构建稳固的产学研合作联盟,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三是共建高校不仅注重自身改革发展,而且能发挥其学科门类齐全、科研设施先进、高层次人才密集的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支持地方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地方政府强化区域发展需求。一方面,各地方政府都把共建高校的改革发展纳入地方整体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积极为学校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等多方面支持;在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校园建设、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政策倾斜;积极鼓励、协调相关部门、企业通过产学研用合作投入项目经费。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提供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支持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资金使用的监管和引导,共建协议中,上海市政府提出配套投入资金的40%由其引导使用;天津、江苏、浙江、陕西等也都提出了对配套资金使用方向的政府约束条件,凸显出地方政府对共建高校的期待,希望其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共建投入力度加大。新一轮重点共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264.9亿元,地方协议配套资金投入186.33亿元,分别比“985工程”一期增长102%和93%(未计浮动额度配套)。“985工程”分期签约数和资金投入数详见下表:
在签约的16个省市中,11个省市达到或超过1:1配套。东部地区一如既往,大力支持共建高校发展。广东、福建、辽宁三省除按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基本额度1:1配套外,还将按中央与绩效挂钩的浮动额度予以资金配套。中部地区更加积极主动地与教育部沟通,较早地完成了共建工作。湖北省承诺,在2013年以后,将根据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情况,继续给予必要的支持。西部地区支持重点共建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以及灾后重建等因素影响,四川、陕西、甘肃等省虽然配套资金没有达到1:1,但比照“985工程”一期和二期,配套资金显著增加,而且对共建高校在校区建设、税费减免、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承诺给予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 四、在新一轮“985工程”重点共建签约工作中的体会和认识 (一)共建发挥了体制优势,有效促进了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1.共建是转变学校办学观念的有效途径。通过继续实施“985工程”重点共建,推动了相关高校转变观念,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融入区域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加快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进程。 2.共建是增强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举措。通过重点共建,调集了各方资源,特别是争取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充分体现了我国特有的体制优势,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增强办学实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共建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有力推手。重点共建增强了学校办学信心和活力,促使学校扩大实质性深层次社会合作,构建稳固的产学研用合作联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大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进程积累了鲜活的经验。 (二)共建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强化了共建高校的地位和作用。共建启动和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和高校对共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普遍提升。地方政府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越来越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而高校恰恰是高端人才的集中地,科技成果的研发地,创新知识的发源地。所以,新一轮“985工程”重点共建动力机制,已由过去单纯的外部驱动逐渐过渡为自愿合作、互利多赢的内外部结合的驱动机制,逐步形成了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发展教育的良好风气,凸显了学校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展现出高等教育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促进协议落实,健全共建长效机制,继续推动共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虽然重点共建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共建工作要取得更多的实质性成果,仍需共建各方共同努力。首先,要认真落实共建协议。地方政府要认真落实协议中明确的有关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推动重点项目合作、重大课题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等,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共建高校与有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促使相关高校在区域整体规划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并获得稳定支持。我部及共建高校也要认真落实共建协议中的承诺。其次,要逐步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提升合作水平。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长远需要,充分发挥共建高校学科综合、人才聚集的优势,更多更好地为地方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投入方式、政策倾斜方面鼓励思路创新,因地制宜,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予以推进。第三,要健全长效机制。优化有利于共建工作深入持久推进的政策环境。鼓励高校与地方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共建合作载体,重视引导共建各方的深度、持久合作。建立资金使用监管机制,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和安全。完善共建协调机制,及时交流信息、交换意见,协调解决共建中的相关问题,推进共建协议的落实和共建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散发材料二:广东省支持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发展有关情况 实施“985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做出的重大决策,旨在通过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积极性,集中有限的财力,对具备条件和基础的高校进行重点支持和建设,推动这些高校向世界知名乃至世界一流水平迈进。十多年来,在教育部和财政部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在有关地方政府和高等学校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下,“985工程”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领域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品牌工程。 一、重点共建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对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一)重点共建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是广东建设创新型省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拥有一批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也集聚了一批包括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创新领军人才,是广东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通过部省联合重点共建,进一步发挥两校的创新潜能,更好地为广东建设创新型省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二)重点共建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是广东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需要。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承担着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任务,其在校博士研究生数量超过全省总数的一半、在校硕士研究生数量超过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是广东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通过部省联合重点共建,进一步提升两校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能够有效推动广东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 (三)重点共建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是广东建设教育强省、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需要。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是位于广东省内的两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代表着广东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在广东省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部省联合重点共建,可以更好地发挥两校对广东高等教育发展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带动广东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广东省支持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发展的有关做法 (一)在“985工程”和“211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上予以重点支持。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985工程”和“211工程”等重点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启动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广东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以“中央立项、地方资助”的省部共建模式,大力推动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随后又积极与教育部签署共建协议支持两校开展“985工程”建设。在投入超过8亿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两校“211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广东省财政又投入32亿元支持两校的“985工程”建设(比中央财政投入还多出10亿元),使两校初步形成了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格局,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给予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充分的建设自主权。广东省与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在其重点工程建设上达成了共识,省委省政府给予两校充分的自主权,在遵守国家和广东省有关规定的前提下不干涉两校“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两校也秉承“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在其建设发展中紧紧围绕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着力为广东解决实际问题。 (三)支持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通过自身的竞争优势广聚资源。除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上支持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以外,广东省还在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教育项目、科技项目等方面支持两校通过自身的竞争优势争取、汇聚省内各类资源,逐步形成资源优势,不断推动两校各项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多年来不断深入和强化的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办学水平显著提高: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建了一批战斗力强、团结协作的教学与科研团队;形成了一批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组建了一批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和应用研究中心;承担了一大批国家973项目、863项目以及国家基金重点项目,获得一大批国家科技奖项及发明和授权专利;科研经费成数倍增长,获得一批具有标志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才培养能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为国家特别是广东省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建设人才。目前,两校不仅成为广东高等教育发展的龙头,而且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例如,中山大学有13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居国内高校的第五位;华南理工大学成功打造了12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位居国内高校的前列,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高校前八位。
部省联合重点共建的模式备受肯定,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取得的进步令人振奋。今后广东省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认真履行重点共建协议,在政策保障和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为两校的建设和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两校加快创建世界一流或世界知名大学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自1999年7月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签署继续共同重点建设复旦大学的协议,正式揭开复旦大学“985工程”建设的序幕以来,将学校的发展和上海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切实有效地实施和推进服务上海战略,为上海发展作更大贡献的理念就始终贯穿于复旦大学“985工程”建设中。上海市政府一向重视复旦大学的发展,为复旦大学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给予极大的支持;复旦大学也一直把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非常愿意为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2001年—2003年,在复旦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即“三年行动计划”)中,结合学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安排了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学生素质提高、基础设施改造与建设、教学条件改善等项目。在13.32亿元的建设总经费中,上海市拨款为6亿元,占45.0%。其中,学科建设项目确定了旨在冲击世界先进水平或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重中之重”项目13个;旨在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合作,以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和新的优势学科的项目12个;旨在为各类学科的发展和水平提升起骨干和示范作用、同时努力保持或争取进入国内同学科前列的重点学科项目27个;希冀继续发扬并发展原有特色的特色方向学科项目7个和对于整个学校学科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或应该对国家、特别是上海市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扶植学科项目6个,基本上构成了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目标及建设内容的学科建设新格局,促进了学校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学科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极大地提高了服务国家和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004-2008年,在复旦大学“985工程”二期建设期间,学校从上海市获得的“985工程”专项建设资金为6亿元,占建设总资金12.98亿元的46.2%。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科技发展战略需求以及世界产业结构转移的趋势及上海的特点,在生命、材料、信息、医学四大关键领域作了战略性布点,重点建设了先进材料、生物医学、脑科学研究、微纳电子和数理研究五个一级科技创新平台,增强了上海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秉承“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理念,发挥了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积极关注中国和上海现代化进程以及全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努力为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和“四个中心”服务,重点建设了历史地理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国研究、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文化传承与中外文化交流等七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为上海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有力的知识服务。 2010年,复旦大学启动“985工程”三期建设,明确提出加强区域合作,更加直接地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尤其要为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做更大贡献。在建设总资金26亿元中,获得上海市财政专项资金13亿元,占到50%。在制订“985工程”三期总体方案,尤其是学科建设项目时,学校分三次对服务上海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类项目进行了项目深化,分为“985工程”高校自身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引进、“985工程”高校帮助上海地方高校发展和服务上海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等三大类项目,其中服务上海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类项目又包括促进地方服务业发展(金融、物流)、服务城市创新能力提升、服务城市创新体系建设(张江研究院)、服务城市创新环境建设(大学智库)、医学研究和公共卫生和社会发展评价等项目,形成了申报材料及项目建设资金预算表,使复旦大学重点建设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现在,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重点建设的发展研究院、国家建设研究中心、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金融研究中心、物流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复旦丁铎尔中心(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所)、新能源研究所、张江研究院及若干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等进展顺利。依托这些平台,复旦大学将面向国家和上海市的重大需求,凝聚方向,开展协同创新,进而显著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以此为基础,学校加强了与上海市各委办局的对接,对上海市“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建设面临的重大需求进行了梳理,依托复旦学科优势,制定“服务上海行动计划”,明确服务上海的目标、任务,落实重点项目和组织管理机制,推动学校发展与上海市发展的深度融合,以切实有效的举措和行动,在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更大成绩。
散发材料四: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国家目标——中南大学“985工程”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概况 2008年1月,湖南省与教育部在“985工程”一期重点共建中南大学的基础上续签共建协议。2011年5月,湖南省再次续签共建协议,继续将中南大学改革发展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给予大力支持。以此为契机,中南大学充分整合和发挥重点共建积聚的创新资源与优势,积极探索主动服务地方发展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之路,成效显著。 一、助力地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南大学凭借航空刹车材料和高轻铝合金等新材料研发领域的突出优势,参与了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的大飞机C919项目。2009年,我校学科性公司博云新材与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在航空机轮与刹车系统研发制造领域拥有全球领先技术的世界500强企业联合竞标,成功获得C919大型客机机轮、轮胎和刹车系统全球供应商资格。2010年,中国商飞、霍尼韦尔和博云新材在长沙签署项目合作意向书。2012年2月17日,该项目在美国洛杉矶签署了合资协议。2012年6月,合资公司项目正式落户长沙。2012年11月9日,大飞机C919机轮、轮胎和刹车系统主合同正式签署,将成为C919大型客机机轮与刹车系统的惟一供应商,总投资5亿美元,有望建成航空机轮与刹车系统的全球核心制造基地。 国产大飞机打上“湖南标签”,标志着作为湖南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材料产业正在快速成长和崛起。 二、助推地方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工业化 中南大学拥有世界上整体水平最高的有色金属学科群,被誉为“没有矿山的有色金属之都”;湖南作为“有色金属之乡”,在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等方面“近水楼台先得月”。近几年来,学校获建“国家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启动一批科技部技术与示范项目和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主攻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由我校提供的“稀贵金属高效提取及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已在郴州形成年产值达80亿元的银、铋、锂、铂族等稀贵金属高效提取与深加工产业集群;我校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实现了钨资源高效利用与清洁生产,确保我国钨资源使用年限由原来不足5年延长到25年以上,成果应用于湖南株硬集团等企业,潜在效益超过4000亿元。 我校还通过产学研合作创办科技型企业,其中,中大创远已跻身世界机床同行三甲,山河智能已成功上市,并于2011年7月成为国内首家通过中国民航轻型运动飞机 Aurora SA60L“型号设计批准书”(TDA)认证的企业,为湖南新兴工业化战略重点扶持的先进制造产业提供了新的增长极。 三、引领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 为使“湘雅医学”的优质医疗惠及更广,学校牵头承担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示范平台”建设,搭建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已覆盖省内40%以上的县级医院,遍及西藏、新疆等14个省区。同时,在教育部、卫生部和湖南省的支持下,承担了以长株潭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的示范性区域医疗共享与协同服务平台的建设任务。近年来,仅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就已完成远程会诊5800余例,日最高会诊次数达15次。 学校先后与省内20多家基层医院签订了定点指导/双向转诊协议,承担“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等扶贫项目,经验做法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 四、为地方“两型社会”及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学校抓住国务院批准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契机,在新一轮“985工程”建设中立项推进“两型社会”研究,其研究成果“‘两型社会’建设标准体系”已经被国家发改委采纳并以地方标准形式发布,设立“两型”产业基金的建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将募集200亿元资金支持“两型”产业发展。2012年6月,“两型社会”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在我校正式签约成立,将建成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的重要“智力库”和“思想库”。 学校提出的《〈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立法建议》得到湖南省人民政府的采纳,牵头起草的《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获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成为我国首部规范政府服务行为的地方规章。2009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四届的“法治政府•南岳论坛”,成为湖南乃至全国法学界、法律实务界共同打造的特色品牌。 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一是结合地方人才计划,努力造就高水平创新团队。如,在我校首批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中,邱冠周教授带领硫化矿生物提取创新团队,建成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实验室,2011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田红旗教授率领轨道交通安全创新团队,实现了我国机车车辆民族工业在流线型车体设计制造方面的技术跨越,囊括列车空气动力学领域国家科技大奖 ,获得迄今铁路行业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奖。入选长沙市海外高端人才计划的张灼华教授,带领医学遗传学创新团队获得“973”首席科学家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二是结合地方人才需求,大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学校适当扩大在湘招生规模,为当地培养更多人才。2012年招收的研究生中,湖南地区生源达60%以上。同时,学校注重实践育人,鼓励学生深入基层、贴近民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贡献。如,学校每年组建百名党员博士团分赴湘西自治州等偏远或基层开展医疗服务、科技攻关等,反响积极。其中,赴永兴县党员博士科技服务团,帮助当地制订有色金属循环产业发展规划并建立示范性生产线,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其“方向对,效果好。”2011年,相关成果获第十二届“挑战杯”管理类全国唯一特等奖。
截至2011年底,湖南综合科技创新能力跻身全国第11位,位居中部六省第一,中南大学做出了应有贡献。实施“985工程”以来,中南大学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6个学科(领域)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跻身全球前100名,重点共建成绩斐然。
为推动国家科教体制改革试点建设,在教育部的主导和支持下,1999年由地处杨凌的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校合并组建之初,就由教育部和陕西省进行共建;2011年8月,教育部与陕西省政府签署新一轮协议,继续重点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省部共建模式推动下,陕西省近年来对学校各项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学校新一期“985工程”建设配套建设经费2亿元,提供人才引进专项2050万元,配套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每年500万元,此外还在科技立项、平台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基本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倾斜支持,有力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学校以省部共建机制为动力,通过实施“985工程”建设,努力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认识 教育部与地方政府共建高校机制,是新时期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积极调动各方资源,共同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高校只有充分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致力于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满足人们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需求,带动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才会更有意义,也更具活力。 省部共建高校既是教育部的重点大学,也是地方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只有充分发挥在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建设与示范带动作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才能切实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关注,才能在社会服务中实现高校的自我发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农为本,如果脱离农业、农村发展的主战场,学校就会失去根基。长期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传统,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理念,始终把发展旱区现代农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方针,积极主动的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学校的地位,在解决国家、地方重大需求中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 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 学校合并组建以来,学校紧密围绕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经济建设需求,以“985工程”建设为契机,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调整和优化原有学科结构,构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等重要支撑。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我校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学校将社会服务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从校内体制、机制上保证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共建优势,把学校的建设发展与杨凌示范区的建设发展紧密结合,依托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一大平台,以杨凌为中心,以陕西为重点,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二是积极探索实践了“在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重点通过建设以产业发展为导向,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职能于一体的永久性试验示范站,形成以永久性试验示范站为基础,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核心,以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和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为支撑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有效解决了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两张皮”和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是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需求,统筹“985工程”创新能力建设,构建了由8个国家级、52个省部级、40个校级研究基地组成的面向旱区农业、服务地方的创新平台体系,成为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力量和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 四是组建多学科专家团队和专门的技术推广队伍,以试验站为基地开展科技创新创业与技术服务,实现校内创新平台与校外示范转化平台的有效对接,学校专家与基层农技力量的有效对接,科研课题与农业生产问题的有效对接,技术推广服务与农民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辐射推广。 五是围绕地方农业主导产业,积极承担和实施重大科技项目,解决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集成、组装一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建立从“土地”到“餐桌”的技术标准与生产规范,促进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不断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六是充分发挥学校的科教优势和育人功能,通过扩大人才培育规模,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等,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大批农林学科专门人才和基层建设与管理骨干人才。 三、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效 自实施“985工程”以来,学校以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为目标,努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突破了一批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集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先进适用技术,建立了一批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体系,促进了学校科技创新与生产需求的直接对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十一五”以来,学校累计承担陕西省各类科研项目639项,累计获得经费支持1.08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26件,为地方新增社会经济效益300多亿元。 二是选育了一批适宜中西部区域生态条件的动植物新品种,从根本上推动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合校以来,学校审定动植物新品种298个,为陕西及西部省区提供了小麦、玉米、油菜、蔬菜瓜果、牛羊等众多优良品种,许多已成为主产区的主要推广品种。我校王辉教授选育的“西农979”小麦品种,被农业部推荐为国家优质小麦主推品种,现已成为黄淮麦区的主栽品种。为此,王辉教授荣获201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 三是与陕西省政府合作建设了白水苹果、眉县猕猴桃、阎良甜瓜、阎良蔬菜、西乡茶叶、清涧红枣、山阳核桃、安康水产、合阳葡萄等9个永久性产业试验站,带动陕西苹果、甜瓜、猕猴桃、核桃等农业主导产业的升级与壮大,并辐射带动山西、甘肃、宁夏、青海相关产业发展。如渭北苹果已发展成为陕西的优势主导产业,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果生产基地;关中甜瓜产业从无到有,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早春厚皮甜瓜生产基地。 四是建立了多渠道的示范推广通道,增强了学校科教优势对地方产业经济发展辐射带动。学校利用试验示范站和基地,通过按产业分布建立若干示范村、示范户,开展基层农民培训服务,建设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信息网络,形成了“多渠道、全方位、宽覆盖、快反馈”的农业科技普及体系,促进了学校科教优势直接转化辐射农业生产一线。 五是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学校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了“村官”培训和农村技术骨干培训工作,2006年以来先后举办培训班80多期,培训人数超过13000人,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依托大学推广模式,累计培训乡村干部、基层农技骨干、技术农民30多万人次,充实了基层技术人才队伍;发挥高等教育优势,本科在陕招生量占到学校招生总数的20%左右。 六是进一步密切了与地方政府的联系,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搭建更高平台。多年来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和突出贡献,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肯定和群众的欢迎,也得到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与大力支持。特别是学校创建的“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得到各级政府的肯定与社会各界的关注。 今年,在教育部、科技部的支持下,学校成为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共建高校之一。为了建设好新农村研究院,切实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为此学校专门召开了加强科技推广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深入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各项支持措施,为推动学校社会服务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为我校社会服务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把学校纳入全省整体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为学校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共建优势,不断强化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争取为陕西及西部地区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以高质量的社会服务推动学校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