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高教新闻 > 国内 >
聚焦特岗计划(上):“特岗计划”如何补“三缺”
时间:2012-11-27 14:51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张春铭 点击:
特岗教师是中国教育百年现代化历程中最特别的乡村教师,他们是中国快速转型、高速崛起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特岗计划”吸收了大批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地区任教,对解决农村地区师资紧缺与结构性失衡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聚焦“特岗计划”(上篇)

“特岗计划”如何补“三缺”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永乐乡中学,特岗教师叶丹在指导学生。廖子渊 韦鼎标 摄 

 

  山西石楼县教朋焉中心小学特岗教师杨荣梅在给学生上音乐课。 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青海省共和县铁盖乡寄宿小学特岗教师胡梦月在辅导学生做数学作业。 本报记者 张学军 摄(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编者的话】

  特岗教师是中国教育百年现代化历程中最特别的乡村教师,他们是中国快速转型、高速崛起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特岗计划”吸收了大批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地区任教,对解决农村地区师资紧缺与结构性失衡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特岗计划”已进入第七年,“特岗计划”的实施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特岗计划”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完善?特岗教师们还好吗?深度报道版近期推出“聚焦‘特岗计划’”上下篇,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张春铭

  杨玉梅还记得3年前自己到学校报到的日子,那时从贵州师范大学毕业的她,来到贵州石阡县国荣乡九年制学校报到,以特岗教师的身份走上了讲台。前不久3年期满,她提交了留任学校的转编申请。“现在我们学校已经有17名特岗教师了!”杨玉梅对学校的发展很是乐观。

  始于2006年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初衷是为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无数像杨玉梅一样的大学毕业生,因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成为一名特岗教师。如今,“特岗计划”已进入第七年,新一批2012年特岗教师也刚入职。在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者看来,“特岗计划”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艰苦地区缺本科教师

  一些艰苦地区和一些急需学科,既招不到本科生,又不能招专科生,满足不了实际需要。特岗教师所考非所学、所考非所教、所教非所学、所任科目繁多现象比较突出。

  “我们区的一些艰苦地区和急需学科,面临着招聘特岗教师困难的情况。”谢福说。谢福是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教育局人事股副股长,钦北区2009年开始开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2011年,广西钦北市钦北区小学英语、音乐、美术共25个岗位,当地教育局组织了三批应聘人员到点实地察看后,仍有13个岗位无人应聘。“2012年,我区小学音乐有10个岗位,只招聘到4个人。我区年年都有不满标的情况。”谢福说。

  谢福介绍,钦北区的农村学校实际上分为三类,一是镇政府所在地的中心校和中学,二是镇政府所在地的农村完小,三是边远地区教学点。谢福建议,特岗计划也应该分为三类计划实施,第一类中心校和中学,可以按现有的特岗教师招聘计划进行,第二类农村完小可以降低学历,第三类边远地区教学点可以实施相应的地方计划。

  不满标的情况,在其他边远艰苦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于是一些地方尝试降低学历。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苏尚锋,是联合国儿基会——教育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政策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的成员,曾到湖南调研特岗教师情况。调研中,湖南省部分领导、多数县级领导和苏尚锋交流时谈到,从实际使用上看,专科生学历的教师更能留得住,他们建议小学教师学历放宽到师范专科,可以包括大学往届毕业生。针对湖南省小学师资缺乏的现状,他们提出能否放宽报考条件的限制,适当降低小学特岗教师学历水平,让更多的小教专科师范生发挥所长。

  从湖南省已招聘的特岗教师学历看,在职特岗教师本科学历及以上占74.1%,与中央政策“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相比照,比例偏小;小学特岗教师中专科生比例为51.8%,比例偏大。

  “问卷表明,大部分特岗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甚至有少部分特岗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达到了国家‘以应届本科生为主’的要求。但在‘特岗计划’实施过程中,一些省、县级负责人反映这一要求难以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特别是一些艰苦地区和一些急需学科,既招不到本科生,又不能招专科生,满足不了实际需要。特岗教师所考非所学、所考非所教、所教非所学、所任科目繁多现象比较突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政策研究课题组专家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院长郑新蓉教授说。

  课题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魏曼华在云南也遇到了学历与招聘条件的冲突。“特岗教师在云南招聘时,有些要求教师双语教学,一个懂当地民族语言的专科生比一个不懂当地民族语言的本科生更适宜也更易留下来。所以招聘条件应该允许县市学校据所需岗位而注重某项条件甚至可放宽其他几项条件来招聘教师。”魏曼华建议,鉴于各地州和县市的情况千差万别,每个地方情况都不一样,同一政策可以因地制宜、一地一政策地实施。可以按乡镇学校及乡镇以下学校分别作出要求。乡镇学校要严格实施“本科为主”并逐年提高本科生比例;乡镇以下学校,能在招聘到本科生的前提下,原则要求“本科为主”,但也要考虑实际需要,在不能招聘到本科生的前提下,容许招聘师范类专科生。

  对于降低学历,满足边远地区教师需求的建议,苏尚锋补充说:“这虽然暂时解决了师资缺乏的问题,但是,常识告诉我们,小学更需要知识全面、教育理论素养深厚的人。从长远角度出发,教师学历普遍提高是必然趋势,通过降低学历,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只是权宜之计。”

  县级财政缺后续保障

  多数地方都担心3年特岗教师聘期届满,无中央经费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教师(原特岗教师)工资出现无钱可发的局面。

  “2011年我们县级财政大概承担了2.4亿元,主要用于转接特岗教师的工资以及特岗教师工资缺口,还有县级聘用特岗教师的费用。”贵州威宁财政局副局长洪梅说,这个数字对于当地财政来说,不堪重负。“我们县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5.6亿元,其中特岗教师的费用就占到了42%。”洪梅说。

  威宁县数据显示,威宁县的特岗教师,1/3是国家级特岗,3年任期内的工资性支出由中央财政负担。另外2/3是省、地区和县级特岗,省级和地区级财政参照国家标准同样负担了绝大部分特岗教师的工资支出。这样的大力支持使得威宁师资队伍迅速壮大。

  但是威宁特岗教师队伍迅速壮大的同时,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是地方财政对特岗教师3年聘期届满后的工资转接。

  魏曼华在云南调研时也遇到了类似情况。“比如云南鲁甸县是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县财政要承担粗略核算约每年300多万元。这给县财政带来很大压力。”魏曼华说。

  特岗教师3年后转编入职的工资和相关费用给贫困县财政增加了沉重负担,为何贫困县仍积极申请“特岗计划”?魏曼华解释说,云南省实施特岗计划的大部分县市财政十分困难,但特岗教师的经费有一部分由国家承担,所以县市都积极申报。据了解,云南省2006年至2010年招聘32172名特岗教师,获得中央拨付特岗教师经费近13亿元。

  获得中央经济支持的同时,也给贫困地区落实聘期届满特岗教师的工资发放带来了隐患。“所有县都将期满特岗教师工资发放需要的经费纳入预算,然而除特岗教师外,还要招补员教师,而地方财政资金实际筹措数量有限,多数地方都担心3年特岗教师聘期届满,无中央经费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教师(原特岗教师)工资出现无钱可发的局面。”魏曼华说,“省、地州市财政情况也不容乐观。调研情况表明,除个别县市外,大部分县市无法保障3年后特岗教师的工资待遇。对于不少国家级贫困县来说,资金问题永远是个大问题。”

  “课题组对10省份51个县的县级负责人的问卷调查显示,在‘政策实行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中,‘县级财政的配套’列第二位。由于纳入特岗计划的县往往是边远贫困县,经济落后,财政能力有限。这样3年以后接转特岗教师的压力就非常大。”郑新蓉说。

  一些县迫于财政压力,开始选择减小特岗教师招录力度。威宁县2010年招聘了1789名特岗教师,其中国家级特岗教师895人,县级特岗教师894人,而2011年,招聘的550名特岗教师均为国家级特岗教师。贵州省“特岗计划”省级专家王长中对威宁的情况比较了解,他说,从财力支撑的角度,真希望国家特岗教师计划能从现有的3年延长到6年。“威宁县很缺特岗教师,但是地方财力实在有限,目前能有的解决方法,仅仅是能支撑一年是一年。”王长中说。

  “对于‘特岗计划’这种对地方发展相当重要但又需要长期持续实施的政策来说,单靠中央财政的补助或单靠地方财政的支持都不能保证其有效实施。”魏曼华建议,可考虑实行中央、省、县市三级财政各占适度投入比例并固定化,长期投入,三级财政以哪种比例投入,可以按省和县市的财政状况来确定。

  对于如果有贫困地区尽力筹措资金,用于聘期届满特岗教师工资发放,但仍财力不足的情况,魏曼华建议,请求中央继续给予特别困难地区适当经费补助。可采取“按一定比例逐年递减”的方式进行,“也建议中央财政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绩效工资后,在现有补助基础上,提高特岗教师工资经费的补助标准。减轻部分贫困地区的财政压力。”


 小学学前缺专业师资

  农村地区,小学分散,学生数不够班额数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小学教师还要负责学前教育,师资更为紧缺。

  “相比中学特岗教师,小学特岗教师缺口更大。”谢福很关心如何补充小学特岗教师缺口。

  2011年,钦北区中学教师空编量是191名,小学教师空编量是245名,“但如果把学前教育学生列入,2011年的空编量应该是1035名。”谢福说,现在区里学前教育也由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师来负责,小学教师缺口非常大。“而且在农村地区,小学比较分散,学生数不够班额数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小学教师目前的核编标准是123,本来已造成用教紧张,加上还要负责学前教育,这使农村小学师资更为紧缺。”谢福说。

  “侧重初中,兼顾小学”是特岗教师最初制定的原则之一。2006年制定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为了缓解农村地区中学教师缺口,在实施原则和步骤中,专门提出了“侧重初中,兼顾小学”这一项:特设岗位教师原则上安排在县以下农村初中,适当兼顾乡镇中心学校。为了保证师资,该方案同时提出: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可招少量应届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

  随着特岗教师计划推进7年来,不少初中学校师资得到补充,相比而言,小学教师的缺口显露出来。课题组2011年5月到7月,在云南、新疆、广西、贵州、重庆、四川、甘肃、山西、江西、黑龙江等10个省份共计51个县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113份。问卷调查显示,在问及最希望增加哪个学段的特岗教师时,57.78%的地方行政管理部门选择了小学。

  “‘侧重初中,兼顾小学’,只能视为当年特定条件下的一种权宜之策,否则就不仅有忽视小学教育专业性之嫌,而且还容易忽视农村义务教育最为薄弱、也最为基础的小学教育环节。”郑新蓉说。

  不少地区开始根据本省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微调。贵州省2006、2007年招聘的特岗教师一直是以初中教师为主,之后4年则逐步向小学学段倾斜,开始逐步通过“特岗计划”提升小学学段的师资质量,增加国家级特岗教师在小学学段的名额。广西也意识到了小学教师紧缺的问题,并逐步做出了调整。广西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0年,广西5年累计招聘特岗教师1.5万余人。“我们的招聘岗位分配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前期(2006年至2008年)侧重初中,兼顾小学;后期(2009年至2011年)结合本区实际需求,在初中教师的缺口得到适当补充后,逐渐向小学倾斜。”广西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5月,在《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2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初中与小学教师队伍补充协调发展”,受到了地方教育部门的欢迎。

  今年钦北区在师资招聘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倾斜。“2012年计划招聘150人,实际到岗144人,这144人全部是小学特岗教师。”谢福说,他希望随着多种政策手段并行,逐步解决小学、学前教师的缺口问题。

  【对话】

增强教师特设岗位的吸引力

——访“特岗计划”课题组负责人郑新蓉教授

  ■本报记者 张春铭

  “特岗计划”实施以来,成效如何?政策设计方面有哪些需要优化的地方?如何改善?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政策研究课题组专家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院长郑新蓉教授。

  记者:在政策视野下,“特岗计划”实施以来,主要成效体现在哪些方面?

  郑新蓉:“特岗计划”吸引了大批有志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大学生真正站在了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一线,为农村教育输入了大批新鲜的血液,使得农村教育的各个方面都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特岗计划”的成效大致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为农村学校补充了大批合格师资,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了地方政府增强改进农村师资队伍状况的力度,解开了边远贫困地区教师补充难的死结;探索出了编制上“先进后出”的新机制,创新了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通过公开招聘教师的模式,增强了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对村落文化、新农村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建设作用,外延效益初显;扩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记者:从长远看,您觉得在政策全局设计方面,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地方?

  郑新蓉:首先,特岗教师3年聘期的规定,反映出试图构建农村教师补充长效机制的政策努力,也表明特岗教师职位的吸引力尚需进一步提高。

  其次,随着“特岗计划”实施面的扩大、特岗教师人数的增加,最初设定的计划实施原则和步骤需要重新思考与修订。比如,“相对集中,成组配置”,与地方的实际需求有矛盾,在特岗教师积累人数增多的情况下,已逐渐失去了必要性。

  再其次,虽然“特岗计划”的实施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但中西部地区还有许多地方的农村教育存在着教师数量短缺、质量低下的严重问题,他们并不一定都属于国家级开发贫困县的范围,但鉴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同样需要一种补充机制的支持。因此,在确定“特岗计划”实施范围时要更加切合地方的实际需求情况。

  记者:从完善政策设计的角度,您有哪些建议?

  郑新蓉:我建议应该一如既往地突出政策目标指向,充分发挥政策效益和创新效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对高质量师资的需求依然很大。考虑到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必须进一步实施“特岗计划”,扩大其受惠范围,改进并调整原有政策中的一些不适应当前情况的原则与方法。以下四个方面可能需要着重考虑:

  第一,探索激励特岗教师扎根基层的有效措施。目前,很多贫困农村地区的小学师资,特别是村小和教学点的教师依然紧缺。如何激励特岗教师扎根最基层的学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也值得关注。“特岗计划”实施后,一些从中小学校调整下来的教师成为幼师,实际上一部分人已不适合开展幼儿教育,建议将学前教育师资也纳入特岗教师范围统筹考虑。

  第二,省级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县的支持力度。首先是认真核查全省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的总量与缺口,在确定实施“特岗计划”的县(市)、学校和设岗数量等方面,对真正亟需特岗教师的贫困县优先倾斜。其次,适当对部分财力不足县(市)加强资金支持。很多贫困县在接转3年服务期满的特岗教师时,可能会出现财力不足的问题,省级财政一方面应该严把教师入口关,同时应对困难县予以照顾。

  第三,县级政府应加强对特岗教师待遇的统筹。目前特岗教师在聘任期内,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其他津贴、补贴由各地根据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和中央补助水平综合确定。个别地方出现了津贴、补贴保障不力的情况,影响了在条件相对更为艰苦的村小、教学点的特岗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县级政府应适当根据岗位的艰苦程度,确定不同岗位的工资等级,并向在村小和教学点工作的特岗教师倾斜,加大村小和教学点的吸引力。同时,应适当提高在边远地区执教的特岗教师的交通补助,并加快特岗教师周转房建设。很多地方3年后转接期满特岗教师,存在一定的财政困难,国家可以考虑实行弹性服务期,缓解地方财政困境。

  第四,适当授权地方政府灵活转编。编制关系到特岗教师的身份。大多数县(市)在特岗教师3年聘期结束后,才着手解决特岗教师入编,不利于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建议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特岗教师转编问题,在有空余编制的情况下,优先考虑特岗教师,可以考虑1年转编,3年服务期满再考核的方式,以增加教师的安全感和教师队伍整体的稳定性。

  《中国教育报》2012年11月27日第3版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