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树根扎实,才能枝繁叶茂”——苏州大学加强学科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纪实 眼下,在苏州大学,不少教授开始走出实验室,与资本和市场打起了交道。 陈林森是苏大的教授,他创办的苏大维格公司,已于今年6月在创业板上市。凭借在激光全息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他已经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技术如今成为苏大维格的活力之源。以往埋头搞研究的他,如今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股评家和投资客的神经。 2011年,苏大科技产业产值已达11.2亿元,名列江苏全省高校首位。巨额的科技产值背后,是苏大近年来的“井喷”发展。在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苏大获立项265项,蝉联地方高校首位。而就在4年前,苏大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项目还只有117项。 不仅如此,目前,苏大已拥有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4个硕士点。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均位居全国地方高校之首。 一个个衡量高校办学实力的硬指标,折射出苏州大学近些年的跨越发展之路。当地方高校的发展困境屡屡被人提起,一些地方高校甚至已开始面临生源危机时,苏州大学何以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学科建设,打造发展平台 一所高校要发展,最坚实的根基是什么?最不竭的动力是什么?总结长期的办学实践,苏州大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学科建设。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说:“学校如果是一棵大树,学科建设就是树干和树根。只有树干粗壮、树根扎实,创新人才培养才能枝繁叶茂。”在这样的发展思路下,苏大围绕学科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有选择性引进、有计划性培养”的方针,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 近5年,苏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经费达5亿多元。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吸引高水平的人才,高水平的人才又反过来促进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在苏大2012年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近5年引进人员的贡献超过了55%。 除了引进人才外,苏大同时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学校启动了“东吴学者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工程,以项目资助的形式,为各类人才铺设发展路径。 学科建设要有质量,离不开各类科研平台。近年来,苏州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进行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在这一轮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苏大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免疫学研究中心、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等一批研发平台相继成立。 这些平台很快发挥了作用。沈百荣的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可对生物医学数据进行分析,其结果将有助于医院、生物医药企业对复杂疾病进行精确的早期诊断。沈百荣团队和学生们很快就被相关单位的课题“淹没”了。但在一个个课题中,师生们增长了学识,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经过5年的努力,苏大的学科建设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博士点和硕士点数量在全国地方高校中名列前茅。苏大还获得“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一期建设学科7个,资助经费超过2.5亿元,同时获得“‘十二五’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2个. 人才集聚,如何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可以安心从事科研工作?苏大通过体制创新,激发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今年5月,由苏大生物钟研究中心主任王晗教授组织申报的“生物钟在生殖系统与发育中调节的机制”项目,获国家“973计划”的立项,实现了苏大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零的突破。与此同时,苏大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吴庆宇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这也是苏大科研成果首次在该杂志上刊登。 这两个团队,都有着同样的队伍建设模式,即苏大推行的“学术大师+创新团队”模式。在学校师生们看来,这不是巧合,而是苏大积极创新科研模式的结果。 “学术大师+创新团队”模式是指由引进的高端学术人才负责组建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全权委托他们进行人员招聘及团队建设,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积极性。对教授们来说,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建一个科研“小王国”,这是巨大的诱惑。在苏大“游说”沈百荣加盟的过程中,正是一句“给你一个研究院,由你全权负责”的承诺彻底打动了沈百荣。 而这种模式也给学校带来了实在的好处。教授们有了用人权,在选人时就会更加慎重,尽可能选拔有较高水平的人才。2008年,苏大引进中科院院士、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著名科学家李述汤,由他全权负责组建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短短3年,李述汤就从全球知名大学、科研机构招聘了包括“千人计划”廖良生教授在内的18名特聘教授、副教授。这些人才成了苏大的宝贵资源。 苏大还不断完善科技管理制度,在职称评定、科研奖励等方面实施激励政策。学校设立校内培育基金,通过“科技创新四大培育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等项目,资助了一批创新性较强、发展前景较好的研究,提高了苏大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竞争力。 多方联动,提升教育质量 随着苏大学科建设的大步迈进和科研体制的日益完善,一批批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有些成果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比如,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生吕海涛和沈百荣展开合作,他期待借助沈百荣的科研成果,能够更精准地诊断复杂病症,使患儿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路建美教授团队研发的纳米多孔高效吸附树脂材料,平铺在水面上几秒钟,就能将有毒、有机污染物吸附,江南水乡的秀丽,有了高科技的保驾护航。 然而,更深层次的改变,正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培养人才始终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我们的学科建设、科研平台、科研项目、高水平师资,正在形成联动之势,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王卓君说。 刚刚从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周秀峰,已获得一项专利。在他4年的学习生涯中,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源源不断的课题为他提供了许多参与的机会,他的科研能力因此不断提升。当他选定科研方向时,学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又为他提供了资金支持,使他顺利完成了研究。 在沈百荣的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里,人们可以轻易地仅凭衣着就认出吕柏锟。穿着朴素的他来自陕西宝鸡的农村,正读研究生二年级。他家里有6亩地,母亲务农,父亲是乡政府的工作人员。他很爱自己的父母,却很少跟他们详细聊自己的专业,因为父母听不懂他到底在干什么。 吕柏锟每天坐在电脑前,对着满屏幕的英文进行操作。他和同学们的研究如果取得进展,将有助于提高医生对前列腺癌和儿童脓毒血症的诊断率。“我们的工作,对人类是有意义的。”在飘满桂花香的校园里,农家子弟吕柏锟说。(记者 高毅哲) 《中国教育报》2012年10月1日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