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配给学生——东北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纪实 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的东北大学机械学院学生皮俊宽,今年6月底将远赴德国留学。谈起4年的大学生活,他最难忘的是在学校创新实验室的经历。先进的科研设备、一流的学习环境,锻炼了他的能力,更收获了自信。为满足每个学生的创新需求,东北大学搭建学生创新平台、建设大学生创新基地、整合产学研资源,为学生的创新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大家名师上讲台,创新之旅无疆界 “原来科学家是这么平易近人,原来专业课也可以这样形象生动。”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大一学生王云龙在听了柴天佑院士的新学期第一课后,很是兴奋。2011级新生开学第一天,柴天佑院士通过“自动化专业导论”课带领新生走进了自动化学科这一奇妙的领域,讲发展趋势,说前沿技术。 “亲耳聆听国际知名冶金专家、日本京都大学岩濑正则教授用原版日语教材,用日语讲授“热力学”课。这看似遥远的场景,却在我们本科生教室上演。虽然还需要专业教师的翻译,但国际知名专家的互动式教学,真让我们受益匪浅。”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学生郭伟提起外教授课,连称自己很幸运。 东北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常升告诉记者,为最大限度挖掘现有的教师资源,东北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各学院必须由资深教授组成课题组授课,并设立首席讲课负责人,开设学科前沿知识系列讲座课程,16学时为1学分,每次讲座为2学时。在学校,闻邦椿、陆钟武、柴天佑、王国栋等一批国内外大家名师纷纷走上本科生的讲堂。 顶级的学术大师、前沿的科学知识、专业的实验设备及完美的培养计划与教学方法,是大学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了解相关学术理论前沿发展,感受大师的魅力风采,聆听专家的学术讲座,触摸国际大企业捐赠的先进实验设备,参与一系列的实验创新大赛,学校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配置给学生,开启了他们的创新人才成长之旅。 创新平台巧搭建,创新梦想有依傍 一篇国际软件工程会议论文、两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八项国家专利,这一连串的数字是科研能力的象征。东北大学2006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牛司朋以本科生身份博取如此多的“花环”。“一上大学,我就开始接受学校创新能力的培训,这让我的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牛司朋说。 2007年,东北大学整合优势资源成立了学生创新中心。5年来,中心组建了近千支创新团队,成功立项413项,向教育部上报国家级创新项目144项;通过参与科技竞赛,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994项,先后有1483人次在国家大赛中获奖。中心依托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科研资源,建设了20个大学生创新基地。 夜幕降临,喧嚣的校园归于宁静,偏居学校一隅的大学生创新基地却格外热闹。在这里,一群群怀揣创新梦想的大学生,借助先进的设备、一流的环境,携手攻关,共逐梦想。据大学生创新中心主任张立志介绍,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科研活动提供了研究平台,既充分利用了实验室现有资源,又推进了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了办学效益。 实验区里新理念,创新梦想腾飞处 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07级学生侯京奇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刚入大四就获得全额奖学金,被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录取。他感慨地说:“是学校先进的硬件设备和与鼓励创新的教育氛围,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使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近年来,东北大学建立了实用性高级软件人才培养、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等多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探索创新的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以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例,近期有400多名学生参加了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承担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40余项,获得国家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50余项。 该校2003级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吕化毕业后应聘到美国联邦环保局工作,以其高超的工作效率和卓越的综合能力很快就成为了单位的骨干力量。用企业的话说,“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上手很快”。实验区的学生深受西门子、霍尼韦尔、罗克韦尔等国际化大公司,以及华为、中兴、大唐等新兴电信公司、IT公司的青睐。 “依托于东北大学软件学院的实用性高级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所培养出的学生普遍受到企业欢迎,毕业生100%就业。”据该院院长朱志良介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适应了全球化的专业人才需求,学生不仅受到国内知名企业的青睐,近年来已有50多名学生直接赴日本就业,深受日本企业的肯定与欢迎。(记者 姜乃强) □改革者说 东北大学副校长姜茂发:为新型工业化建设培养创新人才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每次进程都会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人才培养的重点也要适时根据这些要求进行调整。 东北大学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深入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学校围绕成为“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定位,坚持“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学科专业建设原则,在保持并发展工科优势的同时,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加强理科、管理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专业建设,积极发展应用型、高新技术类本科新专业。 今后一段时间,学校将继续坚持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配置给学生,立足实际,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为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培养造就科技人才、学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20日第1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