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 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二)
《中国教育报》2012年5月29日第4版 近年来,广东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构建“学科+平台+项目+人才”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模式,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不断凝练研究方向,提高研究质量,在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办、国办转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广东省先后出台《广东教育规划纲要》、《广东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等文件,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了新的战略部署。“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将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进一步完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新的繁荣发展。 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着力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广东省出台了“珠江学者计划”、“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引进领军人才专项”、“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育苗工程)等一系列人才培养、引进和奖励政策,不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将以重点学科、重点基地和重点项目为依托,继续实施“珠江学者计划”等人才工程,设立中长期重大专项,通过各类项目资助,鼓励、发现、培育、凝聚、关爱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国内领先、岭南特色鲜明的创新团队和学术领军人才,形成在国内外影响广泛的学术共同体和学派。 发挥研究基地的凝聚作用,着力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平台。“十一五”期间,广东省投入近3000万元,新建了26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形成了一批研究方向集中、优势特色明显、人才队伍集聚、科研成果丰硕、服务社会显著、学术交流活跃的科研平台。“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加大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力度,打造一批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瞄准国家和广东省的发展战略以及学术发展前沿,适当新建一批以重大问题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为导向的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对现有基地进行滚动支持,加大基地重大项目资助力度,完善和创新基地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产出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着力打造有影响力的“智库”。广东高校积极参与研究“珠三角规划纲要”、“建设幸福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等一系列重大课题,为新一轮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若干研究成果获得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将加大“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实施力度,组织高校对国家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联合攻关研究。继续实施“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加大对应用对策研究的资助力度。推进高校与国家和广东省各级党政部门开展深层次、实质性合作,拓展合作渠道,完善合作机制,共建研究机构,打造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水平“智库”,为党和政府的决策建言献策。
深化对外交流合作,着力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广东高校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不断探索和推进与港澳大学及研究机构的科研合作。如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分别与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理工学院共建了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博彩研究中心,对重点研究基地走向海外发挥了“先行先试”的作用。“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将进一步推进高校与港澳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合作。充分利用广东省开放程度高、高校对外交流合作广泛的优势,加强区域研究、国别研究和国际组织研究。利用高校的特色学科优势,组织对外翻译精品力作,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增强广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精神,南开大学全面规划未来5年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出要秉承特色,光大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提升学科层次,力促交叉研究。高水平实施“985工程”、“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支持实力雄厚的优势学科冲击世界一流水平。集中力量培育并做强做大新的国家重点学科,扩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面,扶助若干“关联带动”学科。以津南校区建设为契机,部署重点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科学整合学科资源,形成以重大学术问题为纽带向多学科集成交叉的学科群发展新格局。 集聚学术人才,加强团队建设。实施高水平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围绕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将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与学科规划、重大项目、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注重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加强学术梯队建设,重点培育有较强教学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形成针对中青年骨干的高水平培养体系,不断激发中青年教师的发展动力。制定实施哲学社会科学高端人才岗位模拟绩效工资制度,设置与理工科同等规格、同等待遇的“南开讲席教授”、“杰出教授”、“英才教授”和“资深教授”岗位,给予高端学术人才以较高的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 突出重大课题,打造精品力作。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关切领域,加强规划引导,有效整合研究力量,在全力争取高层次重大课题的同时,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经费,自主设立5项左右富有南开学术特色的重大课题。着力推动项目组织方式、绩效管理机制的创新,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引导重大项目课题组致力于学术创新发展,推出一批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精品力作,全面扩大学术品牌影响力,巩固并提升南开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地位。 夯实基础研究,强化应用服务。坚持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对策研究并重,巩固“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发展特色。重点扶持人文学科发展,设立专项基金,每年筹措500万元,用于资助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以改善目前人文学科研究经费相对短缺、资助渠道狭窄的状况,为人文学者潜心治学、笃志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通过完善和创新分配激励机制,有效调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积极性。凝练学术队伍,大力开展决策咨询研究,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助力区域发展,尤其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献计献策。 创新管理机制,促进基地发展。科学制定重点研究基地科研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强化分类管理与指导,巩固并突出特色优势。充分发挥学校组织管理功能,制定新的基地人才引进及培养方案,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以项目招标带动、促进人才质量的提高,提升科研成果质量。支持学术评价数据库、综合调研网络等支撑性数据研究平台开发建设,鼓励应用对策性研究的调查、统计、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建设,重视基础性研究的文献和档案类数据库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加强基地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扩大基地及其成果影响力。 推进学术交流,扩大国际影响。在与已有国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继续保持深入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新的交流与合作机构,开辟新的交流项目,增加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师资、学生的项目,使学校每年有5%的师生能够走出国门,增强师生的国际视野。继续发展海外孔子学院,加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与沟通,扩大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设立“海外交流基金”,每年拿出200万元专项经费,资助10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青年骨干,开展海外研修、进行科研合作、出席学术活动;邀请10名世界一流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访问或者合作研究,设立海外名家讲座,全面推动中华学术“走出去”,提升南开国际学术影响力。 改进研究评价,完善激励机制。确立创新和质量为先的评价导向,关注成果的长期社会影响,提高对实践性、对策性成果重视程度。大力推进完善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合理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出台《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法(修订)》,加大对高端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激励学者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鼓励南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多出精品、重大原创性成果。
优化支撑体系,提高保障水平。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尽快改进和加强图书资料和数据库建设工作,突出教师在图书采购、数据库建设中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围绕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加快文科基础研究资料库、应用研究数据库和外文原版图书期刊中心书库建设。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构筑良好的服务支持体系。建立学术成果推介网络,扩大科研成果的交流,逐步提升校办学术期刊层次和国际化水平。设立出版基金,推荐、资助更多高水平的研究专著和高水平教材在国内外出版,扩大南开学人的学术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近日制定出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提出“十二五”期间将投入1亿元,以提升研究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和科研机构建设,努力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树立“大文科”理念,优化与创新学科体系。设立基础学科研究专项,“十二五”期间将投入1500万元,支持基础学科开展长期自由探索研究,推动集成创新,形成相关学术领域的“北师大学派”。鼓励社会科学进行团队攻关,面向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争取资源,加强高端科研平台建设,重点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领域。推动特色学科更紧密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国际化进程,使整体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继续实施跨学科培育专项,建立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的保障制度,重点建设一个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平台和一个文理交叉跨学科研究平台。 实施高水平研究队伍建设计划,打造高质量科研团队。积极引进培养领军人物、知名学者和中青年优秀人才,实施资深教授计划、哲学社会科学讲座教授计划、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等,设立优秀青年教师特聘岗位,每个一级学科领域聘任1至3名崭露头角的青年科研骨干并给予长期支持。以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为重点、以高层次人才为首席专家、以中青年优秀人才为团队助理,继续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十二五”期间,专项投入2500万元建设10个左右校级创新团队,努力培育若干具有国家水平的创新团队。 深入推进重点研究基地改革,搭建高端学术平台。建立灵活的人员聘用机制,赋予重点研究基地更大的自主权,使每个重点研究基地拥有30个左右的流动人员编制,在其研究人员的职务评聘、研究生招生及博士后招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组建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将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和跨学科研究平台纳入高级研究院建设框架,通过开展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试点,聚集跨学科高层次人才,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公益性研究,推出重大标志性研究成果。对重点研究基地实行分级评估,加强基地的考核评估,实行差异化激励政策;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加强对基地主任的考核,同时,指导基地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 建设“京师”智库,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依托现有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研究院所和横向科研平台,整合科研资源,实施“京师”智库建设计划。力争建设3至5个面向党和国家战略决策、面向市场需求、面向社会公众,国内一流、具有国际水平的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高级智库。 设立奖励制度,推进标志性成果培育与转化。结合重大项目的实施,建立对重大标志性成果的跟踪、引导、筛选、集成机制,培育一批在原创性基础理论、政策咨询、国际重大问题、跨学科和新兴学科研究等方面的标志性成果。设立校内优秀标志性成果奖励制度,利用捐赠资金,每年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进行奖励和表彰。设立成果转化办公室,配备专人负责研究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将研究成果转化指标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标志性成果的表彰和推介。 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鼓励现有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以国际前沿研究项目为基础,与国际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设立合作机构,开展深层次、实质性和团队型的国际合作研究。引进一批教学科研亟需的和新兴学科领域的具有境外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者。实施学术休假制度试点,鼓励和选派教师到境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学习深造和合作研究,将教师的境外进修制度化。资助、奖励优秀成果的国际发表和出版,办好现有的外文杂志,创办英文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国际刊物,支持特色优势学科创建外文专业期刊。 加强基础条件建设,推进研究方法创新。以原有校级文科实验室为基础,“十二五”期间投入1000万元,培育10个具有国家水平的文科实验室。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数据资源建设与政策咨询”项目,支持研究数据资源平台建设和开展相应的政策咨询研究,建设若干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的专题数据库。高度重视数据共享系统的建设,实现数据的便捷共享利用,提高数据使用效率。“十二五”期间专项投入2500万元,建设实体性的社会调查中心,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社会调查队伍,积极开展社会调查,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第一手的数据支撑。 改革和创新科研体制机制,鼓励协同创新。建立以创新、质量和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新型科研评价制度,把质量作为科研评价的核心标准,实施科研成果代表作制度、团队评价制度与分类评价制度,鼓励发表引证率高的标志性成果和学术精品,加大对重大课题、重大成果参与者的评价权重。创新横向科研平台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对横向科研平台进行绩效考核。改革人事制度,探索建立学术特区,实行双聘制和单聘制相结合的聘任制度,推动学科院系之间、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 加大投入,保障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探索建立哲学社会科学投入稳步增长的保障机制,“十二五”期间将投入专项资金1亿元,设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专项经费,同时进一步提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持。学校空间增量部分优先考虑文科,切实增加哲学社会科学部院系所科研和办公空间面积。进一步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国内外网络信息无障碍交流,丰富专业图书馆馆藏,加强新兴交叉学科图书资料建设,提供可靠的资料保障。 华中师范大学:整体规划未来十年哲学社会科学新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近日出台《华中师范大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规划提出,未来十年,学校将坚持“巩固基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强应用”的方针,多措并举,实现研究平台、研究团队、研究项目的良性互动,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大力推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新的繁荣发展。 以问题为导向,重点打造三大研究平台群。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建设”的原则,根据“机制创新为起点,学科交叉为路径,特色研究为突破,打造精品为目标”的发展理念,努力形成“机构开放、人员流动、资源共享、体制创新”的运行机制,突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互动,建构灵活而富有活力的科研体制,以国际前沿问题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为研究方向,挖掘和培育多个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的交叉融合的研究平台群,着重打造以各类研究基地、研究院、研究中心、实验室为基础的农村、文化、教育三大“研究平台群”。 以自主项目为抓手,着力发展创新能力。以“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为基础,设立“重大预研项目”、“自由探索项目”、“丹桂计划项目”等,支持的对象由“面面俱到”向“分层分类、重点突出”转变,重点支持开展前瞻性和自由探索创新性研究,形成一批创新型科研人才和团队,培育一批创新型科研项目和成果,建立一系列有利于自主创新、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提升科学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以改进科研评价为关键,大力提升成果质量。高水平的研究必须以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标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力所在。学校提出,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提高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和竞争力。评价体系上由重视数量向质量数量并重转变,形成兼顾质量、数量的政策导向,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和引导全校教师树立学术精品意识。同时,加大成果奖励力度,支持优秀成果的出版,加强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提高科研项目的完成质量,促进标志性成果的产出,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 以优势学科为支撑,全面拓展社会服务能力。发挥学校多学科优势,着力构建提升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能力的工作体系。加强应用研究,一方面以国家重大需要为导向,加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等问题的研究,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咨询服务;另一方面,鼓励产学研用相结合,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应用。开展交叉研究,整合校内文、理、工科优质资源,建设一批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数据库、文献中心和有影响力的学术网站,建设一批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专题数据库。 以“引进来”、“走出去”为途径,积极推进学术国际化。举办“桂子山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坛”,包括“世界杰出学者来访学术活动周”和“桂子山学术活动月”,邀请海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的杰出学者参加学术活动,加快学校学术研究的国际化进程。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努力争取境外研究资源,逐步扩大研究成果、研究经费、学术交流的国际合作范围,推进学术开放和战略合作。积极走出去,资助特色学科、特色领域的知名学者结合中国本土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到海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进行讲学访问,积极组织或参加高层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提高中国学术话语权。发挥语言学科多语种优势,有重点、有步骤地把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精品力作推向国际学术界。 以制度创新为根本,努力促进科研管理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提高管理的高效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从决策方式、管理手段、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推动科研管理创新,提高科研管理质量。在决策方式上,充分发挥“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咨询委员会”的作用,推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民主化。在管理手段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社科管理网络化,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在制度建设方面,进一步修订学术机构建设、学术道德建设、科研评价、协同合作攻关、成果推广等方面的制度,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审计等财务管理制度,促使科研管理步入科学、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 《中国教育报》2012年5月29日第4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