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高教新闻 > 国内 >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侧记
时间:2012-05-08 10:50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万玉凤 点击:
5月7日,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召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同时下发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这标志着以大力促进和加快推动协同创新为核心内容的“2011计划”正式进入实施操作阶段。

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有效模式——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侧记

  5月7日,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召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同时下发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这标志着以大力促进和加快推动协同创新为核心内容的“2011计划”正式进入实施操作阶段。

  “协同创新不同于过去主要关注技术创新,更注重组织制度创新,特别是要解决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学科研和国家经济建设脱节、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脱节等问题,破解制约高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北京主会场参会的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说,“实施‘2011计划’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头等大事,要抓住契机大力推进学校改革发展。”

  在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高校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都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当前,我国正处于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快形成科技自身高水平持续积累的长效机制。”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韩惠鹏表示。

  韩惠鹏提供了一组数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虽然已由“一五”时期的不足20%提高到去年的53.5%,但与建设“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的新要求相比,与国际农业科技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各行业的技术创新还存在分散、封闭等问题,还没有建立起大协同的体制机制,企业之间由于利益竞争,相互之间技术壁垒严重,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也是独立分散地进行的,这种分散、封闭的局面,使得行业在重大关键技术上难以突破。”首钢集团总经理王青海说,“2011计划”为行业的协同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有望通过机制体制上的突破,形成行业大协同的新局面。

  “协同创新对我们这样有行业背景的高校来说特别重要,中国钢铁产量占世界钢铁产量的将近一半,但自主创新技术少。几年前,一直与一些大型企业开展合作,通过多学科的协同以及与企业的协同,不仅解决了学科内部的一些问题,还获得好几个国家科技进步奖,钢铁工业的关键技术也取得了很多突破。”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徐金梧说。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认为,“2011计划”最大的特色就是体制机制创新,相当于可以形成科学研究组织机构的特区,强调需求导向,只要对需要破解的重大问题有研究造诣的学者,都可以吸收进来,并且针对一个重大问题,全国只认定一个协同创新中心,这样就能把全国最优秀的机构凝聚起来,攥成一个拳头,这个力量就会很大。

  “‘2011计划’着力解决制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袁雯说,“上海已明确提出‘学校没想清楚的不建,行业不认的不建,机制体制不突破的不建’的原则,建立教育主管部门与产业主管部门、高校与行业等方面的对接机制,构建‘开放、集聚、适变、持续’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

  新颁布的“2011计划”实施方案,突破了原有的单纯经费支持的方式,构建了资金和政策的组合支持方式,除资金支持外,在政策上还优先支持高校在人员聘用、考核评价、人才培养、薪酬制度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同时,要求改变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效,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认为,“2011计划”采取出口鼓励型的资金支持,并且从传统方式转变为以成果激励为主的激励机制,是有积极导向意义的。“评价体系是指挥棒,该计划启动后,会带动新一轮高校评价体系改革的热潮。”陈雨露说,“‘2011计划’抓住了主要矛盾,明确了高校体制机制改革以什么为指引,这个问题已经破题了。”

  协同创新毕竟是一项新生事物,相对于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是一项更为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必须要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组织实施深度合作,加快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以及创新链各环节之间的技术融合与扩散。与会代表表示,探索刚刚开始,要有信心,更要有足够的恒心和耐心,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有效模式和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发展模式,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出贡献。(记者 万玉凤)

  《中国教育报》2012年5月8日第1版


大力推动协同创新 全面提高高教质量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召开

  本报北京5月7日讯(记者 杨晨光 万玉凤)今天,教育部、财政部在京召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会上强调,实施“2011计划”,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举措,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行动,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袁贵仁指出,“2011计划”重在推动高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促进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大力推动协同创新,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袁贵仁强调,实施好“2011计划”,必须充分认识、准确把握“2011计划”所包含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要求。一要准确把握全面提升创新能力这个重要目标。要改变单纯以项目、论文数量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以注重原始创新质量、注重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贡献度、贡献率为导向,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二要准确把握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这个工作重点。要促进创新组织从个体、封闭方式向流动、开放的方向转变,促进创新要素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分割状态向科技工作的上中下游联合、贯通的方向转变,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三要准确把握不断深化体制改革这个本质要求。大力推进高校深化改革,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坚持全面开放原则,坚持客观公正的评审机制,坚持多元化推动方式。四要准确把握推动和引导相结合这个重要特征。推动高校在先期组建、充分培育基础上进行项目申报和认定;引导所有高校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在不同层次、以不同方式,踊跃参与协同创新。

  袁贵仁要求,要稳步推进“2011计划”顺利启动,保证计划科学平稳可持续实施。一是加强领导,精心谋划,保证开局良好。各地各高校要稳步推进改革,正确把握改革的力度、进度和时机,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和合理诉求。二是通盘考虑,远近结合,突出质量。各地各高校要择优遴选条件较成熟、前期基础较好并具有较强优势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不搞层层发动,不搞全面开花,不搞临时拼凑,坚决防止盲目申报、劳民伤财和不正之风。三是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努力取得实效。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要找准重点难点,加大力度破解开展协同创新的制约因素,并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四是加强研究,及时总结,科学合理实施。要不断提高计划管理的科学性,尽快研究制定“2011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管理及绩效评价等办法,完善细化第三方评审专家和评审机制。五是多方协作,明确责任,形成推进合力。各地各高校要争取多方支持,集成有效资源,努力为计划的安排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袁贵仁强调,要把是否体现先进性、需求性,是否体现改革性、创新性,是否体现唯一性、协同性,是否体现整体性、系统性,成果是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作为“2011计划”实施成功与否的标准。必须公开透明认定项目,科学规范管理项目,客观公正评审成果。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主持会议。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对计划的启动作了全面部署和工作安排。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首钢集团公司、上海市教委作了大会发言。中央有关部委负责人,部分科研机构、企业界代表,教育部科技委、社科委有关专家,在京部属高校主要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行政部门、各部属高校和部分地方高校主要负责人在分会场参加会议。(杨晨光 万玉凤)

  □相关链接

  1.“2011计划”四个特点

  一是坚持全面开放的原则;

  二是坚持引导与支持并重的实施方式;

  三是坚持客观公正的评审机制;

  四是坚持多元化的支持方式。

  2.“2011计划”八项改革

  一是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二是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

  三是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是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五是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

  六是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七是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

  八是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

  《中国教育报》2012年5月8日第1版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