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名师列传 >
百年启功(2)
时间:2012-07-30 08:24来源:海南日报(海口) 作者:王凯 点击:
我们还没有理解启功先生 【 启功先生身上体现的道德文章,是传统文化人的优秀品质在当代的集中体现,是后学的榜样, 北师大应该有个启功先生的纪念馆,哪怕是个小型的纪念馆,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先生的魅力。


我们还没有理解启功先生

  【 启功先生身上体现的道德文章,是传统文化人的优秀品质在当代的集中体现,是后学的榜样,

  北师大应该有个启功先生的纪念馆,哪怕是个小型的纪念馆,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先生的魅力。

  我们对启功先生的认识和重视是很不够的,我们对启功先生留下的财富还远远没有理解。】

  ■本报记者 张树伟

  今年是启功先生诞辰100周年,启功生于1912年7月26日,是当代中国著名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古典文献学家、语言文字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以“百年启功与中国文化传承创新”为主题的启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第四届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纪念启功百年遗墨展、纪念启功诞辰100周年艺术作品征集公益活动等一系列活动陆续展开。人们用自己的方式来纪念启功先生,寻找他给我们个人以及这个时代的启迪。

  从北京师范大学的小南门进入校园,不远处立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这是北师大的一处“胜景”,是每一位北师大学子都曾伫立沉思的地方。每年毕业季,那些即将离开校园的学子常选择这里拍照留念。校训是启功先生书写的,在校园里,启功先生的题字还有很多,多到你抬眼就能看见,这些雅正、秀美的字为北师大营造出一种特别的精神空间。

  一位网友在博客上记录了自己来北师大的感受:“北师大亦可以称为‘启功大学’——这是我到了北师大的感受,因为只要稍加留意,在北师大的任何地方走走,最多不出半分钟,总会看到启老的题字。教学楼、宿舍楼,甚至食堂、小花园……只要有名字的地方,只要有题字,几乎都是启老包办。北师大里这些字已不是财富所能衡量的,当我们看到这些字,我们就想到启老,他蕴含在字中间的所有的凡人难以拥有和达到的精神和境界足以让我们羞愧得无地自容。斯人已去,其字犹存。”

  启功先生留下的这些“物质”的东西,成了一届又一届学子得以感受启功精神的“门径”。

  在北师大校内西北侧,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坐北朝南,是北师大教授宿舍楼,墙体呈红色,故称小红楼。很多师大的学生都曾有这样的经历,他们和外来的朋友走在校园里,路过小红楼,会心存敬畏和自豪地向朋友介绍,启功先生住在那里。

  对一届届在北师大生活、学习的学生而言,小红楼已经成为一个象征,是他们内心某种精神的高地。在采访中,很多人表达了这样想法,他们觉得北师大应该有个启功先生的纪念馆,哪怕是个小型的纪念馆,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先生的魅力。启功先生的弟子、北师大书法系秦永龙教授说,启先生重要的书画作品和重要著作都是20世纪80年代搬到小红楼居住之后完成的。比如设立励耘奖学金时写的作品,都是在小红楼里完成的。

  秦永龙教授曾组织举办过“启功先生赠友人书画展”。那些展品大部分是秦永龙教授从认识的一些熟人那里征集来的,都是当年启功先生给他们写的字、画的画,共100多张,提供展品的都是普通老师、学生、工人,包括给启功先生开过车的司机、后勤的水暖工等,都是一些很普通的人。启功先生就生活在学生中,生活在普通人中间。

  但启功先生显然不是普通人,跟随启功先生学习书法30余年的秦永龙教授认为,启先生是伟大的文化人,在启先生看来是自己副业的诗书画,他所取得的成就,是中国文化史上在赵孟頫之后的又一高峰。作为传统的文化人,他身上体现的道德文章,大到对待自己的国家,小到对待自己身边的朋友,他是传统文化人优秀品质在当代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后学的榜样。

  我们对启先生的认识和重视是很不够的,对启功先生留下的财富还远远没有理解,甚至有很多误解。秦永龙说,启先生在社会大众的眼里,或许不过是著名的书法家,连著名画家都不是,而且还有人连启先生的著名书法家的称号都不认可。

  北师大书法系有个启功中国书法研究中心,但据了解不过是个校属研究机构,这样的机构在北师大还有很多,基本是无编制、无经费、无场所的研究机构。秦永龙认为,我们对启功先生表达敬意最好的、也是唯一可做的是,在学界和教育界要好好地进行严谨的学术研究,对启先生在各个方面的学术成就进行研究,这可能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启先生这样的文化伟人见诸文字的学术成果以及他的人品学品,都需要系统的研究。比如我们平日知道的都是乐呵呵的启先生,不知道启先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泪流满面,逢年过节在房子里给先人烧纸的寂寞。启先生是既豁达又深沉的。有一段时间,秦永龙常在夜晚去陪启功先生聊天,他说,我现在也知道,人老了最怕寂寞。聊到十点多要走了,启先生说,着什么急,还早呢。启先生并不是整天乐呵呵的,启先生的内心一辈子也解不开的情结,就是那些抚养他长大的亲人,他没有好好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他有一首诗《中宵不寐,倾箧数钱,凄然有作》:钞币倾来片片真,未亡人用不须焚。一家数米担忧惯,此日摊钱却厌频。酒酽花浓行已老,天高地厚报无门。吟成七字谁相和,付与寒空雁一群。一句“天高地厚报无门”把自己内心的痛如刀绞表达得淋漓尽致。

  秦永龙认为,尽管我们的这种研究应该是当代学人中间自发产生的,但相关部门也可以投入一些物力,进行一些有组织的研究。

  启功先生的名片上只有两行字,“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他最看重的是自己的教师身份,有时候有学生来找他,如果有领导在,他也会送客招待自己的学生。秦永龙回忆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自己写字有了一定的影响了,有朋友鼓动我去做专门的“书法家”,我就去问启先生。先生摆着手说不能做,那是个是非场、名利场,咱们还是老老实实教书,老老实实写咱们的字,别去搀和。

  《中国教育报》2012年7月28日第4版
百年启功
我们还没有理解启功先生

启功先生的书法之美
启功先生: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论启功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