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学术动态 > 国内动态 >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国家版首次发布
时间:2012-07-19 08:5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翟帆 点击:
2012年7月12日,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委托第三方研究机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联合编写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国家版首次发布。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国家版首次发布

发现高职不一样的价值

  2012年7月12日,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委托第三方研究机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联合编写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国家版首次发布。这是高职院校办学者、管理者与教学者梳理过去、厘清现状、展望未来的一种努力与尝试。这份报告结合高职院校的大量实例与第三方机构的调查数据,呈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快速发展的12年后的人才培养质量现状。报告同时昭示,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高职院校具有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类型教育的改革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产生的高等教育新类型。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横跨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领域,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举旗起步到法律地位确认(1980-1998年)。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地方应用型人才严重匮乏和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问题,部分中心城市举办了一批以“收费、走读、不包分配”为主要特点的地方短期职业大学,率先打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帜。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改变专科、本科比例不合理的状况。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通过现有的职业大学、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革办学模式,调整培养目标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仍不满足时,经批准利用少数具备条件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改制或举办高职班等方式作为补充”,即后来被统称为“三改一补”的基本方针,拓展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明确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职院校教育,“高职院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职院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的法律地位。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进一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法律地位。

  第二阶段:从规模扩张到发展方向定位(1999-2005年)。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加快转型,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和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的矛盾日趋突出。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校扩招的主力军,招生规模连年增长。

  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高职院校必须坚持的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2005年,国务院召开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第三阶段:从示范引领到全面质量提升(2006-2011年)。2006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联袂颁布,标志着国家高职教育政策在强化特色、加快改革、提高质量方面的重点引导。在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不利影响和普通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历史新高的双重压力下,高等职业教育显示出其特有的生机活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提高。

  2011年,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教育部先后发布《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央财政投入20亿元,实施全国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以点带面,普遍提高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的历史新阶段。


  价值发现1

  让更多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并顺利就业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继而普及化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保障了这一过程可持续且健康过渡。“低进高出、人尽其用”的局面,使被传统高等教育招生边缘化的青年群体找到了人生与事业成长的天地。

  2011年实现近300万家庭高等教育“零”突破。2011年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329万人,招生325万人,在校生总数达960万。调查显示,88.1%的2011届高职毕业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并且已连续三届稳定在这一比例。按此推算,近三年高等职业教育为全国近850万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零”的突破,实现了教育代际向上流动,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家门口上大学”使更多青年接受高等教育。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更期望在不远离本土的条件下就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而大量设置在地级甚至县级城市的高职院校布局给他们提供了这种机会。2011届高职院校毕业生中,有12.7%来自于贫困地区,22.2%来自于西部地区,16.2%来自于民族地区。来自以上三类地区的高职毕业生23%是在本市入学,83%在本省入学。所以,从满足弱势家庭与贫困地区的高等教育需求来说,高职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扶贫工程。

  毕业生就业率与薪资连续上升。调查显示,2011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9.6%,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基本接近,实现连续两届较快增长。2011届高职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2482元,实现两届连续上升,比2009届上升了近三分之一。

  毕业生成为一线岗位有素质的技能人才。根据被调查的2011届毕业生在各行业的就业比例,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输出主要在“建筑业”(10.5%)、“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8.6%)、“零售商业”(7.7%)。根据毕业生在各职业的就业比例,高职的人才贡献主要在“销售”(13.6%)、“财务/审计/税务/统计”(10.5%)、“行政/后勤”(8.8%)。还有2.2%的高职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而同届本科仅为1.0%。创业理想、项目质量和预期收入成为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三大驱动力,体现了高职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定位。

  学生价值观有效提升。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对学生品德的养成提出了挑战,面向一线职业岗位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尤显重要。这不仅关系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道德的满意程度,也关系到中国未来整个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调查显示,过半数的高职学生认为自己在校期间在人生的乐观态度(59%)、积极(58%)、关注社会(55%)、包容精神(50%)得到了提升,在人文美学和健康卫生方面也有四分之一的高职学生认为有所提升。

  价值发现2

  带来了高等教育类型上的多样化

  高职院校一直在努力寻求和定位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使高职专业建设更加适应产业发展,同时也丰富了高等教育的类型,使其更加多样化。这种类型上的保障,远比规模的扩张更为重要且有意义。

  院校布局更加均衡。2011年,我国的高职院校总数为1276所。除西藏、青海、宁夏以外,其余各省都有20所以上的高职院校。从区域来看,有25%的高职院校位于西部地区,19%位于民族地区;从学校分布的城市类型来看,66.1%的高职院校坐落在地级城市或县级区域。这种院校布局有利于满足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高等教育和文化发展需求,促进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均衡。

  专业建设适应产业发展。专业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2011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共有953种专业,专业点数达到48121个,校均拥有专业点37.7个。由于高职院校具有专业设置自主权,国家通过实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以政策引导学校专业建设,200所示范(骨干)院校共计重点建设788个专业。2011年实施的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重点支持每所院校1-2个产业支撑型、人才紧缺型、特色引领型、国际合作型的专业建设,着力于专业建设多样化发展与区域重点产业布局相适应、与国家总体产业布局相协调的发展格局。

  人才培养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特点。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基地达到8.5万个,校均96个,校外实习基地平均使用天数达140天。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相当提供了重要保障。利用实训基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平台,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以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顶岗实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实践,人才培养强化实践性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行业企业参与院校办学。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2011年,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着力点,高职院校广泛搭建产学结合联盟平台,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产学合作专业覆盖率、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比例、企业兼职教师人数等均有提升。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比例达到8.1%,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人数达到5.8万人。高职院校也更加注重提升自身技术创新研发、人才培训功能,通过提高服务水平,吸引行业企业更深入参与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过程中,提高育人质量。2011年,高职院校校均为企业培训达1241人次,校均合作企业66家。

  校园文化呈现职业特征。高等职业教育既坚持就业导向更注重育人为本,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工业文化和企业文化,更重视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对学生的熏陶和引领。高职院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文化建设,注重把区域文化、产业文化、专业文化、职业文化融为一体,通过建设学校普识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先进文化传播,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促进人人成才,逐步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大学文化。

  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质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2011年,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规模达到42万人,教师队伍中具有行业企业从业背景和工作经历的比例进一步扩大,来自行业企业的校外兼职教师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和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结合在一起,有效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高职院校校均实践教学课时比重达到49.5%,比上年度提高了18个百分点。


  价值发现3

  承担着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使命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布局相适应,与国家总体产业布局相协调,为服务“三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贡献,为“三线”城市发展、推进区域均衡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服务农村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面对农民,面向农户,面朝科技,直接服务农业生产,是农业类和涉农高职院校的重要领域。2011年,全国共有涉农高职院校343所,占到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27%,其中农业类专业点达到1042个,在校生近70万人。尤其是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中,农业类高职占到了10%。他们贴近“三农”,服务“三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户家,让农民的收入翻番。

  成为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发展的助推器。随着中小企业的异军突起,其高技能人才短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培养大批紧缺人才,以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有效缓解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人才和技术瓶颈问题。全国在30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有近六成,在5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约三成,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推动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助力地县城市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调查显示,2011届高职毕业生有35%在院校所在市就业,68%在院校所在省(含本市)就业;有51.8%在地级城市及以下就业,19.6%在西部地区就业,13.9%在民族地区就业,4.9%在贫困地区就业。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县城市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撑。呈现均衡发展的高职院校布局,为地县城市区域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全国100所骨干高职院校中,超过50%位于地县城市,个别院校还是当地仅有的一所高校,他们不仅肩负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而且担负起促进当地文明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

  (根据《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整理)
 

  【高端访谈】

  探寻高职独特的 服务域和发展域

  采访人:本报记者 翟帆

  受访人:《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主编之一、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长马树超

  记者:《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编写的背景是什么?

  马树超:2011年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阶段的第一年。教育部发布了重要文件,明确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中央财政专项投入20亿元,面向所有公办高职院校,每个学校重点支持1-2个专业建设。200多所高职院校和20多个省份首次公开院校版及省厅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编写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的国家版,并选择了在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两周年之际推出。

  记者:有人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走过的历程用12个字来概括,“应运而生”、“披荆斩棘”、“渐入佳境”,您怎样看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这些年的发展?

  马树超:我觉得这12个字比较恰当地概括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为什么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能在逆境中生存、服务和发展?这正是我们这份报告要着力分析和呈现的。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学习和借鉴了各国的经验:融合德国“双元制”经验,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融合澳大利亚TAFE经验,实施“双证书”制度,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融合美国社区学院经验,职前与职后结合,为社区成员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学习;融合新加坡理工学院经验,产学研结合,注重教师的研发服务能力等……融合各国经验,但融而不同,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了独特性、创新性和不可替代性,这也是不断推动报告撰写的小火花。

  记者:“渐入佳境”,是不是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将会一片光明?

  马树超: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毕竟还很年轻,还存在很多问题,必定会面临很多挑战。主要的挑战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不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科研上,教师服务和攻关能力普遍欠缺,为企业发展提供的研发服务有限,这使得高职院校自身价值和校企合作中的吸引力无法彰显;教学上,专业教师追踪产业发展意识淡薄,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跟不上行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二是管理能力不适应内涵建设要求。办学自主权的增加、投入力度的加大,以及各种社会资源的不断丰富,迫切需要高等职业学校加强综合管理,提高学校领导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能力。三是办学理念不适应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求。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职业教育既要适应经济发展,又要体现学生发展理念,这种理念上的价值冲突使其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因此迫切要求解决好教学与岗位“无缝对接”的功利性与学生终身发展的育人性的矛盾。

  记者:适龄生源的不断减少,会不会使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马树超:适龄生源的减少将会使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发生变化,一些高职院校面临着培养模式转型的要求。不过,也正是由于认识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国家和各地在高考改革中逐步推行分类招生制度,以此拓宽高职院校和学生的发展空间。

  未来5年,国家要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加快区域均衡发展,需要努力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积极探索自己独特的“服务域”和“发展域”——基于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引领“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面向三线城市,在区域发展战略急需而“英才阳光”难以照射的区域、产业和企业中发挥不可替代性。

  高等职业教育要进一步明确服务于“三农”领域,加大培养能够留在本地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高职院校在城镇化建设、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等领域的高端引领作用。要有效助推中小微企业,为处在产业低端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新产品开发服务,提高中小微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业竞争力,提升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要进一步优化院校布局,找准高职院校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为三线城市更多更好地培养区域发展急需、“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高技能人才。同时,围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加大公共政策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如果能按照“区域产业要求、高职专业特色、普通本科难替代”原则,在地处三线城市、面向中小微企业、服务“三农”的高职院校部分优秀专业探索高职本科试点,将会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改革,使高职教育的贡献更大,发展更加健康。


  【大家评论】

  陈宇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

  报告作为中国第一个由第三方机构面向社会公示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以学生为中心、以数据为基础、以实例为支撑、以就业结果为评价依据,从全新的角度对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作出了实证性评估,全面反省了近年来我们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也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高等职业院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肖丽萍 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教育专家

  这是一份很有特色的报告,在结构上增加“导读”,在方法上以事实及数据为依据,在结果分析上注重学生发展及就业,注重政府支持、学校改革、校企合作等多方面的动力,将对学校改革及政策设计大有助益。

  汤伟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教育合作总监

  报告从国家区域战略、地区经济结构、服务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描绘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新面貌和新机遇,不可多得!

  袁本涛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报告以科学的评价指标、翔实的数据、鲜活的案例展示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方面的巨大进步和卓越贡献,也揭示了矛盾、冲突和不足,我们期待成果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

  潘鸿雁 腾讯网教育中心总监

  报告为公众呈现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显示出其竞争力和生命力。相信政府部门与社会大众会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和投入,也将会有更多的民间机构与专家加入到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

  《中国教育报》2012年7月18日第五版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