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高校哲学社科“走出去”工作新局面
——教育部社科司有关负责人解读“走出去”计划
201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
2012年4月13日,教育部在广州召开首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会议,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出席,并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为此,教育部社科司有关负责人,对会议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走出去”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出新使命新要求
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会议的召开具有什么样的特殊意义?
答: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明确提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着力推出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界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去年9月,中办、国办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
这项计划是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部党组对此非常重视。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等配套文件,对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并通过召开这次会议深入推动工作,要求我们以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得力的措施,通过加强多层面、多渠道、多学科的对外学术交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有益的思想成果和研究方法,产生中国理论、创建中国学派,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问:“走出去”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哪些新使命?
答: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程中,自然承担着光荣使命和崇高责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要应对全球化挑战,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将中国介绍给世界,妥善回应外部关切,展示中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新形象;要切实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
“走出去”将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觉与自信
问:面对“走出去”提出的新任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拿什么“走出去”,以何贡献“走出去”?
答:总体来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已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许多高校探索出了自己独特的工作机制:北京大学以文化传承创新为使命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制定实施了为期10年的“全面提升国际性行动计划”,复旦大学坚持广泛参与国际学术对话,吉林大学建成了多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体系,武汉大学探索建立了国际学术交流新机制等。
从广度看,高校与亚洲、欧美地区的传统交流合作得到巩固和提升,同时拓展了与大洋洲、拉美、非洲等地区的交流合作;从深度看,高校从邀请国外学者来华讲学、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转变为在海外发行外文刊物和在国外单独或共建研究机构等深度合作。这些都是“走出去”的良好基础。
问:“走出去”计划涉及教育部、高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其突破口在哪儿?
答:未来,“走出去”计划要力争在4个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培养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人才,着力解决“走出去”的瓶颈问题;以文化传承创新为主线,推出大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成果,着力解决“走出去”的话语体系问题;以交流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化国际学术合作,着力解决“走出去”的渠道问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整合优质资源,形成推进合力,着力解决“走出去”的机制问题。
整合资源 多措并举 加快“走出去”步伐
问:“走出去”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提出的主要目标是,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通过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内涵发展、品牌建设,使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高端国际型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服务国家外交战略能力大幅提升,国际学术对话能力和话语权显著增强,中国学术海外影响明显扩大。
问:加快“走出去”计划的落实,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条件,本次会议对此有何要求?
答:本次会议上,国家留学基金委宣布了加大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支持的决定。下一步,教育部将加强领导、整体谋划,把“走出去”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同时,完善制度、优化环境,形成“走出去”工作的强大合力。教育部将建设好一批全球问题、国际区域和国别问题的教育研究基地,实施学术精品国际推广、国际优秀学术人才资助等项目,积极鼓励引导高校开展“走出去”工作。各高校要将“走出去”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制定实施计划,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增强“走出去”的自觉与自信,参与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本报记者 张婷
《中国教育报》2012年4月14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