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供给和需求状况严重失衡,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顽疾?促进大学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优化高素质人才配置机制,提高人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出路,提供就业保障等都不失为实现供求平衡目标的有效措施。但从高校内部来讲,更新人才培养理念,转换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则是缓解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 供求关系失衡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家始终关注的主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对重要的数量关系。当一种要素或资源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状态时,表明其配置处于最佳的均衡状态,也是一种理想状态。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则会出现供给过剩,会造成要素或资源的浪费;反之,当供给小于需求时,则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表明社会需求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不可否认,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中,也不排除有不少“待就业”者存在“有业不就”的现象,但就业难这一现象并未因此而改变。在现实生活中,供求平衡的状况是非常罕见的,不平衡却是经常的和大量的,因此,如何实现供求平衡不仅是经济学家长期研究的课题,而且也是政府制定相关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我国大学毕业生供求状况主要表现: 1.从绝对指标来看,供给量超过需求总量,导致供求比例关系严重失衡。从高校招生规模来看,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资源的急需,加之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事业的热切期盼,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规模难以适应当时社会的迫切需求,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极为突出。1999年,国务院作出了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当年普通高校招生总人数达到153万人,招生增幅达到42%。此后,我国高校扩招每年都以40万人以上的速度递增,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呈绝对增长态势,大学新生从扩招前1998年的108万人,激升至2008年的600万人,2013年的645万人。从毕业生数量来看,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00万人,2014年达到727万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从1998年的643万人上升至2013年的2,412万人,15年间增长了4倍。从研究生层面来看,1983年~1986年,全国每年招收研究生只有2万人~3万人,而目前的招生规模全日制的每年都在45万人~50万人,博士生每年也有3万人~5万人,2013年研究生在校数高达172万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招生规模急剧扩大,毕业生供给数量远远超过了社会对其的有效需求量,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供求状况失衡。根据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13年6月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的问卷调查:从总体情况来看,毕业生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比例仅为43.5%,“升学”与“出国/出境”的比例合计为16.8%,总体上毕业生毕业时的“落实率”只有71.9%,就业非常困难。 2.从相对指标来看,高等教育招生增加速度远远超过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第一,我国经济增长率一直高位运行,但仍然赶不上高等教育招生增长速度。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平均增长速度一直处于一个比较高的区间,年均增长速度在7%~10%之间。但从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来看,高校招生规模扩张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从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情况看: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145万人,比上年增长27.2%;2003年为212万人,同比增长46.2%;2004年为280万人,同比增长32.1%;2005年为338万人,同比增长20.7%;2006年为413万人,同比增长22.2%。从2002年~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了235%。第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人才供给的增长速度。经济学原理表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就业量主要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力量决定,同时还受到劳动力市场运行有效性的影响。一般而言,劳动力的需求和经济增长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奥肯定律,即实际GDP的变动与失业率的变动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相关专家的研究表明,由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变动等因素导致我国就业弹性连年不断下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减弱,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仅拉动就业率增长0.1个百分点。因此,在整个劳动力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供给数量的大幅增长必然导致供求关系失衡。第三,经济社会发育程度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总量低于供给数量。从经济社会发育程度来看,尽管我国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在经济总量上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经济指标仍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经济增长的区域分布、行业分布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也极不平衡,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远不如对低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旺盛,现实中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保姆荒”就是对这一判断的有力佐证,反映了我国就业结构的失衡之弊。 3.国外留学人才的大量回流,加大了人才供给方的总量。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留学人员回国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加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的政策措施,一大批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我国留学人员呈现出加速回国的态势,2013年我国海归人数达30多万人,近6年回国发展的人数总量超过110万人,是前30年回国人数的约3倍,年均递增36%。另据专家预测,未来5年,我国将迎来回国人数比出国人数多的历史拐点,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 4.人才供求出现结构性失衡。光明网2014年2月16日以《研究生20年扩招11倍,学历越高就业越难》为题报道了研究生供过于求的现象。研究生就业难,甚至超过了本科生,传统的“学历高工作好”的观念正在动摇。人力资源机构麦可思与某网站教育频道合作的2013届毕业生流向调查显示,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本科毕业生(35%)和高职高专毕业生(32%)的比例。毕业研究生表示:“现在研究生太多了,以前的优越感荡然无存。现在单位更看重个人能力,而不是只看学历了。”从总体上讲,招聘单位注重的是员工的技术操作能力而不单单是学历的高低。在分析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原因时,教育专家熊丙奇指出:“1994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仅4.7万多人,如今已超过每年60万人,20年间,研究生扩招疯涨了11倍,甚至超过了本科生。2008年金融危机时,许多高校为了增加本科生的就业率,纷纷提高了研究生招生规模。久而久之,不少本科生也开始用上这一招,因就业难而选择考研,把考研作为就业‘避风港’,延缓两三年就业。其实,眼下的研究生就业难,正是考研热所带来的就业压力的释放。凡此种种,最终增加了研究生的就业难度,硕士生供给也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高校毕业生供求关系失衡现象产生的危害 毋庸置疑,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为更多的青年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仅促进了教育公平,改进了个人职业发展潜力,而且还从整体上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笔者认为,从宏观角度看,我国尚处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增长的势头还比较强劲,因此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还会继续上升。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确实存在着两难现象:一方面企业和人才招聘困难,整个社会范围内出现人才短缺,尤其是工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大范围存在着“民工荒”;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呈现出矛盾的两极,其主要危害: 1.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人才供给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例如,IBM中国区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有:一是服务意识,能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去出发、去思考;二是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与人沟通的能力;四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而这些能力在高校的培养方案中很难看到,不少高校还在延续着传统的应试式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高校功能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基本功能。但是,不少大学更是热衷于向社会展示科研等硬实力,而在凝练大学文化、传播大学精神方面重视不够。大量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造成培养的人才大量积压找不到出口,不能有效发挥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得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大大减退。 3.造成人力资源和国家财政资金的浪费。第一,就国家层面来看。人才的成长和培养是需要花费资金的。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发布的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公告显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2万亿元,占到GDP的4.28%。在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的比重超过80%。但扩招也带来了高校办学资源的全面紧张,每年约有30%的毕业生面临就业窘境,形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第二,就学校方面来看。在培养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资源,人才的培养过程需要学校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生活条件,而这些均需要财力和人力方面的保障,毕业生是学校向社会提供的“产品”,他们一旦找不到工作,就类似于工厂生产的产品没卖出去、没有销路,必然形成库存和积压,形成资源的浪费。第三,就家庭层面看。一名大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不仅花费了家长巨额的资金成本,而且花费了他们的心血,望子成龙是中国人祖祖辈辈的期盼和文化积淀,而一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不仅对家庭构成巨大的压力,而且对本人也会产生巨大的打击和负面影响。第四,就社会层面来看。大量毕业生失业游离在社会上,对社会安全稳定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供求失衡状况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在研究经济领域供求平衡关系时,有专家认为供求平衡永远都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平衡却是永远的、绝对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认为:“不平衡” 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原因在于任何经济体的高速或低速发展都是在解决“不平衡”中得以实现。供求的不平衡、各行业之间的不平衡、城乡之间的不平衡,贫富之间的不平衡,技术和现实的不平衡,都是激发生产力、刺激创新的动力。中国等“候发达”国家在过去30年中,正是由于不断发现和解决众多的“不平衡”,才使得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高校人才供求失衡现象应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来说,必须系统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的培养和供给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达到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 1.改革高校管理体制,提高科学化专业化办学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当前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却仍停留于计划经济时代,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反应不敏感。具体表现在:一方面,高校学科设置、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使毕业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产生结构错位;另一方面,伴随着近几年来的高校扩招,高校的行政性合并和综合化趋势更为明显,高校定位不清,学科结构趋同严重,专业化分工程度大大降低,严重偏离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计划经济形成的供给导向型还未能向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导向型转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则充分暴露出了超前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滞后的教育体制改革之间的矛盾。 2.实现办学理念的根本转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坚持以需定培的人才培养理念,要成为社会创新人才成长体系、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和社会思想文化创新体系的结合体,要将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转化为教学创新行动。在教学模式创新行动方面,以强化通识教育为目的的通识型教学、以需求驱动的实践基地建设为标志的实践型教学、以强调研究方法为内容的研究型教学、以拓宽国际视野为目标的国际型教学、以培养就业能力与学习能力为内容的能力型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参与和投入为目标的参与型教学等都是可行的选择模式,要通过教学创新,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大学毕业生。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要发挥行业企业作用,把企业的评价特别是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大学要寻求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伙伴关系,理解社会需求,并将其转换传递给各个具体的教学和研究部门,然后这些部门再基于社会的需求创新课程,创新专业甚至于创新大学。高校要强化对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增强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大学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消除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3.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方式由重知识传授向与能力提升并重转变。育人理念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变为知识、能力和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在教的方面,教师要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变到关注学生成长上,教学的关注点应放在大学生能力发展上;在学的方面,一定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教学方式上,要从灌输式转为启发、自主、互动、合作、探究式学习。要关注学生的内心成长,关注学科与生活的联系、课堂与社会的联系、知识学习与动手实践的联系、大学校园生活与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学校既培养合格公民,又培养理想远大、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优秀学生。 4.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改革评价方式。第一,课程结构要实现由单一课程向多元课程的转型。切实把课程建设转到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上来。高考科目减少,实行学业水平考试,课程结构必然要调整,高中课程要适应新要求,满足学生充分发展和高校选拔合格新生的需要。第二,评价方式要实现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的转变。评价既要体现国家和学校的共性要求,又要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既要有教师和学校评价,又要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包括学生评价和社会评价;既要有学科学业评价,又要有社会实践评价。学校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实时记录,诚信反映,适时反馈,真正让学生增强自主发展、自我规划、不断进步的能力。 5.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第一,要重视教学带头人和教学团队的建设。要提倡教授、副教授必须讲授本科课程,加强本科基础课教学,建立主讲教师制和主辅讲教师制;要开展教学名师评选活动,通过名师的示范作用,促进教师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提高教学水平;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深入开展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一帮一”活动,教育引导青年教师树立高尚的师德、优良的教风、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有一批“铁将军把关”,培养出高校自己的大师;要培养一支有共同理念的教学管理团队,要从系主任或专业负责人的培养抓起,要选用那些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人担任这些职务。第二,提高教师的学术素养。要强调和鼓励教师培养和形成出色的教学能力,适时更新知识结构,学校要开辟多种渠道,进行教师在职培养,拓宽教师知识面,提高其学术素养。第三,提升教师社会实践能力。 在当今社会,不管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有多高,都不能期望教师已经具备了应对整个职业生涯中全部挑战的能力。因此,高校要为教师提供继续专业发展的机会,维持高标准教学,保持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6.要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高等学校要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对于大学生成长也至关重要。高校人才培养要紧跟社会需求,加强对学生创业的教育和培训。要倡导产学研结合,积极拓展校企之间、校际之间、高校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要创新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并抓好如下环节:培育创新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营造相应的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王关义 作者系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大学生就业调查:2013年大学生就业状况究竟怎样[N].光明日报,2014-01-28. [2]张炳强.学历越高 就业越难[N].新民晚报,2014-02-15. [3]盛若蔚,赵兵.留学人员呈加速回流态势:2013创新高 达30多万[N].人民日报,2014-02-21. [4]刘志勤.“不平衡”是发展原动力[N].环球时报,2014-02-13. [5]研究生20年扩招11倍 学历越高就业越难 光明网,2014-02-16. [6]孟晓犂.我在哈佛当统计系系主任[N].解放日报,2012-05-25. [7]杜玉波.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12-08-2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