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教育时文 >
理想的大学课堂应该什么样
时间:2014-11-28 08:31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董鲁皖龙 赵婀娜  点击:
辽宁日报致信高校教师请别在课堂上抹黑中国的事件还在持续发酵中,大学教师与媒体之间的辩论还在继续。人们在关注事件本身之余,也不禁反思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理想的大学课堂究竟该啥样?

  辽宁日报致信高校教师“请别在课堂上抹黑中国”的事件还在持续发酵中,大学教师与媒体之间的辩论还在继续。人们在关注事件本身之余,也不禁反思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理想的大学课堂究竟该啥样?

  是的,在我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幕课(MOOCS)、小班化教学、双导师制这些授课形式与载体方式的时候,在大学育人质量从未像今天这样被迫切地关注与提及的时候,理想的大学课堂应该承载怎样的精神与文化,成为当下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学术自由与学术争鸣需要理性与良知作为支撑

  大学课堂是尊重知识、追求真理之地,是培养理性与科学精神的场所,应当鼓励研究学问与探索创新,应倡导自由、争鸣与思辨。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是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但在鼓励大学课堂成为培养个性、独立、宽容、疑问、反思等精神品质的沃土,倡导学术自由的同时,还应提倡这一切以理性与良知作为支撑。

  “我们相信,真正抹黑中国的大学教师是少数人,记者所观察到的现象也是个别人的个别行为,不是主流。”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晓朝分析,“目前,高校内的绝大部分教师是能够为学生传递正能量,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给予正确引导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有信心。”

  “所谓的自由是有一定形式与限度的,绝对不是自由放任。”王晓朝分析,“我们在大学课堂倡导批判性思维,但一定是理性的批判,不是全盘否定或者全盘肯定,是通过理性的思想交流与相互批评,求得一个更为健全完善的思维。理性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批评并善用他人的观点,这是一种能力,一种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能够在大学课堂掌握这种能力,将终身受益。”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山也指出,“骂骂咧咧不算本事,应倡导教师回到学术本位中去,了解中国的现实,了解中国的历史。对于老师来说,育人与学术才是首位,指责与抱怨与课堂和教学无关。对于学术的自由与争鸣也是如此,学术要争鸣,要批判,但一定是基于友好的、学术的态度来争鸣。”

  对于大学课堂来说,一个重要的使命是树立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理解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于国家的发展道路、未来前途有基于理性的自信。当有人在课堂上把中国说得一无是处的时候,学生们应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想一想:为什么当今中国在世界上赢得了那么多的尊重,为什么各国领导人无一例外地对中国的发展成就表示钦佩?这样的独立思考能力,才是大学教育最值得珍视的价值。

  把核心价值观培养纳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

  为学之道,知明行笃,修身之要,立诚致广。大学课堂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全面而完善的人格,培养有思想、有专长,能够服务社会和创造幸福生活的人。正如蔡元培先生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的,“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

  “当前,大学教育分为专业课和人文素质教育课。专业课,传授专业知识。非专业课就是思想教育课或通识课,是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把学生塑造成一个完整的人。”王晓朝分析,在大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塑造一个完整的、理想的人。在大学课堂仅仅讲授知识性的东西显然是不够的,通过人文专业课,帮助学生建立理性思维与立足全人类的大格局与大视野才是更为重要与迫切的内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了人文素质相关的课程,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在本科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就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力求在更宽广的平台上进行专业教育,把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和人文素养纳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本科教学改革思路。

  让大学课堂迸发智慧之光芒,凸显文化之灵性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天下为己任,拥有健康体魄与健全人格、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全球视野的卓越人才。”

  而这些目标的达成,需要建立在大学课堂真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之上。

  “任何一个课堂都是由两个主体构成的,学生学与老师教。”李山分析,“当前,我们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对于经典的陌生。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被大课堂所占据,被大量专业课程之外的内容所占据,没有充分的时间来阅读文本,也就无法实现基于对文本熟悉基础之上的与导师的交流。这不是理想的授课状态,理想的大学课堂,应当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应当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自由学习的。”

  当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大学认识到激发学生个体差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的重要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北京大学已经探索了两年的“小班课教学”,旨在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新思维。目前,北京大学已经有16个院系开设38门小班课教学课程,参与教师350多人。

  将理性与良知作为支撑,关怀人类的文明、信仰与崇高精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大学课堂迸发智慧之光芒,凸显文化之灵性,播种大学之理想、弘扬大学之精神,我们的大学课堂,依然任重道远!(董鲁皖龙 赵婀娜)

2014年11月14日15:14 人民网
报纸版面截图报纸版面截图

  亲爱的老师们,我们是满怀敬畏地在写这封信。

  大学老师这个岗位太光荣、太特殊了。大学是教化人的地方,我们的情感底色、思维方式,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因为大学的涵养。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学的教育,正是要研究和探索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方法路径,正是要构建符合世界先进潮流的文化体系,正是要通过知识的传承去承载中华民族的未来。因为特殊的职业身份,老师不再普通,也不能普通。你们不是在公园的人群中随意褒贬时事的那个人,更不是在虚拟的互联网上灌水拍砖的那个人。课堂上两个小时讲授的内容,比不得酒桌上面红耳热的谈资,也比不得信手转发的一条微信。大学课堂是答疑释惑的地方,你们是传播知识的人,我们要的是教书育人。

  一想到将要提出的问题,我们笔端滞重、内心复杂。

  这个策划,缘起网友的一则留言。今年10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10月21日,辽宁日报官方微信以《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是什么样的》为题开展征集,后台共收到300多个微故事。一位叫Kiko的大学生的留言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说:“不知从何时起,说中国坏话、骂这个社会成为了时尚,我们一个老师,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案例教学时,负面的例子全是中国。如果中国真像老师们讲得这么灰暗,我们毕业之后将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这个社会?谁来给予我们建设这个国家的信心和力量? ”

  多么重大而现实的提问!

  中国成为大学课堂负面典型的案例库,这是个别,还是普遍?我们用新媒体手段做了调查,结果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碰到过课堂上“爱发牢骚”的老师,对国家和社会的“描黑”让学生们都看不过去。法律、行政管理、经济学等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尤为突出。

  我们忍不住要写这封公开信,是想与老师们探讨这样几个问题:应该怎样在大学课堂上客观准确地讲授中国?如何把光明的心态跟专业的知识一起传授给学生?怎样在回答重大社会问题的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研究老师的问题,我们选择再老老实实地当一回学生。辽宁日报的记者奔赴东西南北中,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城市的20多所高校,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听了近百堂专业课。大家被老师们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自觉的责任意识所感动。但同时,“呲必中国”的现象也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

  整理近13万字的听课笔记,大致概括出“大学课堂上的中国”三类问题。

  第一是缺乏理论认同。有的老师用戏谑的方式讲思想理论课,揭秘所谓马克思恩格斯的“隐私”;将毛泽东与古代帝王进行不恰当比较,解构历史,肆意评价;对党的创新理论不屑一顾,动辄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归结为理论的失败。

  第二是缺乏政治认同。有的老师传递肤浅的“留学感”,追捧西方“三权分立”,认为中国应该走西方道路;公开质疑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甚至唱反调;片面夸大贪污腐败、社会公平、社会管理等问题,把发展中的问题视为政治基因缺陷。

  第三是缺乏情感认同。有的老师把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变成课堂上的牢骚,让学生做无聊的“仲裁”;把“我就是不入党”视为个性,显示自己“有骨气”;把社会上的顺口溜和网络上的灰色段子当做论据,吓唬学生“社会险恶”,劝导学生“厚黑保身”。

  当我们把这些问题求教于老师时,不管是博导、教授,还是讲师、助教,主流的回答都是旗帜鲜明的:不能这样!但也有老师如此质问:

  “课堂怎么讲老师说了算,你能干涉我的学术自由吗? ”

  “对社会现实问题避而不谈,这课还怎么讲?怕发牢骚,这个社会也太脆弱了吧? ”

  “党和政府要善于听群众发牢骚、讲怪话,否则社会压力怎么排解? ”

  ……

  一个普通的张三李四是可以这么质问的。但亲爱的老师们,因为你们职业的高尚,因为大学课堂的庄严和特殊,请不要这样讲中国!

  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有清晰的来路。历史的发展是延续的,每一个时期都不是孤立的片段。当今的中国,其政治形态、社会结构、观念习性,都受到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必然烙下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评说中国,不能只看地理的横坐标,更要看历史的纵坐标。中国所走的路,由来长矣,可能与别人平行,也可能与别人交叉,但绝不会重合。中国的路,肯定不会笔直,势必遇到沟坎,但借别人的尺子来规划、用西方的刻度来丈量,是行不通的。大学的老师,当然懂得这个道理,应该把这个道理传授给学生。

  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有整体的模样。中国社会存在诸多问题,客观真实,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问题导向、问题意识是值得提倡的,这是解决问题的始点。除了问题,中国也有成功的案例,也有需要总结的做法和经验。“问诊”中国,需要给出全面准确的报告单。大学生尚未走入社会,对国情的了解还不深刻,老师有责任讲述中国整体的模样。完整的中国,绝不是灰暗的,而是色彩斑斓的;绝不是消极的,而是坚韧昂扬的;绝不是迷茫的,而是目光四射的。

  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有光明的未来。文学家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伟大的生活原则,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有情绪、情感和情怀。学生们都是“向日葵族”,习惯朝着老师转。站在讲台上是一个心态光明的老师,教出的就是一群积极光明的学生。社会上都是光明的建设者,这个国家必定有光明的未来。

  老师们,在大学课堂上如何讲中国,我们冒昧提出这样的建言:

  在你们编写案例的时候,请善待身处其中的中国。可以端出中国的问题,但端出来要讲清楚、讲明白,讲过了要作客观理性的评价,评价之后要回到原点,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别把中国当做靶子,随便拍打,随意责骂,谁都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痛。

  在你们发表看法的时候,请注意语气和分寸。敢讲不是个性,会讲才是本事。说一些激愤的话可能会让学生一时兴奋,但真正能让学生一生记取的,能够赢得尊重的,还是深刻的洞察和独到的见解,是经岁月检验后沉淀下来的思想和智慧。

  在你们比较中外的时候,请多一份历史的眼光。短短几年的留学,所见所闻可能是浅层次的,常挂嘴头的未必是“真经”。即便是西方制度的优越之处,也不能简单复制。我们从根本上都是文化层面上的中国人,了解自己的传统,了解自己的历史,才能找到最无悔的道路。

  大学课堂上的中国随意被抹黑,一些老师在讲台上牢骚失控,这不是偶然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在整个社会,都潜藏着类似的情绪。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职场人天天发牢骚,生活越来越好,牢骚却越来越多。大学课堂,是当代中国社会宏观景象的一个投影;身份特殊的大学老师,也有着作为社会一员的普通身份。只不过,那么多牢骚和消极,在最不该反映的地方反映了。

  心理学家说,抱怨是人的本能。抱怨带来的轻松和快感,犹如乘舟顺流而下,那是因为我们在顺应自己负面思考的习性。而停止抱怨,改用进取的态度去思考光明,却需要意志力。

  社会是不完美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要克服很多困难,不顺心、不如意在所难免。人,要以建设性的姿态去生活、去工作,要有去改变、去改革的激情和热情。不抱怨、不牢骚,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看似简单却很有讲究。我们要有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事情,也要有韧性去适应暂时不能改变的事情,并有智慧地区分两者的不同。小到个人和单位,大到社会和国家,都需要这种精神,也匮缺这种智慧。

  亲爱的老师们,你们是特殊的。你们在讲授知识,也在传播思想;你们在研究当下的中国,也在影响未来的中国;你们在讲台上散发着学识和修养的魅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匡正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相信你们乐于接受这份特殊,能够对学生负责,能够对事业负责,能够对国家负责。那么从今天起,在课堂上讲好我们的中国吧!

  多么希望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为了社会健康地前行,为了中国光彩的明天,拜托老师们,谢谢老师们!

  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活原则,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

  马修老师来到一个被称为“死亡池塘”的学校,那是一个汇集了所有 “不安分学生”的学校,组建起了一个合唱团。学校发生意外,马修被迫离职,并且要求不许和孩子们告别。马修老师离开时,一片片纸飞机从孩子们被禁锢的高墙窗口飞出来,看不见孩子们的脸,却看见许多只手在挥。——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

  □本报编辑部 绘图:张威(来源:辽宁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