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教育时文 >
无人创业是创业教育的失败?
时间:2014-11-28 08:31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顾骏 铁铮  点击:
日前,在第三届(中国)天使投资与创业教育高峰会上,中国创业智库理事长赵延忱透露了两个多少让人有些遗憾的数字——最早尝试开办“创业先锋班”的一所知名高校,毕业5期学生,毕业生创业人数为“零”;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创业相关院系的两所大学,如今学生

  

薛红伟 绘

  编者按:日前,在第三届(中国)天使投资与创业教育高峰会上,中国创业智库理事长赵延忱透露了两个多少让人有些遗憾的数字——最早尝试开办“创业先锋班”的一所知名高校,毕业5期学生,毕业生创业人数为“零”;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创业相关院系的两所大学,如今学生临近毕业,选择创业的人数也是“零”。

  “创业先锋班”毕业生无人创业,是创业教育的失败还是一种合乎规律的正常现象?我们是该取消创业教育,还是该放低期待,给“创业先锋班”毕业生更多的时间?创业教育还要不要搞,到底该怎么铺开?本期我们刊发两篇不同观点的文章,以期通过争鸣回归理性

  “岸上学游泳”怎能教出创业先锋

  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不确定性”历练的人,到“创业先锋班”里学上几天,就能信心满满、闯劲十足地投身创业,那是异想天开。

  “创业先锋班”毕业后无人创业,让专家们心生质疑:创业教育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其实,这个问题完全是“伪问题”。翻看历史,创业者尤其是获得巨大成功的创业者,很多都不是哪所学校教育出来的,无论远的如陶朱公范蠡,近的如香港李嘉诚、制造业的王永庆、信息技术的比尔·盖茨、社交玩大了的扎尔伯格、发明“光棍节”的马云,哪一个是“创业教育”的产出?

  说得再不好听些,那些给学子进行“创业教育”的老师们又是在哪个领域创业成功的?不客气地说,这些老师充其量是办了几个班,讲了几门课,或者在企业里体验了一段时间而已,他们离真正的创业还不知道有几百几千里。即便自己创业成功,能否带出下一代创业者,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否则所有家族企业都可以“传至千秋万代”:难道老创业者的耳提面命,既有经验传授,又有实习指导,还不如几门创业课来得效果好?

  创业本身是一个过程,真正的创业者很少是学好了有关创业的“应知应会”,从登记办证、资金贷款、市场营销到法律交涉一条龙之后,才“开业”的。讲授社会调查的教师常对学生说,“初学三年,天下通行;再学三年,寸步难行”,意思是把社会调查的理论和方法论都搞清楚了,才知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话在理,但说的是规范学科的程序和方法要求,不同于创业这类创造性活动。越是样样都知道,越是满眼条条框框,到处地雷加陷阱,没有了胆量,更没了直觉或灵感,一步不敢越雷池,课堂上比划的那两下,权作意思意思罢了。创业不是教出来的,因为经商是向不确定性要饭吃,市场瞬息万变,课堂上讲的大多属于“胶柱鼓瑟”、“纸上谈兵”,似乎只要记住几条原理,就可以包打天下。真正的创业者许多是“直觉、大胆、鲁莽、冒险、执迷”等“不良素质”的综合体,车库里的比尔·盖茨规划过日后的微软?15年前的马云准备过将“双11”注册?凡一开始就“确定无误”的创业规划,不成功甚至都没有启动的居多。

  说到“确定性”,还真是中国教育深入骨髓的暗病。当下的教育常被诟病为“应试教育”,只为考上大学服务,从来没有为学生将来的创业做长远的考虑和准备。应试教育在方法上以题海战术见长,恨不能将全世界的题目做完了,考试时权当重做一遍,而这样的目标和战术概括起来就是尽最大可能通过高考,而不是给学生未来创业所必需的能力。

  长期浸淫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最后出来的学生只会在别人安排好的“确定性”范围内活动,要把他或她放到市场经济这样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会有什么“良好反应”?商机在哪里,他们知道吗?投资有风险,风险在哪里,他们知道吗?消费者需求隐藏越来越深,卖点在哪里,他们知道吗?经济形势瞬息万变,下一个创业时机何时出现,他们知道吗?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不确定性”历练的人,到“创业先锋班”里学上几天,靠“岸上学游泳”,就能信心满满、闯劲十足地投身创业,那是异想天开。

  一个社会真要鼓励和培育创业者,不需要搞什么创业教育体系,那多半是给不会创业的人拿去应付有心无胆创业者的名头,当不了真。能带来实际效果的,还是在将创业精神和理念渗透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之外,依靠全社会形成的氛围和体制。为求安稳而千军万马挤公务员或事业编制考试的“独木桥”,宁可在政府机关内熬年头,也不愿在成长期的民营企业里实现自身发展,如此心态越普遍,一个社会的创业者自然就越稀缺。看看改革初期闯出来多少农民企业家,可谓数不胜数,而今天的大学毕业生畏首畏尾,不敢创业,这到底是教育的问题还是社会环境乃至管理体制的问题?相信许多人已有答案。 (作者系上海大学教授 顾骏)

  “零创业”恰好证明创业教育需加强

  创业教育是否有效,评价指标应是全面、科学、多元的。是否有人即刻创业,只是教育有效与否的众多指标之一。

  某知名高校5期“创业先锋班”毕业生中创业人数为“零”,另两所大学设立创业相关院系的学生选择创业者也为“零”。这两个“零”的出现给了一些人否定创业教育的口实,发出了创业教育要不要继续下去的疑问。笔者认为,这两个“零”的出现,恰恰是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创业教育的呼唤,也证明了创业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谈论这个话题,首先要探讨如何评价创业教育的效果。创业教育是否有效,评价指标应是全面、科学、多元的。是否有人即刻创业,只是教育有效与否的众多指标之一。这一指标占比应该多大,需要加以科学论证。用一个指标来否定整个创业教育的效果,显然有以偏概全之嫌。再退一步讲,即便是一校、一院、一班存在某些问题,也不能因此全盘否定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综合素质,使之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创业教育应运而生。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教育和引导学生了解创业的必要性、重要性,掌握创业的基本规律、有效方法、实现途径以及需注重的关键问题,以便为学生将来选择创业之路奠定基础。如果这一目标基本实现,说明这一教育是有效果的。

  学什么和做什么完全画等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前不久,有人公布了所谓专业对口的调查分析,社会公众很是不以为然。因为学什么不一定做什么,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的新常态。当今早已进入“秒杀时代”,整个社会瞬息万变。教育和职业的需求不可能永远是一一对应关系。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现在不创业,并不等于将来不创业。没有选择创业,也不等于学到的创业知识一无所用。

  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曾说过,学生们学的东西在学的过程中就已经有80%过时了,而将来走上社会用到的80%那部分还没有诞生出来。但这并不能否定教育的理由,只是说明当代教育的责任更加艰巨,更加需要变革。某校新媒体学院负责人说,现在国内许多著名的新媒体公司CEO都是该院培养的,但他们现在用得到的知识,都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

  有人说,创业本身实践性极强,举出了许多创业成功者的例子,试图证明创业者不是靠教育培养出来的。这样说并非没有道理。但科学的教育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毋庸置疑。从众多或成功或失败的创业中总结提炼出来的规律,以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少碰钉子、少走弯路。

  当然,这并不是说现在的创业教育就完美无缺了。两个“零”的出现到底说明了什么,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创业教育虽然推行了几年,但还属于新生事物,有许多问题需要继续摸索。高校要认真研究国内、国际创业的大趋势,借鉴、总结创业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加大改革的力度,与中国国情和创业实践相结合。

  任何时候,教育都不是万能的。指望开一门课、办一个专业、建一个学院,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显然是过于天真了。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评价教育更不能急功近利。现在有种不好的倾向,即谁都可以批评教育,任何负面的东西都归咎于教育,出台的教育举措都会受到抨击。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的关心、关注、关爱,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给教育者、教育部门造成了不必要的压力,给教育教学改革设置了一些障碍。教育的发展和繁荣、教学的改革和完善,需要学校和教师们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对教育的宽容、包容,需要有利的舆论环境。相对而言,创业教育尤其需要如此。(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铁铮)

  《中国教育报》2014年11月27日第2版

专业创业教育缘何被冷落

www.jyb.cn 2014年11月10日 作者:邱开金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基于学术型和技能型两类人才分类教育的构想,加上学术型高考和技能型高考改革的酝酿,学术型创业或技术型创业的话题也在职业教育界热闹起来,由此引发的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路径。两种创业本身不存在对错,也没有轻重之分,问题是其中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甚而是主流的专业创业教育被忽视。本来创业和创业教育并非等同概念,但不少教育工作者在认知层面将学生的创业形态等同于教育形态,从而造成学术型创业与学术型创业教育、技术型创业与技术型创业教育的混淆,使两种创业教育之本的专业创业教育被冷落。

  事实上,学校讲创业,无论是学术创业还是技术创业,并不是让学生在学期间就去创办公司做实业,对于广大学生重在创业意识和创业情感的培养、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贮备、创业认知和间接实践的初步体验,学校的创业教育无疑都是基于具体的专业、针对相关的专业学生开展的,显然离开专业的创业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从学校角度讲的专业创业,是指立足于所学专业的创业,其特征是所学专业与创业的行业范畴相近。同理,专业创业教育是顺从于专业方向所实施的创业教育。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专业是分类培养不同类型应用型人才的标志,不同专业类型的人才会深深地注入相应专业的因子;而专业对于学生来说,则是将来谋业和职业发展的立业之本,无论是就业或创业,专业的主导性始终发挥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据此,创业作为就业的一种特殊形态,就学校的创业教育和学生的创业体验而言,其内在的逻辑机理是一脉相承的。在相应的学制内,学校实施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为载体,会启迪学生从业的智慧和激情,创业教育自然渗透其中,如果学校离开专业给学生讲创业会显得苍白而空洞;同样,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专业的认知、专业知识技能的积累、相关职业情感的培植,也会促使学生不断地去思考毕业后“我去做什么”和“我怎样去做”的问题,有创业期许或将创业付诸实践的大多数学生,依托专业是必然的选择。

  人为地将学术型创业和技术型创业分为两种类型,其不良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其根子里带着研究型教育和应用型教育的取向,无形中为学术型创业者和技术型创业者打上智力者和劳力者的标签;其次,学术型创业与技术型创业的因然一体,分离后势必会造成以此替彼的对立,导致理论与实践脱离之虑。

  现实中,就学生的创业而言,大致可分为专业创业、边缘创业和错位创业三类。后两类在一般人看来,因职业范畴似乎与所学专业不相关,专业教育由此被淡化。其实不然,专业教育的“胎记”总会在学生的创业中打上专业的烙印。

  学以致用,这是职前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专业创业,就是利用专业所学的知识,发挥专业所长去创造性地践行自己的职业梦想,其特点是在所学的专业范畴择业,让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和利用,这是绝大多数创业学生的选择。边缘创业,则是依托自己所学专业,在专业拓展的边际间寻找与其他专业交互、又符合自己创业诉求的创业,其特点是创业方向与所学专业的关系不明显,但在创业的实施过程中专业性仍发挥着决定性作用。错位创业,就是创业方向与所学专业完全不相关的创业,将此仍归于专业创业的一个类型,原由是错位创业者之前的专业学习与现实的创业仍然分不开,如职业人格、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要素内化整合后,随着就业兴趣的转移,内在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通过改造和重新整合,必然会迁移到新的职业领域中。错位创业的特点是外形分离而内质神凝,即职业方向与原专业方向相关度差,而创业驱动力仍然来自专业学习的各个要素。

  可见,专业教育是职前的分类教育,是学校立校的“台柱”,是学生谋业的基石。对于大多数的学习者,专业学习对人生职业发展的影响是终身的。学校的就业教育或是创业教育,专业是主导的方向,是各种教育行动策划的基准,是必须坚守的规则。

  目前,抛开专业讲就业、讲创业的现象不少,对此应当给以高度关注。   (邱开金 作者系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中国教育报》2014年11月10日第6版

路祖强:强化高校创业教育

www.jyb.cn 2014年10月27日 作者:路祖强  来源:人民日报

  加强创业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普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比较重视高校创业教育,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1999年国务院批转《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201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提出,高等学校要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这些政策措施为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高校创业教育的探索和推广提供了重要指导。

  高校创业教育仍存在突出问题。虽然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看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教育理念功利性较强。与国外中小企业的兴起和发展推动创业教育发展不同,我国创业教育的重要原动力是解决就业问题,这不可避免地体现在高校创业教育理念之中。二是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目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大多由经济管理学院等院系承担,讲述创业的基本概念、理论等,但大多内容陈旧,缺乏结合实践的案例分析,实际指导性不强。另外,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开设的就业指导讲座或培训,旨在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服务,但其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也难以满足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需求。三是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师大都缺乏实践经验,讲授过程难免纸上谈兵,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

  采取有效举措创新高校创业教育。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在借鉴国外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创业教育背景、高校教育改革情况和学生就业创业现实需要,努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理念。创业教育应包括学业、就业、职业、创业、事业“五业”。其中,学业是基础,就业是保障,职业是铺垫,创业是核心,事业是目标。基于“五业”的创业教育层层递进、有机统一,共同塑造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二是设立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可以是“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模式,通识教育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创业现状、创业政策等基本常识;专业教育则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课程。三是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创业教育教师的构成应该是多样的,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教师,更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高校可以邀请企业家、创业成功者等通过讲座、定期培训等方式为学生讲授创业经历、传授创业经验。(路祖强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互联网时代创业教育如何升级?

www.jyb.cn 2014年11月25日 作者:代欣彤 柴葳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草根创业“黄金时代”到来,创业生态环境仍需完善——

互联网时代创业教育如何升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勃兴,创业“黄金时代”的到来,创业教育仍需不断迎接时代挑战,为草根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创业生态环境。

  11月22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MBA发展论坛上,以“草根创业时代的创业教育”为主题的创新主题分论坛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聆听者。长达4小时的论坛,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阿里巴巴报告厅坐了满满的近300人。虽然现场志愿者另行安排了一间能容纳75人的小型会议室,但连接两个会场的走廊上仍站满了人。

  人流如潮的论坛现场,映衬的是刚刚兴起、却已极速风靡大众的草根创业产业。“互联网创新思维”、“创业培训”、“天使投资”、“90后创业”……几位创业“先行者”嘉宾抛出的话题无不聚焦互联网时代的创业主题。论坛上,不少专家和天使投资人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勃兴,创业的“黄金时代”的到来,创业教育仍需不断迎接时代挑战,为草根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创业生态环境。

  互联网时代是不是大学生创业的利好?

  “5年前,我并不鼓励大学生创业,如今则不同。有了好的市场环境,再加上天使投资人的出现,大学生创业有了更多保障。”联想之星创业培训教务长、天使投资人周自强认为,互联网时代是大学生创业的好时代,这个时代鼓励和培育了年轻的创新人才。不同于传统创业者,他们可以发展一条依托路径、人脉和资源的创业之路,只因今日他们在互联网大平台上,面对以用户为中心的市场,可以颠覆许多传统行业中根深蒂固的顽疾,发展个性创新。“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创业者会为用户创造出更好体验的产品,从而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周自强强调。

  洪泰基金创始人、论坛演讲嘉宾盛希泰将2014年定义为创业元年,因为时代的变迁让天使投资、草根创业都迎来了“黄金时代”。“大家所坐的阿里巴巴厅就是草根创业的最大神话,阿里巴巴的上市鼓舞了太多人。”盛希泰并不讳言移动互联网创业将成为洪泰基金的投资方向,但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年轻创业者才容易得到天使投资人的青睐。他鼓励大学生创业者紧紧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遇,“现代人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依依不舍地和手机告别,手机终端是时代的需求。”

  创业者是教育的结果还是“浑然天成”?

  草根创业时代的来临让创业教育备受关注。如今,由高校、社会创业机构和企业共同主导推进的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形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除了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也需要教育者为学习者考虑时代和市场因素。

  草根的创业者是教育出来的,还是浑然天成的?在创业教育中,教师可以干什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教授黄涛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引发热议。“反观现今的创业教育,培训讲座中的培训者,多是成功者现身说法,然而创业往往是失败率极高的挑战。”黄涛坦言。论坛主持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战略管理系教授路江涌也介绍说,光华管理学院的MBA学员中,有1/3在入学前就已开始创业。

  创业能力究竟该如何“培养”?在教育部鼓励高校开展创业、创新教育来推动教学改革、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活动的政策导向下,如何解决创业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高建说,学校最重要的不是对创业教育起到结果导向作用,而是培育人,培育学生的能力、精神和意识。“创业教育应该以创业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不断修订课程,同时提供多方位服务。”周自强表示,创业教育在中国刚刚起步,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怎样降低创业失败率

  “抓住市场需求的创业者才容易成功。”论坛演讲者之一、卡拉卡集团董事长孙陶然认为,对广大创业者来说,创业最重要的不是模式、理念、融资,“市场需求才是创业的核心,创业者应该关注市场上每个人每时每刻的需求。”他举例说,互联网时代,微信的存在具有巨大的商业市场价值,不仅是因为互联网是时代发展趋势,也因为它是现代人每天的需求。

  周自强以联想集团为例指出,类似联想集团将创业教育和天使投资绑定推出的做法,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好的创业生态环境。东方剑桥教育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于松龄建议,高校相关领域专家、企业代表和成功创业者共同组建创业诊断机构,为中小型创业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类的帮助。“通过诊断,可以降低创业的失败率,监控问题的产生,同时有助于高校丰富理论教材,进而优化创业环境,全面完善创业教育。”于松龄说。(实习生 代欣彤 本报记者 柴葳)

    《中国教育报》2014年11月25日第1版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