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② 培养真正“能看病”的医生 ——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双轨合一”创新模式纪实
临床研究生导师带领学生查房。江俊 摄 前不久,在医药卫生行业人才招聘会上,某医院“硕果累累”,招聘了多位硕士、博士。医院希望通过引进高学历人才为医院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然而,过了一段时间,院领导发现新引进的人才很大一部分临床思维单一、动手能力差,连手术操作等基本功都很生疏。期盼的“新鲜血液”非但没有带动医院前进,反而让院方犯难,“高学历和高技能怎么就如此不匹配?” 一边是就业难呼声此起彼伏,一边是用人单位的求贤若渴。人才如何满足现实的需求,培养真正“能看病”的医生。作为国内首批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之一,重庆医科大学着力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经过4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培养模式。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之惑 自1998年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度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提高人才的培养规模和质量。这十多年间,由于现行的相关制度以及对研究生学位等相关要求,使得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想说爱你不容易”。 按照《执业医师法》规定: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者,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据此,应届本科毕业生及七年制临床医学本硕连读学生没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不能以医师的身份从事临床工作,不能进行系统而规范的临床技能训练。还规定:执业医师必须在注册地范围内行医,已有医师执业证书的学生考上异地学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后,学校须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为学生的医师资格注册。 “高校附属医院顾忌医疗纠纷,从责任、利益等多方面考虑,不愿为学生注册,使外地生源申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面临尴尬局面。” 而且,“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困难”,学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地龙无奈地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虽然在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但难以有效衔接。造成“临床能力训练及考核结果互不认可,已经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住院医师在接受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还要临床轮转,高校培养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只能进入第一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诸如此类。” 加之,学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要求很高,毕业、找工作、医生业绩一切以论文作为衡量标准。而国外临床专业硕士是80%做临床,做研究的是20%。一位医学研究生告诉记者:“学校要求必须发表SCI论文才能毕业,结果很多时间都用于实验室工作,真正接受临床训练的时间很少。” “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导致医学人才学历高、技能差。”一家医院在对新招聘人员的临床技能考核后发现,最差的是博士后,然后依次是博士、硕士、本科,最好的是专科的护士。“反思当下的培养模式,这种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陈地龙说道。 “双轨合一”培养模式的创新 在老百姓“看病难”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如果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前景堪忧。 “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了改革的必然。”重庆医科大学以突破常规的勇气进行了重大改革,从生源择优到导师遴选、从政策支持到制度设置、从临床轮转到实践考核……充分利用了每一段时间,实现多个环节的合纵连横,从内到外打通了层层障碍,构建起“双轨合一”培养模式。 首先是政策给予倾斜。据学校介绍,得到重庆市卫生局同意,学校录取暂无执业医师资格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各三甲附属医院试用培训一年后,报名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允许异地执业医师资格注册到学校相关院系;允许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 同时,学生一入学就进入33个月的临床轮转;课程时间安排在第一学期周末和晚上;取消学生寒暑假;主张学生利用临床轮转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从而保障了轮转时间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 “学校建立了一整套临床能力考核体系。”临床能力考核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相接轨,强化了临床轮转中分管床位数、病种、诊疗操作等量化指标。临床能力考核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考核小组评价与专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出科考核的组织形式上,采取轮转科室组织、各临床学院普查、研究生院抽查的三级管理模式。在毕业临床能力考核中统一采用客观结构化多站考试。 学校充分发挥导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扩大了专业学位导师规模,实施专业学位导师组制度,部分导师只允许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附属第一医院研究生管理处副处长吴忠均表示,在选拔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时,注重临床技能,让导师充分了解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流程、管理办法及考核办法。 对此,附属第二医院导师陈阳美教授深有感触:“在教学医院,临床任务比较繁重,参与学校‘双轨合一’培养模式改革后付出的时间比以往多,只有利用空闲时间不断学习本专业最前沿的技术才能指导学生。” 据学校统计,近三年来,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已达1289人,所培养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为100%,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较强,临床工作非常熟练,很快就能成为医疗骨干。 临床医师培养与从业资格无缝对接 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相结合也解决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困难的问题。 重庆市卫生局副局长傅仲学表示,通过三年的临床实践,“双轨合一”培养出来的医生应该是全科医生,具有一定的全科、全局观念,而不是一个专科医生。 作为导师,儿童医院何大维教授认为将学位培养与规范化培训结合在一起,是对培养临床医生非常好的尝试。学生培养有制度、有管理、有导师,经过各个方面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提高了,对学生成长很受益,有望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在接受采访时,附属儿童医院的研究生李为说:“我们和以前的师兄师姐们的一个不同在于,我们转的科室要多一些,转过和没转过的科室,你的了解和体会是完全两个概念。其实我们的知识都是课本上的,如果没有经历轮转,与临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脱节,知识的更新和活学活用的确受益很大。而且轮转使得我们对学科交叉方向了解得更多,看病看得更整体。” “我现在教你不是为了要你写多少文章,而是为了让你以后出去了自己一个人也知道怎样做,怎样处理临床上的事情。”附属第二医院研究生王同学谨记导师的教导,在临床实践中苦练基本功。 学校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以来,学位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更加紧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逐渐成为各临床科室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各临床学院为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这一目标,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实施优质师资计划,打造高水平临床实践能力训练平台,为培养更多医学人才打下基础。 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雷寒表示,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健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探索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与专科医师培训结合的培养模式,探索专业学位+学术学位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符合国家需求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努力实现从培养合格临床医生到优秀临床医生的重大转变,服务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满足社会需求。(记者 胡航宇) 《中国教育报》2013年12月23日第6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