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教育时文 >
林其天:高职招生与就业为何冰火两重天
时间:2013-10-10 09:45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林其天 点击:
在招生与就业两个紧密相连的领域中,很少出现今年这样的戏剧性现象:一方面高职招生连年生源不足,本科连年超计划招收——典型的“本科热”、“高职冷”;另一方面高职就业率高据首位,而“二本”、“三本”则持续就业低迷。

2013高考招生特别关注(11)

高职VS“二本”“三本”——

招生与就业为何冰火两重天

  在招生与就业两个紧密相连的领域中,很少出现今年这样的戏剧性现象:一方面高职招生连年生源不足,本科连年超计划招收——典型的“本科热”、“高职冷”;另一方面高职就业率高据首位,而“二本”、“三本”则持续就业低迷。今年招生结束之后,大家都在探讨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怎样消除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科学地引导考生着眼于长远的职业发展,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需求理性报考高校。

  ■林其天

  高校招生中的“本科热”、“高职冷”和就业市场完全相反的现象几年前已经出现了,但是今年已经发展到极致。从福建省来看,高职院校招生在前两年连续生源不足之后,今年向社会公布招生计划11.03万人,实际只录取了9.45万人。而本科层次却生源过剩,公布的招生计划为12.97万人,但实际上不少学校因为生源好追加了招生人数,最后实际招生13.12万人,比原计划多招了1500人。这种情况表明,招生市场出现了“本科热”、“高职冷”。

  而就业市场的情况与此恰恰相反,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再加上往年没有就业的19万人,就业压力之大超过了以往任何年份。而在就业困难人群中,普通本科,尤其是“二本”、“三本”毕业生占了绝大部分。在高职方面,据2013年就业蓝皮书统计,全国高职院校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4%,福建省为95%。福建省2013年初次就业率91%,远远高于本科。这些情况又戏剧性地表明,今年的就业市场则是典型的“本科冷”、“高职热”。

  令人不解的是,在考生和家长的选择取向中,本科是“卖方”市场,只要是本科高校,不论老校、新校,不论公办、民办,不论办学地点远近,也不论就业前景如何,都不存在生源缺乏问题,即使再偏远、条件再不完善、就业也不看好的学校与专业,也都有考生愿意选报。与此截然相反的是,高职院校成了名副其实的“买方”市场。

  高职招生为什么成为“买方”市场

  高职院校成为“买方”市场,大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本科院校兼办的高职专业和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生源较充足;2.公办高职院校生源明显好于民办高职院校;3.生源分布的区域差异显著,地处本省、附近省市以及大城市的高职院校生源好于地处边远地区的高职院校;4.专业分布不均衡,“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的分化更为明显,财经、建筑、临床医学等专业成为考生的热门选择,录取分数一般要高于高职录取线的200分以上,而化工、机电、机械制造等专业满足率则较低,一般要降分录取。此外,不少考生和家长还要详细了解甚至现场考查相关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校园文化、就业状况等等。

  总的来看,高职院校成为“买方”市场的原因,首先是生源总量变化所带来的。随着应届高中毕业生的逐年减少,上本科高校变得很容易,比如福建省今年只要理科121分、文科147分都可以被录取,于是部分考生不再珍惜被大学录取的机会,而刻意追求属于高层次的高校。同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那就是社会舆论环境的误导。进入本世纪后,曾经连续几年高考生源大幅度上升,例如福建省,2000年全省考生不足10万人,到2008年最高峰时达到32.7万人,客观上引发了全社会对高考关注度的持续升温。能否考上大学、考上什么样的大学成为背负社会关爱、个人奋斗目标、学校、老师乃至某个地方声誉的沉重负担,以“考试论英雄”成为普世价值,于是出现了热衷于炒作高考,热捧各种各样的尖子和“状元”,以重点和本科升学率评价和奖惩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再加上不少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营企业就业时对学历门槛的限定,还有寄生在高考身上的“产业链”的利益追求(比如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奖励金、庆祝宴等),都让人们表面化地、直观地认为只有考上名校、层次高的大学才有价值,才有光荣感和自豪感,反之就是一种失败、失落和失望,完全忘却了上大学的真正目的——毕业后做什么?到哪里做?怎么做?

  十几年来,本人结合工作情况,每年都和数以百计的考生及家长讨论这个问题,得到的大部分回答都是不知道、不考虑;普遍的回答是平常在班上第几名、年段第几名,老师认为可以拼一下名校、可以争取上“一本”、“二本”等;家长则跟着老师走,跟着舆论导向走,大都以自己的希望、关注和鼓励给孩子增加压力。正是这些各方面的社会力量所形成的“合力”,共同造就了当今社会在高考这个问题上对人才观、价值观的严重偏颇乃至畸型,造就了非理性的、不科学的社会舆论环境,误导考生和家长刻意追求上“本科”,能上“本科”最好要上“二本”,能上“二本”还要争取上“一本”,能上“一本”就要拼名校。 回到问题实质——考什么样的大学

  在回答考什么样的大学这个问题时,应该先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1.自身特长和优势是什么。有人擅长抽象思维,有人擅长形象思维;有人记忆力强,特别能读书,有人则动手能力强,相对富有创造力;有人可能在基础理论和科学研究方面有天赋,有些人则在生产实践和社会服务方面更能够发挥才干。因此,首先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思考今后想做什么、能够到哪里去做、能够怎么做;然后才能根据这种思考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来选择要学什么和到哪里学。

  2.上大学是一个过程,不是终极目标。不管是本科也好,还是高职也好,在学期间的学习和实践都是为了走出校门后的发展需要。它不应该是仅仅追求一张文凭,而是为了学到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后,能够更好地成长、成才,实现自己的理想、志向和人生奋斗目标。

  3.考本科还是高职,要根据个人情况和社会需求而定。假如立志于上大学后要从事学术研究,要当科学家,要当公务员等,当然选择读本科。不过这部分的人才需求毕竟有限,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近年来只要留意一下周边的生活圈,便会时常听到一些“三本”、“二本”高校的毕业生为了就业而到处奔走,不少人屡遭碰壁后只好“学非所用”,甚至拥有本科文凭而去公园看门,去收费站收费,闲在家里当“宅男”、“啃老族”等。高职院校面向经济建设,培养的技术和技能型人才市场需求量更大,毕业生就业或创业机会相对更多,就业后成长、成才的空间也很大,这一点应该比本科更有优势。从我校情况来看,很多应届毕业生早早就被抢光了,有些用人单位等春节后才来物色人选,只好空手而归,明显地供不应求;前些年毕业离校的校友普遍发展得很好,不少人经过三、五年的实践锻炼就能成为技术管理人员或者生产管理人员,在发挥才干的同时,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并不比本科毕业生差。再从我校办学地经济发达的区域泉州来看,各行业、企业普遍反映高职毕业生比本科生好用;本科生书本知识多,但实践能力差,且只想当管理人员,不安心生产第一线工作;高职毕业生却能够“去得了、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从而更受欢迎和更能得到培养使用。

 倡导理性的求学观和职业观

  高职教育对社会的贡献不可替代,就读高职院校同样拥有光荣感和成就感,这一点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并做好舆论引导。比如美国的“社区学院”,融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于一体,为当地社会培养大量需要的技术、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人才。也正因为这种结构才适应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社区学院”受到社会的高度肯定,在社会认同感上并没有谁高谁低、谁优谁劣之分。

  不难看出,当前出现的招生与就业巨大的“冷热”反差,是一种非理性的思维和抉择。实际上许多高职新生入学后,经过职业生涯教育,往往会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与其拿一张本科文凭却为就业苦恼,倒不如选择高职就业后能够发展得更好。因此,应该大力倡导理性的求学观和价值观,尽快纠正现实存在的对于本科文凭的盲目崇拜,引导考生乃至全社会正确认识高职、重视高职,促使高职招生升温。

  要改变社会大环境的偏差,改变考生与家长个体上的认识偏差。各类宣传应该对考试与招生降温,而将关注点与宣传热度转移到帮助求学者确立正确的人才观与成才途径上来;让社会产生一种新型的价值评判——不是以考试与升学论英雄,而是以就业、创业、成长、成才来实现人生价值。以此影响和引导考生确立正确的求学观与务实的就业观。

  同时,政府要有计划地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引导行业、企业举办“宣传会”、“成果展”之类活动,展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职教毕业生的需求,宣传政府部门和就业单位可能对他们扶持和鼓励的政策措施,展示职教毕业生创业、就业后成长、成才的生动事例,以政府特有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来引领社情、民意,努力促使社会大环境的理性回归。 (作者系黎明职业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报》2013年10月10日第6版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