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教育时文 >
以高度文化自觉自信推动大学文化建设
时间:2012-05-02 13:51来源:未知 作者:张杰 点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地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基地。建设社会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地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学必须迎接挑战,勇于担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大学文化,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上海交通大学116年的办学实践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全面系统地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一、弘扬大学精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大学是国家的思想文化高地。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求实创新的文化。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大学精神。它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弘扬大学精神,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上海交通大学的办学历程,本身就是一部救亡图存、与国家民族同兴衰共命运的历史。交大兴办于晚清民族危亡之际,创校之初即提出“求实学、务实业”,并逐渐形成了“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学问、创一等事业、成一等人才”的办学宗旨,“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传统,“思源致远”的办学文化以及“爱国荣校”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与日俱进”的拼搏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近年来,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校的思想文化建设,通过举办节庆纪念、大学文化讨论等活动,大力挖掘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及文化创新成果,提炼出以“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世界一流的发展目标,思源致远的精神追求,明荣知耻的道德基础”为主要内容的交大人核心价值追求,并使之成为学校科学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不竭动力。

  2011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对我校钱学森图书馆建成开馆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钱学森是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号召学习他“爱党爱国的政治品格、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钱学森是交大“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校训的杰出践行者,钱学森精神是交大文化的精髓所在,是交大的宝贵精神财富。钱学森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值得我们永远追思、学习。


 二、完善大学制度,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文化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作为重要改革目标。大学制度是大学文化在制度层面的反映,体现了大学的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社会基础、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大学制度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必须把制度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只有系统持续地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才能逐步实现规章制度与学校长远发展目标之间的深度契合,保证学校发展战略的实施。

  上海交通大学从南洋公学创校伊始,即秉持“中体西用、实业救国”的办学思想,建立了颇具特色的管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不断探索新型的社会主义大学管理制度。当前,交大已进入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流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制度文化作为支撑。从2007年起,我们开始实施大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实现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2007年、2008年,学校实施“规范管理”,对以往颁布的规章制度进行了系统的清理和修订,重新制定了各职能部门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向制度要效率。2009年以来,根据“交大2020”战略规划的年度目标,启动了“目标管理”,每年初在学科、人事、教学、科研、财务、资产、后勤等方面提出年度发展目标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随着“目标管理”的实施,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执行力明显加强,任务目标完成率从2009年的63.6%上升至2011年的90%。根据制度建设规划,从2012年起学校开始探索和启动“绩效管理”,形成了以“规范管理”为基础,“目标管理”为重点,逐步实现“绩效管理、系统管理”,以推进大学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

  “学术追求”是大学的灵魂。为发挥学术管理和学术决策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专业发展中的作用,上海交大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自2007年起,学校以五年为周期对所属院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功能指标进行国际同行综合评价,以更加深入具体地掌握各院系学科在国内外的坐标位置,并把评估结果作为学校制定学科发展战略的依据。2008年初,以各学科民主推举为基础,重新组建了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和学部学术委员会,保证了学校重大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对推进教授治学,落实现代大学制度,营造宽容、宽厚、宽松的学术创新和发展氛围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拓展环境文化,建设文脉传承的大学校园

  富于历史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人文景观、教育设施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学校园不仅是莘莘学子求知上进、健全人格的场所,更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圣地。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的体现,直观地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与特色。

  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目前是国内唯一跨越三个世纪、保留发源地与办学地不变的高校。交大拥有老校门、中院、老图书馆、体育馆、总办公厅等13处具有历史、人文和艺术价值的文物建筑。其中,“包兆龙图书馆”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出面接受的第一个外资捐赠项目,在中国现代教育改革开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展示了交大人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纪念交大英烈的“爱国主义一条街”,包括五卅纪念碑、杨大雄烈士纪念碑、英烈群雕等革命历史文物,记录了交大人追求进步、爱国奉献的历程。这些文物建筑见证了交通大学从晚清时期的新式学堂到民国时期的工科大学,再从新中国的多科性工科大学到21世纪的综合性、研究型和国际化大学的发展轨迹。

  交大闵行校区是国内高校最早建成的新校区,1985年开工伊始即着力于民族特色、历史文化氛围和现代化功能的结合。校区布局从现代高校多学科系统化办学的特点出发,着眼拓宽学科面、构建大平台、实现学科交叉的目的,使相关学科成组团式分布,形成了信息、机械动力、材料、船海建工、理学、人文、生农医药等八大学科楼群建筑。整体设计利用了“三横一纵”自然河流,注重人性化生态环境,建筑形态采用灰色或霞红石材、暗红面砖、大玻璃框架,使不同形态的建筑楼群形成了完整的风格,既具整体感、现代感,又不失交大传统的沧桑与厚重。景观布置力求做到“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每一处景观都令人神往”,从刻有办学奏折的照壁到“南洋公学”界碑,从湖名、路名的石刻到意味隽永的景观小品,将老校区的历史感和新校区的现代感有机融合,展现了交大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如今漫步闵行校区,一个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个性鲜明的现代化新校园独具魅力,成为传承大学精神的神圣殿堂。

  学校重视文化设施和文化符号建设。校徽、校旗等标志性文化符号是交大文化的形象表达,简洁鲜明地体现了学校的核心价值。学校发动全校师生深度参与2007—2008年的校徽方案修订工作,不但面向师生校友征求意见,而且经教代会通过正式颁布。2011年又完成了校旗修订方案。这些设计方案凝聚了广大师生对核心价值的理解。


 四、关注行为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的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是大学精神、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大学行为文化之“行”,当然包括大学人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交流、交往,但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影响下的行为方式。当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大学行为文化的建设,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在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上海交大逐渐确立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其中,“知识探究”是基础,“能力建设”是核心,“人格养成”是根本。健全的人格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交大老校长唐文治曾提出,要成就“一等人才、一等事业、一等学问”,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等品行”。“一等品行”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的爱国心、感恩心、责任心以及激情和梦想。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感恩、责任、激情、梦想”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鲜明主题,引导学生树大志、立大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领军人才上狠下工夫,取得了良好成效。在世博会举办期间,我校学生志愿者服务实现了“零事故、零投诉、零退出”,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上海世博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赴国家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毕业生逐年增多,2011年超过派遣总人数的48.5%,位列全国高校前列。交大学子与中国银行签署的助学贷款中,连续十年违约率为零,体现了交大人的诚信品质。学校还通过“校长奖”、“感动交大校园新闻人物”、“杰出校友终身成就奖”等评选活动,树立优秀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多年来,学校坚持高雅艺术进校园的精品路线,引进国家级顶尖艺术院团、中宣部“五个一工程”特等奖剧目等进校演出,将“欣赏什么”与“创造什么”有机结合,激励和推广自主原创,每年扶持自主原创性演出近十场,吸引观众逾3万人。前不久,我校优秀原创相声剧《交大这些事》,还摘取了中国校园戏剧节最高荣誉。2001年以来,交大学生艺术团先后18次出访,受邀到近30所国外著名大学演出,展示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形象,为国家公共外交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做贡献的同时,还显著提高了交大人的文化自信。(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杰)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