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学生不愿意选择与科学相关的专业或职业的原因,首先与政府政策引导有关。多数企业科技人员工资低,获得社会尊重程度难以提高。其次,价值观的变化,受到更深层次的因素影响。学生更多考虑自我发展和家庭幸福,而不愿从事工作负担重和需要做出牺牲的职业,而学习科学专业,恰恰给人这样一种印象。最后,在从社会大环境来说,社会快速变迁下,学生们容易认为掌握政治学和经济学知识比科学更重要。 近九成中小学生对科学感兴趣,仅三成高中毕业生愿学理工或医学 孩子的科学梦在哪里卡壳?
大西瓜 绘 暑假期间,鱼儿妈妈带着儿子去了好几趟科技馆,孩子很开心。“带孩子参加科普活动,是希望孩子能对科学感兴趣,能有科学修养。”鱼儿妈妈说。 自己读书的年代,读书只是为了考试,对考试之外的科学,丝毫不感兴趣,科学知识匮乏,这成了鱼儿妈妈内心的隐痛。痛定思痛,既是教师也是母亲的鱼儿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科学方面更有底蕴一些。“最起码,对科学的前沿知识会有一些了解。”鱼儿妈妈说。 老师,我们吃不了科学家的苦 和鱼儿妈妈有相同观点的家长不在少数,这点也在调查中得到了印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中小学生科学兴趣状况调查》显示:89%的中小学生对与自然或科学相关的内容感兴趣。是否这个89%的数字,就可以让我们对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高枕无忧?有科学兴趣的学生更多会考虑今后从事与科学相关的工作吗?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科学意识比较研究报告》显示:82.7%的中国高中生表示对与自然或科学相关的内容感兴趣,比美国、日本、韩国分别高出18.8%、17.3%和19.4%。不过,高中生高中毕业后想上大学学理工科或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四国中最少,仅为30.8%,美国、日本和韩国都比中国高出十多个百分点。在日本、美国和韩国,大学想上理科或医学专业的学生,均多于想上文科专业的学生。 除了就业意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还显示,女生、农村学生及中西部学生科学兴趣不足、科学素养较低,中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随着年级升高而降低,科学活动看多做少。在高中阶段,体育类课外小组受到高中生欢迎,科技类课外小组受冷落。中国高中生学习科学的工具性动机(指不是因为对科学本身感兴趣,而是因为学习科学有益处、学习科学有用而对科学感兴趣的动机)最强,认为学习科学对未来的工作、升学有用。 想读理科的学生少,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看来,已不算新闻,他接触过不少年轻人,也一直帯着研究生,在他看来,不仅想读理科的学生少,读了理科,愿意做科研的也少。“带的有些好学生,本来希望他们接着搞科研,但很多好学生都不愿意接着干科研。”刘嘉麒说,“他们说,‘老师,我们吃不了你们那样的苦,你看你们搞科研是什么状态,我们也超过不了你们’。” 而在早2012年,中科院研究员程代展曾发表近3000字的博文《昨夜无眠》,痛陈“自己的一位优秀博士生毕业放弃留校做科研,选择签约北京某中学做老师”,对此表示惋惜与困惑。“逃离”科研成为当年热词。 “很多青年把追求明星、追求做公务员放在最前头,当然这也不是不好,但给我的感觉就是,科学被放在很后面了。”刘嘉麒说,前些年排在第七位,现在好像连前十都找不到。“我们那个时候,科学都是排在第一位的,那时候问我们长大想干什么,多数人是想当科学家的,但是现在很少有孩子愿意做科学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不行的。”刘嘉麒说。 在《中小学生科学兴趣状况调查》课题组组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研究员看来,学业和职业选择,受到个人和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兴趣爱好之外,职业理想、薪酬期待、学习经历、职业声望、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都会影响个人的选择。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2年做过一个调查,中国高中生未来选择职业的标准,首先是适合自己,其次是收入、稳定性、能力发挥、工作环境等,而社会贡献度、富有挑战性等则不是主要考虑因素。按照这些标准,科学技术职业的吸引力看起来不如与经济相关的职业,也不如时尚的职业。”孙云晓说。 “来到北大之前,我已经成功地忘掉了自己的梦想。”在北大微电影《星空日记》的开篇,背着入学行囊的男孩,正望着北大校门发呆。为了给家里还债,男孩放弃了喜欢的天文学,选择了金融。毕业时,男孩纠结于到底从事炙手可热挣钱多的投行工作,还是追随自己幼时理想研究天文学呢?最终,在老师和女神的鼓励下,男孩选择了自己的理想。这部片子获得了过百万次的点击,在网络广为流传。 黄女士是一位7岁孩子的妈妈,她也看过《星空日记》。黄女士在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了部分人的担忧:“最后到了社会,当你发现手里钱不够买房子、买车,而其他同学都过上小康时,是否还能坚持?” 在她看来,孩子喜欢科学,这是天性,人都喜欢科学,只是后天的导向让人改了方向。提及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科学素养,黄妈妈表示赞成:“我愿意我的孩子学习科学、从事科学,学习科学有助于拓宽孩子思维,有助于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引发孩子的兴趣。” 但黄女士直言内心不想让孩子从事与科技相关的职业。“因为这些职业大都需要付出很多,回报很少,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纵使我能保证孩子安心工作,但社会的诱惑太大,反差太大,我不想孩子太苦了,所以我只能说现实和愿望相差太大了。” 理想还是收入?这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在中国校友会网调查到的1977-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中,选择就读经济管理专业的高考状元人数最多,有522人,雄踞2013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大学专业排行榜榜首。 孙云晓认为,造成学生不愿意选择与科学相关的专业或职业的原因,首先与政府政策引导有关。多数企业科技人员工资低,获得社会尊重程度难以提高。其次,价值观的变化,受到更深层次的因素影响,学生更多考虑自我发展和家庭幸福,而不愿从事工作负担重和需要做出牺牲的职业,而学习科学专业,恰恰给人这样一种印象。最后,从社会大环境来说,在社会快速变迁下,学生们容易认为掌握政治学和经济学知识比科学更重要。 “很多人觉得从事科学职业太辛苦、挣钱少,没有自由,这在根本上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职业选择作为个体来说并不会怎样,但是社会整体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层次,个人的选择是不是就是必然规律?是否发展中国家必须要走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的老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石顺科问道。 青年一代不愿意从事科学技术职业,这出乎石顺科的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类似的情况,石顺科研究美国、日本、欧洲情况的时候,也出现过:“一二十年前,美国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青少年不爱干理工科,但是对医师、律师、商业等还是很热衷。美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启动了一系列的计划,包括让一些重要级别的专家到学校去工作。这种现象在日本也存在,他们发现,很多学生生活好了以后不想进行理科工作了,国家很担心。在欧洲也有这样的问题。以前我们中国很自豪,多年来我们国家的科学教育,使我们的国民尤其是年青一代对科学的未来发展有一个充足的心理准备。但现在,我们国家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与其他国家相似,这是不是一个社会的根本发展规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生活水平发展带来的这些问题,是不是不可避免的?” 当喜爱科学和不从事科学职业的问题抛出来之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吴岩思考的是:科学教育和他的职业发展之间是不是应该建立直接的联系?我国现行的教育直接对接高考,与职业之间不存在直接联系。学生的科学兴趣与他的未来发展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既然选择一个适宜的生活,他又是如何来协调这种关系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方奕认为:“学生不愿意从事科研,是很多原因综合起来作用的结果。现在大部分的人都愿意去做公务员,这说明什么?这就是说这个社会当中最有活力的人,他们都热衷于分配性的努力,而不是生产性的努力,他们用一种更容易获得财富的方式在支配自己的选择。” 相比就业倾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康健更关注的是学生的科研状态。“很多人都是本科、硕士、博士,但最后除了写了一篇论文外,没剩下什么。我问学生能不能用一个关键词告诉我你剩下了什么?学问做到哪里了?生活剩下什么了?——他们追求的东西太空虚了。”康健说,我们更重要的是反思教育,反思教育的路数。我们在培养科学家,或者说在科学教育上太注重少数人的造就和培养。过去参加奥林匹克理、化、生比赛的一些获奖孩子,他们其实很多生活常识都不知道,出国还要家长拎着箱子。这种生活的态度未来也走不了多远。 曾任北大附中校长的康健,一直在思考:“北大附中的孩子做实验,老师辅导不了,这就是好事吗?科学对于青少年意味着什么?我们的科学太吓人,骷髅化,把多数孩子吓得都没有兴趣了。青少年认识科学和科学家认识科学,完全是不一样的。” 康健最近去了一些乡村学校考察。他看见,乡村的孩子站在山坡上,看长长尾巴的山鸡,趴在水沟边捞蝌蚪,乡村孩子会在那里待半天。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科学离他们太遥远了,但是生活离他们很近。 “有科学但没有对身边生活的观察和热爱,就不可能会对科学有持续兴趣。然而现在孩子们的生活空间是很有限的,所以把科学想得很清高、很遥远、很伟大。”康健说,我们的科学教育还是停留在纯学科层面上,这和真正的科学的理解相去甚远。我们中国的孩子认同科学但是却不做科学家,面向职业的时候不考虑,这存在很严重的认识和选择脱节问题。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刘亚东认为,为什么大家不愿意从事科学?不去做科学工作?最重要的是对科学精神的培养还不够。在我国,科学素养的定义和概念与美国是有差别的,我们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精神这四个方面,科学精神在当前非常欠缺。 儿童教育心理学家徐凡提出,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培养,也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我们希望孩子无论是在哪个领域,都是有动力、有自主能力的、能对世界产生好奇心的人,但是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总做了很多扼杀孩子好奇心的事儿。“孩子最初的动力是怎么失去的?其实是在我们第一次喂孩子的时候!我们过分强调了几点钟喂孩子,孩子其实自己知道饿与不饿,但成年人总是会不自觉地担心他什么时候会饿,从而按时间点去喂养孩子,这就直接导致孩子最后连自己的饥饿感都不知道了,原本应该承担的饥饿感的责任也丧失了。” 在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专家、发明家张开逊看来,如果把科学梦当成科学家梦,会引起很多误解和失落,甚至会有让孩子感到自卑的负面影响。“我们的语境中,经常弄错一个东西,我们经常把科学家理解成为副教授以上的职称的人,有的更界定为博导、院士或者是其他有成就的、得了奖的人。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张开逊说,“真正理解科学,探究科学,养成科学思维习惯,立志在科学上有所成就,应该是作为这一代人青少年每一个人的目标。” “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是非常有限的。我们的选择也常常受到我们的个人生活、功利和地位的左右。比尔盖茨在哈佛的一次演讲就深刻地告诫所有人:对人类生活的忧患意识远比拿到一纸文凭要重要。”康健说。 如何呵护孩子的科学梦? “不要把科学梦当成科学家梦,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梦。科学梦的本质是让现在的青少年,都具有今天社会最重要的时代精神和最重要的智慧以及最重要的知识结构。”张开逊说,“而是否成为科学家则取决于很多不确定的、偶然的因素。即使不做科学家的人,职业和科学相距甚远,但如果他们具备科学素养,他们的事业会做得更好,因为他们具备了现代人的真正特征。” 张开逊认为,呵护科学梦,要抵制很多诱惑,尤其是要抵制虚拟社会的诱惑。以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微电子技术融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孩子会认为在虚拟社会可以获得浩瀚的海量的信息,会误以为这就是科学,而实际上这只是科学的工具。 “在呵护少年儿童的科学梦时一定要告诉老师们、告诉孩子们,真实的科学是关于物质世界的体验和探究,我们中国的科学在很多地方落后于其他的国家,包括我们所热衷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奖自然奖的其他奖项,我们为什么一直没有得到该有的结果,就是我们太注重网上收集和分析以及虚拟世界的活动。我们没有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自然界基础的探索,要让孩子关注真实的物质世界。”张开逊说。 张开逊建议:要对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结构做思考,至少应该在当前,把小学的科学课作为与语文、数学并列的三大支柱。以此为支撑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才有可能具备科学梦,才能在能够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处于强有力的位置,否则连科学都不懂,怎么可能有科学梦。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颜实认为:下一代的素质是国与国竞争最核心的竞争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并不是说要求每一个人都是科学家,但科学素养从国家战略方面非常有意义。同时,在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方面,一方面要重视“动手做”,积极开展科学实验,通过动手体验提升孩子的科学兴趣;另一方面,就是加强阅读,对科普图书、科学类图书都要加以引导。 孙云晓建议,科学课应该成为小学的核心课程,应该培养综合性的科学教师,增加科学学习的机会,同时改革科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增强科学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树立女科学家榜样,进一步减少高考对高中生学习科学的不利影响,开展少年儿童乐于参与的科普活动。 吴岩认为,呵护科学梦不要走偏。不要觉得科学是最大最美的梦,别的就不管了,如果要把科学作为人生的习惯或者追求的话我们应该还要通过文、史、哲和艺术来培育科学梦。喜欢科学的人很多,但真正在科学上有作为的人不多,他们最后的成功不仅仅是机遇,还包括他们的种种生活底蕴,因此要让孩子有人文底蕴。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来陶冶和呵护孩子们的科学梦。 “科学家到底是怎么生活的?科学要放在合适的位置,过分注重科学也是不正常的,到底在什么位置对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是合理的?孩子会做多少科学梦?我们社会如何去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去发展完善他们的科学梦,如何给他们的科学梦增加更多的丰富的养料,让科学梦做得更好?再有就是,如果做的是噩梦,噩梦醒来如何抚慰?如果是好梦,好梦如何转化成行为?”吴岩问道。 “科学是很复杂的,但是科学也是有乐趣的,一旦投入其中,就能寻找到很多别人得不到的乐趣,当然,科学也需要很多付出和奉献。”刘嘉麒说。 “我们在呵护孩子的科学梦的时候就要倡导一个观念,即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科学家,未知的世界都在召唤着我们。能否成为科学家,想不想探究自然,实际上是一种关于人生的选择,科学是一种对未来的探知,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张开逊说。(记者 张春铭)
《中国教育报》2014年8月27日第5版 2014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 按照全面深化改革要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围绕“四化”同步发展目标,以实现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的目标为核心,以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面向基层、贴近群众、关注民生,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全民科学素质... http://www.jlgjxh.cn/article/9/buweilianshuwenjian/2014/0624/2892.html 分类:部委联署文件 日期:2014-06-2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