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高教新闻 > 国内 >
部分大学生把社会实践当负担 网购报告交差
时间:2014-08-23 16:56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中国青年报 点击:
一些大学生把社会实践当作一种负担,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不只是走形式,甚至已逐渐变质。

时值暑假,“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正如火如荼进行,而开学后,几乎所有学校都会要求学生上交一份盖章证明和一份几千字的报告,用以证明参加暑假社会实践的成果。但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大学生把社会实践当作一种负担,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不只是走形式,甚至已逐渐变质。

淘宝竟然在网上叫卖社会实践

在淘宝网,记者输入关键词“社会实践报告”,很快就搜到377家店铺。其中一家旺铺,6天就有149笔的成交记录,在近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一般的店铺也有10到20笔的交易量。

翻看评价,各种映入眼帘的好评很是触目:“没的说,很好,要求的都做到了,不愧是专业的!”“论文和实习报告都是在这家写的,都通过了。”“非常守时、内容也丰富、有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及时修改了”……

记者以学生身份,联系上淘宝的一位卖家,对方表示,代写流程很简单,只需填写一份约稿单,把姓名、实习地点、时间等具体要求交代清楚,付一半的定金,即可让写手进行写作。“一般3至5天就可以收到样品。”卖家表示,论文、文章、可行性报告、实习证明都可以。

问到价格,卖家声称,1000字收取50元,如果3个或3个以上一起,另有优惠。对于大学生最害怕的重复率问题,卖家称自己的文章都是原创,并不存在重复的情况。“如果审查发现不足之处,在不更换题目和增加过多字数的情况下,免费修改,直到通过。”

除此之外,也有学生直接选择在网上盖章。搜索网络,不乏“盖社会实践证明章”的卖家,价格大多在人民币10到30元不等,个别店铺的暑期成交数量已达五六百条之多。

一些大学生为啥不愿参加社会实践

暑期过后要大四的罗同学就通过淘宝买了这样的一份实践报告。小罗告诉记者,自己准备考研(微博),暑假时间都要用来复习。但学校规定,有两个学分必须通过实习来获得,修不满学分则不能毕业,“为了完成任务又不耽误时间,在网上买一个是最方便快捷的。”小罗说。

除了复习考研、考公务员(微博),也有大学生觉得与专业对口的实践活动不好找,还不如在家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同学小白说:“忙碌了一个学期,好不容易放假了,就想和好久没见的老同学一起玩儿。”小白认为,暑期实践活动对以后的工作也没有什么大的帮助,工资也很低。“找个兼职或许还能赚些钱。”

而今年刚毕业的苏同学也表示,自己在淘宝网上买过几次实践报告。她说,为了方便大学里的报告填写,还买过一个章轮着盖。小苏还说,她的同学也在淘宝上买过代写的实践报告,“老师都没有看出来,结果都很顺利通过。”

“去社区打扫一会儿卫生,就可以得到一个章。”“我的实践盖章一直都是父母帮忙盖的。”“没有实践过,别人出去实践,自己挂名在他们队伍里,然后跟着他们盖章就行了。”面对如何解决社会实践的盖章问题,不少同学均“实话实说”,选择“走捷径”。

小崔是其中一个。大学三年,几个暑期她都没参与过任何社会实践活动,到假期结束,就将暑期实践表拿到父亲的单位里盖个章,并让父亲写上“实习表现”。小崔说,不想出去,是觉得实践太累太苦。小崔还告诉记者,她还帮过班里的不少同学盖过章。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没有父母“庇护”的学生,则会“青睐”去街道、居委会盖章。大学生小陶告诉记者,她的社会实践只需要半天就可以完成。“到社区去打扫卫生,整理文件,就可以完成社会实践评价和盖章。”至于为什么没有参与学校的实践团队,小陶表示,学校的社会实践团队太少,自己没有被选上。

同样选择去居委会的小张则表示,因为社区里有认识的人,盖章容易。“不参加学校的实践活动就是因为想回家啊。”小张表示,并非自己不想参加社会实践,大一时她还满腔热情地参与了学院组织的了解贫苦乡村的社会实践活动,但自认为收获甚微。“也不让我们实地调查,调研问卷基本上一天搞定。事后,每人写份感想上交就行了。”在小张看来,社会实践的形式化,让这次实践失去了本应该有的意义。

近年来,为了增加社会实践的多样性,不少高校组织了学生奔赴农村或进入各行业进行社会实践。但由于都是去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进行实践,很多同学大一去过之后就不愿再去。“特别不愿意去农村,受不了那个苦。”参与过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的黄同学说。

只有从中受益,学生才会真正感兴趣

针对学生这种靠盖章来应付社会实践的行为,记者采访的杭州几所高校的老师都坦承:情况确实存在。“往年也查到过,但很难真正杜绝这类现象的发生。”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团委书记王林祥表示,社会实践是让大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一个机会,“网购代写的实习证明,背离了初衷,对大学生的能力增长没有任何的帮助,如果‘走过场’盖个章了事,也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团委书记赵干表示,针对这类现象,他们采取后期监督审查机制,在学生交上来的报告中,抽样进行电话回访,防止学生出现弄虚作假现象。

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团委书记赵鹏认为,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关键在于要让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真正受益。

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高校为调动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煞费苦心。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把社会实践作为教学计划一部分,并有学分要求。在今年,该校还首次将思政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统一纳入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范畴,通过项目化运作的方式,鼓励学生跨学院、跨年级、跨专业组队进行实践项目申报,对优秀团队还给予学校立项资助,以调动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浙江大学利用其自身资源优势为学生构建优良的实践平台,组建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社会认知、专业提升、海内外学习等不同方向的实践类型,让同学们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浙江传媒学院结合专业,让学生带着项目、课题走向社会。如在这个暑期,该校摄影化妆专业的30多位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到天台永溪乡的24个村,为1000多位农村老人拍摄照片,同时调研农村文化以及文化设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既服务了群众,也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浙江传媒学院团委书记赵月峰认为,用盖章来应付社会实践,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和一些高校对此把关不严外,也与一些学校布置的实践活动项目存在形式化、操作性不强有关。

据了解,受制于时间、经费等因素,一些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有许多属临时性安排,缺少长期的规划,在实习选择上,形式重于内容;活动选定的对象往往偏重于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山区贫困儿童等群体;也有的因为指导老师没有给予必要的深入指导,或者实践设计的项目与学生的专业没有对接,让学生失去了兴趣。

赵干认为,社会实践可以突破只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实践的局限,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实习单位,这样效果会更好。

(中国青年报)

扩展阅读一

变了味的暑期社会实践:托关系盖个章就交差

光明日报2014-08-13

暑假已经过去了一大半,这几天,北京某高校学生李然正忙着找单位给自己的暑期社会实践证明“盖戳”。证明上,本应由实习单位出具的评价,是他从网上拷贝来的:“该同学在工作期间态度认真、脚踏实地,虚心请教并努力掌握工作技能,善于思考,能举一反三。同事都对其表现予以肯定。”

“随便混混,两个学分到手,真是过得最容易的一门课!”实习单位的门只进了一次,动动手指就跟学校交了差,李然有些得意。

作为高校“锤炼能力、开阔视野”的一门必修课,每年七八月,全国都有数以千万的大学生投身暑期社会实践。可如今,它却有些变味。

“同质化、走过场、打游击”成通病

这个暑假,来自东北某所高校的孙强约上几名好友,联系了一所家乡小学,给学生们进行了为时一天的“感恩”教育:上午和学生做了几个小游戏,下午给他们讲“什么是理想和感恩”。

但在写实践报告的时候,孙强却将整个活动扩展为四天:两天和学生们玩游戏,一天进行感恩教育,一天进行理想教育。“这么做才能达到要求字数,并让实践报告看起来漂亮一点。”他甚至还希望能侥幸评上奖。

像孙强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在四川一所大学,有门课共6个学分,暑期社会实践环节占20%。可学生王伟强暑假前“取经”时才知道,大部分学长学姐都是随便找认识的单位盖章,或是从网上东拼西凑出报告,根本没有亲身参加过社会实践。

“同质化、走过场、打游击已经成了暑期社会实践的通病。”暑假前,北京某高校教师杨京接到了来自不同院系四五支团队请其担任指导老师的邀约,却发现支教、文化类项目的实践内容和他几年来带过的团队没什么两样,“组织者不能根据实际需要做出详细的策划方案,缺少前期调查,缺乏事前沟通和交流。还有的团队热衷于媒体宣传,天天想着在什么级别媒体上发表一篇文章能额外加多少分。”

专业指导匮乏、评价松散让实践课“走了样”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余名大学生,发现“天气太热、身体太累”“不愿意跑太远”等成为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主要原因。

本是一门好课,为何却“走了样”?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平时不管不问,暑假例行公事”的组织模式让不少大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不感冒”。

“没什么暑期实践的氛围。”四川某高校学生程仁宏告诉记者,其所在学校每年在暑期社会实践上都不太重视,“就算有培训活动,也要到了7月初才通知,那时许多学生要么回家,要么有了自己的安排,基本上没啥指导。”

华中科技大学校团委老师刘仁钊也认为:“学生的敷衍态度,一是因为对社会实践在其成长中所起的作用缺乏清晰认知,二是有的学校只是硬性摊派任务,在社会实践的整体组织、安排上没能了解学生学习成长的需求。”

此外,评价松散、专业指导匮乏等也是影响暑期社会实践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入职五年,杨京几乎年年都要带几个实践团队。“我曾经让学生反复修改一篇实践报告,学生还急了,劝我别太认真,说‘反正学校只看交了没有、字数够不够,没有得奖之类的高要求’。”

用项目化、制度化举措提升社会实践内涵

暑期社会实践,究竟该如何上好这一课?

用8天时间完成4万字的社会调查《乡村八记》的清华大学(微博)新闻与传媒学院毕业生李强因其客观、真实的调查内容引起社会关注,也由此被树立为社会实践典型。他曾告诫大学生“要摆正身份和心态”,“现在大学生下乡实践很容易有‘居高临下’的态度,等等,这是很不成熟的。另外,也不要有很功利的目的。”

“学校在社会实践时不能只给学生布置任务,而要开展调查,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打造相应的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还要在调研方法上给予引导,提供类型更多样的实践机会。”刘仁钊指出,“学生应该考虑如何通过这次机会尽可能多地提升能力,比如在实践过程中做好路线规划,自己联系单位,联系采访对象,这些体验都是锻炼。”

“我们开展了10年‘十乡百村千人行’社会实践项目,累计有100支社会实践团队荣获北京市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形成300多项优秀实践成果报告,这个项目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文化品牌。”在组建形式上,北京工商大学(招生办)党委副书记卢思锋认为,应凭借项目化、制度化提升社会实践内涵,“建立一个能长期帮扶的实践基地,让实践更有目标性和持续性。”(本报记者 邓 晖 本报通讯员 张心怡)

扩展阅读二
 

大学生社会实践被指山寨:搞设计不丈量尺寸

中国青年报2014-07-2

“设计团队中的博士、硕士都带着照相机、笔记本电脑,可没有一个人带卷尺。我进去以后就把他们骂了一顿。”安徽省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谢海涛教授暑假带队给某单位做多功能厅设计,可一些学生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大学生不丈量尺寸怎么做设计?简直就是纸上谈兵。”

顶层设计再完美,人才培养的计划与实际内涵没有改变的话,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同样对社会没有什么用处。谢海涛教授举例说,从设计到生产整个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博士、硕士不知道模具怎么开,材料怎么用,这是需要高校与社会反思的。

从英国留学 (微博) 回国创业的温州之尚艺术与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季说,国内高校较少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市场实战经验的管理层来指导与带领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同欧洲高校“项目带动、真题真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较大的差距。

大学生设计实践离现实生活与市场需求太远

“OH!BAG。”这是中国青年报记者近日在某大学生设计活动成果展示现场看到的一个LOGO。

大学生团队介绍创意设计理念说,他们看到普通居民购物时不断浪费塑料袋并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就设计了两款环保袋子。其中一款可以把袋子打开来变成围裙,另一款袋子铺开后可以变成大地垫。

担任现场评委的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何向荣问身边的大学生,你们的设计理念新颖,环保袋相当实用,接下去如何做商业化推广?“这款包包主打环保袋的理念,现在用的材料不是最终投入市场的材料。”设计团队中的大学生坦言。

在一位观众眼中看来,较之现在市场上土里土气的环保袋,这个大学生团队的设计非常时尚,但他们忽略了一个现实问题,即没有测算、检验环保袋拉链与背带缝合处的负重率是多少?

“你们用废旧矿泉水瓶、可乐瓶这类再生PET材料既做环保袋,又做厨房围裙,有没有考虑其防火安全性?”浙江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副主任邱潇潇指出大学生们的“软肋”:再生PET材料的温度临界线在六七十摄氏度之间,超过这个临界线就会有所损坏。用这类材料做厨房围裙的话,炒菜溅出的油不但可能会损坏围裙,而且还存在火灾隐患。

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设计的另一款钮扣废料制成的吊灯,杭州博乐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立钢认为,废物的循环利用概念非常好,可是在废品循环利用上最难的是批量化生产问题。“你们考虑过真正的用户在哪里,他们会购买吗?”

杭州市经信委技术进步与装备处副处长谢利民还抛出一个令大学生设计团队难以回答的问题:“废品利用过程中,你们怎么克服重新出现的污染和废料问题。”

从市场的实战经验来看,好的创意并不完全等于市场与购买力。周立钢对大学生实践团队说,一个好的产品有没有市场,取决于三个方面,首先,概念与创新点要新颖,能引导市场潮流;其次,对生产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第三,针对产品的核心人群展开市场营销。

杭州市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张灵仙同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学生交流时说,对于一款好的产品而言,设计完成只是其中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怎么样把作品变成产品,再把产品变成商品。所以,大家在做产品设计时,要为后续环节做适当考虑。比如说,批量化生产用什么材料,产品结构上怎么更适合生产要求,产品在什么空间使用,适合什么人群消费,市场价格定位等等,这样的产品设计才是真正成功的。

部分老师观念和思维没改变,如何去改变大学生

在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树人大学,以及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艺术大学等9所高校学生组成的基于工作实际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团队领衔、创意创新、宣传推介等工作几乎由来自台湾高校的大学生担纲,大陆高校的大学生在团队中往往处于配角的地位。

台湾佛光大学助理教授蔡旺晋解释这种现象时说,“真题真做的社会实践是台湾大学生一门必修课程。”

通过观察本届海峡两岸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何向荣认为,台湾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比大陆高校高。尽管大陆高校认为自己“高大上”,但在加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增加实践经验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与压力。

这位来自温州高校的党委书记借用近段时间热映的电影《小时代》说,当今是一个追逐实现梦想的最好时代。若以设计与创新为逻辑进行考量的话,台湾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了模仿为主的“山寨”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大陆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可能还处在“山寨”时代。

“在2008年以前,搞了几届没有行业企业参与的虚拟设计实践活动,发现是在自娱自乐。”谢海涛教授自揭曾经的家丑说,安徽省合肥学院从2008年开始才注重大学生实践活动与社会需求接轨,把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韩国韩巴大学等“真题真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引进学院,带来了思想与观念上的冲击。

“国内高校部分老师的观念与思维都没有改变,如何去改变别人?”合肥学院谢海涛教授说,针对大部分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沟通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该学院在加大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动了真格:不管是国内985、211大学的毕业生,还是从国外高校留学的海归,一律先到企业参与半年实体项目运营实践;一个星期回来一次,与考核、绩效和职称评定结合起来;中途偷偷跑回家的,扣发半年绩效工资。

据谢海涛介绍,今年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有5位新招聘的老师。面对学院规定新进老师要去企业参与半年项目运营实践的“铁律”,其中有一位老师说她刚刚结婚是否可以不去。谢教授回答道,你同老公商量一下,不同意去学院对这个岗位就会另换他人。

在浙江温州,由动漫、印刷图文与广告设计专业等40名大学生组成的“广告人”职业实践班中,21名指导设计的老师全部来自温州思珀公司等企业。另外,杭州斯帕克造型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惠良、杭州领路环境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夏琳璐等9家企业高管今年则首次取代高校老师,担当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大学生暑期实践的指导老师。

改革的难点是教师,受益的是学生。老师改变了,学校才有美好的未来。谢教授说,经历改革阵痛期以后,合肥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慢慢尝到了甜头:台资企业委托该院学生与德国学生共同设计老人助行器,已在欧洲市场取得500万欧元的销售业绩;港资企业新沃德公司委托该院学生设计单反摄影机支架套件;90%学生毕业论文是企业真题真做,1000多人在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留学,其中两名女学生给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设计的汽车轮毂,被德国大众广泛应用到市场上。

“高校既是人才的高地,又是科技研发的高地,还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面对大学生实践远离社会需求的严峻挑战,高校应该担当起及时修补这块‘短板’的历史使命。”何向荣建议说。(记者 李剑平)

延伸阅读

当今大学需要怎样的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工作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人才成长规律的一项重要举措。...

http://www.jlgjxh.cn/article/4/2012/1204/1493.html 分类:教育时文 日期:2012-12-04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