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高教新闻 > 国内 >
中科大:为青年浇筑科研乐土
时间:2014-08-09 08:49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曾皓 赵永新 点击:
青年人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多项世界级高水平研究均由年轻科学家担纲。那么,为何这些年轻的科技人才能够如此迅速成长?

  青年人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多项世界级高水平研究均由年轻科学家担纲——

中科大:为青年浇筑科研乐土 

  今年上半年,国际著名科研资助机构“人类前沿科学计划”宣布了本年度资助项目名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薛天得到了该计划的支持,在未来3年,他和他的跨国合作团队将获得总计90万美元的研究资助。

  像这样的科研励志故事在中科大还有很多:陈宇翱,中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32岁时获得2013年度菲涅尔奖;李传锋,中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青年教授,其研究组的“八光子纠缠态”成果入选2011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中科大的青年“军团”正以不俗的表现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

  截至2013年底,中科大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学科研工作者人数已占全校的70.2%,青年人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多项世界级高水平研究均由年轻科学家担纲。那么,为何这些年轻的科技人才能够如此迅速成长?

  打通人才上升路途,让青年人的科研水平“水涨船高”

  今年2月,中科大工程学院吴恒安教授与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安德烈·海姆教授课题组合作的“氧化石墨烯薄膜快速筛选离子”研究成果刊登在《科学》杂志上,引起广泛关注。

  说起与海姆教授的合作渊源,吴恒安的记忆追溯到2009年的一个下午。那天,学校领导与全校青年教师座谈,鼓励大家积极申请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那时我留校也有几年了,但在研究上总感觉打不开局面。”吴恒安说,“这个座谈会给我的触动很大,我也很渴望去国外的环境寻找新的‘碰撞’。”当天晚上,他给海姆教授写邮件,第二天就收到了热情的回信。

  2010年,吴恒安顺利地进入这个国际交流计划,以学校公派出国的身份来到海姆教授的实验室,开展石墨烯材料力学行为的模型和数值模拟研究。他与实验科学家们紧密合作,制备出一种新型隔气透水石墨烯薄膜材料并揭示其微观力学机理,成果于2012年1月在《科学》杂志发表,引起巨大反响。

  回国后的吴恒安感到了质的改变:“研究的眼界得到了很大提升,研究质量和水平开始与国际接轨。”

  “科大本身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学术布局与国际前沿紧密结合,多个学科水平与国际接轨,青年人在科大有很多施展的空间。”中科大副校长窦贤康介绍,“同时,我们鼓励老师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为青年教师量身打造出国研修计划,并要求学院的学术带头人帮助年轻老师联系海外研究机构,由学校提供好的资助条件,让年轻人有机会去国外一流的实验室锻炼,开展高水平研究。”

  自身资源少、申请项目难,一直是刚起步的青年人才共同面对的难题,尤其是刚从海外回来、对国内环境尚不熟悉的时候。中科大地空学院教授雷久侯却没有这样的困扰:“我是通过第一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回国的。刚来到科大,科研经费就到位了,采购的仪器到位后就开始做观测和实验,科研上没有耽误时间。”在学院科研管理老师的帮助下,雷久侯申请项目也比较顺利,2个研究项目已获基金委资助,去年还获得了杰青基金资助。

  中科大物理学院徐宁教授把“百人计划”经费看做是自己回国后搞科研的“第一桶金”。“学校在我入职的第一时间提供了启动经费70万元,通过中科院择优之后又追加了200万元。”这样的经费与国外相比也很可观。

  “学校希望给青年科技人才的事业加上一把力,全方位创造条件为他们打通上升路途,让他们的科研水平‘水涨船高’。”中科大人力资源部部长褚家如说。

  无硬性考核指标,不讲论资排辈,创造一片任你闯的科研乐土

  近年来在国际量子领域展露才华的李传锋,自称是一位“老派科大人”——从读书到工作一直都在科大,“十年磨出科学品位”是对其科研经历的最佳注解。

  1999年留校的李传锋,起初的学术之路并不顺利。“特别是到了2006、2007年,感觉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了,却总是捅不破那层窗户纸,做不出好成果。”李传锋反思,自己的科学品位火候未到,于是更加努力地“泡”在浩瀚文献里。不断积累中,李传锋渐渐感到“不断地受到启发,好像有一扇门打开了。”

  从2009年开始,他的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量子信息科学界的关注,其中,“观察到光的波粒叠加状态”被《自然·光子学》杂志选为封面故事文章,并被《自然·物理》杂志“研究亮点”栏目报道。

  “在没出好成果的那几年,学校没有给我施加压力,而是给了我宽松自由的环境去做更深入的研究。”李传锋说,“科研是积累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科大尊重科研规律,从不干扰做科研的节奏,在我心里,这最接近真正的大学。”

  与此同时,在尊崇“学术优先”的氛围里,青年人也没有论资排辈的学术禁锢,科研前辈对后辈关爱有加,学术交叉和团队合作气氛浓郁。

  “对于高水平的老师,我们以弹性的评价方式替代硬性的年度考核。”褚家如介绍,到了年终,教授们只需要填一张表格,说明这一年的工作内容即可,没有硬性的考核指标。学校正在建立一个数据库,综合全校教授本科教学、科研和指导研究生的信息,年终由行政人员把教授的信息整合到表中,再由教授审核并修改补充后签字即可。

  “这样一来,教授连填表都免了。”褚家如说,“我们希望把事务性工作对科研的干扰降到最低,使教授可以集中精力安心做科研。”

  事业爬坡期“雪中送炭”,用人性化管理和个性化方案解决困难

  “对青年人才,我们希望在他们事业爬坡阶段‘雪中送炭’。”窦贤康说。

  生命学院和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双聘教授薛天刚回国时,国家“青年千人”经费按规定只能按年划拨,第一年只能先到位100万元,但是研究的起步阶段需要购置大量仪器设备,往往是花钱最多的时候,到位经费不够用。薛天给学校人力资源部写了一封邮件,说明了实际的困难。很快,学院的科研管理老师拿来了一张“科研借款”申请表让薛天签字。学校审批后,借款迅速到位。

  “仅仅是一封邮件,一张表格,就解决了当时的燃眉之急。”薛天表示,“这种灵活而个性化的管理机制,对科研起到了很好的支持。”如今,薛天在神经光感受的信号转导、神经环路和相关再生医学等方向上均有斩获,发表在世界顶级期刊上的研究成果,他人引用超过千余次。

  徐宁在回国之初也遇到了困难,他购置的计算机需要安放在一个调温空间里,但他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时任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知道后,帮他联系,在别的老师机房中拨给徐宁一个机柜。

  对雷久侯来说,第一次直接感受到科大的人性化管理是在入校之初。“学校提供了装修一新的周转房,但因为孩子还小,我担心装修污染,就和人力资源部提出,能不能帮我换一套装修年份久的住房。结果第二天上午就通知我,可以换房入住了。”

  “我们希望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与服务,切实解决青年科研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解除他们做科研之外的后顾之忧。”褚家如说,学校曾两次召集青年人才开征询会,倾听他们关于经费、设备、人力等各方面的需求,并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曾皓 赵永新)

延伸阅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引进高水平人才纪实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