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教育部提出,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局,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的要求,以实施“卓越计划”为抓手,着力创新高等法学、新闻传播学、农林、医学领域人才培养机制。目前新闻传播相关专业有专业布点1080个,在校本科生达到23万人。以推进地方党委宣传部门、新闻机构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为重点,把高等新闻传播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引向深入。今天,我们介绍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改革举措,敬请关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在上海电视台“新闻夜线”栏目实习。图为2011级学生在演播室旁的编辑室制作节目。邵安琪 摄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充分利用共建资源和人才优势 部校共建打破了固有界限,促进了业界与学界互动、教学与科研贯通、理论与实践结合,对新闻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可贵探索,形成了鲜明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1年12月,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签约共建新闻学院,在全国首创地方党委宣传部门和高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模式。如今,部校共建模式已步入第十三个年头,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说,复旦大学正着力积极谋划全面深化共建的新方向、新思路和新举措,以全面改革的勇气,站在更高的起点,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率先占领新闻学科制高点,率先推进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教学体系改革。 记者进课堂 教师去媒体 新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播方式瞬息万变,课堂上经常需要不断更新传媒发展动态,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校共建打通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推动“记者编辑进课堂,教师学生进媒体”。 文汇报社会政法部主任袁夏良上学期在新闻学院做了五场“前沿讲座”,反响很好,这学期又在新闻学院为大三学生开了一门“新闻编辑与评论”课程,每周三都要来学校给学生上课。用他的话说,虽然上课只占用一天的时间,但备课可是要花费一番心思,不过收获也是有的:“我们已经有了大量的实践和积累,但是一直没能好好地梳理和思考。备课、讲课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梳理的过程。” “当下中国的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主流媒体究竟该怎样做,我需要到最前沿的一线去观察,离问题最近,才有机会去认识它分析它。”新闻学院的张涛甫老师去文汇报挂职,任国内部副主任,谈及感受,他说真正有了一种“在场”的感觉。在课堂上,媒体的策划、选题、把关的过程可以“随手拈来”,做到了“落地”。在东方网挂职的林溪声老师感受更深:“我的一门课是讲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如果没有新媒体的体验,很多东西根本讲不出来。” 从2009年开始,由解放日报发起,新闻学院与多家媒体合作,开设“媒体进课堂”系列讲座,将来自媒体一线实践的讲座融入到了新闻教学内容体系中。其中,“东方青年讲堂”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整合内部优质资源,提出“精品课程菜单”,供学院根据教学需要“点菜”。骆新、何婕、秦畅、李欣等著名主持人开设的讲座反响热烈,很受欢迎。 部校共建打破了固有界限,促进了业界与学界互动、教学与科研贯通、理论与实践结合,对新闻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可贵探索,形成了鲜明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以致用 让学生上“前线” “好学力行”,是复旦新闻学院的前身——新闻系老系主任陈望道留给复旦新闻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这几个大字一直镶嵌在新闻学院教学楼大厅,作为系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新闻学子。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本科生在四年中必须完成两次实习:二年级暑假为两个月小实习,三年级第二学期为半年大实习,共计6个学分。2004年,新闻学院与上海6家媒体建立了实习基地,并先后在北京、重庆、广州、深圳、厦门等地以及香港特区和海外建立实习基地或派遣学生前往实习。 正在东方早报实习的硕士生郑林说:“学院提供的实习机会,相比于其他学校还是比较全面的,可以在很多媒体中选择。”对此,在SMG(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做夜班编辑的韦尚瑶则从另一个角度看:“学校给了我们一个选择的机会,你可以选择加入它,也可以选择其他。”在央视、新华社都待过的张帅今年将研究生毕业,她认为大学是一个趋于理想的环境,实习可以让人深入现实,体会到环境的差异。 “既然是部校共建,也可以在学院设立实验室,共同研究传播方式新的突破和发展。”今年已经大四的彭坤在新华社上海分社实习,他的目光显然看到了更加长远的地方。 据悉,新闻学院在已有的教育部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基础上,依托复旦大学多学科优势,将打造一个全新的“新媒体传播实验室”,主动对接上海媒体进军新媒体的紧迫需求,紧密跟踪新媒体传播的形态变化,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跨学科的前瞻性教学与研究。 完善共建 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部校共建的过程,实际上是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互利合作、实现效益最大化的过程。新闻学院管理层面的部校融合,是发挥共建优势的有力组织保障。共建后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设有院务委员会,院务委员会由上海宣传管理部门、复旦大学、中央新闻单位驻沪机构、上海各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以及一些新媒体负责人、业界著名人士担任。 新闻学院2005年启用了位于国定路的新院区,极大提升了硬件水平,改善了教学环境。上海市委宣传部在新闻学院院区内建设了新闻学院培训中心;支持新闻学院舆情调查中心建设,共同开展了数十项重大舆情调查。上海市外宣办与复旦大学共建了上海市公共传播培训中心,为外宣工作提供人才和科研支持。上海广播电视台投资建设的新闻学院-SMG演播中心,拥有具备国内领先水平的先进设备,为学生参与节目制作提供了良好条件。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在深化共建的过程中,新闻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进一步整合发挥复旦大学综合性大学优势,深化新闻教育教学改革;同时,进一步与业界保持高度互动,充分利用业界资源,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复合型、应用型新闻人才。2012年,为加强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工作,在市委宣传部的支持协调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专门制定了专业硕士校外导师工作计划。校外导师和学院导师共同带研究生,在指导学生选课、实习、撰写毕业论文等方面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 近年来,到新闻单位一线锻炼越来越受到青年教师的自觉重视。“上课的底气都足了。”从东方早报回来的伍静老师说。不过,她同时也提出:“如果能有一个常态化的机制就好了,设一个岗位给我们,我们不断派人过去,这样参与感更强。” 学校党委书记朱之文认为,共建12年来,新闻学院充分利用部校共建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紧紧依托复旦大学的综合性学科优势,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对外交流和院区建设、硬件提升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讯员 张婷)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行业人才上课堂 传播学生入行业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媒体众多,学院充分借助这一优势,已与40多家媒体和企业建立了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大学生创新实践与就业实习基地”、“学生课外创新活动中心”。 与国内老牌的新闻与传播学院相比,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不过十年,算不上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这样一个理工科占优势的学校,如何办好人文社会学科?如何将“后发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探索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培养模式,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文科学生 拥有的不只是嘴和笔 很多人觉得,文科生没什么了不起,无非是一张嘴巴加一支笔。新闻院校毕业生上手快、后劲不足的弊端一直被业界诟病。 著名电视批评家、曾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的李幸教授分析说,传统的新闻学院教学长于应用,人文教育却不尽如人意。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决定在重视应用的同时,把文史哲的师资力量纳入学院,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开设大量人文基础课程,让学生不仅会动手动口,肚子里还有用不完的“存货”。很多毕业生对这种“充电”课程念念不忘。 最近,学院还在原有基础之上提出了每人100本经典书籍的读书计划,并将其纳入学生考核当中。由于这些通识课程的教学安排扎实,学院得到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认可,签订了协议共同培养一流专业人才。 经过多年探索,学院初步形成了文理渗透、专业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知识架构,包括人文社科、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数学和逻辑学、传播学、管理学等8个层面。毕业后担任腾讯部门经理的王一粟说:“学院培养了我们的学习能力,为我们未来的成长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除此之外,学院也非常重视实操能力的训练。走进学院面积达300平方米的电视演播厅,会让人以为进入了专业电视台。化妆间、备播间、演播厅,虚拟演播蓝箱、导播监控室、录音室等标准配置,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与亲手操作熟悉各个流程。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媒体众多,学院充分借助这一优势,已与40多家媒体和企业建立了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大学生创新实践与就业实习基地”、“学生课外创新活动中心”。行业人才上课堂,传播学生入行业,行业和课堂的双向交流司空见惯。 被誉为营销传播界“奥斯卡”的“艾菲奖”、世界三大广告节之一的“纽约广告节”均定期在学校巡展。后者还直接在学院设立纽约广告节媒体中心,负责广告节运作管理的国际奖项。集团定期开设创意公开课,邀请世界级广告创意大师点评广告作品并进行主题演讲,表现出色的学生将有机会赴4A级广告公司长期实习并参加纽约广告节的国际盛会。 学院院长苏宏元表示:“我们的人才培养,有利于拓展学生宽广的视野,夯实其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基础,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出奇制胜 打造文科中的“工科” 2004年,国内新闻学等“传统专业”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全国开办新闻专业的院校有600多家。那么,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如何杀出重围并崭露头角呢? “如果以常规思路去复制和同质化发展,我们显然不具备竞争优势,因而申办传播学专业成了我们本科专业发展的首要选择。”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宏元教授说,这不仅因为传播学专业当时全国仅有4家开办,也是缘于传播学的学科“定性”——传播学是多学科交叉的社会科学,现代社会尤其是信息与传播技术革命是其发展的背景,多元、开放、应用性强、体系较为庞杂是其显著特色。 融合涉及的技术问题往往是传统新闻院校的软肋。随着传播的技术化程度越来越高,光靠感性不行了,传播要精确,需要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而这些恰恰是理工科的优势,所以新闻与传播学院早早提出了“建设文科中的工科”的发展路线。 苏宏元笑着说:“就像蜜蜂采蜜,和工商管理学院合作、和电信学院合作、和软件学院合作、和计算机学院合作,新闻与传播学院四处寻找资源,在此基础上建设的专业融合了文科、理工科的优势,发展势头迅猛有力。” 后发也有后发的好处,可以实践很多新的理念,在文科院系设立实验教学课程即是一例。负责实验室的朱建飞副院长介绍说,除了新闻采编、摄影摄像、广告设计与制作和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等课程,学院还注重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开设了网页设计、多媒体素材与制作、网络编校软件应用等系列课程,这些课程让文科生们受益匪浅。 如今,新闻与传播学院已经拥有华南理工大学第一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并在年初与粤传媒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抢占云媒体时代的技术制高点。 学术研究 丰硕成果直接服务社会 负责科研的副院长段淳林教授介绍说,学院正在逐步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尤其是在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成立后,变化的态势更加明显:“原来只有课堂这个纽带,课余时间是‘散兵游勇’,现在通过基地和平台,大家被凝聚在一起。” 在信息传播领域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下,重点实验室瞄准时代需求和社会需要,以新媒体与品牌传播专业的智慧和研究成果,支持政府决策、企业发展,服务社会,为加快广东省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培育、实现文化强省的建设目标提供着强劲动力。 今年2月,学院与广州市经贸委等单位合作,由段淳林教授领衔研究发布的《广州品牌竞争力研究报告(2013年)》和“2013广州品牌百强榜”,成为全国首份针对广州本土品牌的品牌竞争力报告,在经济企业界引发了很大的反响。报告发布后,学院还将配合政府部门对品牌做大做强、创新拓展的计划,对这些品牌企业进行长期跟踪指导。 在此之前,华南理工便已经推出了日化、陶瓷、建筑等多份行业性品牌竞争力报告。段淳林说:“之前提到官产学研合作,大家心目中以为只有理工科才可以做到,现在我们也可以直接为社会服务,提到品牌研究,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华南理工!”(通讯员 孙宏志 祝和平 臧江江)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把课堂搬进央视演播室 “各位好,这里是《今日说法》。”伴随着主持人路一鸣熟悉的声音,《今日说法》在中央电视台栏目演播室里如期录制。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期录制现场多了18位特殊观众——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的师生。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刘徐州携17名研究生走进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演播室,开展“法治报道案例分析”课的现场教学。央视《今日说法》栏目副制片人、主任编辑,也是“千人计划”法大兼职教授王宝卿带领同学们观看了一期完整的节目录制过程,并讲解法制电视栏目的新闻生产环节。 穿过走廊和扶梯,同学们终于进入期待已久的《今日说法》演播室。一进入演播室就看到了悬挂在墙壁上的LED大屏幕,聚光灯下主持人路一鸣正与编导紧张地对稿。王宝卿对同学们说,从灯光的使用到机位的设置,再到主持人的语言和形象,一切都要求精益求精,“要展现栏目的价值和立场”。在节目录制间歇,主持人路一鸣热情地与同学们交流,讲述了自己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理解。 节目录制完成后是趁热打铁的现场联合教学开讲环节。在演播室外的休息长廊里,王宝卿着重从实务层面讲解了电视法制栏目制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他说,法制新闻的报道要讲究社会价值、法律价值、故事价值和记录价值的统一。报道的内容不仅要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满足传播的需要,也要有法律含量和典型意义,“记录和推动一个以法治理念和法律规范为价值坐标的社会”。 他特别强调细节在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性。“永远不要忽视细节的力量,因为它蕴含了整个事件的意义。”他说,无论是文稿的处理、故事的讲述,还是节目的录制、剪辑,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都不能忽视,“对细节的精益求精才能保证节目品质”。 针对同学们普遍感兴趣的主持人问题,王宝卿还阐释了主持人串场与点评在节目中的功能。“主持人的串场不仅能够调整叙事节奏,还起到梳理案情、起承转合的作用。”由于电视与纸媒表达方式的不同,主持人在评论中承担着更重要的角色,“主持人的评论能够总结全篇,揭示案件的法律价值,展现人性的多维面向”。 随后,刘徐州则从学术研究方法论层面启发同学们思考。他说,一个精品电视栏目制作的现场观摩可以给与大家新鲜的信息和丰富的知识,但是这绝不是我们今天来此意义的全部。好奇、感叹、兴奋、刺激之后,能提出基于实践、并跳出实践,甚至是指导实践的学术问题,并找到相对科学合理的方法去破解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达到磨砺学术能力、提升学术见识的目标。 他结合现场观摩举例分析了几个研究选题的位阶和价值,进一步诱导大家思考。“《今日说法》研究”、“《今日说法》主持人研究”、“《今日说法》节目生产逻辑的转型”几个研究选题大家说哪个好?为什么?如果让某个同学研究最后一个题目他该怎样研究?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今天的演播室录播现场没有嘉宾?为什么没有嘉宾?没有嘉宾的“说法”节目其生产逻辑是怎样的?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这一模式?所占比重为多少?说明了什么?嘉宾的专业领域都是哪些?如果做这样一个系统梳理我们会看到栏目可能呈现出怎样的品格…… 他说,《今日说法》作为电视法制栏目的标杆具有研究的典型性与现实价值,其背后的生产逻辑引人关注,除这类中观性问题,与生产相关的各类宏观和微观的各类问题都值得探究。” 他鼓励同学们结合自己的观摩体验,树立问题意识,选择小的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并充分利用学校与《今日说法》栏目良好的合作机制,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的一次尝试,未来还将探索“新闻工作坊”、“项目式教学”等多种形式,使新闻课堂与实践进一步接轨。(通讯员 吴珂) 《中国教育报》2014年5月18日第14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