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椒”“坐火箭”——常州大学创新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纪实 “青椒”,是网络上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戏称。一项调查表明,面临教学与科研考核的双重压力,八成以上的“青椒”认为自己处在社会中层及中层以下。如何度量高校青年教师?又该为他们提供怎样的成长环境?常州大学2013年12月推行的“低职高聘”人事制度,让青年教师感觉自己像“坐了一回火箭”。近日,记者来到常州大学,一探究竟。 1月,寒假期间,学生大都离开了校园。可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教师孔泳常常在实验室里工作到深夜。“去年,我通过‘低职高聘’,从‘副教授七级岗’竞聘到‘教授二级岗’,如果不比以前取得更大的成绩,怎么对得起学校的良苦用心。” 孔泳口中的“低职高聘”,是常州大学创新实施的人事制度改革。即在岗位聘任中,不唯年资阅历、职称职务,只比业绩贡献,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考核和分配制度。 在高校,受任职年限等资历因素影响,青年教师职称的晋升通道受到一定限制。长此以往,青年教师便会消极懈怠。常州大学浦玉忠校长告诉记者:“我们选择在不打破绩效工资体系的前提下,灵活运用由学校自主调控的奖励性绩效工资,鼓励一部分想干事并且能干成事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常州大学人事处处长黄正以孔泳为例向记者介绍:“孔老师虽然只是副教授,但业绩、成果都达到了学校‘教授二级岗’的上岗条件。有了‘低职高聘’,我们可以直接聘他为‘教授二级岗’,这一措施既充分体现了绩效工资的业绩导向原则,更调动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实现了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功能。” 浦玉忠校长认为,“低职高聘”不仅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待遇,还打破了“论资排辈”的陋习,让创新型人才竞相涌现。 首轮“低职高聘”,11名教师成功竞聘上岗,榜样的引领激发起很大一部分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事业心。黄正介绍,“低职高聘”并非一劳永逸,三年之后还会进行的新一轮岗位聘任。“我们还计划加大团队和教学等考量指标,让青年教师在科研中注重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常州大学能够创新‘低职高聘’制度,关键在于学校拥有一套完整的青年教师人才培养体系,涌现出一大批年轻且能力强的教师,为实施‘低职高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史国栋告诉记者。 为了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常州大学引进“长江学者”邓林红教授等专家为他们提供指导,还实施了青年教师培养“三大工程”,即国际化视野拓展工程、学术能力提升工程和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工程。 “博士毕业后,我便来到了常州大学。面临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学校给了我很多帮助。记得申报第一个科研项目时,当时的科技处处长、现在的副校长苏旭平老师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了六七稿。”石油化工学院老师许娟告诉记者,平时,学校还会邀请校外专家做讲座,给他们指导科研。 2012年,常州大学派出海外研修教师15人,2013年,这一数据达到45人。2012年,学校派遣钱俊峰等5位年轻博士到扬子石化公司实践,提升科研、服务社会和技术创新的能力。 如今,在常州大学,教师除了职称上的差异,还逐渐分成了两大“流派”——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工作任务、考核标准都不尽相同。原来,为了激发教师的潜能,学校改革原有的统一标准、统一考核的传统做法,尝试对教师实行分类管理和考核,让年轻教师个性化发展。(记者 苏雁 通讯员 许学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