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揽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自然科学奖比例显著提高 国家科技三大奖 高校揽68.7%
制图:中国教育报 王萌萌 “2013年,高校再次包揽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充分说明了高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在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周静说。 在1月10日举行的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共授奖10位科技专家和313项成果,其中高校获奖项目超过2/3。 高校稳居科技创新主力军地位 数据显示,2013年度颁发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高校共获奖169项,占通用项目总数246项的68.7%。其中,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123项,占总数的50.0%。 其中,全国高等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36项,占总数的66.7%。全国高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38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69.1%。全国高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95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69.3%。 与2011年相比,三大奖总数减少了61项,减幅16.3%。特别是科技进步奖,比例结构从原来的75%调整为60%,数量从283项减少到今年的188项,减幅33.6%,成为2000年以来科技进步奖最少的一年。 在总数减少的情况下,高校获奖比例依然保持近几年来的良好状态。 直接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 从此次高校获奖的项目看,涉及农业、工程、新兴产业、医药卫生、能源环境等多个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 由浙江大学李兰娟院士牵头的“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团队首创李氏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重症肝病的新方法,将重症肝病肝移植受者5年生存率提高到80%以上。 同获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茹振钢教授来自河南科技学院,他坚持多年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矮秆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矮抗58选育及应用”研究,并获得喜人成果。 在周静看来,此次获奖结果是对高校科研“重论文、轻实际”问题的最好回应。 以“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为主要标准的技术发明奖,全国仅有的两个一等奖分别由清华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摘得,更说明高校科研在原始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先进水平以及经济与社会效益等多方面所具有的水平。 在走出象牙塔的同时,高校科研也日益突破了单打独斗的“小作坊”模式,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模式中,采取越来越主动的姿态。浙江大学孙优贤等人研制的“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的设计开发平台”,就是与多家企业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了国外对高端控制装备尤其是平台核心技术的垄断,为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鼓励青年科学家潜心做学问 今年,高校在自然科学奖项上表现不俗,获奖比例从去年的58.5%跃升到66.7%。 然而,在欢欣鼓舞的背后,也存在着隐忧。周静告诉记者:“国际上一些统计数据表明,最具科技创新能力的人的年龄,已经从过去的50多岁、40多岁下降到去年的39.5岁,越来越年轻化。但是,我们的趋势恰恰相反,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年龄不降反升。” 记者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了解到,2013年度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6.6岁,其中自然科学奖45.9岁,技术发明奖45.7岁,科技进步奖47岁。 为了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导向,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首次专门为40岁以下青年学者主持完成的基础研究项目开辟了专家推荐渠道,也就是说,40岁以下学者只要由3名国内知名同行专家联合推荐就可以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奖,不受推荐指标限制。通过这个渠道脱颖而出的北京大学教授施章杰今年只有39岁,团队平均年龄34.4岁。 周静告诉记者:“这次虽然40岁以下申报自然科学奖没有名额限制,但实际申报人数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高校在评价体系、资源分配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对青年学者的支持力度还不够,我们应该给年轻人多创造机会,提供一种能够潜心从事基础研究的良好环境。”(记者 高靓 万玉凤) 《中国教育报》2014年1月11日第1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