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导师全程引领成长——浙江大学生物医学专业“导师体系”透视
“全程导师”正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卢绍庆 摄 以全程导师和专业导师相结合为主线,学长之友、英语之友和新生之友为辅助的“导师体系”,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人格塑造和创新科学精神培育,促进学生态度、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 4月1日下午,浙江大学生物医学专业本科一年级女生李禾园没有课,就钻进了基础医学院的分子医学研究中心。这是李禾园进行“轮转见习”的第一天,导师柯越海教授给她安排的内容是:认识实验室成员,学习操作一个基本实验。 “生物医学”是浙江大学2012年获批组建基础医学试点学院后设立的新专业,也是全国高校第一个生物医学专业。试点学院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在人才选拔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及治理内部结构等方面进行改革,尝试知识、能力、视野和人文四层次兼备的生物医学本科人才教育新模式,培养兼具生物学知识和医学知识的复合型生物医学人才。 “本科教育,精细化培养是前提。”浙大基础医学院院长欧阳宏伟说。为了办好这个新专业,学院采取了以全程导师和专业导师相结合为主线,学长之友、英语之友和新生之友为辅助的“导师体系”,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人格塑造和创新科学精神培育,促进学生态度、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 成长档案——记录导师对思想人文学术全方位指导 去年11月,浙大基础医学院邵吉民等老师专程来到大洋彼岸的布朗大学医学院,在那里,每一位本科生都有一位资深教授担任的“全程导师”,每个学生都有厚厚一本记录成长的“档案”。 “在学生的成长方面,教授的角色不能缺席。导师需要对学生的思想、人文、学术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引领。”邵吉民说,借鉴布朗大学的做法,浙大医学院把已有的导学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导师体系。他认为,从前的导师是一种“行政架构”,负责学生的学籍管理、成绩管理、班团活动等,这与学生的需求差距很大。导师群的架构,希望老师从以往“管理”的职能转变到“咨询”的职能,不同的人承担不同的功能,形成一个面向学生的“咨询体系”。 生物医学专业出台的《导师计划》对“导师群”的任职条件和职责提出了明确要求:教授的学术水平必须在专业内靠前才有资格担任导师。全程导师负责对一年级在学业发展、确立奋斗目标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进入二、三年级,导师与学生共同制定个性化的专业培养计划,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四年级,全程导师还要指导学生完善国内外课程的衔接、学分互认以及进一步深造计划;与专业导师一起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及答辩。 《导师计划》还为“全程导师”设置了“规定动作”:从大一开始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全程导师与每位学生每个月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如何解析困惑、助力成长,都要记录在案。 引领成长——使学生在迷茫中找到方向 去年10月,大学生活开始一个多月了,李禾园感觉自己还处于一种“迷茫而混乱”的境地,“有那么多的课程要学,还有那么多的活动要参加,要不要申请科研课题?时间不够用怎么办?”很多同学也面临着相似的困惑。李禾园把一封充满疑问的邮件发给了“全程导师”包爱民。包教授很快回复,建议还在读大一的她先多花些精力打好知识的基础,科研训练项目可放到高年级或是假期中完成。这一邮件让李禾园找到了方向。 2013年新学期开学,生物医学专业的每位同学都向班主任欧阳宏伟教授递交了一份学习心得:“终于惊喜地发现自己可以看懂全英文的教材了,也开始享受攻克一道难题后的舒畅。”“我感觉人生的乐趣就是不断挑战自己。”“我觉得在大学应该学习超越了知识的知识。” 学生们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想法让欧阳宏伟很欣慰,那些闪光的句子他都一一划了线。文章空白处,他和同学们交流起了体会:“挺好,要不断加强这种自我超越的惊喜感、幸福感,从而越来越强!”“超越了知识的知识,在我看来就是创造知识的方法。”“大学之‘大’:我的理解是,人有两个肩膀——承担责任。人的存在感和幸福感来自于‘被需要’。保送入大学后的放松和随意并没有带来幸福感,反倒是‘安以若失’的感觉,要立足于被社会家庭需要,解决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就会认识到自己积极自修的学习的重要。” 魔鬼训练——不知不觉中站在新的高度 “和风细雨”并不是导师工作的全部。同学们发现,他们也有“被逼得很紧”的时候。 “生命科学基础”是大一就开设的专业课。同学们拿到教材时发现,这是一本全英文教材,由坎贝尔、瑞斯和西蒙主编的《生物学导论》的最新版,一本国际公认的最好的教材。 “用最好的教材、最新的版本来上课,是我们教学方案的要求。”欧阳宏伟说,“根据一门课里不同的内容,我们也会跨学院、学校聘请相关的老师来给学生授课。”同时,课堂上,老师主讲之外,大量增加了课堂讨论和学生答辩的环节。在这种模式下上好一门课,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难度都加大了。 李颖聪也是生物医学班的学生,进校后她经历了第一次看似很简单的课外阅读。“第一次讨论之前,老师发给我们一篇刚发表不久的英语原版论文,要弄懂其中全新的概念,就要去找其他很多材料来看。读懂这篇论文,我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李颖聪说:“这样的学习方式虽然适应起来很花费功夫,但是回过头来看,发现自己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来自湖北黄冈的小成说,自己正是在“魔鬼训练”中走向成熟,学到方法,找到方向。 4月1日起,同学们就分别去基础医学院的5个研究中心的实验室,跟着教授和研究生们“轮转见习”。这也是生物医学专业的“规定动作”。学院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见习早日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等大二一开始,每位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专业导师,而专业导师的责任是负责学生专业科研能力的提升。 欧阳宏伟说:“要提高我们国家的基础医学研究水平,需要大量潜心科学的人才。虽然目前我们才起步,还只有一个班,但我们希望探索出一种新的方法,培养真正热爱医学研究的人。”(通讯员 周炜 潘怡蒙) 【院长点评】 导而不堵 引而不驻 大学与中学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大学只是上的课更多更杂?只是班主任和家长不再紧紧盯住你?只是这两节课与下两节课教室教师往往都不同?我想这都是外在的。 其实,大学的课本来可以不要那么多,如果我们提升每门课的质量,我们的老师很好地引导,我们的学生自主地投入。大学,除了大楼更有大师,如果营造了这样一种氛围,我们的学生主动去找老师,我们的老师经常去找学生,老师特别乐于付出。师生,应该关注课程,但课内的空间是有限的,而课外的空间是无限的。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专业的师生共同营造了这样一种氛围:一组导师围绕在学生的身边,导而不堵,引而不驻。当你需要时,你随时能得到他们的指点。时时刻刻,你总能感受到他们的存在。一组学生围绕在导师周围,教学相长,生生互动。 我们的学生经过12年基础教育的风风雨雨,与国外的大学生有较大的不同,我们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国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否则的话,我们的学生不适应、我们的老师不习惯、我们的资源也不够,或许这正是设立试点学院的缘由之一。我们的学生是有潜力的,“给点阳光就灿烂”,就看我们如何引导思维、启迪心扉、激发兴趣。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师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老师投入更多,学生投入也更多,更有兴趣,既挖掘了课内空间,更拓展了课外空间。这样的探索是很有意义的。(陆国栋 作者系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 《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15日第6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