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高教新闻 > 国内 >
上海交通大学学子体验夏季小学期制
时间:2012-09-22 08:45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张文清 点击:
上海交通大学今年全面推行夏季小学期制,将校历和学制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和匹配,在6月18日至7月13日实行了为期4周的夏季小学期制,万余名上海交大学子得以自主选择小学期课程,获得了多元的体验和收获。

多样选择 多元体验 多方收获——上海交通大学学子的夏季小学期体验

 

学生在小学期进实验室 

  接轨国际一流大学教学模式,上海交通大学今年全面推行夏季小学期制,将校历和学制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和匹配,在6月18日至7月13日实行了为期4周的夏季小学期制,万余名上海交大学子得以自主选择小学期课程,获得了多元的体验和收获。

  大师云集带来学术盛宴

  以往新学期开始都为“选不到名师课”而苦恼的小宋同学,在小学期伊始却在为“选哪位大师的课”苦恼:美国密西根大学的Jason Daida教授开设了“工程导论”课程,美国威斯康星大学Mikhail Feldman教授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Ronghua Pan教授开设了“偏微分方程现代理论”课程,美国布朗大学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理学硕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熊秉真讲述“新双城记:从上海看近代中国之历史与文明”,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中清开讲“1700-2000年新中国新历史”,何友声院士讲授“认知世界,从力学起航”,颜德岳院士开设了“大分子自组装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课程……上海交大学子感受到了国内国际顶尖专家学者们授课带来的巨大精神享受,也为分身乏术、面对琳琅满目的名师名课产生了“幸福的烦恼”。

  在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院长倪军看来,正是夏季小学期制的推行,使得海外一流名校学者可以来到上海交大开设课程,将最前沿的科学和教育理念带进上海交大。

  仅今年小学期,就有来自海外名校的80余位教授及国内院士、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大牌教授等名师学者开课,全校共有超过1.7万人次选修各类课程,门类超过300种。

  几乎每个上海交大学生都经历过网上选课的“惊心动魄”,所有的优质课程都非常“抢手”,大量的名师名课却无法完全满足更为庞大的学生需求。刘西拉教授曾获评“最受学生欢迎教师”称号,他的课经常在选课时刚一挂出就被选满,刘西拉在小学期中再次开课,使更多学生有机会聆听他的课程。向隆万教授开设的“数学赏析”受到学生们的热捧,他将数学科学与人文艺术交融,带大家揭秘不一样的数学世界。

  “这是一次重大的改革,是上海交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又一有力举措。”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说,上海交大夏季小学期开设的14大类教学及实践活动,为师生提供了更多参加海外交流的机会,也为海外名校师生来上海交大访学、科研创造了条件。黄震表示,“海内外优质教学资源的集聚,将为学生成长提供最好的‘养料’,多元教学及实践活动的设计,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跨文化的智慧碰撞

  来自美国的物理实验学家肯·肖瓦尔特引导学生们做了化学振荡的实验,使学生们弄清楚了自然界的某些“变色”是不同浓度化学物质混合发生的反应;来自佐治亚理工学院的丹尼尔·高曼教授用最直观的展示方式,使学生们对“行走与跑步”临界的那一刻有了深刻而又生动的认识;来自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迈克尔·沙茨教授现场演绎中国传统杂技“胸口碎大石”……在多数高校已经进入暑假之际,上海交大利用夏季小学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共同举办“复杂系统国际暑期学校”,来自中国的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范德堡大学、德克萨斯大学、马里兰大学等知名大学的教授亲自讲授前沿物理问题和基本实验,来自中国、印度、约旦、埃塞俄比亚等国的75位学员接受到科研选题、实验设计、数据采集、撰写论文和基金申请等多方面的训练,让人大开眼界的实验在不同国籍的物理学家和学生手中演绎。而这些,只是上海交大夏季小学期丰富多彩内容中的一个。

  “每天都有不同国家的学生参与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经常可以听到学生的感叹声,因为他们看到了与他们通常实验中完全不一样的结果,那是惊喜的尖叫声,那是得到科学结果的喜悦。”上海交大致远学院学生许志钦说。

  今年的夏季小学期,对很多上海交大学生来说,是不折不扣的跨文化的智慧碰撞体验,一系列的国际交流接踵而至,农学院和康奈尔大学联合举办的暑期夏令营,航空航天学院和多伦多大学联合举办的研究生学术论坛,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工作坊,法学院与威斯康星大学合办的中国法暑期班,数学系和堪萨斯州立大学、挪威皇家科学院联合举办的数论特别年暑期课程等,让小学期成为交流体验实践的平台和基地。

  多元课程 多元体验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大二学生陈逸尘6月18日赴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参加了暑期交流活动,他高兴地说:“如果按照以往两学期制,6月中下旬还在考试周,而现在,我们的考试时间提前了,大家可以在夏季小学期里参加交流访学,拓展视野。”据悉,哈佛、耶鲁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夏季小学期是学生选修个性化课程、拓展实践空间的平台,上海交大的学期制改革接轨世界一流大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王雅玮赴耶鲁大学参加暑期交流项目,她“很高兴有机会参加游学,拓展国际视野、体验多元文化,在大洋彼岸度过一个别有意义的夏季小学期”。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学生李慧在小学期中选择了科研见习岗,师从黄淑萍副教授进行抗震方面的研究,“我对这个方向很感兴趣,之前也没有机会进行相关实验与研究。”李慧说,“希望在小学期里能跟着老师进行一些这方面的探索,学到更多科学前沿知识”。

  对学生而言,夏季小学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自主设计、自主规划。对教师而言,这种灵活的学制安排,意味着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机会。他们既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安排课程、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进行学术交流、出国访学或进行科学研究。

  配合学校的小学期设置,上海交大学生工作部门、院(系)、各类学生组织推出了以“寻找未来的自己”为主题的夏季小学期第二课堂菜单,包括“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科技创新问题互动、创业训练、就业实践、讲座论坛、勤工助学、兴趣体验”等八大系列的课程、活动及项目。其中,“创业训练”将资助100个创业训练计划,每个计划资助5000元,要求学生结合小学期和暑期,利用资助经费把头脑中的创业概念做成产品或样品,并进行初步的市场调研和分析。

  “科技创新问题互动”是由交大36个科技创新工作室领衔教授提出的问题,不少题目既有意思,又极具难度,如“设想如果动画人物铁臂阿童木想要提起东方明珠,铁臂阿童木的手臂应以什么材料制成,以及估算其尺寸”,想要解决恐怕真需要投入数周的时间思考、计算和演练。学生们通过实践和学习,收获可不是一点点。

  “多一个学期,多一个梦想。”提到小学期,硕士一年级学生王鸿东认为,学生第一课堂学业压力比较大,很难有一大段完整的时间体验、挖掘自己的兴趣专长,实践自己的梦想或追求,而夏季小学期的出现,为同学促进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结合、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结合、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创造了广阔空间。

  接轨世界一流大学,创造新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有多样选择、多元体验、多方收获,这大概就是上海交大夏季小学期的题中之义吧。(通讯员 张文清)


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夏季小学期模式

黄震

实践课程教学。

    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上海交通大学出台《关于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的决定》,全校上下形成“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的共识。在此背景下,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夏季小学期制度诞生。

  在2011年试运行的基础上,上海交通大学今年起全面推行夏季小学期。这是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探索中国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秉承“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育人理念,打造卓越人才成长体系,有步骤地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尝试、新探索。

  小学期并非是新生事物,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小学期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他们夏季小学期的教学时间比其他学期短,教学时间一般为5周至10周,提供的是有限的课程,学生入学人数比正式学期要少得多。

  上海交通大学夏季小学期的制度设计,充分借鉴并完善了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和做法,立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办学优势和传统,融入交通大学独特的人才培养理念,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夏季小学期制度。

  夏季小学期秉承“三位一体”育人理念,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更多的实践机会、更多的个性化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已改变过去单一知识传授的育人模式,形成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的“三位一体”育人理念,其中知识探究是基础、能力建设是核心、人格养成是根本。为了推进“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学校提出“一个中心,三个结合”。“一个中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三个结合”是课内课外相结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相结合。夏季小学期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位一体”育人理念为引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课程设计,到制度安排,再到保障体系,都贯穿于“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之中。

  夏季小学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现行教学体制。目前,全国高等院校普遍实行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两学期制。实践证明,两学期制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不够灵活、课程结构单一、教学与科研矛盾突出、学期节奏慢、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够等。而“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求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建设,迫切需要改革现有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

  夏季小学期整合、集聚海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发挥“教与学”主动性。小学期里,一大批校内外、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兼职教授、知名学者为学生上课,其中来自海外名校的教授有80余位。同时,各类实验室、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向学生开放。它有利于充分挖掘和利用本校与国外优质师资资源、实践教育基地资源,让学生享受更多优质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方案的整体优化、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今年的夏季小学期,学校共开设选修课程、实习、实践、海外游学、学术讲座、科技节、科研见习岗、校级公共课、一级学科公共课、交叉学科课程、高端暑期讲座、研究生创新论坛、卓越工程师实训、国际交流活动等14大类、300余种教学及实践活动,其中开设课程230门,万余名学子在这个丰富多彩的小学期中得到成长和收获。大学之本,在于人才培养。对研究型大学来说,其本质就在于把一群极具创新思维的教师和一群极具创新潜质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让他们的创造力互相激发,产生使学生受益终身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智慧,小学期为师生互动式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今年小学期成功实行的基础上,学校将继续探索夏季小学期制度的完善和拓展。

  使夏季小学期对接并服务于“五个贯通”人才培养体系。高等教育应该是开放式教育,要打破办学时的各种壁垒,拆掉大学内外的“围墙”。为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上海交通大学提出“五个贯通”的改革方案,即“本硕博贯通”、“学科贯通”、“校企贯通”、“海内外贯通”和“大学与中学贯通”。夏季小学期在课程设置、体制机制安排等方面需主动对接学校“五个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夏季小学期打造成为国际化办学的“助推器”。国际化是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也是大学营造多元文化氛围、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人才和跻身世界科技前沿的必经途径。上海交通大学一直将国际化作为自己的办学战略。通过夏季小学期,“请进来、走出去”,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管理理念和育人理念,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使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培养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多元文化背景的创新型领袖人才。

  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完善的夏季小学期制度,必将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造中国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做出有益贡献。(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聆听大师

图灵奖获得者John开设课程。

  在上海交大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CTP项目,通过有趣实验揭示运动规律。 

  我在上海交大2012年夏季小学期开设了一门跨学科领域的课程,而今翻看案头学生们的课程感言时,当时的一幕幕温暖地再现眼前。

  一所好的大学,在于她有一批大师级的学者、教授,这是一所名校让人心之神往的地方。学校为学生创造了与大师接触的机会,让学生能感受到他们生活在大师的周围,让大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学校的教师,更影响学生。我是一名力学教师,我希望以力学为背景和载体开设一门课程,从力学的专业角度讲述古往今来主要学者是如何认识世界、如何创新、如何探求自然规律的,希望学生通过课程能够在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上有更进一步的领悟、对科学创新有正确的认识。但力学的历史故事毕竟远离我们的生活,所以我设想在以史为鉴的同时,邀请当代科学家走进课堂,请他们讲述自己的科学思想、理念,讲述他们正在研究的课题,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大师,亲耳聆听、亲身感受。我希望通过大师的讲课不仅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也让大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这门课的设想一经提出,就得到上海交大教授、工程院院士何友声,中科院院士钟万勰和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肯定。“认知世界,从力学起航”这门课程便由此而生。

  这门课第一讲是6月19日。钟万勰院士早在5月就开始备课,并亲手制作讲课PPT。为了达到更好的讲课质量,他提前结束两院院士大会返回上海精心备课。上课当天,我去接钟万勰院士,吃惊地看到他走路一瘸一拐,尤其是上楼梯时异常吃力。这才知道在北京开会期间,钟万勰院士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腿扭伤了。钟万勰院士已年近耄耋,我关心地问他:“您吃得消吗?我们可以把课程缩短或取消。”结果钟万勰院士非常坚定地说:“没问题!我可以的!”一个下午,整整3小时,钟万勰院士讲课充满激情、一气呵成。第二次课程又是一整个下午。我在他身上看到的不仅是他一贯对科研的执著,还有他对教学的热忱以及对大学生这些国家未来栋梁的无限期盼。而这些东西也是20多年来一直鼓舞我甘于坚守清贫的教学岗位、认真开展科研、乐在其中的源泉。钟万勰院士通过一根简单的弹簧将辛数学这个看似深奥的知识介绍给年轻学生——破除了辛数学的神秘感,再以“力、功、能量和辛数学”为主题,从其著作《辛破茧》切入,系统讲述了他在计算科学方面的理念、学术思想发展、形成过程。为了更好理解“力、功、能量和辛数学”,钟万勰院士专门带来百余本专著赠送给学生和教师。

  按照教学计划,6月26日下午是何友声院士的授课时间。何友声院士在准备课程的过程中,对这门全校公共课选修听课的学生作了详细了解,具体到是哪些年级、哪些专业,以及教室大小、多媒体设备情况等。年逾耄耋的何友声院士还亲自书写备课稿、制作PPT,为了让课程达到最好效果、最大程度诠释课程意义,他反复推敲,几易其稿。26日那天,倾盆大雨丝毫没有影响何友声院士的上课热情。他早早到达课堂,调试设备,为课程做好充分准备。一整个下午,何友声院士以饱满的精神、洪亮的嗓音,从“神九”与“天宫”对接讲到“蛟龙号”深潜,通过“天”和“海”两部分内容告诉学生,我们的流体力学“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我们的课程结束后,一名学生在他的课程感想中写道:“两位院士的讲课详实而又生动,特别是他们以80岁的高龄仍孜孜不倦给学生上课,着实让人感动。透过他们,我们能看到智慧的光芒以及追求真理、坚持不懈的精神。‘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交大学子,我们有幸能够如此近距离聆听大师们的精彩讲解,沐浴在他们春风化雨般的谆谆教导中,真的是我们的幸福。”

  夏季小学期,我看到的是课堂座无虚席,学生看到了科学金字塔尖的院士就在他们身边;我在学生的脸上看到他们那真诚、信赖与渴求知识的目光。大师走进了教室,也走进了学生心间。(作者孙雁系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教师)


乐在小学期

全球顶尖物理学家通过有趣实验揭示生活现象原理。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描述小学期生活的话,那就是多姿多彩;如果再追加一个词的话,一定是出乎意料。小学期只有4周的时间,然而这短暂的4周从选课开始就让我充满了期待。记得进入选课系统选修小学期课程时,一眼望不见底的可选课程着实让同学们和我欣喜若狂。

  作为摄影协会负责人,我在小学期中带领摄影协会核心成员开设了“零基础摄影”和“首席评片沙龙”两门课程,一起体验了一把当老师的滋味。从策划开设课程、备课、购买教学互动教具、宣传课程及内容,一切都有模有样地进行着。直到我们设定的选课开放时,我们才知道原来仅“零基础摄影”课程就足以让服务器拥挤,2分钟内所有名额告罄。许多没有抢到我们协会课程的同学打电话来表示要“站着听课”,可见课程受欢迎的程度。

  在“零基础摄影”课程中,我们为同学准备了不少拍摄道具,从静物到光绘无所不有,让同学边学边实践;课程中每15分钟讲一个小笑话也成为摄影协会课程的特色。除此之外,抛开约束的社团小学期课程,让摄影协会有机会联系器材厂商,免费将大量专业器材租借给同学试用,并组织外拍。在小班化的“首席评片沙龙”中,邀请了青年新锐摄影师艾清与同学们举行“圆桌沙龙”,轻松聊天之时现场点评、指导学生作品。

  4周的小学期虽然短暂,但这一个月的学习生活内容极为丰富。这第三个学期对于学生来说,更多是享受一个轻松的环境,学习知识、发展个性、释放兴趣,让我们的能力全面发展,乐在小学期中。(作者宋一品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学生)


别具匠心的案例教学

在上海交大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CTP项目,通过有趣实验揭示运动规律。

  由于小学期课程安排密集,给校外许多工作繁忙的成功企业家到交大开课创造了机会,比如“创业计划书制定与写作”课程。我们能够与企业家面对面的交流想法,听取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人对于常规课程不同的理解。

  没有了繁重的课业压力,大家对于小学期课程老师布置的案例大作业都非常重视。比如刘老师给大家布置了给一家在线考研辅导机构做创业计划书的案例大作业,并承诺在下节课时邀请创业团队来点评大家的创业计划,对于优秀的方案可能会投资鼓励同学去实施。这种近乎实战,最后还有得到风险投资机会的创业计划书大作业激发了不少同学的热情。譬如我们小组本来就有不少人在创业,其中许多人参加过考研,自然立志争取第一。当天晚上大家就在图书馆找了个角落开始分工并搜集材料,考过研的有经验就负责讨论具体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功能,没考过研的就搜集资料做竞争对手分析。经过两昼夜的努力,最后的评审会上,各组的创业计划都亮点纷呈,得到了好评,同时评审老师从实际运营的角度给我们提了许多建议。

  小学期课程往往并不是一节课结束后过十分钟又会有另外一节课,授课老师们在下课后常常被同学们围住,就一些问题做进一步讨论。企业家们虽然很忙,但在学校里作为老师,他们非常乐意与大家分享自己创业路上的挫折与经验,并针对我们的项目出谋划策。

  有同学戏称,以授课老师的优秀程度,大家为课程案例讨论所付出的努力而言,我们不亚于上了四周免费的EMBA课程。我想不仅如此,这些都是我们根据自己内心真正的兴趣所选择的课程,我们还在听课和实践中结交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战友,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追求兴趣、梦想的决心。(作者涂世涛系上海交通大学学生)

  《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27日第8版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