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做一名体育教师之外,我还能做什么?”
扬大体院破解“体育学院之问”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有一个“体育学院之问”,引起很多人的关注。那是在12年前的一次实习总结座谈会上,一名毕业实习归来的同学感叹:“除了做一名体育教师之外,我还能做什么?”此问当时不仅与现场大多数同学的就业之忧产生了共鸣,更引起了学院全体领导和教师的深思,“体育学院之问”由此提出。12年来,扬大体院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破解“体育学院之问”。如今,他们终于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以打造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为抓手,以德才兼备为目标,既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培养体育“高精尖”人才,又要在就业市场宽口径需求中培养“非标准化”人才。 今年即将毕业的顾晨亚,曾任学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多次参加健美操展演、暑期社会实践和专项技能展示活动。今年4月,她与省内同类知名高校的近百名毕业生同场竞争,以理论考试第二名的成绩入围苏州市相城区教师录用考试,并以优秀的综合素质、突出的专业技能获得面试成绩第二名,最终被顺利录用。同样今年毕业的裔子君,在校期间曾获得校主持人大赛一等奖、院辩论赛“最佳辩手”,多次主持大型校园文体活动。今年5月,他参加全国统一招警考试,在竞争同一岗位的80余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最终考取宁夏自治区武警。 顾晨亚和裔子君只是该院培养的“高精尖”和“非标准化”人才的代表。12年来,扬大体院已经从当初只有一个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到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3个专业,由原来只培养体育老师,到如今实际做体育老师只占毕业生的五成,而其他的毕业生要么考取公务员和大学生村官,要么自主创业,或者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学院已连续十年坚持开设课外体育运动协会,确保每名学生在专项特长之外再掌握两至三项基本技能。坚持举办三大球、三小球、田体健等专业赛事,锻炼和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学院还依托国家游泳教练员、救生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二级裁判员的考评资格,大力推进专项裁判资格培训,实现毕业生从“一专多能”向“多专多能”、“一人两证”到“一人多证”的发展。 “我们鼓励低年级学生连续两年选修两项不同的运动技能,每年举办专项技能展示会,每一名毕业生都要公开展示所修专项技能。”扬大体育学院院长颜军介绍说。该院课外体育运动协会成立以来,已从最初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几个技能项目扩大到包括动感单车、瑜伽、街舞等一些时尚运动在内的10多个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大批优秀的本科生脱颖而出,特别是连续10年举办的专项技能展示会,已累计为数百名应届本科和硕士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扬大体院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为本科生创造国际化培养的机会。近年来,学院通过各级外事访问、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机会争取派师生学习、表演、参与相关工作,先后派出40余名代表访问美国、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据了解,近3年来扬大体院仅参加境外表演和比赛的本科生就有30多人,其中38人次获得国际大赛冠军。2010年,该院本科生王志强、研究生刘雯同学赴南美洲圭亚那开展志愿服务,创建了第一所中华武术训练基地,并受到圭亚那总理海因兹的亲切接见。 “全面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他们以后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就业创业拓展发展空间。”颜军说。(通讯员 姚永明) 《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18日第6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