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大学创新优势源于其知识人才的集聚和学术前沿把握 ●企业创新优势源于其市场敏锐性和资本运作的专业性 ●加强校企合作,与重点行业大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正在酝酿科技和教育突破性发展的新格局。近年来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加速了新科技革命和高等教育改革进程,全球即将进入创新密集的大时代。在这个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以及中国的高水平大学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去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最近,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正式启动“2011计划”。浙江大学即将迎来115周年校庆。对于浙江大学而言,主动与政、产、研、用等主体结合,围绕国家需求、瞄准世界一流,创新体制机制,开展协同创新,不仅是学校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时代责任,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途径。如何推进大学与企业协同创新,结合浙江大学的思考与实践,谈几点看法。 比较优势是校企协同创新的逻辑起点 被作为全球创新典范的美国硅谷,其中演化出来的“硅谷模式”正是以校企协同创新为显著特征 毋庸置疑,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也成为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大学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是构建创新能力的重要模式。被作为全球创新典范的美国硅谷,其中演化出来的“硅谷模式”正是以校企协同创新为显著特征。在硅谷,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创新源,和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的集群,包括苹果、谷歌、思科、英特尔、惠普等龙头企业,形成了独特的协同创新网络和根植于其中的创新文化,从而缔造了至今仍难以超越的科技和财富神话。 校企协同创新何以可能?答案来自大学和企业各自具备的独特创新优势以及两者之间的结合点。 大学的创新优势源于其知识人才的集聚和学术前沿的把握。 首先是知识资源。大学是知识创造、保存和传播的机构,是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学术殿堂。不同于企业的逐利本质,大学鼓励高水平的原始创新,支持“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所以能够形成引领产业创新的重大理论突破。同时,大学里源源不断产生的创新成果,形成庞大的知识产权空间,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浙江大学每年发表的SCI论文和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数,已经多年保持全国高校第一位,显示了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 其次是人才资源。大学是创新人才集聚和培养的中心,能够为国家和区域创新提供至关重要的智力支撑。浙江大学是我国学科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研究型大学之一,现有12大学科门类聚集了大批高水平创新人才。学校拥有的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学者、长江学者等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规模居全国高校前列。同时作为创新的生力军,在校研究生尤其博士生,培养规模和培养能力均居全国高校前列。 再其次是国际资源。大学作为国际学术交流的中心,具有企业难以相比的国际创新资源优势。像浙江大学这样的研究型大学,能够快速有效地跟踪和引进国际前沿学术资源,建立连接海内外的创新网络。近年来,浙江大学推动实施海外一流学科伙伴计划,在学科层面与诸多世界一流学科开展实质性合作交流。同时,遍布全球的50万名校友,构成一个链接政、产、学、研、金、介、用等各种资源的巨大关系网络。 企业的创新优势源于其市场敏锐性和资本运作的专业性。 首先是市场优势。企业是扎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并在充分竞争中谋求生存的经济实体,必须追求经济效率,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所以,企业比大学更了解一项创新技术的潜在市场价值,而且对技术创新的反应更加敏捷。 其次是资本优势。新技术的成功商业化应用,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市场推广等许多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大学的专利拥有者难以像企业那样去运作,而企业在资金链和资本运作方面则具有显著的优势。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理论,创新就是建立一个新的生产函数,通过引进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实现技术发明到其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贯穿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中介服务等许多环节,需要大学、企业、中介机构的协同创新。也就是说,大学的技术发明只有经过企业运作转化为经济价值,才能完成创新过程。而企业尽管说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它目前还不能独立承担使命,必须集合大学、研究所的力量,增强其自主创新的能力。所以,大学和企业有足够动力进行需求对接,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协同创新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双方的比较优势和内在动力,如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包括引导创新的科技政策,以及研发经费和孵化资金的支持等,大学和企业的协同创新就更加水到渠成。 校企协同创新共同推动技术转移和产业化 浙江大学坚持“顶天立地、天地互动”和“高水平、强辐射”的理念,注重和产业界保持紧密的互动合作关系 长期以来,浙江大学坚持“顶天立地、天地互动”和“高水平、强辐射”的理念,注重和产业界保持紧密的互动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在校企协同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面对当前新的形势和任务,浙江大学将考虑着力从四个方面推进大学和企业的协同创新。 一是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服务链的协同。浙江大学的技术创新非常活跃,2011年获授权专利1914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234件,居全国高校第一位。推动校企协同创新,关键在于构建完善的创新网络,促进知识与资本、技术与产业、成果与市场的高效对接、深度合作,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益。浙江大学依托国家级的技术转移中心及遍布全国的38个区域分中心,打造一流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形成“2小时对接应答、4小时辐射响应”的服务模式。同时,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定期组织相关学科专家与企业的对接洽谈会,主动宣传推介学校的科技成果,有效推动了校企协同创新。 二是推进创新主体的协同。浙江大学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除了覆盖12大学科门类的37个院系,还有若干独立创新平台,以及工业技术研究院、创新技术研究院、大学科技园等创新主体。企业也拥有自身的研究院和研发中心等创新主体。通过积极整合校企各种创新资源,促进跨边界的创新组织与研发合作,是推进校企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浙江大学不断加强优势学科与重要行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央企的合作,重点推进能源学科与新能源产业、控制学科与工业信息化、电气学科与智能电网产业的协同创新,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中心,目前已取得积极进展。 三是推进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的协同。科技创新的突破,其动力往往源于体制机制的改革调整。深化校企协同,必须深入推进科技产业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不断完善技术推广体系和运作机制,探索政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转移和服务产业升级的有效模式。近年来浙江大学实施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学部制改革、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改革等都走在全国高校前列,特别是建立了一支专业的技术推广队伍及相应配套政策体系,为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奠定了基础。 四是推进科学精神与创业精神的协同。企业由创业精神而生,大学持科学精神而存。推进科学精神与创业精神的协同,就是要在校企合作中树立变革创新、团队合作、敢于冒险和宽容失败的意识,营造互得共生、联手共赢的团队文化,这是校企协同创新的重要内容。浙江大学通过高端教育培训课程,培养了大批具有科学精神的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通过他们将求是创新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校企协同创新力争在四个方面取得突破 充分整合大学和企业的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未来一个时期,浙江大学加快推进校企协同创新,将重点在以下方面力争取得突破: 第一,共建校企研发中心,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强与大型国(央)企、龙头骨干企业、上市公司等大企业的科技合作,与重点行业大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布局共建校企研发中心。校企研发中心将联合攻关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培养企业领军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通过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助推中国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第二,共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重点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联合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股份制、理事制、会员制等多种形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创新链上下游的对接和整合。“十二五”期间,拟在纺织、轻工、装备制造、汽车、船舶、医药、建材、有色金属、石化、钢铁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中建设多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增强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建立校企战略合作基金。为鼓励浙江大学科研人员更多地与大企业建立长期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希望有能力的大企业在我校设立一定数额的校企战略合作基金,由我校科研人员自由申请,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持续服务企业创新需求。或者争取由政府相关部门设立校企战略合作基金,企业与学校共同申请。 第四,共同设计重大科技项目。整合校内外技术资源,努力对接国际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积极主动设计一批具有良好前景的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围绕国家及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布局,相对集中各级政府的专项资金,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以校企协同创新方式进行联合攻关研究,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我们将充分整合大学和企业的创新资源,积极推动和参与校企协同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杨卫为浙江大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2年5月14日第5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