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当前位置: > 高教新闻 > 国内 >
教育部介入调查山东厅长在清华就读论文博士一事
时间:2012-05-04 10:34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苏晓明 点击: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在清华就读博士一事引热议,清华大学官方回应称徐景颜系“论文博士”。而早在2008年,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郭新立曾表示不存在所谓的论文硕士和论文博士,若发现这类情况,教育部将“决不手软”。目前,教育部新闻办已介入调查此事。
 

  本报讯(记者苏晓明 实习记者刘晓旭)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在清华就读博士一事引热议,清华大学官方回应称徐景颜系“论文博士”(本报昨日报道)。而早在2008年,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郭新立曾表示不存在所谓的论文硕士和论文博士,若发现这类情况,教育部将“决不手软”。目前,教育部新闻办已介入调查此事。

  昨晚,对徐景颜在清华读博一事,清华大学官方回应称徐景颜系“论文博士”,与全日制博士不同。论文博士以研究为主,他们第一年做课程学习,之后做论文研究,为正常的招生类型。

  据了解,目前清华的论文博士并不只徐景颜一人,论文博士人员构成多为政府机关或一线工作人员,也有国企人士。昨天,记者查询得知,早在2008年底教育部举行的“改革开放30年教育成就”新闻通气会上,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郭新立就公开表示,并不存在论文硕士或论文博士。他说,如果发现这类情况,教育部将“决不手软”。昨天,教育部新闻办工作人员表示,已将清华大学招收“论文博士”一事移交相关科室,并将对此核查处理,等核查清楚后进行回应。


新闻背景
清华大学回应厅长读博不上课称系“论文博士”

  来源:新华网

  5月1日,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生王进文在其微博上称,“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一把手正在清华大学法学院读博士,但从未见其上课。”昨日,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廖莹证实,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确实是该院在读博士生,但他并非是全日制博士生,而是“论文博士”。

  清华法学院为厅长博士澄清

  王进文昨天在电话里证实,微博上发布的内容确实是他本人发布。他在微博上曝光的“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一把手”是徐景颜。

  王进文称,徐景颜系清华大学法学院在读博士,同为2010级,但同学均未见过本人。他还在微博上呼吁:“法学院指导教师严格要求,为人民服务,勿滥发文凭,危害一方。”

  昨日,廖莹表示,徐景颜是清华大学法学院论文博士,每月集中2天学习;清华大学对论文博士有严格招生规定;每次上课均有考勤记录,徐景颜目前能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只有两次因公请假,但事后都予以补课”。

  廖莹在电话里解释说,论文博士不是全日制博士,学校和学院对二者的管理并不同。

  论文博士相当于以研究为主,他们的课时安排跟全日制博士生课时安排是不一样的,论文博士生都是在职学习,他们在第一年做课程学习,之后专门做论文研究,不需要上课,且第一年上课均是在周末上课。

  因此徐景颜跟王进文并非同班同学,“因此他也肯定见不到徐景颜”。

  “论文博士”无需入学统考

  廖莹称,论文博士,清华大学有一整套关于论文博士的管理规定,他们要提交研究计划,需要进行面试,但不需要跟全日制博士生入学统考,“不是只有法学院才有,学校招收这种类型的博士也有二三十年了,其他学校也有。这是一个正常的招生类型”。

  论文博士入学后会明确论文写作方向和指导老师,一旦正常毕业则是“双证齐全”(毕业证和学位证),“法学院对此有严格安排,达不到要求是不能毕业的”。这样的论文博士并不只徐景颜一人,据了解仅徐景颜所在的班就有十来人是论文博士。

  论文博士多是在职攻读,廖莹称,在法学院的论文博士中,有政府机关或一线工作人员,也有国企人士。但相对而言国企人士学习动力并不大,而政府机关或在一线工作的人,因为面临的很多法律问题和公共管理问题,他们的学习动力更大。

  昨晚,徐景颜办公室电话无人接听,通过其他途径也未能联系到本人。 (记者郭少峰)

观点:

“论文博士”可宽进更须严出

来源:京华时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李力言


  在缺乏事实依据的前提下,不能情绪化地对领导干部读“论文博士”进行有罪推定。但人们的疑虑并非毫无道理。

  入学无需参加统考,第一年均在周末上课,之后不需上课,不脱产边上班边写论文,这样也可以攻读博士学位?日前,随着清华大学法学院一位博士生的微博爆料,紧接着校方有关负责人予以回应,人们才知道,原来还有“论文博士”这样一种“正常的招生类型”。

  查看清华大学有关“论文博士”的文件,尽管也有导师审查、研究生院审查等程序,但相对于全日制博士埋头苦读的辛勤备考、万众挤上独木桥的激烈竞争,入学条件显然宽松了不少,更不用说其相对自由灵活的管理方式。

  对作为“论文博士”重要主体的党政干部和国企管理人员来说,有知识需求无可厚非,根据现实情况调整学习方式也合乎情理。从国际经验看,“论文博士”也是一种较通行的学位授予方法。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国际高等教育界普遍实行“宽进严出”原则,“论文博士”也是这样。入学门槛可以低一点,管理方式可以活一点,但毕业时必须要有“干货”,不管你是官还是民,是富还是穷,都要拿出相当于博士毕业生学术水平的论文来提交,答辩合格后方能获得博士学位。这正如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有关负责人所指出的,接受教育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官员当然也有这样的权利,关键是如何保证质量。

  诚然,在缺乏事实依据的前提下,不能情绪化地对领导干部读“论文博士”进行有罪推定。但人们的疑虑并非毫无道理。

  “宽进”的条件,往往也意味着“操作”的空间更大,如何保证“论文博士”选拔的公开和公正?灵活的学习方式,便利性是有了,但如何确保教学质量?再者,现在不少领导干部政务繁忙、事务繁多,“五加二”“白加黑”尚且忙不过来,如何确保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学问?又怎样让自己的论文质量达到博士学位水准?

  近年来一些在职博士生由于工作任务重、不能如期完成学业的问题已经显露出来,对这些空头博士生,国内一些高校要么成批清退,要么宣布停招在职博士生。其着眼点,也是为了守住教育质量的底线,维护学术声誉。

  “论文博士”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给官员戴上博士帽充门面,而在于通过传输知识、启发思维、提升素质以增强其能力。因此,只有在制度和实施层面把住“严出”这一关口,教育质量才会有保证,教育的公平性也就有了说服力。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