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德立人”、“以文化人”看——传统文化的力量有多大 日前,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对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上海市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和教育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却并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自己的成长与专业学习有太大的帮助。40%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帮助一般”,认为“帮助很大”和“帮助比较大”的仅5.6%和9.4%。 传统文化距离青年学子有多远?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了解对于青年学子的成长与专业学习能否带来帮助?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德立人”、“以文化人”的实践,可以带来一些启发。 为学——“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2012年2月27日,北京中医药大学300人的报告厅内座无虚席,这是每周一次的“岐黄讲坛系列讲座”,当天的主讲人是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好评如潮的郝万山老师。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郝万山老师从阴阳讲到五行,从春天为何不能为植物剪枝讲到为何春天要调肝、舒肝,从抗生素研制的现状讲到中西医结合的诸多益处,鞭辟入里、深入浅出,一堂讲座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令人解渴而又深感道理深刻。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的提问让人大吃一惊,仅一、二年级的大学新生,每每发言,言必提《黄帝内经》、《易经》,个个熟读经典,视野开阔。因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子们从入学的那一天起,就被老师们不断强化一个理念——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熟读经典,守望纯粹。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文化和中医药经典著作教学,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传统。《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校内,热爱经典、背诵经典的氛围十分浓厚,其中关于天文、地理、人事、治国、治人、治家、治己等重要思想同学们都能熟读、熟记。 不但在课堂上旁征博引,随便翻开同学们的论文集,也会让人觉得这里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熟悉与热爱: 《中医的“崇古”与“非古”》、《中医是灰黑箱,西医是灰白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谈中医之魂》、《浅谈〈道德经〉对〈黄帝内经〉的影响》、《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热爱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而这种自觉离不开老师们教授方法的创新,老师们注重了解学生的兴趣,用风趣的语言,用同学们的视角来启发和引导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冰老师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的激情源自对教学和学生的热爱。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教师不仅要认真传授,更要和学生一道创新。” 为医——“竭大医之精诚,施仁术于含灵” 北京中医药大学同其他高校有所不同,既承载了育人的功能,同时也承担了行医之职能。将育人与行医相结合,将对医生的要求寓于育人的全过程,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老师们始终强调“德行”与“文化”的重要,鼓励学生做到“竭大医之精诚,施仁术于含灵,凭借一流人物实力,追求至善至纯佳境,秉厚德而济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彭建中写过这样一篇文章,纪念自己的老师、著名中医赵绍琴先生。文章这样写道:“先生常常教诲弟子,‘病人乃吾等衣食父母,要待之如亲人,想其所想,急其所急。’先生常执意从楼上门诊步行下楼,为不便上楼的残疾病人诊脉;先生又曾顶风冒雨到室外车中,为不便下车的危重患者瞧病。先生对病人做到了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所说的‘皆如至亲之想’。” 以德立人,言传身教。不仅赵绍琴先生如此,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老师们、医生们大多如此,正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谷晓红所说:“德医双馨,医术与医德是相长的。” “买药要到同仁堂,看病要到国医堂”,位于北京市中医药大学内的国医堂享有很好的口碑。每到晚上,白天负责教学任务的老师们便成为悬壶济世的大夫,他们在这里为患者诊脉医病,也带学生们在临床教学中接触病例,联系实际。 “非上德无以成医”,夜幕降临,国医堂内井然有序。老师们望、闻、问、切,尊重患者、善待患者,学生们三五成群,安静地围坐在老师身旁,听诊、抄方、辅助诊疗。“老人家,您心里有什么烦心事儿啊?”“您老抓药的钱够不?”……老师们对患者的尊重,让学生们耳濡目染着何为医者的大爱仁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如北京中医药大学王庆国老师说的,“教师的天职与乐趣,是在专业探求与道德修养的交互影映中,和学生一起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这样的育人与行医环境中,北京中医药大学涌现出越来越多爱中医,并矢志于向世界传播中医文化的坚定的继承者。 程凯,年仅40岁,已是我国中医针灸学界顶尖的专家。多年前,以可以去清华、北大的高考分数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他的理由很简单:我的祖父、父亲都是著名的中医药专家,从小耳濡目染他们行医的点滴,我就立志接过这个接力棒,以己之力,将中医药文化更好地向社会传播、向世界传播,这将是我一辈子要做的事。 2011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数千名学生齐声朗诵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传承传统文化、秉承优秀医德的力量震撼人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为人——医患关系以诚信为原则 同道关系以和谐为目的 传统文化对专业所学和个人的成长真的帮助不大吗?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实践中,我们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习传统文化,学习的不仅仅是古文经典,更是在润物无声中提升修养与品行。 接触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你会发现,这里的学生踏实勤奋,罕见浮躁之气;艰苦朴素,罕见奢靡之气;彬彬有礼,罕见乖戾之气……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学校通过教导学生尊重传统、尊重文化,从而营造了一个“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道德环境和人文环境。 “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5000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一支北京高校志愿者团队赢得掌声一片,这就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岐黄志愿者团队。 他们不但从事一般的志愿者服务,而且还利用专业所学,为国外记者针灸、推拿、按摩,在奥运会这个全世界关注的大舞台,展示中医传统文化,展示祖国瑰宝的魅力。 爱己,爱人。从1983年成立第一支志愿者团队,到目前形成以岐黄志愿者协会为主,各具特色的9个志愿者分会的格局,北京中医药大学每年的志愿者注册人数都稳定在2000人以上。传递爱心、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学生自发的行为。 北京中医药大学志愿者代表沈紧治同学说:“爱是可以传递的。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帮助,让大家感受到人性的美、互助的真诚,传递爱心,播撒爱的种子。” 如此有爱的同学,源于一个“有爱”的大环境。学校不大,氛围非常好,同学们亲切地称高思华校长为“穿布鞋的大学校长”,赞其不仅学术水平高、医术高,而且作风踏实、为人好。教师们亲切地称学校党委书记吴建伟为“服务书记”,认为他是工作中的表率。老师们都说,“我们学校,无论是校领导还是教职员工,大家都心态平和,豁达大气,珍爱生活、淡泊名利。我们是有爱的大家庭,是一个心灵纯净的大家庭。” 这样的氛围正是源于一种文化的力量:为医者不仅要在诊断治疗上整体审查、四诊合参,而且要在医患关系、同道关系上以和谐为目的,以诚信为原则。 就这样,以文化人、以德立人。五十载,北中医,其地不广、其楼不高,但是却从上世纪50年代的筚路蓝缕,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建设和“985学科创新平台”唯一中医药院校。 高思华校长说,“传承中医药文化,需要我们有大思维。”以德立人、以文化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医精诚,厚德济生,用育人实践印证了传统文化的力量。(记者 赵婀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