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金展鹏:轮椅上他为学生导航 新华网长沙9月17日电(记者 黄兴华)全国教师节晚会上,三位从海外学成归来的学子面对坐在轮椅上的恩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金展鹏,深深鞠躬。电视画面的这一幕,深深感动了无数教师和学子。 被誉为“中国的霍金”的金展鹏,全身只有脖子能动。从事材料领域中相图研究的他,早在30年前,就因“金氏相图测定法”享誉海内外。如果说,相图是迷宫似的材料世界里的指路牌,那么,他就是学生心目中科研路上的导航人。 学生眼中最美的课堂 相图是金相学的基础内容之一,是进行材料研究和开发的有用工具。1955年,金展鹏从广西荔浦考到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大学前身),因为对金相学产生了兴趣,于是又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 1979年,在中南大学任教的金展鹏经老师推荐,被选派到瑞典皇家工学院做访问学者。在瑞典,他把传统的材料科学与现代信息科学结合,首创了在一个式样上测量三元相图整个等温截面的方法,巧妙地解决了德国科学家的难题。这个方法就是后来国际相图界公认的“金氏相图测定法”,国际同行因此称他为“中国金”。 几年后,学成回国的金展鹏走上教坛,把他的知识、学识悉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然而,正当他意气风发地走向事业的巅峰之际,不幸发生了。1998年,因严重的颈椎病,金展鹏全身瘫痪,仅脖子以上部分可以动弹。 身边无数人为他扼腕叹息,但病榻上的金展鹏却没有慨叹命运的不公,而是顽强地开始了另一种生活。他把学生们请到病房,让他们把文章一段段念给他听,论文一页页翻给他看,他则逐字逐句告诉学生纰漏在哪里,怎么修改。 现任上海大学教授的鲁晓刚谈起当年的场景时说,那年,正是自己博士在读最后一年,每次去见老师,总是带着自己的论文,先是读给老师听,然后和老师一起讨论。金老师当时身体状况很糟糕,可是一讨论起论文,就会很兴奋,忘了病痛。鲁晓刚得意地说,他的论文就是金老师的药。 为了看书,金展鹏让夫人胡元英帮着举手翻页,让学生读给他听。后来他夫人想了一个办法,找来几根废弃的木条,钉成一对三脚架,固定在床头,让书“俯”在两个三脚架之间。从此,金展鹏就是躺在床上通过这个三脚架读书,修改学生论文,指导学生申报课题。 “这些年来,学生是他的主要精神支柱。”胡元英说。 近两年,金展鹏病情稍微稳定后,他让夫人推着,风雨无阻,每天坚持到办公室辅导学生。金展鹏的助手蔡格梅告诉记者,这些年,无论是在病房,还是在校园的小路上,或者是在现在的办公室,金老师都悉心地教导每一个求教的学生。在学生眼里,这些地方都是最美的课堂。 “他的心中只有学生” 在金展鹏生病的日子,有人劝他将学生交给其他导师带,自己安心养病。金展鹏没有答应,他说:“20岁左右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交付在我手里,我就要用心带好他们。我必须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国家负责!” 被美国评为杰出学者的曾科军,曾师从金展鹏教授。当时国内还没有互联网,校内图书资料缺乏,要找到一篇重要文献很不容易,一次写论文时,他引用了第三者的文章。金老师发现后告诉他,不能这样引用文献。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研究目的往往会导致一个人对同一篇文章的不同评论。于是,金展鹏派他去沈阳、北京等地查找原始文献,核对数据。曾科军说,通过这样一件小事,金老师让他明白了“做学问要扎实”的道理。 在芬兰做博士后的余浩,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就是金老师做的一件自认微不足道的事情。当时初出茅庐的余浩硕士和金展鹏赴京参加“863”课题年度总结会。因为会议重要,一般都是由课题负责人亲自发言。想不到,金老师把这难得的机会给了他。接下来的几年里,金老师都是放手让余浩处理各种事情,给他以极大的锻炼。 余浩说,此后凡这样的事,他都把学生推在最前面。而且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一切可能的深造机会。1998年金展鹏病倒后,金老师所领导的研究室人手更为紧缺,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金展鹏还是坚持先后将十几名学生送到国外深造。“甘愿做托起学生的阶梯,尽可能地为学生搭建好的发展平台,并提供好的锻炼机会,这是金老师的一贯风格。”他说。 这些年来,金展鹏培养了博士、硕士研究生40多名,先后有20多位出国深造,博士生到欧、美、日等国家作博士后的有6人。在美国相图委员会的20多名委员中,先后有4位是他的学生。 无私的付出赢得真诚的尊敬。2003年11月25日,轮椅上的金展鹏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数越洋电话蜂拥而至。其中,一封世界各地40多位学生联名写给母校的信写道:“对我们这些有幸得到金展鹏老师教诲的学生来说,这只是惊喜却绝非诧异。”“即使在异国他乡,我们也总是在心里珍藏着在他身边的每一个日日夜夜……” “愿我的学生都超过我” 1998年,国家与日本有一个人才互换培养协议,这对刚毕业留校的刘华山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但是,如果他去了日本的话,实验室就只剩下病中的金老师了。刘华山很犹豫。金老师劝慰他,要把眼光放远一点,困难是暂时的。两年后,刘华山拒绝了日本导师的挽留,回到了中南大学,他说,他不仅与国家有协议,而且与金老师有“精神上的协议”。 金展鹏常说:“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愿我的学生都超过我。” 金展鹏还常常告诫自己的学生,科学领域来不得半点虚假,要不死后都会被人“追认”为学术骗子。面对学术领域浮躁、虚假之风,金展鹏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们树立了一面镜子。他对学生的实验、论文指导入微,却从来不署名;他的课题项目不少,经费也不少,但是大家从来没见他为自己私自报过一分钱。 金展鹏经常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勇于超过老师。“科研工作者就是需要这种情怀,创造条件让后来者迎头赶上。”金展鹏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我不是单枪匹马。在我们的团队中,后面有老一辈科学家掌舵,前面有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划桨,我不过是起到了吆喝和承上启下的小作用。” 现在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任终身教授的赵继成是金展鹏早在上世纪90年代的学生,他说,金老师之所以能培养出那么多高层次人才,最大的原因应该是金老师不仅倾其所有帮助学生,培养学生治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引导学生要瞄准研究前沿,挑战世界难题。
金展鹏告诉记者,针对目前我国材料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他正着手中国材料战略发展方面的研究,从材料发展的时代背景、上升空间以及战略布局等方面进行探讨。他同时希望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展示中国青年科学家的精神风貌。因为“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突破。没有一流的眼界,也就没有一流的成果。” |